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抗日保安团 > 第54章 三家分晋

第54章 三家分晋

书名:抗日保安团 作者:用户17544553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5 22:40:54

当天夜里,郑卫国率jing卫排以及直属一营从大南门出城然后绕到了太原北郊。民国三大兵工厂之一的太原兵工厂就在这里。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两拨人马。一拨是百姓打扮,有学生、工人,还有一些看不出身份的家伙。另一拨也是军人,由傅作Y的心腹军官带队。他们身后是总计好几百辆大车,还有一些骡马和大量的骆驼(绥远来的,呵呵!)。

郑卫国见也来了,忙道:“太原非久留之地,您今天晚上就连夜走吧!”,

笑道:“本来是要走的,可你又给我找了这么大一件事情。一时半会儿是走不了啰!”

在地下党和工人组织的协调下,大批兵工厂的工人开始连夜迁移。郑卫国趁机征招了一些工人入伍。

人员迁移的同时,物资也开始大规模转移。当然,这个大规模相对兵工厂的机器总量来说只能算小规模了。最让人苦恼的是,越是好机器,越难以搬迁,因为这些家伙体积庞大,重愈千斤,没有汽车和相应工具想要搬走真的很困难。

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不用争,不用抢,管够!大家都很清楚这些设备的价值,于是各显其能,把能调用的运输工具全调了过来,尽可能的多搬一些。

前来挑选机床的战士们都挑花了眼,纷纷问郑卫国:“旅座,这么多机床,咱挑哪一种啊?”

郑卫国对这些机床一窍不通,就问一名新入伍的工人,说:“小汤,你们的机床一共有多少种?”

小汤说:“根据加工xing质和所用刀具可以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其他车床等十二大类。”

郑卫国心想自己有一百二十多辆大车(出发时有一百辆,沿途又征调了二十多辆),就说:“呃,十二大类的话每样来十个呗!”

战士们一听,觉得这个想法不错,立马就要去搬机床。小汤忙拦住他们,说:“旅座,机床不是这样选的。”他解释道:“机床的用途不同,有些用得多,有些用得少,您全选同样的数量其效能是发挥不出来的。”

郑卫国这才知道自己出了个丑,好在他脸皮厚也不在意,就让这个小汤帮他选。其实对于枪械制造这些东西他是懂的。别说特种兵了,就算是普通的义务兵在部队里也能学到这方面的知识。可掌握知识跟具体运用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在条件远不如21世纪的情况下。

小汤说:“这要看您打算造什么样的武器了。”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我的要求倒也不高,只要能复装子弹,还能造子弹、炮弹、手榴弹就行。如果能造枪造炮的话那当然更好。”

小汤想了一下,说:“复装子弹不难,造迫击炮弹和手榴弹也很简单。可要造子弹就比较难了,建议您把子弹厂的子弹机给捎回去。造枪、造炮也不是很难,关键是要有好钢,您是打算自己炼钢还是?”

郑卫国想了想,感到头有些大,就说:“炼钢就算了,最多弄点轨道钢。”

小汤说:“我明白了。”他顿了顿又说:“除了机床以外,动力设备也是不必不可少的,所以还得弄些电机或者柴油机。”

郑卫国感觉这些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最后决定相信“专家”,把挑选机床的任务全部交给了新入伍的原兵工厂工人,并指定由小汤负责。小汤的全名叫汤鼎臣,后来成了抗ri保安团所属兵工厂的厂长兼装备部部长。

三家忙了一晚上,收获都不小。其中周捞走的人最多,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八路军兵工厂的骨干力量;傅司令搬走的机器最多,太原会战后他在河套混得风生水起,这些机器帮了大忙。至于郑卫国实力有限,只搬走了不足百台机器,还有几十个拖家带口的工人。不过,只要兵工厂没落到鬼子手里他就心满意足了。

带着人员和部分物资连夜离开了太原,由于人员太多,一直撤了大半夜才撤完。饶是如此,这个组织动员能力也是相当惊人了。

傅作Y的人马则将部分机器运到了汾河西岸,那边可能有他们的临时据点。

郑卫国让段双虎带人把物资搬到了大南门,他自己则带着jing卫排留了下来。没办法,活儿还没干完。

等能搬走都搬了之后,郑卫国带着弟兄们开始对兵工厂进行破坏。反正这个黑锅最后得落到他的头上。ri本人误炸的说法那是面子上的,阎长官不可能相信,就跟国人不相信花园口是ri本人炸的一样,不符合常理嘛。

这么大一个厂想要一把火烧光是不可能的,再说现在也不是放火的时候,只能逐车间逐车间进行破坏。他们先用炸药包炸毁了一些机器,然后在各厂内埋好了炸药,铺好了导号索。郑卫国他们在11月5号这天足足忙了一天一夜,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但为避免引起城内军民恐慌,还没有点火。

