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光宗耀明 > 第58章、大司马一击必中

第58章、大司马一击必中

书名:光宗耀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28 21:43:20

“我要田乐的经历,更详细的!”

回慈庆宫的路上,朱常洛迫不及待地吩咐。

而一回到慈庆宫,他又对刘时敏吩咐:“把田乐的奏疏纪要条目,弹劾田乐的奏疏纪要条目,全找出来!去翻旧档,只要有的,都誊抄纪要条目!”

一面屏风上已贴满了纪要条目的那一幅布被他利落地掀过去。

书房外面的书架旁,田义亲自搬着奏疏编号名册。刘时敏和另一个小太监则在书架上听他报出的编号,寻找着一个个奏疏,从中抽出备用的纪要条目。

朱常洛在书房里面回想着自己已经知道的田乐信息。

隆庆二年三甲出身,主要的功绩是建边功于甘肃。

朝鲜之役过程中议和未果,兵部尚书石星下狱论死。

而后暂时主持兵部事的兵部左侍郎李祯未能扶正,有了一段为朝鲜之役而全面倾斜的特殊时期。

升兵部左侍郎邢玠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理粮饷,经略御倭。

完成了对朝鲜之役再战的部署后,田乐于万历二十六年六月升任兵部尚书,邢玠则改为领兵部尚书衔总督蓟辽。

他当时人还在甘肃,官职还是甘肃巡抚,和三边总督李汶、甘肃镇总兵达云以及西宁兵备使刘敏宽等一起指挥大小松山之役。

到九月,收复大小松山,拓地数百里,班师回朝赴任兵部尚书,这两年则一直在主持稳固松山新边的新长城和军堡防御体系,顺带打理一下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

这是朱常洛知道的,但他现在想知道更多。

今天田乐的举动当然是极其大胆的。

他是进士出身,但今天居然以武将自居。

既说那白话诏书很好,天下人都能听得懂;又说不是裁汰京营冒滥,而是以胜战将卒为骨重新整训京营。

这里面的用意可太深了。

今天与沈一贯他们的交锋,朱常洛是用遂了他意的方式换了自己坚持在大典诸事上的意见。

他用了王之桢去查山海关民变,在利玛窦面前的表现也瞒不过有心想了解自己的外臣。

沈一贯和余继登随后愿不愿意迎合一下朱常洛的暗示都行,只要先在登基之前争取到自己想要的,登基之后局面又不同。

但田乐是意外收获。

兵权!

如果有在边镇多年的重臣、而且是兵部尚书这等级别的人愿意支持他,那会大大不同。

况且田乐今天的表现太过了。看似太舔,实则有点剖明心迹的意思,表达他与其他人的不一样。

难道是之前保下了刘綎那批人让他有所触动?

“还没找齐吗?”朱常洛催了一声。

“殿下,稍安勿躁……”

田义也清楚朱常洛的急迫,但他这里在找,陈矩和成敬也分别去东厂、锦衣卫那边查了。

“……好。”朱常洛平复了一下心情,“我先去问安,奏请一下特简余继登入阁办事和恩赦曹学程的旨意。”

只是走個过场。

只要李太后知道他今天没让群臣得逞、在诏书中玩弄一些把戏就行。

用一个老臣入阁,就算他暂时会与沈一贯穿一条裤子,随后四个人的内阁也会让朱常洛更有操作余地。

看似二对二,或者二对一对一,可到时候的皇帝偏向哪边才更有分量,一人便顶全部。

请辞要挟?回去好了。

而那个曹学程,朱常洛也知道了是什么情况。

朝鲜之役第一阶段,剿抚不定。

议和那一段戏码就不说了,搞得一地鸡毛。

关键曹学程当时是严辞反对议和的,而且尤其喷了一顿朱翊钧自己在是剿是抚上没有主见,受人左右。

封贡议和失败之后,曹学程纯纯被朱翊钧迁怒,被锦衣卫逮入狱中,没审出罪证和主使又移交刑部。

原因还包括曹学程之前也喷过朱翊钧几次,尤其是万历十七年借彗星上了个《星变陈言疏》,列举了朱翊钧的四大过失:朝政久辍,郊庙稀临,玉趾疏寝门,彤廷罕召对。

下狱之后很惨,婴三木,备五毒,钳杖交加,体无完肤,但也没啥用。

因为他当时是御史,他就是忠于本职谏言罢了,只不过有言官必备的嘴炮真实伤害。

朝鲜之役叙功,过去很多人都赦免了,但曹学程还被关着。

而从前年开始,曹学程的次子曹正儒从老家赶来,三次上血书想要恳请朱翊钧用他的命换曹学程的命。“乞系臣就戮,释父生还,俾臣父归侍祖母,以伸母子之情;臣得身报亲恩,以全父子之义。”

