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光宗耀明 > 第53章、见招拆招

第53章、见招拆招

书名:光宗耀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28 21:43:20

一个手谕,阁臣和九卿中出了三个典型。

是对太子的法统正当性有什么怀疑?

如果没有,那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不妨把话说明白些。

“世用,礼部的疑虑在哪里?”

余继登闻言看了看沈一贯,心中暗骂。

“……太子殿下容禀。”他站了起来弯腰,“其一,禅位之仪,陛下龙体有恙,却是需要御驾亲临的。其二,如今三殿三门尚未重建,大典于何处举行?其三,禅位诏书,陛下因何故禅大位于太子殿下,这措辞臣等不敢擅拟。其四,既尊陛下为太上皇帝,那么加什么尊号为宜?其五……”

余继登倒是滔滔不绝,一连说了十五条“疑虑”。

然后看向了沈一贯:“不知沈阁老还有什么补充?”

“大宗伯老成持重,虑事周全,已尽言难处,殿下明鉴。”

沈一贯对余继登的夸赞和推崇之语落在众人耳中,都知道这才是重点。

是想把余继登拉入内阁,一起与申时行、王锡爵对抗吗?

朱常洛看着萧大亨:既然已尽言难处,只怕萧大亨也不用再为难发言了。

但朱常洛还是问道:“大司寇管刑部,不知还有什么补充?”

“……臣尝兼理兵部,于礼制上自无大宗伯精熟。沈阁老所言极是,臣没什么要补充的了。”

田乐担任兵部尚书不久,现在心里觉得十分有趣。

太子那么问,像是在说你管刑部的,怎么也对大典有疑虑?

萧大亨就回答我能力强,还曾兼理兵部事务。礼制上也略懂,只是没余继登精熟罢了。

他看着太子,不知道太子听不听得出来这三人的诉求:余继登入阁,已经担任刑部尚书六年的萧大亨挪到六部之中排更前面的礼部去。

明年礼部要主持会试的。

之前郑氏里外勾结夺储一案,萧大亨在三法司会审诸多牵连官员时已经得罪了不少人。

本以为能够排挤一些异己,没想到宫里的旨意是“恩赦”、“积德”。

这次不能占据个重要位置,兴许后面就会有人从他管的刑名方面找些漏洞攻击他了。

而礼部尚书还主管天下文教,哪家没有子弟要考举上进?

在众人的目光中,朱常洛点了点头:“共十五点疑虑……不知沈阁老、大宗伯和大司寇能不能呈個题本,列明这些疑虑,孤好向父皇面呈圣断?”

听上去是个没主意的太子,田乐则更乐了。

明文题本,这三人会写吗?

张维贤是不懂的,他只见陈矩上前了一步对太子行了礼,用低沉嘶哑的声音说道:“奴婢已经记下了,却不需三位大臣具本呈请圣断。否则抄报六科,恐有重臣不能用事之讥。”

“……是孤考虑不周。”朱常洛诚恳“认错”,然后看向田义,“有这方面的问题?”

田义看着沈一贯和余继登,眼神中有些揶揄,说出口的话却很明白:“此前旨意明白,令礼部遵行。沈阁老,大宗伯,大司寇,有疑虑那是自然之事。然则是不是应当先呈入宫中,妥当与否再请圣裁?这十五条疑虑,都是礼部该把建议先拿了的。既显大典庄重,又考虑到陛下龙体,正该群臣为君父解忧。加哪些尊号,受哪些人朝贺,若是诸事都怕不妥,莫非要让司礼监先办了礼部该办的事?”

张维贤这下子懂了:原来是礼部不肯办事,没用啊!

余继登心头窝火,硬着头皮说道:“只是陛下骤染风疾,朝野颇有议论。禅位大典,更是从无先例,臣不得不谨慎。”

沈一贯听他这么说,心中一沉:坏了。

果然,朱常洛又“疑惑”地看了看陈矩和成敬:“父皇骤染风疾,朝野有什么议论吗?”

“奴婢不曾得报。”陈矩先回了话,然后看向余继登,“大宗伯慎言!诏旨颁行以来,臣民既悲陛下忧病,亦喜国本已定。不知道大宗伯听说的是什么议论?”

“只是议论大典仪制将如何拟定罢了。禅位并登基,开国以来尚属首例。礼部处众望之中,谨慎不已。”沈一贯连忙解围,“田公公所言也极有道理,殿下,臣等本当排除万难,为君父解忧。只是申、王二公尚未抵京,臣与大宗伯也深恐所拟不当。申、王二公辅国多年,臣也想等他们来后一同商议,如此也不至有专断之非议。”

“专断非议?”朱常洛又“疑惑”了,“不是父皇圣断吗?”

“殿下明鉴,自是陛下圣断。然赵阁老已致仕还乡,内阁暂只臣一人。诸事票拟,若只是臣一己之见,终究难免专断攻讦。”

他解释这专断不是决定权的专断,而是建议权的专断。

但话被他说到这里,其实意图已经相当明显了:如果想让大典的准备进度快一些,那就最好在申时行、王锡爵二人抵京前再补一人入阁,那样的话沈一贯就没有专断之嫌了。

“原来如此。”

朱常洛“恍然大悟”,脸有愁容:“那该怎么办好?申阁老、王阁老年迈,路途遥远,抵京恐怕要到十月了。沈阁老,若只是专断之嫌,今日众臣都在这,不如就一起商议,联名题请吧?如此一来,总该没了专断之嫌吧?”

沈一贯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这样提议。

礼部专管的事情让其他人也掺和进来?

“殿下,这不合规制……”沈一贯连忙开口。

“是吗?”朱常洛扮演着并不太懂的形象,犹豫了一下看向田义,“大宗伯说尚无先例,如今父皇和皇祖母又盼着孤早些登基,让国事不因父皇龙体有恙而耽搁,父皇也能安心养病。要不,去父皇和皇祖母那边面呈一下,看是不是能特例特办,今天就把这些疑虑都商议妥了?”

田义绷着嘴角弯腰行礼:“臣这就去。”

从文华殿到慈宁宫,来回一趟要不了多少时间。

文华殿内,这段时间里也并不沉默。

谦虚好学的太子殿下趁这段时间向他们亲切地请教着国事,是一派勉力接过重担却又储备不足的模样。

沈一贯心不在焉,只是随口应答。

殿下,当皇帝其实不用了解得这么细,还有群臣呢。

可是刚才又是他们“不想在大典安排上背责任”。

再说了,嗣君了解国事又有什么问题?

沈一贯时不时地打量着朱常洛,心里琢磨他这有些憨的模样到底是不是装的?

几轮应对下来,恐怕当真要“奉旨”直接当场商议了。

他至少不傻,转眼想到了堵他“专断之嫌”这个理由的法子。

果然,过不了多久田义就回来了。

“陛下准殿下之请。圣母皇太后懿旨:陛下龙体有恙难以视事,亟待静养。国事纷繁,宜早行大典。公卿俱在,就当是廷议,早些把诸事都安排好吧!”

“……臣等谨遵懿旨。”

局面改变,朱常洛表示很欣慰:“那就开始吧。”

而这个时候,余继登则有些扭捏地从朝服大袖里拿出了三个折本:“臣虽有不少疑虑,但总不能因犹疑便不任事。这仪注及诏书,臣已先行拟了个草本。既然要廷议,不如便请殿下以此为根基,诸位也都看看妥不妥。”

朱常洛“喜上眉梢”:“甚好!”

陈矩很明显地对余继登露出了一个不满表情。

要不要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