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 第484章 龙江回归

第484章 龙江回归

书名: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作者:扯筋的大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03 22:56:54

德钦秀貌送走华夏国大使后,立马召集军政府所有的高层开会,等所有高级官员到齐后,他开口说道:“刚刚华夏国大使来告诉我,说兔子国已经同意援助我们2个师的武器装备和30个基数对应的弹药。”

德钦秀貌刚说完军方的一众将军们立马就兴奋起来,纷纷开始默默盘算自己该怎么为手下的军队争取更多的武器,于是这些将领们开口争论起武器如何分配的问题。

这时德钦秀貌接着说道:“大家先不要吵,听我把话说完。”等会场安静下来后,他接着说道:“这两个师的武器装备,军政府将会优先分配那些有作战任务的部队,不过没有分到新武器的部队也不要着急,华夏国政府除了援助我们两个师的武器装备外,还同意在以后的日子允许我们用粮食和油料换武器,接下来内政部要积极扩大粮食生产,只要有充足的粮食,我们就可以完成所有部队的换装。”

听完德钦秀貌的话,在座的所有将领都开始喜笑颜开,这时一旁的内政部部长开口说道:“元首大人,难道我们只能用粮食换武器吗?不能换其他紧缺的工业产品吗?”

德钦秀貌笑着说道:“内政部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但眼下武器装备比较重要,你也知道从军政府上台后,很多部族就开始反抗政府的统治,眼下我们最紧迫的任务是把这些反抗分子给镇压下去。至于你说的换其他紧缺的工业产品,我会在去华夏国首都跟Z首相签署协定时,在跟对方作近一步协商。”

“不过眼下内政部要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不然等华夏国真答应我们用粮食换其他紧缺的工业产品,咱们拿不出那么多粮食去换,到时候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内政部部长一脸认真的点着头说道:“请元首大人放心,咱们国家有充足的荒地可供开垦成农田,之前之所以没有农民愿意耕种,是因为种出来的粮食没有充足的市场消化,现在有了华夏国的援助咱们就可以大胆从农民手里收取粮食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肯定会非常高的,届时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听完内政部部长的话,所有人都露出开心的笑容,感觉贡榜联邦的未来一片光明,他们现在感觉把克钦邦和北部边境一些细小的领土还给华夏国很值得,不然也换不来兔子国如此大的援助力度,纷纷感觉自己国家占了大便宜。

只可惜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军政府可以通过印制的钞票将粮食从农民手里收上来,但是农民如果拿着钱不能在市面上买到想购买的商品,到时候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

届时但凡兔子国放开对贡榜联邦的工业产品交换,那么就可以很轻易就占领整个贡榜联邦的市场,毕竟华夏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已经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虽然和西方国家相比算不上非常先进,但是起码能独立生产工业产品了,这不是贡榜联邦这种纯农业国能比的。

即使到了21世纪,贡榜联邦在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后,依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业是贡榜联邦国民经济基础,也是贡榜联邦先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约有70%的人口以农业畜牧业为生,农产品是贡榜联邦的主要创汇产品,主要出口稻米、玉米、豆类和橡胶。

......

最终华夏国和贡榜联邦于1961年6月14日在四九城签订了新的《华夏人民共和国和贡榜联邦政府两国边界条约》,这次签订的条约是在1960年1月签订的《华夏人民共和国和贡榜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新的条约的跟老协定的不同之处有:华夏人民共和国不再将勐卯三角地地区移交贡榜联邦,用来换取片马、古浪、岗房地区;第二,贡榜联邦将果敢地区还给华夏国;第三,华夏人民共和国将派出军队协助贡榜联邦政府清剿克钦邦地区的光头党残部,待该地区恢复和平后,该地区的归属问题由当地的民众投票决定。

在本条约签订后,根据1960年1月28日双方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成立的华贡边界联合委员会,将继续对两国的边界线进行必要的勘察,树立新界桩和订修、改造旧界桩,然后草拟一项议定书,详细载明整个边界线的走向和全部界桩的位置,并且附入标明界线和界桩位置的详图。

