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 第二百五十四章:五年转瞬,新岔路口

第二百五十四章:五年转瞬,新岔路口

书名: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作者:快穿狂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05 22:40:12

“唉,也行,说实话,前段时间看着你转来的那一百多万,我跟你爸睡觉都有些不安生,毕竟我们手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多存款,莫名的总感觉有点慌。

你要真弄个价值几亿的东西过来。

然后我们卖了,手捏几个亿存款。

我跟你爸可能觉都睡不着。”

“不知道什么形容,就是感觉几十万,百八十万,可能还是我跟你爸能够掌控,能够接受的数额,但是几千万几个亿的话,就有点超出我们的想象了。

感觉不是我们这个身份,我们这样的人能够把握得住的数字,承受不起。

你这么一说,我反倒轻松不少。”

虽然给出了两个提议,但其实杨琴也是更倾向第一个提议,就是说小打小闹,每次少弄点,少赚点钱,安全些。

虽说如今治安好了,不大可能在大庭广众,朗朗乾坤之下打劫绑架啥的。

可各种阴暗算计手段却一直不少。

钱少点,她心里也安心。

“这样啊,那也挺好,不过这么一来的话,我爸先前说要搞的那个什么外贸公司应该没什么必要弄了吧,我想了想啊,买落后技术啥的还有一个借口。

就说我爸喜欢那些,想弄点收藏。

再不然说他担心会世界末日,想要把目前能收集到的,从古至今,从无到有的技术都收集一套,万一哪天世界末日,文明毁灭,也能留一份文明火种。

这年头什么奇奇怪怪的人没有。

爱信不信,反正收集的都是可以买卖,甚至网上随便搜就能搜到的东西。

又不犯法啥的,应该无所谓。

回头要买一些二手机器,也可以说是我爸的兴趣爱好,没有的话让我爸自己培养一下,老年人提前退休,同时又不缺钱啥的,培养个新爱好很合理。”

高芸稍微琢磨一会,便继续道。

对此提议,杨琴无疑相当满意:

“不错不错,小芸你的提议真的很不错,你爸弄的那个外贸公司生意还没做几单呢,他就跟人喝了不知道多少次酒,人家公司都是业务员去谈业务并且应酬喝酒,他倒好,非说要为你省钱。

不招业务员,自己亲自去谈业务。

说的那叫一个光明伟正,好像我不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似的,听到没有,闺女也说要把这外贸公司关了。”

说着杨琴就转头看向高虎,过了几秒钟才扭过头来,并继续跟高芸说道:

“既然咱们娘俩都同意,你爸的建议就不重要了,二比一,少数服从多数嘛,就是感觉有些对不起雇的员工,才上了不到一个月的班,公司就解散了。

回头,唉,给他们点补偿吧。

闺女你看给他们补多少?”

“呃,三个月工资吧,你们不到一个月就解散公司确实有点对不起人家。

不过继续开下去也没什么意义。

接下来要是闲着没事,你们就出去逛逛,旅旅游啥的吧,但千万别干赌博之类的事,其他违法犯罪的事也别干。

没事可以去一些原石交易市场,或者说古董交易市场多逛逛,但最好只逛不买,先去见见世面,看看热闹,等回头我这边弄到能卖的翡翠或其他石料。

你们再尝试稍微买一点做样子。

妈,你记得把我爸看住,对了,经济大权还是您控制吧,给我爸点零花钱就行。剩下就没什么事了,你们要是有什么急事,都挑这个时间打给我,其他时间我不一定在,我每天这个时间,会固定回来一两个小时,上上网啥的。”

对于自己亲妈,高芸她并不怎么担心,但亲爹就不好说了,怎么想都觉得家里的经济大权,得让自己亲妈管着。

所以特地叮嘱了一番。

“放心,都在我手里呢,钱放在他手里,他的第一想法就是先去尝一尝以前没喝过的酒,还说是为了应酬,这个外贸公司关了也好,要真一直开下去。

我都担心他活不到退休年龄就得喝死,行了,时间也不早了,你稍微上会网就赶紧睡觉吧,不要熬夜,挂了。”

再次吐槽两句后。

杨琴就主动挂断了视频通讯。

高芸则是又上网看了会儿新闻,查了查热搜,以及顺带着了解一下最近有没有什么新出的电视剧或者综艺啥的。

过了九点,才洗漱了一下睡觉。

现在她作息挺稳定的,一般就是九点睡觉,早上五点起来,每天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偶尔会休息半小时。

