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神探狄仁杰之平行武朝 > 第346章 大菜叶遭殃

第346章 大菜叶遭殃

书名:神探狄仁杰之平行武朝 作者:寒水不归流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4-11-29 02:27:36

贞观殿内,武则天的眉宇间拧成了麻花,脸色阴沉如铅云密布,看样子刚刚发过一场大火。

赵既和上官婉儿先后走进殿中。

武则天瞥见赵既的身影,心中的阴霾稍散,言语间透露出一丝难得的温和:“承远来了。”

近一年来,赵既和武则天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并没有受到什么猜忌。

老太太都打定主意还政于唐了,赵既又是个孙子辈的,相对没什么威胁,还能有什么矛盾?

赵既行过礼:“拜见陛下。”

武则天脸上带着几分笑意问道:“梅儿近来身子可好吗?有没有再找风春来他们看看?”

赵既也笑答道:“承蒙陛下垂询,臣实感惶恐。太医已经看过了,小梅一切都好。”

武则天点了点头道:“养胎不易,贤儿只有你这一脉单传了,要好好照料。”

赵既听到这话,倒是严肃答应下来。

然而,武则天的笑容慢慢消失,化作愁容,发出一声轻叹。

她令宫人将一本奏章递给赵既,而后道:“边事不稳,突厥和吐蕃人都屡有犯境迹象,虽然王孝杰等人小胜几场,却也不无隐患。”

“你也深通兵事,更对突厥了如指掌,王孝杰等人所奏之事,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赵既恭谨接过地奏章,细细地看了几遍,自言自语:“王大将军并众边将请求朝廷增兵,并请拨款修缮众关隘城防?”

合上奏章,他稍作思索,缓缓言道:“吐蕃臣不甚了解,但突厥方面,吉利可汗尚健在,应不会轻启战端,违背盟约。”

“不过王大将军提到此次犯境者,乃是逆酋莫度之子贺鲁所部。莫度叛乱已过多年,其部族的实力有所恢复。这一部向来好战,再起野心实属必然,确实也不得不防啊。”

“臣以为,一来要发国书,令吉利可汗加以约束。另外嘛,王大将军等人的条陈,也应当允准。”

武则天闻言点了点头:“朝中重臣和朕也都是这样看的。可是这些都要钱,加上今年有几个州县受灾,不仅需要赈济,朕还免去了这些地方的赋税。”

“偏偏近来邗沟出事,朝廷自江淮转运的钱粮赋税损耗竟达一半!运官盐的船一翻再翻,运钱粮的船停靠补给,就说什么水匪劫去了,真真是岂有此理!”

“如果不是你所在的将作监得力,今年修受损的皇宫省下大笔钱粮,国库简直要入不敷出了!”

赵既施了一礼,严肃道:“陛下,此事定有蹊跷!臣查过十年来有关漕运的官档,前七年官船的损耗并不多。”

“可是,近三年来一年的损耗大过一年,至今年,损耗竟达一半以上!而且,出事的官船,有八成集中在邗沟一段,实在惹人怀疑。”

“诚如陛下所言,同样是走邗沟,只有盐船翻沉最多,而运钱粮的船翻的就少。而沿途靠岸补给,运财税的船被盗最多,盐船、米船又安然无恙,简直匪夷所思!”

“这绝不是什么运河淤塞和一般的草头水匪劫船所能解释的,必然有官府的人参与其中!”

武则天闻之,面上寒霜密布,咬牙切齿地怒喝道:“该杀!”

赵既窥见时机,趁热打铁进言道:“故而,微臣斗胆建议,朝廷应立即派遣重臣,火速前往扬州彻查此案!”

“而要彻底解决数十年来官船损耗之顽疾,就必须改以往的‘旷年长运’之法,变为分段运输法……”

正在此时,殿外有宫人前来通报:“启奏陛下,梁王殿下求见!”

武则天听到“梁王”二字,噌的一下火气就上来了:“叫他进来!”

赵既看了看武则天的怒容,顿时双眉一扬,便暂时偃旗息鼓,准备看武三思的好戏。

武三思原本带着春风得意的笑容步入大殿,但一眼瞥见赵既也在场,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就好像吃了苍蝇一般。

他强作镇定,向武则天行礼。

武则天冷冷地盯着武三思,冷笑一声:“你来做什么呀?”

武三思自然不傻,察觉到武则天心情欠佳,连忙答道:“臣是为了邗沟官船遭劫一事而来。”

“哦?为邗沟官船一事而来?”武则天眼中闪过一道厉色。

武三思立刻接口道:“正是,邗沟官船遭劫,系漕户刁民懒惰成风,领着朝廷的护漕饷,却不肯疏浚运河,反而化身盗贼,偷盗、甚至劫夺官船,是可忍孰不可忍!”

“臣以为应立刻派员赴扬州查察此事,剿灭沿途盗贼,确保漕运通畅,解朝廷燃眉之急。”

武则天闻言,更是怒不可遏,厉声道:“你说官船被劫,是邗沟沿途漕户干的?那扬州上下的官员是干什么吃的?”