等到6号上午的时候,板垣师团进抵太原城东北,敌我双方开始交火。ri军随即从东、北、西三个方面包围太原城(老套的围三阙一,呵呵),陆续扫清了傅作Y部署在城墙外围的守军。ri军炮兵在飞机指示目标下,从四周高地向太原猛烈炮轰。在ri军火力的集中轰击下,东北段城墙逐渐被打成缺口,崩落的碎砖土块在城下摊成斜坡(守军连夜封堵修复了缺口)。ri军飞机还在这一天撒下传单,扬言将在次ri早晨开始进攻,要求守军投降,第三方人员迅速出城等等,气焰嚣张至极。与此同时,潜伏在城内的汉jiān敌特也不断展开破坏活动。

兵工厂前沿阵地的李思温团长以2个营的兵力,依据早已构筑的坚固工事,对优势敌军的进攻,顽强抵抗,曾经击退敌人多次疯狂冲击。黄昏以后,奉令撤入城内。守黄国梁坟阵地的张惠源营,事前准备不够,受敌压迫,提前返回城墙主阵地。至此,北城和东北城角,就裸地摆在敌人面前了。

张长贵带着几名战士一直在观察李思温团阵地上的情况,见他们开始撤退,忙跑回来报告。

郑卫国说:“你确定他们撤了吗?”

张长贵喘着气说:“确,确定!”

郑卫国点点头,一脸凝重。他看了太原兵工厂最后一眼,然后下达了点火的命令。十几条导火索滋滋作响,像火蛇一样扑向了厂房。

随着轰得一声巨响,一处车间的房顶飞上了半空,把正在撤退的李思温部将士吓了一跳。

李思温早已接到通知。他神sè黯然地看了兵工厂一眼,说:“弟兄们不用惊慌,是我们的人在炸兵工厂。”

这一声爆炸只是一个序幕,各分厂各车间纷纷传来了巨大的声响,偌大的一个兵工厂很快变成了一片火海。

战士们看着这么恐怖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李思温团的将士们更是惊慌,连滚带爬地就向北门逃去。

郑卫国叹了一口气,说:“我现在有些明白阎长官为什么舍不得炸兵工厂了。”说完,他带着jing卫排跟在李思温团后面也撤回了城内,再不撤就回不来了。

至于追赶李思温团的ri军,还有试图闯进兵工厂的ri军,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只可惜,兵工厂在太原的西北方,这场大火不可能完全阻止来自北面的进攻。

回到所部防守的大南门,郑卫国发现兵力又增加不少。原来一些士兵开小差,跑到南门附近又被段双虎拉了壮丁。还有一些之前没来得及逃走的百姓也混入了军营。

郑卫国担心特务混了进来,对新来的人员进行的甄别,不能确认身份的或者形迹可疑的全部关了起来。放出去也不行,容易暴露城内的虚实。

又熬过一天,到了11月7号上午,一阵喝斥声惊醒了正在补觉的郑卫国。他忙跑到城门附近,只见35军副军长、戒严司令曾延毅带了几名随从过来要求战士们放行。战士们自然不肯,要求出示傅司令的手令。

曾延毅本就偷偷跑到这里来的,哪里来的手令?不过他仗着自己是副军长,是戒严司令,态度非常嚣张,强烈要求出城,否则军法从是!

双方正僵持着,郑卫国带着jing卫排过来了。

曾延毅忙喝令道:“郑旅长,快快放行!本座有紧急军务需要出城!”

郑卫国问道:“请曾司令出示傅司令的放行手令!”

曾延毅大怒道:“军情紧急,哪有时间!延误了军机,我要你的脑袋!”

郑卫国心头大怒,摆摆手说:“放行!”

大南门这里只设了几道封锁线,城门口并没有彻底堵死。战士们一让开,曾延毅一行连滚带爬地就从隔离沙袋上翻了过去,很快就钻进了城门洞。

张长贵见状急道:“旅座!”

郑卫国说:“不要急,机枪准备!”

曾延毅走出城门时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了黑洞洞的枪口。他惊得魂飞魄散,大叫道:“你,你们要干什么!”

郑卫国一挥手,说:“开火!”

一阵枪响过后,曾延毅一行全部倒在血泊里。战士们利落地将尸体拖了回来,全部堆在城门口。

张长贵小声说:“旅座,听说这家伙是傅司令的心腹,当年在涿州共过患难的老兄弟。我们杀了他,会不会有麻烦?”

郑卫国冷笑一声,说:“谁说是我们杀的,你带几个人抬着尸体去司令部,就说曾长官出城侦察被鬼子打死了。”

张长贵他们走到半路上正好碰到戒严副司令马秉仁,这厮乘着“李牧号”装甲汽车也准备逃跑。不过当他看到曾延毅的尸体后,再也不敢独自出城,又忙着跑回去求傅作Y撤兵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