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抗日保安团 > 第7章 竖旗招兵

第7章 竖旗招兵

书名:抗日保安团 作者:用户17544553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5 22:40:54

郑卫国他们接下来又讨论了一下人事安排。大规模的人员调整难以实施,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只是局部做些调整。

于老根说:“团座,新来的张长贵是把好手。只要伤好了,一定能顶大用。”张长贵原是任县长的保镖,一手快慢机用的很是消魂,在与马贼的枪战中负伤,被郑卫国趁机网到帐下。好在伤得不重,应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上战场。

当年唐太宗对薛仁贵说,朕不欢喜得辽东,欢喜得将军。郑卫国现在深有体会,他想对张长贵说,俺不希罕那三马车财宝,俺就希罕你。汗!这么肉麻基情的话他当然说不出口。郑卫国点点头,笑道:“不错,我打算让他来当警卫班班长,由团部直属。”

于老根说:“哪柱子呢?他一直跟着你,用起来也顺手。要不让张长贵当个排长吧!”

郑卫国笑着摇摇头,说:“柱子的性格太毛糙了,不适合当班长。我打算让他当一段时间的警卫员,要是有长进,再放出去也不迟。”

于老根忙点点头,说:“还是团座考虑周详。既然要磨一磨柱子的脾性,那长贵兄弟就是最好的人选!”

任命张长贵当班长,一来可以拉拢这个武力值不错的家伙,二来也可以告诉那些新人,只好有本事,就不用担心没有出头的机会。同时这也符合郑卫国当特种兵少校时的习惯。那个时候,他选人的唯一标准就是你有没有那个本事,所以他的团队总是最棒的。

李大壮本来一直在当听众,这时就有些不解了,嚷道:“俺也听说了,张兄弟是个好把式!可他今天才加入俺们,是不是还要交个投名状啥滴!”

郑卫国斥道:“去,你是评书听多了吧!”

张海岩解释道:“这是千金买马骨的妙计,你是不会懂的!”

李大壮一翻白眼,嗤笑道:“俺才不稀罕呢!管你们买马骨还是牛骨。”这话说得大家伙儿又笑了起来。

商量好人事安排和整编的事情以后,郑卫国又特地将于老根留了下来。老根儿明天就要去通平,有些重要的事儿得细说一下。事实上,于老根去通平可不光为了招兵买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他办。

因为事情紧急,第二天一早于老根就带着弟兄们上路了。由于在平安县没能打开局面,保安团接下来的发展就全看于老根此行了。

于老根他们到通平时,正是通平县最混乱的时候。此时**虽然还在前方与鬼子对持,但是军心不稳,势如危卵,民众皆惶恐不安,县政已然荒废。

若大一个县城,不单无人防守,连管事儿的人都或逃或隐了。城门口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却没有人把守,事实上就连维持秩序的人都没有。一些性急的人在城门口挤挤搡搡,显得更加拥堵。

自打鬼子大规模入侵华北以来,南下的难民就多了起来。除了平民百姓,人流里面还夹杂着不少国民党的逃兵。当然了,日本鬼子的特务也不在少数。

难民们或多或少知道鬼子的残暴,心中惶恐不安,有如惊弓之鸟,一有点儿风吹草动就会引发骚乱。他们争先恐后地向南逃去,搞得整个平汉线拥堵不堪。

于老根见这里太乱,忙大声道:“大家排成队走,这么多人千万别给挤散了!”

一个小伙子有些兴奋,正四下张望,说:“哪能呢!老根叔,这里人可真热闹啊!比平安县可强太多了。”

另一个小伙子忙接口,说:“老根叔,这县城也没人把守,不如俺们夺下来呗!”

不等这小伙子继续发挥想像力,就被于老根的旱烟锅子狠敲了一下。于老根骂道:“这话也是随便说的?回去再收拾你!”

不过等进了城,看到城内畸形的繁荣和完全不设防的状态,于老根还真起了夺城的心思。但他又一想,自己这么一点人夺下来恐怕也守不住。再说了,鬼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过来,到时候难到还要死守在这里么?得!还是老老实实的招兵买马回平安县再大干一场罢。

于老根他们在城内盘下一个大院,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写平安县抗日保安团通平招兵处。招兵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老根又把手下分出两拨人,一批到城内各药铺去买西药,另一批则到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收购枪支弹药。

按说在别人的地头上这样大张旗鼓地搞不大合适,可眼下是混乱时期,还真没人干涉他们。一些散兵游勇开始到招兵处应征,看来他们打算换个单位继续领军饷。当然,还有很多人不想再在枪口下讨生活了,他们干脆把枪卖给保安团,换些路费好回家。