但也只休息半个小时。

不但每天精气神十足,皮肤等各方面状态变好,就连体重都减了不少,可能前段时间略微发胖,既有吃的多的因素在,也有压力稍微有点大的因素在。

最近这段时间很多事都走上正轨。

上班也没啥事,真真轻松许多。

心情好了,压力少了,甚至于上班也没啥活,身体各方面不变好才怪呢。

果然还是上班和压力催人老啊。

……

虽然高芸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得轻松自在了许多,但她先前的那些布局,依旧在不断圆满,并且带来很多新变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先是小高大队的养鸡业务,在高芸和唐明月等人的积极帮扶,以及他们自身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着,到年底时,就已经基本做到了日产蛋万枚。

如此规模,总算得到了县里面的重视,派人过去考核审查一番之后,正式批准他们从原先的村办委托产业升级成为养殖场,专门的禽类或者说养鸡场。

并且给他们提供稳定的饲料供应。

还专门配了几个兽医坐镇。

此外就是,原来专门负责养鸡的那些只有工资,没有其他任何福利待遇的村民,正式升级成为养鸡场正式员工。

可以享受正常工人一切福利待遇。

大队长高古翔在养鸡场里面兼任了个领导位置,同时还特批给他们大队八个工作岗位进入养鸡场工作,至于其他工作岗位,当然得分给其他大队,乃至县城,不可能都给他们小高大队独吞。

而他们与食品厂原先的委托协议自然是就此作废,但高芸还是给他们食品厂争取到了一个好处,那就是鸡蛋优先供应食品厂,蛋鸡之类也得优先供应。

毕竟他们食品厂当初帮扶小高大队成立这个养鸡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他们提供稳定且足量的鸡蛋,要是这些鸡蛋不优先供应给他们,全都运出去卖。

那他们食品厂还搞个啥。

岂不是鸡飞蛋打了。

这方面高芸和张怀阳他们必须得据理力争,再加上大队长以及小高大队的村民们也都支持,这才把这事谈下来。

但不管怎么说,反正从此之后他们县鸡蛋供应相当充足,虽说依旧需要鸡蛋票,可至少不会出现有蛋票有钱,却因为鸡蛋没货,买不到鸡蛋的情况了。

还能提供一定数量的鸡蛋拿到附近县供销社卖,以及与附近县的一些粮食加工站换取大量的米糠等喂鸡的饲料。

有了小高大队这个榜样,原本一直还觉得自家养殖技术很不错,自给自足就挺好的平河大队再也坐不住,他们大队的大队长很快找到食品厂这边,找到高芸,找到张怀阳,想要申请下帮扶。

对此高芸肯定还是乐于见成的。

很快也提供了一系列技术帮扶,甚至还顺带把制作羽绒服的技术也贡献给了纺织厂,虽说二十年代世界上就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羽绒服,但国内正式开始制作羽绒服要到七十年代。

最初主要是用作登山探险。

所以她提供的技术也算新技术。

不过因为纺织厂这边暂时拿不出合格的布料,所以也只能先尝试做了几件不怎么合格,还经常跑毛的羽绒服,然后孙厂长就自己给自己开了封介绍信。

出去寻找合格的面料了。

高芸本来是想提供技术支持的,但上网一搜之后发现太复杂了,再加上考虑到她一直能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也确实有些不大正常。只局限于养殖的话还好些,各方面都涉及那就太奇怪了。

好友再多也不能各行各业都有。

所以后来她就没多事,让孙厂长自己去折腾吧,按理讲应该是能找到合适布料的,无非就是成本高低问题罢了。

有了高芸这边的技术支持,平河大队养鸭业务发展的也是如火如荼,并且不到半年,鸭蛋产业就基本追上了小高大队的鸡蛋产量,不过也基本发展到了瓶颈,毕竟他们大队的河流就那么大。

如今这么多鸭子对河流已经产生了一定污染,再多的话各方面都不支持。

不过养鸭场也算是建了起来。

有了大队企业。

之后其他大队的大队长也有积极过来寻求高芸的帮助,希望高芸能给他们指点迷津,帮他们大队也找个好行当。

高芸则在陆续提供了些种蘑菇,养鹌鹑等技术后,表示自己好友已经被她掏空了,没有任何新技术了,还有大队想搞相关产业,让他们自己互相学习。

但不管怎么说,如此五年之后,他们整个县,包括县下面的那些个大队。

发展的都相当不错。

属于附近几个县当中最富裕的。

食品厂也成为本省有名的食品厂。

而这已经基本到极限了,即便几十年后,很多厂子也只能在本地,或者说本省本市发展,出了本地步步维艰。或者说离了本地,都没几个人知道有这么个食品厂,这么个产品,这么个品牌。