这孝行本就是朝野尽知、人人称颂的。而曹学程本身只是忠言直谏,从当时的赵志皋开始,内阁、翰林、台省、各部以及寺官、勋爵诸臣有许多人奏请赦免他,朱翊钧偏偏不答应。

这个过程里据说四次秋决未果,“刑官每岁朝审,无不相顾流涕”。

要行刑时,都有许多人去哭。

而且都会遇到极端天气,仿佛老天喊冤一般。

搞得行刑官再三奏免,才免除了死刑。

现在,曹学程已经在牢里被关到第六年了。

朱常洛在文华殿里听完原委都替朱翊钧脸红。

没有罪证,就因为记恨他,就把人一直关到现在。

而田乐为什么说赦免他一个人就行了,朱常洛也很懂:有冤屈,有孝子,足够有知名度,朝堂很多人都试图搭救过而未果,是皇帝万般不肯赦免的人。

连这个人都能赦免了,其他人难道就不能再等一等?

事情拖成这样,其实已经是皇帝颜面的事情。

嗣君能把曹学程救下来,那是满朝所有上疏搭救过曹学程的官员都能分享一份名声的,也是嗣君能给其他“遇赦不宥”、“永不叙用”的人一个期待的。

到了李太后面前一说,逻辑也很简单:失民心、掉功德啊!

不能说他中风完全没有“缺德”这方面的原因。

李太后之前知不知道这事不重要,现在她也连称罪过,只怕要多念几遍经文。

两件事搞定,朱常洛还惦记的便是田乐。

包括曹学程这个提议都很显他的本事。

赦免了曹学程,刑部尚书萧大亨都会少一个很大的压力。

恩赦不必多,嗣君登基了,曹学程出狱了,那还是拟诏的沈一贯、余继登的功劳。

这就是典型的作用。

不一次把人放完,后面再赦免其他人,沈一贯、余继登还能收获一波感恩。

忠孝大似天,只有田乐在这个场合提出了赦免曹学程这个法子,也说明他是认这个理的。

沈一贯和余继登承了他这个情,就不好再指摘他这个要重新整训京营的“忠孝”之臣的用心。

重新整训京营而非裁汰京营冒滥,又能收获勋臣的好感。

朱常洛越想越厉害,也十分感谢田乐及时站出来。

登基诏书何等重要?实际上每一次都是文臣拟诏时通过“弊政”、“善政”的做法,让诸多制度越来越保守、越来越有利于文臣群体。

新君根基不稳时,这么做最容易取得效果,以后也随时能拿登基诏书中的话说事。

现在朱常洛的根基一样薄弱,可是兵部尚书站出来支持他,分量极为不同。

田乐还是真在边镇指挥部队打了大胜仗的!

等回到慈庆宫,陈矩和成敬也来了,屏风上已经贴满纪要条目。

“臣这里让文书房调出了大司马早年任官时的诸多考功评断。”

“奴婢找到了湟中三捷和大小松山之役监军的回报。”

成敬则很干脆地说:“殿下,田乐之事,我很熟。”

几个人一起看向成敬。

“……怎不早说?”朱常洛有些无语。

“锦衣卫那边也调些秘档行状来才好,口说无凭嘛。”成敬笑了笑,“也是到了这里,才知殿下如此着紧。”

陈矩皱着眉:“没规矩!事分轻重,你难道不知?叫你多花些时间读书,整日狗马讴歌!”

刘时敏在那边都看呆了:师父在教训御马监掌印!

成敬却不以为意地说道:“是是是,昔年成公公翰林院庶吉士出身。但我着实读不来书啊,就算名姓一模一样,但他善文我好武,这没法子。”

朱常洛有点懵:“什么时候还有个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太监也叫成敬?”

“回殿下话,他说的是永乐甲辰科进士成敬,宣德时因在晋王府任奉祠受牵连,本因不涉其事充军。成思恭不愿遗累子孙,自乞就死。宣庙怜之,允入宫侍奉,后景泰时颇受信重。”

“你字思恭?”朱常洛更古怪了,看着成敬。

“回殿下,老陈取的,要我向那位成恭之看齐。”

朱常洛有些感慨地看着面前这三个司礼监大珰。

不得不说,老爹怠政成这个样子,身边却有这样关系和谐又颇有个性的三个大太监。

当年道君的潜邸太监黄锦也是一绝,风评很好。

难道摆烂皇帝身边总会出现忠直太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