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光宗耀明 > 第68章、奴儿哈赤亲来朝贺

第68章、奴儿哈赤亲来朝贺

书名:光宗耀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28 21:43:20

大典进入到顺利筹办的阶段,新任礼部尚书朱国祚干劲十足。

他的官途实在是太过顺利。

万历十一年的状元,而后授翰林院修撰,两年前被拔擢为正三品礼部右侍郎品级之前,他只先后有太子洗马、太子谕徳这两个衔。

两年之后,他又已经是正二品的礼部尚书。

再又是翰林院出身,如今才虚岁四十二,入阁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一切只代表一点:因为曾是皇长子进学时的侍班官,有过太子洗马、太子谕徳这些衔,所以他上去了。

这也意味着沈一贯失败了。

败在申时行、王锡爵两人手中?那当然不是,此前的十日无声压抑,沈一贯就已经败了。

在皇权面前,沈一贯当然败得不冤。

可他本来明明是一手好牌,而嗣君此前明明不是个强势的主。

申时行、王锡爵被起复用来平衡内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招,他的反应过了。

要命的是,申时行、王锡爵一到,过去十多天里积压的那么多奏疏,很大规模地集中的批朱发到各衙,处置大体得当。

其中就包括朱国祚胜过了萧大亨、赢得礼部尚书这个职位的那道吏部会推结果题本。

官场上,信号和风向比什么都重要。

离不开刑部尚书职位的萧大亨,转眼还要面对山海关民变一案的处置,那是嗣君发了脾气要三法司彻查的。

他还不能现在就请辞,那样显得输不起,显得不满嗣君对礼部尚书廷推结果的点选。

在申时行、王锡爵正式进入工作状态后,在京群臣大部分开始冷静了下来,默默地复盘着。

这样的手腕,好像也不是皇帝的一贯做法。

或者说,皇帝过去好像没这样的能耐,要不然又怎么会躲在深宫里懒得理政?

嗣君好像不一般啊,大家都被他过去的印象耽误了。

最开始有多么“从善如流”、“善政频频”,现在就有多么“心思深沉”、“驭下非凡”。

沈一贯以这种姿态结束他近三個月的“独相”状态,太多人没想到。

这样的结果如果只是他个人心态的问题,那只能说他还不够顶级;如果是步步设计的结果,那就太恐怖了。

也许两者兼有之,也只有大家对嗣君都出现了误判才会形成这样的结果。

总之……登基大典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了。

十月初又有一项“善政”传出。

必不可少的大选秀女,这次也被停了,避免多耗费银两。

而皇帝自然不可能不大婚,所以这次选二妃立一后,只就近从顺天府选来。

每次大选秀女,诸省共初选五千人,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着实不少。

谁能不说这不是善政?

申时行这个擅长和稀泥的老首辅来了,此前又刚刚闹出一场君臣相忌的风波,哪怕这回选出的大有可能不是出自普通良家,现在结果未定之前也没人说什么“祖制”。

紫禁城里,刚刚升任司礼监秉笔的王安负责这件事。

田义他们渐渐年老,王安是要开始锻炼了。

由他这个嗣君身边的“老人”负责此事,也合适。

这方面的事在着手,山海关民变的彻查还在进行,这已经成为内阁、兵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与嗣君之间最紧要的问题。

事情继续挖下去,内臣不说,蓟辽文武、朝中一些人、民间许多商家,有几个能脱开身?

朱常洛被请到了内阁,这回是“燕朝”,只有阁臣参加的内阁会议。

内阁只有三人了。

“……若群臣都如余阁老一般清廉,大明何愁不治?”

得知沈一贯接连“认错”之后,余继登的病情迅速恶化,或者说本来就在恶化。

比原本多活了两个半月,他在十月初四薨逝了,现在头七还没过。

新任礼部尚书朱国祚又多一个新工作,为前任及顶头上司治丧。

沈一贯沉默了很多,现在发言最多的倒是王锡爵。

“蓟辽是边镇,如今这乱象也着实不像话!高淮克扣了贡贸该给的银子,此前也不是没有克扣过。如今为剿孤山堡匪患,高淮之外也有文武擅自加派!”