在原材料以及物流宣传等各方面都受限的情况下,他们通过五年时间的发展,把食品厂发展到能销往全省各大供销社的规模,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高芸虽然还是副厂长,但现在她这个副厂长与五年前相比,那可是有着质的飞跃。五年前只是个百人小厂的副厂长,而现在则是个八千人大厂副厂长。

各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

食品厂发展到这么大,作为原材料供应的那些大队产业,发展规模自然也不小。小高大队承包了附近肉眼可见的所有小山丘,开启大规模的养殖,如今每年已经能稳定的产出三十万只鸡,不是养三十万只鸡,是每年能杀三十万只鸡,供应食品厂以及附近各大供销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平河大队则是承包了,离他们大队三里多地外的一大片滩涂来养鸭子。

每年能通过食品厂卖出二十万多只板鸭腊鸭,盐水鸭,以及鸭杂等制品。

其他大队也各有特产。

有的每年出产一百多万只鹌鹑,有的养鹅卖鹅肉的同时,顺带着高价卖鹅毛,制作能够出口换外汇的高档鹅绒服装和被子,没错,孙厂长出去折腾半年后总算搞来质量还算不错的布料,成功制作出质量相当不错的羽绒服,并参加了六三的广交会,拿下一批外贸订单。

之后又在得到高芸允许之后,将羽绒服技术分享了出去,给他和高芸换了不少好处,也给国家增加了外汇渠道。

还有的大队种蘑菇,卖干蘑菇,或者由食品厂制作成各种蘑菇零食售卖。

没怎么赶上趟的一些大队,也或多或少有些产业,比如用鸡粪养蚯蚓,用鸡粪养鱼,还有用其他禽类的粪便发酵之后肥田,即便是混得最差的大队,都能以比较廉价的价格,获得大量粪肥。

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翻倍有些困难,但增产个三四成妥妥的没问题。

形成完整的循环链之后。

各大队的产业是能相互促进的。

就算是高芸他们食品厂用鸡和鹌鹑蛋做卤鸡蛋和卤鹌鹑蛋,盐焗鸡蛋,盐焗鹌鹑蛋剩下来的那些个鸡蛋壳和鹌鹑蛋壳,都能磨碎了,再返回喂鸡喂鹌鹑啥的,促进它们肚子里蛋的蛋壳形成。

另外鸡毛也有用,不是只有鸭毛鹅毛能用来做羽绒服,鸡毛同样可以做羽绒服,无非就是保暖效果稍微差了点。

反正在高芸的操作之下,基本所有东西都有自己的用处,绝对不会浪费。

绒毛可以做枕芯被垫背心,或者登山用衣睡袋之类,大羽毛可以制作羽毛扇,羽毛球箭羽,甚至鸡毛掸子啥的。

就两个字,节俭!!!

这些还仅仅只是对本地一些大队的影响,对外地的一些公社大队,同样存在不少影响,比如说赵强他们所在的那个公社,就因为高芸他们大量订货的原因,虽然忙了点,可腰包也鼓了起来。

可以说,影响是相对深远的。

除了这些影响,还有很多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分到他们这的知青数量少了,想过来还得上下打点,有关系有人脉才能分到他们这来,毕竟分到这边根本就是来享福的,他们这最富有的大队,年底一个工分都已经值五毛钱了。

这什么概念,一个小孩子,一天都能挣三个工分,算下来三五一块五啊!

来这挣工分比当工人赚的都多。

又比如上缴的税多了很多,最初那一批领导基本都升职了,同时他们也很清楚谁的功劳最大,以后能不能继续升职,可能还得看高芸。这种一点都不揽功劳,默默干活,帮他们攒政绩的人谁能不喜欢,自然不会给她添什么麻烦。

甚至还会尽可能提供帮助和方便。

正是这种相对和谐的局面,才促进了整体产业链的迅速发展,但凡高芸掐尖要强,争功揽功,很有可能就得内部先出矛盾,把事情搞崩,可以说是高芸的牺牲换来了整体产业链的和平发展。

好在她也愿意,无所谓。

可惜的是,发展到这程度基本上也就到了瓶颈,受限于技术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难再继续扩张下去了,而且利润也相对微薄,毕竟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上基本就是挣点辛苦钱。

高芸此时都有些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是就这么维稳还是继续?

维稳倒是不难,也算轻松。

继续那可就太难了。

喜欢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请大家收藏:(。)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