上述议定书经两国政府签订后,即成为本条约的附件,该项详图将代替本条约的附图。在上述议定书签订后,华贡边界联合委员会的任务即告终止,1960年1月28日双方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即行失效。

华贡两国边界条约签订,意味着约翰牛代英在1897年侵占的华夏国领土全部重新回到了华夏国手中。

华贡两国边界条约签订之后,Z首相随后又代表华夏国跟贡榜联邦政府签订了《华夏人民共和国和贡榜联邦政府友好互助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为:华夏国允许贡榜联邦政府用粮食等其他农产品从华夏国换取武器装备等工业产品,为了保障两国的利益,粮食等农产品交易价格按照同期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武器装备等工业品的价格同样按照国际市场上同类型产品的价格。

随着条约的签订,驻扎在彩云省边境的两个军立刻按照华夏**事委员会的命令分两路分别向克钦邦和掸邦进军。华夏国的军队进入到掸邦后,掸邦境内的光头党残部立马纷纷往贡榜联邦、寮国、萨瓦迪卡国三国的交界地带转移。

因为掸邦境内的光头党残部全部逃入寮国和萨瓦迪卡国两国境内,使得负责清剿掸邦境内的13军失去的清剿对象,于是在请示完华夏**事委员会后,13军调转方向进入到克钦邦境内协助15军开始清剿克钦邦境内的光头党残部。

在13军和15军的强大攻势下,由克钦族组成的克钦军主力还没来得及做出像样的抵抗就被彻底击溃。接着15军开始负责清剿逃入克钦邦北方山区的残兵,13军则进驻密支那,沿利多公路对公路两侧的反抗军进行清剿,并同时完成对利多公路的修整。

从华夏**队开始进入密支那后,贡榜联邦军政府开始暗中组织克钦邦境内的缅族和认同贡榜联邦的其他民族向勃固省迁移,得益于伊落瓦底江便利的通航条件,贡榜联邦很快就完成所有民众的迁移,为此华夏国特意向贡榜联邦提供了5000万软妹币的援助,只不过这笔钱根本没有到贡榜联邦政府手中,直接被贡榜联邦用来向华夏国采购卡车和轿车了。

当心向贡榜联邦20万民众从克钦邦迁移走后,华夏国立刻从彩云省组织了20万民众向克钦邦迁移,最终在1963年底累计从彩云省、黔州省和巴蜀省三省一共向克钦邦迁移了近100万山区人口。

当华夏国百姓开始在克钦邦安定下来后,华夏国和贡榜联邦两国于1964年1月份举行了关于克钦邦归属问题投票,最终结果是99%的人都愿意加入华夏国,至于那不愿意的1%的民众,华夏国自然尊重他们的意愿,将他们以友好的方式送到贡榜联邦境内。

克钦邦当地的民众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意愿加入华夏国,除去华夏国向当地大量移民改变的当地民众成分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华夏**队的进入到克钦邦后,从国内调集了大量的干部,在当地迅速完成了土地改革,使得克钦族从落后的部落社会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

当克钦邦正式成为华夏国的一部分后,原本打算将克钦邦改名为景颇族自治州,但因为景颇族(克钦族)的人口占当地人口比例不足20%,而且居住的比较分散,不符合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因为发源华夏国的独龙江横穿整个克钦邦,最终该地区命名为龙江地区,密支那改名为龙江市。

得益于龙江地区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合橡胶树的种植,于是华夏国在龙江地区的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橡胶树,并成立了专门种植橡胶的红旗农场,使得该地区成为华夏国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到70年代后每年可产出橡胶100万吨,彻底解决了华夏国工业发展所需橡胶的供应。

龙江地区回归后,加上贡榜联邦偿还给华夏国的其他零散土地,使得华夏国领土的面积从960万平方公里变成了970万平方公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