朱常洛发了那句感慨,目光却只盯着那边呈回来的消息里一个另外的消息。

大明建州卫左都督、正二品的龙虎将军奴儿哈赤,奏请亲赴京城朝贺新君登基。

这事情很正常,今年之前,他已经亲自入京过五回。

在大明这边,他在文字上被称作奴儿哈赤。如今,建州女真还没有到胆敢向大明暴露野心的阶段。

他是恭顺的,还一直与大明保持着贡贸。大明收了他送来的土特产,该付给他的银子还扣着不少。高淮那里扣了,其他辽东文武也多有扣着的。

不能说现在就是全方位的收买大明辽东文武,只能说,他这回过来一是要以恭顺让大明对他放松警惕,另外说不定还想因为恭顺而获得点好处。

毕竟,建州女真虽已统一了很多女真部族,但过去每个女真部族还都有自己的贡贸堪合,所以努尔哈赤实际掌握着不少贡贸份额。

但他碰到了朱常洛。

“……故臣以为,只以边民彪悍、诸人疏于边防,就此结案吧。殿下?”发言总结的却往往是申时行。

而沈一贯已经做了闷葫芦,好像就等着退休了一样。

“就此结案?”朱常洛回过神来,但也知道他们大概是什么样的处置意见。

他思索了一会,缓缓说道:“封贡俺答、汗庭东迁后,北虏及女真部族便以抚赏及边市为主。但女真诸部混战不休,建州女真有坐大之势,再加上鞑靼诸部也时有劫掠,辽东边饷反倒一岁比一岁多。如今辽东文武就敢默许乃至鼓动民变殴杀钦差了,仍旧草草结案,将来是不是敢拥边自重,乃至于勾结外敌了?”

“殿下,不至于此!”申时行又和稀泥,“北虏诸部,分而治之,乃是多年国策。如今虽是建州女真势大,但素来恭顺,不敢为祸。辽东骄兵悍将是有的,有些文臣持身不正也是有的。但若因此就立即大肆整饬辽东,那就是自毁边防了……”

申时行说了一大通,无非边患虽然稍稍缓解,但辽东刚刚经历了朝鲜之役,眼下本就还没完全恢复;若是因此大动干戈、大换一批人,不说会不会引起兵变,恐怕新到任的人不熟悉辽东边防,说不定就让鞑虏和女真各部滋长野心,弄出更大的边患来。

王锡爵哼了一声:“九年里换了八个总兵,谁能震住底下那些骄兵悍将?如今又闹出孤山堡匪患,辽东若要震慑边虏,督抚按总兵官都要选用得人,整饬辽东还是要做的,我的意思也只是不能现在立刻做。”

“就是说,先以此案定下蓟辽总督、辽东巡抚、辽东巡按和辽东总兵官的人选,而后再令他们依职责整饬辽东边防?”朱常洛确认了一下。

“是,臣是这个意见。”王锡爵先开口。

“不可因大案而立即整饬,如此不致立有畏罪兵变等祸。”申时行无奈点头。

轮到了现在实际的首辅沈一贯,他只缓缓道:“臣附议。”

“孤知道了。”朱常洛说道,“那就先拿出人选来,孤也要细细思量,再做决断。”

沈一贯看着他起身离去,作揖恭送。

看见申时行、王锡爵两人心事不少的样子,他心中冷笑了一番。

最近这些天,嗣君在他们三人面前一下子又颇有威势,再不藏拙。

现在他们二人也明白嗣君不是毫无主见之人了,更不是进学少的愚笨样子。

辽东形势信口说来,对阁臣的建议始终保留意见,想拖过去大事化小是不行的。

看清了嗣君的本事,自然也就看清了嗣君这么做的用意:沈一贯如今处境,正是“朕”的手腕!

内阁已是三足鼎立之势,嗣君驱虎吞狼之后,又在驯虎了。

整饬辽东显然势在必行,王锡爵递得一手好刀,他心中有哪些人选?

这些人选,是不是跟兵部尚书田乐沟通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