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 第485章 贡榜联邦开始内乱

第485章 贡榜联邦开始内乱

书名: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作者:扯筋的大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03 22:56:54

1961年6月份华夏国跟贡榜联邦在华夏国首都四九城签订了两国边界的条约后,仅用了不到3个月就彻底控制住了龙江地区的局势。

为了防止白象国对华夏国的吐蕃南部地区进行大规模侵犯,在控制住龙江地区的局势后,13军和15军并没有从龙江地区撤离,而是彻底扎在了当地,同时继续对龙江公路(原利多公里)进行大规模扩建,提升龙江公路的通行效率。

因为华夏国跟贡榜联邦在签订的两国边界条约里并没有明确公布克钦邦的归属,而华夏国驻扎在克钦邦的军队又是受贡榜联邦政府邀请进入贡榜联邦,使得白象国对此并没有过多在意,也为华夏国利用龙江公路对白象国东北地区发动反击留下的机会。

在《华夏人民共和国和贡榜联邦政府友好互助条约》签订后第一个月贡榜联邦就向出口了1亿斤稻谷和5000万斤玉米,而贡榜联邦的内政部和农业、畜牧和灌溉部制定了更为宏大的粮食出口计划。

他们计划在5年内,将伊洛瓦底省、勃固省、马圭省、曼德勒省、仰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到800万公顷,确保每年可以向华夏国出口粮食100亿,以方便从华夏国换取充足的武器装备和紧缺的工业品。

借助从华夏国用粮食换回来的武器和弹药,军政府迅速的完成了对军队的换装。完成换装的军队随即战斗力大增,于是德钦秀貌开始趁机推行大缅族主义政策,试图从政治上建立以缅族为核心的国家。

军政府强硬的要求其他少数民族,必须要做选择——要么直接改作主体民族缅族,放弃本民族的身份认同,连带着文化,历史和习俗,都必须按贡榜联邦官方要求去更改;要么就离开贡榜联邦,为缅族人腾地方。

政治上军政府开始清理联邦政府非缅族的干部,并对下面省份的缅族外其他民族干部进行打压,经济上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资源,排斥其他民族,跟华夏国签署的友好互助条约后向华夏国出口粮食等农产品只从缅族农民手里收取,不允许其他民族的农民分享成果。

这两招政策一经推广,不仅导致其他民族对贡榜联邦政府的不满,也进一步加剧了其他民族跟缅族的矛盾,最后以德钦秀貌为首的军政府更是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巩固缅族在贡榜联邦的中心地位,于是导致其他民族与贡榜联邦政府武装冲突。

从此在大缅族主义的影响下,贡榜联邦开始长期的武装冲突和族际冲突。贡榜联邦军政府却并没有反思自己的大缅族主义的不当之处,反而开始对少数民族组成**武装开始强硬的镇压。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频繁的武装冲突也使得贡榜联邦军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向华夏国出口的粮食大部分都被换成武器和弹药,只有一小部分换成了贡榜联邦紧缺的工业产品。

贡榜联邦作为一个农业国,连子弹的生产能力都没有,更别说制造武器了,而从华夏国进口的步枪子弹一发就要用2斤稻谷才能换到,至于炮弹那是更奢侈的存在,一枚122mm口径的炮弹需要用斤稻谷才能换到。不过好在其他的民族之间没有配合,各自为战,才使得贡榜联邦的军政府能大体上维持对少数民族的**武装的压制,将他们牢牢的封锁在交通不便的山区。

而华夏国在跟贡榜联邦的粮食换武器的贸易中,虽然没有赚取国家紧缺的外汇,但是靠着武器装备销售的暴利,还是让华夏国政府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利润。

靠着这些利润华夏国政府在国民经济规划中显得更加从容,使得原本因为三年困难时期和毛熊撕毁援助合同暂停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特别为了改善大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开发大西南地区的资源,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而修建的巴蜀省蓉城到彩云省春城的蓉春铁路,从1958年4月动工建设后,并没有出现原本历史中多次停工再开工的现象,仅仅是在三年困难粮食最短缺时期缩减了工程建设的规模。但随着粮食短缺的情况得到缓解后,就立刻开始正常施工。

而从跟贡榜联邦签订边界协议后,蓉春铁路的施工进度反而开始加快了,m礼德强调:要加快蓉春铁路的修建,只有蓉城铁路修通后,才能确保西南地区的稳定。

于是同年7月,华夏国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成立,下设工地指挥部、 技术委员会和支援铁路修建委员会,统一领导和集中指挥蓉春铁路建设大会战,汇聚数十万筑路大军重新建设成昆铁路。 同年第四季度,原华夏国铁道部队第一、八、十师及铁二局3个工程处先后进入施工管区,重点工程相继开工,目标是于1964年7月1日实现全线接轨通车。

得益于从贡榜联邦进口的大量稻谷和玉米,加上华夏国本国的粮食产量恢复,政务院宣布从1961年7月1日起,正式恢复城市户口居民正常粮食供应,不再执行缩减定量的政策。

城市户口居民粮食供应恢复正常,意味着华夏国彻底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影响。因为化学工业部第4设计研究设计院提前搞出来尿素水溶液循环生产法,使得华夏国没有受灾地区的粮食产量出现大幅度增产,配合萨瓦迪卡谢氏家族搞的尿素换大米,最终使得华夏国三年之中从国外进口的粮食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更没有出现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人口死亡率大幅上升的现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