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光宗耀明 > 第17章、反了他算了!

第17章、反了他算了!

书名:光宗耀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28 21:43:20

上面那老登是父亲,还是皇帝。

朱常洛没刀,只能嘴炮:“刚有此事,父皇便因此说是儿子让奴婢在宫外口无遮拦以致流言四起,这是把罪责都安到儿子头上了?再禁足三月,是让宫里宫外都认为是儿子主使的?儿子不能接受!”

“朕罚你闭门思过,你就闭门思过!”

朱翊钧烦透了别人反对反对,执拗地大声质问:“怎么?父皇的话你不听,又要抗旨了?”

“好!”朱常洛也忍不了了,“既然如此,儿子请父皇明文降旨,诏告中外!就说人证物证俱在,业已查明流言是因儿子而起,妄议宫禁是非之人是儿子主使!旨意到了,儿子自然认罚!”

朱翊钧倒是愣了一下,而后勃然大怒。

“你这逆子!”

朱翊钧哆嗦着起了身,要冲下宝座来踹他。

什么叫明文降旨,诏告中外?

老子的谕旨不是旨?

明文发到外朝,这是嫌还不够热闹吗?

现在一旁伺候的是司礼监另一个秉笔太监成敬,眼见皇帝又要冲动,他赶紧堵了过去拉住他:“陛下息怒……”

上一次他不在,而今天皇帝和皇长子再次对台,又快打起来了。

他也搞不懂:一清早还让司礼监去传谕阁臣,说这个月要择吉日移居,还要再让皇长子进学。禁足三月的话,怎么移居?怎么进学?

看来仍旧是缓兵之计。

朱常洛算是明白了,恐怕只有之前这原身的懦弱能受得了朱翊钧的性格。

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他都无福承受,因为根本见不着面。

总之学他爹一样宅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都不做就不会有大错。

朱翊钧被拉住之后,气喘吁吁头晕眼花。

他盯着这儿子,看他倔强地跪得笔直,太阳穴都在突突地跳。

话都说出口了,难道被他驳回?

瞅他这模样,今天又要闹起来,又让母后评理?

两个人就僵在了这,四目互望。

朱常洛不戴这顶帽子,朱翊钧不喜欢说到做不到。

但总得有人递個台阶。

成敬大着胆子说道:“陛下,既已传谕内阁,移居开讲之事……”

朱常洛心里一动,然后更加无语。

你倒好,拿我当饼画给外臣看,又要把我关禁闭。

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一冲动就胡咧咧。

“……听到没有?”朱翊钧倒是就坡下驴,咬牙切齿地看向朱常洛,“本还有心让你这逆子尽快移居慈庆宫,再去进学!到了朕面前,伱又狂悖不孝!”

朱常洛眼角都抽动起来:在你说那句话之前,我只说了一句你从严惩治便是,哪里狂悖不孝了?

好歹有人递台阶,朱常洛也低下了头:“谢父皇隆恩。只是父皇明鉴!宫里消息何时能悉数瞒过宫外?让儿子禁足,外臣听闻还不知将如何猜测,到头来又让父皇烦忧。”

“陛下,殿下说得甚是!”

“你这奴婢也为他说话?”朱翊钧瞪着成敬。

“……奴婢多嘴,陛下恕罪。”

朱翊钧当然知道他们说的是实情,这也侧面佐证了罪魁祸首不能安给皇长子。

“……若非看在大局的份上,朕决不轻饶!”他说着硬气话,“滚回去!景阳宫上下若再有不懂规矩的,休怪朕严惩!不单景阳宫,四司八局十二监都一样!”

像是不针对景阳宫,成敬恭声称是。

朱常洛就这么被叫来挨了一顿训,回到景阳宫之后憋闷得不行。

太祖皇帝在上,若不是还没多少根基,我是真想反了他算了!

这破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太后也不管管他,张居正又没了。

就让他这么无法无天吗?

朱常洛心里一横:必须行动了!

……

一边是内阁照旧小心翼翼题请移居事宜和开讲事宜,一边是仍有不服阁臣或者别有用心的人上疏言王德完无罪,一边是锦衣卫抓着人、同时刑部与皇帝扯皮司法权的事,另外还混着对郑国泰的弹劾与郑国泰的自辩。

好不热闹。

皇帝只和阁臣交流,辩说此前两宫未修好、与皇后共居启祥宫时,感情好得很。

顺便再次挽留疯狂请辞的赵志皋。

而端午当日,更是让许多外命妇入了宫:你们自己瞧瞧,皇后身体好着呢!

