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光宗耀明 > 第67章、唯一冤种沈一贯

第67章、唯一冤种沈一贯

书名:光宗耀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28 21:43:20

二人终究不能说那隐秘,只能从形势出发来指责沈一贯。

刚好沈一贯确实是因为形势的变化心态有了问题。

申时行知道他难以接受仅仅因此就让宫里那三位担心皇权不稳,可申时行只能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论此前是不是有人蛊惑挑拨,国本之争前后近十五年,直言谏君者不知凡几。元辅,这都是前因啊。”

“君臣既相济,也相忌。而如今大位传承实乃开国以来所未有,国本骤定,朝野是否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是否令行禁止、忠心辅弼?诸礼是否顺利、风平浪静?”

“元辅啊,这等当口,山海关民变殴杀钦差,若不是宫中忧虑至极,又何必遣缇帅前去亲查?那可是蓟辽边关!但有变故,大军旋即入京啊!”

沈一贯被说得脸色青白交加,大汗淋漓。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说的是对皇帝中风和禅位真相的猜测?

但这么久,京城都不能算是特别紧张,嗣君还出宫祈雨过……

申时行所说的山海关是边关这件事,终于让沈一贯想起嗣君召问都察院时点出的辽东抚按涉事其中。

从那一天后,至少紫禁城守卫是森严了很多,而嗣君再也没见过外臣。

嗣君施恩田乐,或者也仅仅是因为担忧大位传承安稳与否,而不是因为将来想举起刀来大开杀戒……

“一团糟!主次不分!我们都是在故里颐养天年的人了,首辅也做过了,肩吾何必猜忌至此?”王锡爵拍了拍案桌。

“元驭兄,过了!”

申时行觉得只怕以后不仅要调和皇帝与群臣,还得调和内阁诸位阁臣。

怎么能就这么撕破脸皮指责沈一贯呢?

“……元驭直名,老朽岂不知。个中原委……哎……”沈一贯郁结得长长吐出一口气,“罢了!老朽愚钝,酿成大错,一世清名毁于一旦,有何面目再列身台阁?召二公还朝,已足见陛下虑事之周,老朽枉做小人矣!”

“元辅啊!”申时行又劝道,“你数乞骸骨,留中不报,如今难道就能撒手而去?那不是又让朝野议论纷纷,嗣君不能容托孤肱骨,在朝诸公谁不自危?又或是显得我二人来势汹汹,一还朝就逼走元辅?还是让天下人再说你一句以请辞相挟,让嗣君左右为难?”

沈一贯心神大乱,老泪纵横。

申时行的质问句句敲打在他心尖上,他语气虽温和,却比王锡爵说的话难听多了。

可那又是事实。

京城已经在压抑的气氛里度过了十日,好多人都知道嗣君是在说出“凌迫皇权”、“得寸进尺”那种话之后不再见人、不监理国事了。

所以沈一贯当真是走也走不得,留也留不得。

左右都会被人说。

现在就在被两个前任首辅说。

“为今之计,只能我二人再厚颜一下。”申时行殷切地看着他,“元辅,莫若你我三人一同请见嗣君,开释前嫌。嗣君多年来幽居深宫,又知多少朝堂深浅?群臣则是仰祈已久,万民求治。怪只怪多年是非,一言实难诉尽。又撞上这非常之时,这才到如此田地啊。”

沈一贯知道他是说大家伙被皇帝折腾这么多年,嗣君监国后那么“勤勉”、“仁善”,群臣这才在压抑太久之后反弹过度。

大家只是一心期盼将来,又怎么会有不臣之心呢?

可如果他一连请见十一天都未果,如今还是靠了两个老首辅的面子才能得见嗣君,那真是丢死人了啊。

这样的家伙,也配做首辅?

不去也没办法,申时行已经把那些要害都点明白了。

内阁的中书舍人们只见首辅老泪纵横,被两個年轻一点的老首辅左右搀扶着哭出门往慈庆宫而去。

画面令人终身难忘,倒像是沈阁老被申阁老、王阁老押向刑场一般。

所去也不远,三个老首辅齐齐在慈庆宫外哭告请见。

徵音门内右手边就是御马监,成敬带着满脸啧啧称奇看着这一幕。

这等阵仗,慈庆宫里当然很快就出来了人。

刚回来不久的王安、邹义各扶一个,刘若愚也扶着沈一贯,他们终于进了慈庆宫的大门。

过了许久之后,田乐也匆匆赶来,来到慈庆宫正殿外。

进了门中,他看了看情况长长舒了一口气,跪下连声说道:“殿下,臣早就说过,殿下实在是过虑了!如今三位阁老一同请见,何必又遣人召臣来,以致外廷人心惶惶?”

