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光宗耀明 > 第22章、哭门,大捷(求追读票票)

第22章、哭门,大捷(求追读票票)

书名:光宗耀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28 21:43:20

宫里再怎么除草,这紫禁城也处处是透风的墙。

皇长子已经移居了慈庆宫不假,但却是形同被圈禁。

传闻王恭妃与他母子不得相见,在景阳宫终日以泪洗面。

沈一贯也快以泪洗面了。

盛夏酷热,人心易躁。讲筵既延,储君遭囚。

是可忍孰不可忍?

沈一贯再也压不住汹汹舆情,烈日当头,百官哭门。

那紫禁城巍峨的午门隔断了内外,这些年来,除了入阁当值的沈一贯和寥寥数个低品办事官吏,无人再能入内。

大家都知道皇帝就在里面,皇长子也在里面。

可这道高耸的宫墙却隔绝了内外,所有官员都在诸多朝政不可测的惶然中机械度日。

一面仍旧往上请示政务、提出建议或建言,不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

一面大多得不到回应,能得到的,也往往拖延许久。

再要去办理时,又要面对诸多部门缺员的事实,而补充新官极慢、极少。

也许十多年前,国本之争有更深刻的含义。后张居正时代的君臣关系,要建立新的秩序。

但如今,国本之争也隐晦地寄托了群臣的一种期望:大明还能不能好起来?

不寄希望于皇帝忽然重整意气、勤勉视政,也不能明白地说希望换个天子、换片天地。

于是哭!

这一次,沈一贯也跪了下来哭。

皇长子被圈禁这种流言,他没法再为皇帝解释了。

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成敬站在午门的门洞旁边,苦口婆心:“列位大臣,前有王德完妄议宫禁是非,事后明证了是子虚乌有。如今,无非又是一桩流言而已,殿下只是住惯了景阳宫,甫一迁居略有不适。区区热病而已,不日便能痊愈。届时讲筵一开,流言自解。列位大臣又何必如此?”

沈一贯没说话。

礼部尚书余继登垂垂老矣,他在太阳底下满头大汗,眼角还有热泪流淌。

“流言纷纷,所为何来?殿下既移宫,陛下此前诸旨明白,何不准了内阁所题三礼敕旨、礼部所拟三礼仪注?如今骤闻皇长子虽移宫而形如囚徒,臣等不哭告陛下求个实情,焉能称忠?”

“哀哉!痛矣!”

哭嚎声四起。

是为君臣相忌而哭。

为大明的前途命运而哭。

也为多年来的憋屈而哭。

炽烈的阳光下,激动的情绪里,有人中暑,有人晕厥。

紫禁城中,朱翊钧脸色铁青。

“阖宫奴婢都该杀!三令五申,到底又是谁胆大包天!”

田义、陈矩等人都跪在他面前,但没人敢说什么。

皇帝不是不明白。

这样的事,除了翊坤宫里的人,又有谁敢这么大胆传出宫去撩拨群情?

但皇帝只会向奴婢宣泄怒火。

“乱棍驱离,万勿惊扰圣母皇太后!”

朱翊钧又有点头晕目眩。

暂时圈禁一下都是无上罪孽,刚知道那個徐光启确有其人就直呼太子。

如今知道百官因那逆子被软禁慈庆宫中而哭门,母后又会怎么做?

“快去,速速去驱离!”

田义和陈矩欲言又止,但还是先领了旨意。

“流言止于智者!尔等公卿朝官,何故无端生非?陛下有旨,速速归衙!”

午门外,望着门洞内涌出的手执棍棒的太监们,不少人双目中露出一丝绝望。

那像是对天子的绝望,对大明的绝望。

京城里的赵府之中,赵志皋在卧室内的椅子上斜望着窗外的天。

“大旱……乱政……兵祸……大明江山社稷,还能存多久?”

他儿子静立在一旁,听着父亲大逆不道的喃喃自语。

就在这个时间点,京城正南的城门洞里,数骑飞驰而入。

“播州大捷!贼酋授首!大明万胜!”