“漕船年年损耗,今年竟让一帮百姓劫走了江南一半赋税,朝廷养他们有什么用?”

武三思闻听武则天之语,脸色瞬间变得为难。他想了想,还是咬牙开口道:“呃,陛下息怒。扬州官员确有疏漏之处,可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刁民奸猾,运河沿岸多湖荡沼泽,不好处置。”

“因此…因此,更该派遣朝中得力大臣前往剿灭。”言罢,他偷偷抬头瞥了一眼武则天。

谁料武则天怒不可遏,抬手便是一本奏章掷向武三思,怒喝道:“狡辩!朕看你是收了扬州官员的贿赂!跑到这里为他们开脱!?”

武三思听到这话,吓得两腿一软,立刻跪倒在地:“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赵既在一旁目睹武三思的狼狈模样,几乎绷不住笑了出来。

武则天的怒火仍未平息,继续斥责道:“你身为宰辅,朕对你寄予厚望,将国政托付于你,你就是这么报答朕的?这才半年不到,国库为之一空!”

“朕连赈灾的钱粮和军饷都要发不出了!国计如此艰难,你却在家中安然享乐,收受贿赂,将国事视为儿戏!你和颖王元齐那些往来,以为朕不知道吗?”

武三思闻言,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磕头如捣蒜般认罪:“臣知罪,臣知罪!”

赵既在旁边看着武则天如此甩锅,对武三思竟也有了几分同情,生怕武则天下一句喊出什么“朕的钱”!搞一个名场面。

武三思情急之下,额头磕得直响:“陛下,臣确实无能,但却实在没有收受什么贿赂。臣与元齐有交往不假,可那都是多年来结下的情谊。”

“其子元圭此次入京,确实给臣带了些礼物,可那不过是些东海的土产,实在值不了几个钱。”

“他此次入京,一是元齐因无法擅离驻地,亲自前来朝见陛下,心中思念至极,故遣其子代为朝圣。二是元齐听闻邗沟不畅,国事艰难,愿意献家资于国库救急,堪称毁家纾难啊!陛下!”

话未说完,武三思竟然声泪俱下,实在狼狈不堪。

武则天闻言,暂时压下了怒火,但仍半信半疑道:“真是如此?”

武三思连忙又磕了几个响头,急切地解释道:“确实如此,臣怎敢欺瞒陛下?若陛下不信,可即刻召元圭入宫对质。”

武则天冷笑一声,目光中满是不屑,轻轻摆了摆手:“起来吧!”

武三思如蒙大赦,又磕了几个头才爬起来,擦了擦额头的虚汗。

目睹武三思这般狼狈模样,武则天眼中的嫌弃之情溢于言表。

她转而看向赵既,道:“承远,你方才提及漕运之事,不妨继续讲下去。”

赵既闻言,稍作整理思绪,便娓娓道来:“以往的漕运,财税盐米集中到扬州,一批船统一发往长安洛阳,每次运输旷日持久。”

“而自江淮船只,因所经各河水流深浅水文不同,经常翻覆。加上路途过长,沿途需要补给,常常停滞,沿岸停顿多了,自然招致盗贼。”

“如果将自扬州至洛阳、长安的漕运分作几段,在各段的终点设置仓口,就可以解决这些弊端。”

“每一段的船只所行路途变短,便能节省时间,来回转运多次,运量能翻数倍;同时,船夫只航行于水性熟悉的河道中,不容易出事,所谓的损耗就小了。”

“运途变短,船队本身的消耗就能节省,而沿途停留的次数也就少了;少靠陆路,再集中批次沿途派水师护航,所谓的盗贼之患也解决了。”

“沿途设置各仓口,也利于国事,一旦有灾荒或边疆战事,不必再远至江南调粮,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武则天听后,频频点头,赞许道:“嗯,确是良策,好!”

而后,又恨铁不成钢地看向武三思:“你看看承远,你再看看你,一大把年纪,还不如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武三思心中自然不服,但刚被骂了一顿,又不敢什么反驳的话,只能唯唯称是:“是,是,陛下教训的是……”

武则天又看向赵既:“既然如此,承远是有意亲下江南,促成此事,顺路赴扬州处置邗沟覆船和盗匪一事了?”

赵既微微欠身,以退为进道:“陛下,此等大事,牵扯到国计民生,牵扯到朝中、地方,上上下下无数官吏,臣资历浅薄,怎能处置妥当?臣以为只有择一元老重臣,才可施行此事!”

此言一出,武三思的右眼皮莫名跳动,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武则天闻弦歌而知雅意,嘴角也带上了一抹笑意:“你指得是?”

赵既直言不讳:“满朝文武,若论能力与威望,能行此事者,非狄公莫属!”

武三思一听狄仁杰要起复,忍不住跳了起来:“陛下,臣看此事不妥呀!”

然而,武则天并未理会武三思的反对。

她缓缓站起身,沉吟了片刻,然后缓缓说:“漕运之事关乎国家命脉……不可草率决定!待两日后朝堂之上再行商议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