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抗日保安团 > 第59章 突出重围

第59章 突出重围

书名:抗日保安团 作者:用户17544553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5 22:40:54

无名小村一战规模虽然不大,但缴获却颇为丰盛。青山中队在追击前就做了长时间远距离作战的准备,所以汽车上装载的消耗xing物资比较多。其中最让郑卫国高兴的是敌人居然还携带了大量的汽油。他们眼下正需要补充油料,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本来从太原撤离时,三辆装甲汽车的油料还是很充足的。可后来连续缴获了四辆军车,南下的路程又比较远,之前携带的那点儿油料就有些不够用了。

匆匆打扫战场之后,独九旅继续南下。由于多了七辆汽车,郑卫国便让战士们轮流乘车以恢复体力,从而以急行军的速度顺利地摆脱了敌人的围堵。

对于郑卫国所部之后是怎么摆脱ri军追击的,史学界向来的观点是撤得足够快,并据此认为ri后大名鼎鼎的“旋风部队”已具雏形。但进入21世纪后,有研究抗战战史的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

一位叫吕战的学者指出,郑卫国所部最终能逃出生天另有秘闻。据他研究ri军战史发现,由于郑部多次伪装ri军突袭,致使ri军一时间无法分辨敌我。ri军高层遂下令追剿各部都在右臂上缠上一条白毛巾以供识别。但由于ri军悲催的通讯能力,使得很多部队没有接到这道命令,结果造成了很多误伤和混乱。为了避免更多的“误击事件”发生,ri军最后不得不停止了搜索和追击。

这个观点在网上引起了一场大辩论,到最后连ri本网民都加入进来了。和中国方面极力夸大郑卫国用兵如神不同,ri本网民多把这次失利归结为ri方将领的无能。一位名为村头野合的ri本作者据此写了一本叫《决死追击》(又译为一个也别想逃)的穿越历史小说,大受ri本民众欢迎。村头野合也凭借此书一举成为ri本国内有名的畅销书作者。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郑卫国所部是突出来,而且几乎是零伤亡。之所以说是“机乎”,是因为有不少战士因为晕车而丧失了战斗力。ri本网民据此认为郑卫国所部并没有真正达到零伤亡,不过他们也承认这次突围行动堪称完美,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独九旅突出重围之后一路南下,走得十分从容。他们甚至还在途中收编了不少各部的溃兵,并在突围成功的两天后,与刘自达所部胜利地会师于晋东南。

分兵的这些天,刘自达部在晋东南一带也收拢了不少溃兵,还顺手收拾一伙儿不长眼的土匪。战斗场面虽然不大,但那些充当辅兵的千余民兵都受到了锻炼,跟从平安县出发时相比已不可同ri而语了。这些民兵经历过长途行军,又亲历过真正的战斗,ri后只要严加整训,又将是一支好部队。

郑卫国检阅了三连和民兵各部之后感到非常满意,对刘自达说:“自达你做得很好!这么短的时间能让民兵们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很不容易。”

刘自达有些勉强地笑了一下,说:“旅座,您过奖了!”

郑卫国见他似乎有心事,就直接问道:“自达,你有心事?”他随即打趣道:“是不是因为一连和二连都升格为营,你心里有些痒痒了?哈哈,放心,我们稍后就会对部队进行整编,三连也会升格为营的。”

刘自达忙道:“不,不,不!卑职不是因为这个……”

郑卫国苦笑道:“你看看,又要逼我做思想工作了。说实话,我最不想干的就是这种事情。你自个儿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等刘自达支支吾吾地说了半晌,郑卫国总算明白了。原来前些天太原被围,留守在这里的弟兄们都急眼了,纷纷要求北上增援。刘自达一直没有同意,因为他认为这些部队北上不但帮不上忙,还有可能给主力添累赘。有些战士对此很不理解,认为刘自达想自立门户,还给他改名为“刘自立”。

郑卫国听他讲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刘自达忙道:“旅座,我,我真的没有自立门户的打算!如有虚言,愿遭天打雷劈!”

郑卫国拍拍他的肩膀,说:“自达,我自然是信得过你的,而且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对!我之前就跟弟兄们说过抗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家不能做盲目的牺牲,只有活着才能取得胜利。”

刘自达听了有些感动,说:“旅座,你要信得过我的话,下次有大的行动可别把我们三连扔下。”

郑卫国郑重地点点头,说:“你放心,如有大战一定不会忘记你们,我保证!”