于老根的买卖是越做越红火,平安县这边的招兵工作却有些冷清。要说平安县这边的招兵处比通平那边可气派多了,用的是原税务局的大院。为了吸引群众,郑卫国还在大院里搭了一个戏台子,请了一帮唱戏的轮番在台上表演。大院门口还插了一排彩旗,各色旗帜迎风招展,搞得比过年还喜庆。

一上午郑卫国都在领着部队做体能训练,训练刚结束他就转了过来,想看看招兵工作进行的如何。因为张海岩以前在东北军作过招兵工作,所以平安县这边的招兵工作就由他来负责。

张海岩见郑卫国来了,忙站起来行了军礼,说:“团座,您来了。”

郑卫国也回了一个军礼,不过行东北军的军礼让他感觉有些怪怪的。他道:“海岩,工作好开展吗?”

张海岩苦笑了一下,说:“一上午才招了一个人。哎,这里的老百姓和乡绅们都不相信俺们。您别看周围有那么多人,那都是看热闹的!”

郑卫国叹了一口气,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里的百姓总有一天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他又问道:“今天招的那个人在哪儿呢?”

张海岩叫来一个正在帮忙打杂的壮小伙,笑道:“他叫王大锤,是个铁匠,从北面逃难过来的。听说俺们要起兵抗日,二话不说就报名了。大锤,快见过俺们团长。”

王大锤忙上前行了一个很不规范的军礼,说:“团长!”

郑卫国替他纠正一下军姿,笑道:“是个棒小伙!你说一说,为什么要参加我们抗日保安团呢?”

王大锤低下头,显得有些伤心,说:“俺是从北面逃过来的,家乡已经被鬼子占了。一个月前,一个迷路的鬼子伤兵突然闯到俺们村,村里的人都被吓坏了。鬼子要什么村里人就给什么,一点儿也不敢违抗。开始他只是要吃要喝,俺就忍了,可到最后他还想要女人!鬼子就一个人,还有伤在身,可俺们村的人恁是不敢动手,事事都要依着他。俺实在忍不住了,夜里就操起打铁的大锤把鬼子的脑袋砸得稀烂。村里的人都说俺给村子招大祸了,要把俺捆起来送给日本人。”

郑卫国脸色凝重,接口说:“幸亏你逃出来了,不然你肯定难逃一死,鬼子也未必会放过你们村子。”

王大锤擦了一把眼泪,说:“俺当时没逃!俺寻思着一人做事一人当,就没反抗,让他们把俺给捆起来了。他们把俺关在祠堂,准备第二天送到城里,好向日本人请罪。半夜里,一个老叔偷偷把俺放了,还把鬼子的枪也给了俺。老叔说,娃儿,你快逃吧,去一个中国人不怕日本人的地方!”说着他取下背在身上的三八大盖递给郑卫国,郑卫国接过一看,枪身上还沾有血迹,估计是那死鬼子留下的。

郑卫国在穿越前听说过不少类似的故事,没想到自己能亲身见证这样的奇闻。他半晌无语,过了一会儿才拍拍王大锤的肩膀,说:“好样的!你是我们团第一个杀鬼子的,了不起!”他又对张海岩道:“等下把大锤带到团部,他以后就是警卫班的人了。”

张海岩笑道:“团座,你可忒不厚道了。俺就招了一下,还要被你挖走!”

郑卫国也乐了,说:“那你就多招几个呗!”

两人正说着呢,又有人前来报名了。郑卫国大喜,忙大步走了过去,问道:“是谁要报名参加我们抗日保安团?”

一个俏生生的少女忙道:“俺要报名!”她的同伴们吓了一跳,忙拉住她。

郑卫国见是个女的,有些失望,说:“这位姑娘,对不起,我们暂时不招女兵。不过,你要识字的话,可以教我们的战士们认认字。我按月给你开薪水,如何?”保安团上下识字的没几个,这成了郑卫国一块心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没文化怎么行呢?

少女摇摇头,说:“那俺不成教书先生了?俺不想教书,俺就想上战场打鬼子,就跟花木兰一样。”

她的一个女同伴忙道:“芷兰,你疯啦!你一个女孩子怎么上战场?”

另一个男同伴也道:“就是!再说,他们这帮人抗不抗日还不一定呢!”

这话郑卫国就不爱听了,凭什么说我们不抗日啊?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保安团还没跟小鬼子交过手,乡亲们有疑虑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想了一下,说:“你应该还不会用枪吧?我打算在城东开一个射击培训班。从明天开始,有想学枪的可以免费去学!每天,嗯,二十个名额!”

芷兰欢喜道:“那敢情好,俺明天一定去学!你说当教书先生的事,俺得想一想再答复你。”说着蹦蹦跳跳地跟着同伴们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