沈一贯本来已经像蔫了的茄子一样,闻言也不禁一震。

倒是嗣君殿下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站了起来对申时行、王锡爵二人行了个揖礼:“非是信不过二位阁老,只是足见父皇、皇祖母于孤多日来之惊惧。此前廷议,只有大司马认为孤所言诸事皆可,这才信重不已。”

申时行和王锡爵的心情无奈得很。

把那样的秘密都对我们说了,如今说动了沈一贯一起来“开释前嫌”,何必又在得报之后赶紧派人去请田乐来“护驾”呢?

这可是在宫里,还怕三个老家伙?

但不能说嗣君的不是,人家都起身“赔礼”了,又坦言之前实在是怕。

于是二人只能再度看向沈一贯:你瞧瞧,我们帮你一起拿下了多重多黑一口锅?

沈一贯颤抖着离开之前刚刚被赐的座跪了下来,啜泣着说道:“老臣愧负重托,连连行差踏错,实在难当大任。殿下明鉴,老臣转眼七十又一。虽已剖明心迹,不敢叫天下人议论殿下不全君臣之谊,然铸此大错,实在无颜恋栈不去。祈殿下登基后,明年便允老臣骸骨还乡。”

这下朱常洛从上面还走下来了,到他身边扶起了他:“既是误会一场,沈阁老何必如此?孤遽承社稷之重,也确实过于忧惧了。如今既然疑云顿开,孤还要仰仗阁老。”

“是啊,肩吾何必如此?”申时行也劝道。

“元辅切莫如此!”田乐也在一旁义正言辞,满脸唏嘘,“当日廷议,我便点出了要重训京营,殿下所拟诏书可一字不改,还大言不惭我知兵。元辅,只叹诸公久居朝堂,终究是于这险要关节懈怠了。我又如何能明言其事,让君臣更相忌?只当诸公随后皆称可,是知我用意了。谁料又多出群臣劾奏外派内臣之事……”

沈一贯死的心都快有了。

你不仅在嗣君面前喊我元辅这等带有宰相含义的称呼,还暗骂我蠢?

可是当时田乐确实是那样说的,而当时沈一贯及其他人也确实没想到:他提重训京营是要点醒诸人嗣君在担忧大位安危。

没杀人但诛了心,回头来倒只有一个田乐是真心为他们好。

伱看:嗣君信重他是有原因的。

你以为他当时那么舔是因为没底线?不,只有他一个人看透了真相!

“老臣……”沈一贯悲从中来,再次哭得说不出连贯话。

田义就这么看着殿下于一旁连声安慰沈一贯,心里是真服了。

如此一来,外派内臣这些耳目、抓紧兵权的动机、对田乐的另眼相看,理由充分无比。

而久离朝堂的申时行、王锡爵,一回到内阁就以这种方式让沈一贯承了他们一个天大人情。

这还没完。

“孤虽然忧惧,这十来日不再召见外臣,然诸多奏疏,孤也没有懈怠。”

朱常洛让王安他们把诸多已经给了意见的奏疏搬了出来:“今日三位阁老都在,孤处置妥否,还请三位阁老一同看看。”

申时行老激动了:“殿下之勤勉,老臣感佩莫名。处忧惧而不忘国事,实圣贤明君之质!如此多圣断,岂是今日匆匆裁决?发报于外,殿下并不疑肩吾,朝野皆知!”

沈一贯能怎么办?

他还得谢谢嗣君。

哪怕吏部会推的结果,嗣君点的礼部尚书是右侍郎朱国祚,他也只能认下了。

有什么问题吗?

是田乐荐举的人没错,是本来就刚刚超擢为右侍郎才两年、如今才四十二没错,但你听听人家的名字。

朱、国、祚!

在天家忧心大位不稳的情况下,在嗣君想要施恩建立班底的前提下,在之前怀疑沈一贯用心的背景下,用这个本身就是礼部右侍郎、前面左侍郎又缺员的朱国祚怎么了?

凭这名字就能赢下所有!

礼部尚书没让萧大亨去,那么就不用看刑部尚书因此可能变动而进行的备用廷推结果了。

那么多奏请裁撤外派内臣的自然不用理,但谢廷赞奏请启用引发两度哭门风波的王德完,被准了,官复原职工科都给事。

嗣君本是圣贤明君,群臣为何苦苦相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