部队随后继续南下,然后在一个叫沙湾的小村开始了整编。民国时期军队整编是很麻烦的事情,搞得不好部队就会哗变。因为对于军阀部队来说,整编就相当于军内各团体重新分蛋糕。一旦多寡不均,或者某团体yu求不满就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

郑卫国和独九旅不怕整编,因为他们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打鬼子。只要不违背抗ri救国这一原则,将士们可以说任劳任怨。再加上郑卫国个人在这支部队里面享有崇高的威望,很多事端可以借此消弥。

当然,单靠这些不是长远之计,时间一长难免出问题,所以郑卫国才不顾被架空的危险极力邀请八路军派政工干部前来支援。在他看来,完善的制度远比人心更可靠。

当天下午,独九旅各部在沙湾村的晒场坝开始了整编。根据郑卫国的设想,作战部队将整编为四个直属营,根据地域和来源的不同,划分为西北军系、东北军系、河北军系和山西军系。以后扩充兵力也会尽量遵照同源补充的原则。

他认为这样分类编营可以促进各营内部的团结,增加部队的凝聚力,由此还可以形成各自独有的军营文化,同时还能让各营之间产生良xing竟争。

这四大派系中,西北军系战力最强,包括原直属一营和直属三营。一营段双虎部本是原29军残余,三营马彪所部虽属于川军,但他们所在那个旅系原西北军张维玺余部,和29军算是系出同门。

这两个营合并之后仍授予直属一营的番号,原三营长马彪任营长,段双虎升任主管作战的副旅长。

直属二营基本格局不变,只是补充了一些来自东北军万福麟等部的溃兵。营长仍由李大壮担任。

刘自达的三连直接升格为直属三营,所部大多为河北兵,另有少量河南、山东兵源。

直属四营也不做大的调整,营长仍为齐思贤,所部皆为原晋绥军士兵。刘自达在晋东南招的山西兵也全部划归他的旗下。

除此之外,原jing卫排升格为直属队,由张长贵担任队长。直属队下设jing卫排、侦察排、狙击手排以及特务连和炮兵连。其中特务连连长由张长贵兼任,冯锟任副连长。郑卫国想以此组建一支专门模仿ri军的部队,类似于ri军的挺进杀人队,只不过模仿对象刚好和他们相反。注:以上只是作战部队,医疗队、汽车队等辅助兵种未计算在内。

至于那千余民兵,郑卫国并不打算把他们全编入主力部队。他打算留下几十人分散到各营连充当联络员,其余的每个区设一个百人规模的基干民兵队,相当于八路军系统中的区中队,以填补地方部队(四个du li营)和村民兵连之间的空白。

部队整编之后,武器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四个直属营均以ri式武器为主,数量不足的用太原兵工厂仿造ri式武器补充。旅直属队武器就比较杂了,根据执行的任务不同,武器配置也有很大的区别。像特务连为了模仿ri军自然是清一sè的ri械,而jing卫排则多用七九口径武器,比如辽十三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还有川军常用的启拉利机枪等等。

整编结束之后,为了让部队上下适应新的编制,郑卫国特意让各部休整了两天。趁这段时间,他在附近区域高价购买了大批马车和骡马,以方便接下来的行军。

两天之后,部队重新踏上了征程,由于有大量马车随行,战士们走得很轻松,很快就到了平安县西境。

眼见就可以回家了,汽车队却报告说前面没路了!其实路还是有的,只是汽车别想过去。这些汽车虽然不咋滴,可好歹是大老远开回来的,就这么扔了还真有些舍不得。

郑卫国思前想后,决定让段双虎带一个连在这里开辟出一个块新的根据地,行政上也划入平安县,以后就叫平安县十区好了。

对于这种独当一面的机会,段双虎还是很喜欢的,只是他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工作,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他搔搔脑袋,说:“旅座,你让我剿一剿这边的土匪是没有问题,可建设根据地我是真不会。”

郑卫国安慰他说:“你先自己摸索着办,我随后给你调几个得力的手下过来。”

他手下能独当一面的人不多,眼下也就段双虎最合适了。

汽车带不回去,只好暂时放在市区。段双虎拍着胸脯保证会看好这些宝贝。至于从太原兵工厂顺来的那些机床,郑卫国还是打算运到八区的七里坝去,相对来说,那里更加安全。

安排好开辟新根据地的事宜后,郑卫国率部开始向平安县开去。刚走了七八里路,几名士兵架着一名通讯员跑了过来。这名通讯员已经累得快虚脱了,全靠战友架着走。

郑卫国认得这名通讯员,他是奉命提前回去向于老根他们报平安的,这么急着赶回来,肯定是平安县出了大事。郑卫国心知不好,忙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通讯员累得直喘气,艰难地说:“旅,旅座,不,不好了!鬼子派了大兵准备进攻平安县!”

一听到这个消息,独九旅上下顿时炸开了锅,纷纷要求迅速回援平安县。郑卫国心头火气,喝道:“吵什么吵?刚才嗓门最大的几个自己到张队长那里领军棍!”

张队长就是直属队队长张长贵,他兼有宪兵和执法队的职责。

郑卫国让勤务兵给那名通讯员弄了一些水,然后问道:“ri军有多少兵力,现在已经到了哪里?”

通讯员气息稍微平稳了些,只是黄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头上滚下。他咬了咬牙,说:“据我们在通平县的情报人员报告,说是第五师团的长野联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