这样一来,王德完就当真是妄议宫禁是非了。

“……册立冠婚本欲举行,因大小臣工沽名市恩,屡屡渎激,所以延迟。”

“诸臣为皇长子耶?抑为德完耶?如为皇长子,慎无扰渎。必欲渎扰,则再迟册立一岁。”

既然已经有了“证据”,朱翊钧就派了成敬去内阁宣谕,再次发出“推迟”警告。

沈一贯欲哭无泪。

“接下来的话,陛下只对阁老说。”

“臣恭听圣谕!”

“皇长子移宫之日已定,朕圣心独断,不因偶有畜物聒激而改移,卿当明白。”

“臣明白。”

成敬点了点头:“既如此,咱家便去办差复旨了。”

沈一贯欲言又止。

成敬要去办的差,是将王德完杖百棍、罢官发回原籍为民。

一面是皇帝让皇长子移居,一面是威胁再有上本胡说八道就推迟册立一年,一面是重责王德完杀鸡儆猴。

信不信皇帝?

皇后不是好好的吗?皇长子移居慈庆宫是不是已经定下了日子?

沈一贯日常心惊胆颤。

他得赶紧去行刑现场,千万不能闹出百官愤而哭门的事。

以前,这种廷杖的事都是在宫里,在左顺门附近。

但现在三殿三门都烧掉了,何况左顺门廷杖,是因为皇帝还御门听政、上朝。

现在朱翊钧证明了皇后好得很,就是你们这些人惹是生非,那还不理所当然地杀一儆百?

廷杖安排在了午门外打,因为六科廊在这,诸部衙也不远,可以来看。

就是这些科道言官最喜聒噪!

王德完被人从诏狱里带来了,虽然憔悴、虚弱,但看得出来没有受酷刑。

成敬宣读着皇帝口谕数落王德完罪状的这段时间里,诸部衙大小官员已经闻风而动。

王德完悲愤不已地望着右边太庙的方向呼喊:“列圣在上,睁眼瞧瞧啊!储君事关国本,迟迟不得册立,道路流言四起,大祸朝夕将至!臣忠义之心,列圣明鉴!罪我一人,能平流言、弥大祸乎?”

声音悲怆,围观群臣无不动容,有不少人抹着泪。

而后,自然有人带头朝着太庙的方向跪下了,高声哭喊。

成敬头皮发麻,但旨意必须要执行。

“打。”他说完之后,又小声补了一句,“着实打……”

皇帝的旨意他明白,不是非要杀了他,却又不能不警戒外臣。

但成敬不能真的直接说着实打,万一王德完扛不住呢?

看看如今这午门外的情势。

行刑之人也是懂的,既然成敬是这样说的,那么就介于敷衍和认真之间吧,至少不是最顶格的照死里打。

沈一贯在不远处安抚着“哭太庙”的众臣,他真是快扛不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哭列祖列宗,是说今上不是人君吗?

既不能说王德完确实有罪,也不能说皇帝已经定下移居日子仍旧是言而无信。

就连眼下不跟他们一起跪着哭告列祖列宗都可能在随后被人喷。

这阁臣,真是狗都不当!

可现在还得努力劝住这些随时准备出笼狂喷狂咬的大小官员。

王德完正在痛失臀部曲线,午门外的动静自然传到了朱翊钧那边。

朱翊钧这次竟没有愤怒。

没什么奇怪的,这样的场面也不是第一次了。

还敢哭告列圣?太祖若还在,他们敢于凌迫君上吗?

如今这局面,他们的咄咄逼人正是首功!

那里的喧闹声是如此之大,也隐隐传到了景阳宫。

朱常洛听不分明,但还是稍微听出来是不少人在哭,就如同出丧一般。

就不知李太后听不听得到。

但哭又有什么用?李太后听到了又怎样?

站在她的立场,想全个功成身退再不干政的名声,只会更加维护她儿子的权威。

朱翊钧已经摆烂又偏激,早已不是亲政之初那个还有些心气的单纯少年。

他没有与臣下斗而不破的心理素质,更没有真正为国为民的能力与志气。

真正的明君,谁不是见识到了真正的朝堂斗争和人性还能有方向和手腕?

朱常洛默默地望向西南面。

只能靠自己了,只能出奇招!

不树立起自己万不可或缺的绝对形象,接下来这二十年,他熬不过去!狗都不熬!

我刚穿过来,我能受这窝囊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