“播州大捷!贼酋授首!大明万胜!”

露布飞捷,直踏向天街。

京城百姓闻之欢呼。叛乱平定了,也许因财计艰难而开始的矿税和新税能停了。

只有报喜的骑卒赶到天街后,才见到荒诞的一面。

前方仿佛一个战场一般,有人抬着别人出来,有人搀扶着别人出来。

没几个衣冠齐整的,甚至分明有些朱红官袍的大臣挂了彩,或者鼻青脸肿。

“播州大捷……贼酋授首……大明……万胜……”

这么大的喜讯,却好像触动了他们什么。

“幸甚!痛甚!”

“呜呜呜……”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呐!”

报喜骑卒一头雾水地看着面前的景象,他们不像是喜极而泣,有些人高呼万岁为什么说得咬牙切齿?

但捷报终究还是要入宫。

田义焦急地往朱翊钧面前赶,希望喜讯能够平息皇帝的怒火。

“陛下!大喜!大喜!播州大捷……”

到了地方,却被告知皇帝已被召去慈宁宫。

“圣母皇太后!陛下!大喜!大喜!播州大捷……”

不管怎么样,宫里一定要齐声报喜,一片欢腾。

于是田义又一路高呼着往慈宁宫而去。

太监宫女们的欢呼声中,慈庆宫正殿里正静静抄写着什么的朱常洛抬了抬头,望了望外面。

阳光透过紧闭的窗门洒进一些光亮,偌大的正殿里只有一人一案。

慈宁宫里,田义不知道李太后闻听喜讯为什么脸色陡然煞白。

“……知道了,你先去吧。”

扶着李太后踉踉跄跄往佛堂走去的路上,朱翊钧只觉得母亲抓住他手臂的手指非常绷紧。

眼睛的余光里,老人家紧抿双唇,像是要开口又必须守秘,因此微微颤抖。

直到进入佛堂深处,李太后才软软跪倒在佛像前面,颤颤巍巍地磕头:“信女罪孽深重,佛祖恕罪,菩萨恕罪……”

朱翊钧仍未知道那三个名字代表的是什么事,他的心志也快到崩溃边缘了:“母后,到底是什么事,现在还不能说吗?”

“……不能失了民心,去……派人慰勉。从我宫里拿银子……”李太后忏悔一阵之后起了身,“快……”

“母后,哪有这样的道理?皇儿刚刚才驱离他们。”

朱翊钧觉得李太后真的糊涂了,他忍不住说道:“那逆子是不是邪祟附身了?母后,您为何如此惊魂不定!皇儿再也不忍见您受苦了!”

“住口!”李太后压低着声音喝止他,表情严厉到让朱翊钧有些狰狞。

“是那郑氏往外传的吧?要紧处你不敢说,但定然对他说了让常洛在慈庆宫斋戒是我的意思!见慈庆宫里都是我宫里奴婢,她便以为常洛也令我生厌了?”

李太后直斥郑梦境之非,如今的愤怒就让朱翊钧更觉得母亲表情狰狞。

可她嘴里说出来的话,又证明她并不是糊涂了。

“什么邪祟附身!你虽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不知道母亲多着紧此事?我因江山社稷而不得不暂时委屈常洛,为你担了天大的罪孽,日夜不得安寝!你倒听她挑拨,一口一个逆子?”

“佛祖恕罪,菩萨恕罪,皇帝不知,不知者无罪,万般罪孽罪在信女……”

“……母后。”面对说话很有逻辑、举止却显得疯癫的母亲,朱翊钧有点害怕,声音都带上了一些哭腔。

他没忘记母亲听到播州大捷的消息时如闻噩耗的反应。

“列祖列宗在上,保佑子孙万世……列祖列宗在上……”李太后又磕了几个头,然后过来拉住了朱翊钧的手,“还有两人,查得如何了?又应验一样,又应验一样了啊!”

朱翊钧手足无措地看着满脸淌泪的母亲。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