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抗日保安团 > 第77章 孤独的山村

第77章 孤独的山村

书名:抗日保安团 作者:用户17544553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5 22:40:54

映入战士们眼帘的是一大片农田,枯黄中偶尔显出一抹绿sè,那是刚长出的小麦幼苗,看上去格外喜人。一条小河将这片田野一分为二,河水冲在石头上冒出好多白花花的泡沫,就像一条玉带一样。在河的对面就是传说中的明人村,约摸几百间房子聚集在一起,多为灰瓦白墙,虽然并不整齐,但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韵。

郑卫国他们都感到万分惊讶,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这个时代,华北也不是没有富裕的村庄,却很少有这么恬淡安详的画面。如今倭寇来犯,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更是连最后一丝安稳也看不到了。

三爷爷却有些失望。他站起身,手搭凉棚远眺了一会儿,有些失落地说:“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村子比20年前要破败多了。”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山中虽然清静,但ri子毕竟艰苦些,说不定他们已经开始外迁了吧。”

三爷爷摇了摇头,说:“不会的,他们是不会迁走的,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郑卫国说:“反正就剩这几步路,去了便知道了。三爷爷,这个村子有什么忌讳没有?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去行吗?”

三爷爷嘉许地点点头,说:“还是你这后生想得周到。这个村子很少有外人来,人多了难免吓到他们。这样吧,你派两个人陪俺走一趟,先跟村民们打个招呼,免得发生误会。”

郑卫国便带了一名战士,亲自陪着三爷爷到了明人村。虽然中间隔着一条河,但不用涉水,因为小河中间有一座漂亮的石拱桥。小桥的护栏中间还刻几个梅花篆字,三爷爷说这念作玉碎桥。也不知是形容河水有如碎玉,还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

这座桥虽然不大,但很有艺术气息。桥头上还雕了几个中国传统式样的小狮子,神态逼真,妙趣横生。这让郑卫国意识到山里的生活并非他想象中的那么单调乏味,至少这里的人们活得很有意境。

过了桥就能看到一道牌坊,这里是明人村的入口。牌坊上上书“华夏犹存”四个字。这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郑卫国虽然不懂书法,但也能从中感受到悲壮豪迈的气息。两边的立柱上还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渠水流不尽亡国恨,下联是半仞山……呃,后面几个字大概是受了风雨侵蚀,已经看不清楚了。

郑卫国问三爷爷,他却说不知道,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按下自己的好奇心继续向村内走去。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走了这么远竟然一个村民也没有碰上。按说离村子这么近了应该是有人在附近活动的。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又向前走了一段,突然从前方传来了一阵喧哗声,有喝骂声、哭喊声,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不知道什么声音。

三爷爷脸sè一变,说:“快去看看,村里肯定是出了大事!”说着不顾行动不便就快步向前走去,拐杖都被跺得连声作响。

郑卫国忙吩咐战士照看好老人家,让他们先在这里等一下。自己则抢上前去侦察,万一有什么危险的话,也好提前作出反应。

刚转过一个街角,一个怪异的广场突然出现在郑卫国面前。广场上跪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这些人穿得居然都是明代的服饰!若非三爷爷提前告知此事,郑卫国定会以为自己又穿越到明朝去了。

在人群的前面,一个戴着鬼面具、披着头发光着脚的怪人正在手舞足蹈,跳来跳去。呃,也就是传说中的跳大神。这还不算什么,在人群对面的广场上堆满了木柴,柴山上竟然还绑着几个女人。这些木柴都是淋了油脂的,郑卫国隔得较远都能闻到。

这么古怪的场面很容易使人产生不好的联想,郑卫国又惊又怒,心想他们是要活活烧死那些女人吗!他有些不敢相信,难道真的有这么残忍?他宁愿自己的判断是错的,可很快就有人证实了他的猜想。跳大神的那厮突然大叫一声,厉声喝道:“时辰已到,速将蛇妖付于祝融!”

郑卫国开始还以为这厮是个神汉,听她一喊叫才知道是个女的。呃,准确点说是个巫婆。

听巫婆这么一说,村民们顿时sāo动起来。不少人连连磕头苦苦哀求,还有人挣扎着就要站起来,但这些反抗最终都被族中的长老们压制了下来。看来这里的封建宗法势力还是很强大的。

为首一个老头冲着前方接连磕了几个响头,等抬起头来的时候已是老泪纵横。他哽咽着说:“列祖列宗在上,今ri一事,我也不知是对是错,可眼见家族将亡,不得不为之。如果错了,请上天归咎我一人,永镇地狱亦可,切勿累及他人。”

村民闻言都大声痛哭起来,显得十分伤心。郑卫国听着却是一头雾水,不知村民们干嘛非得烧死这些女人不可。就在这时,一名身穿襦裙的少女突然从人群中冲了过来,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她就已经跑到了柴山前。这柴山大概有三米多高,成年男子想要爬上去都得费些劲,可这少女径直就跑了上去。没错,就是跑上去的,其间甚至连手都没用。

说实话,少女纵跃的这几下把郑卫国都给震住了。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少女用的应该就是传说的飞檐走壁功夫了。这门功夫在郑卫国穿越那会儿已经失传多年。好在宁夏出了一个叫葛强的奇人。葛强小时候想当特jing,就经常独自练习翻围墙,通过长期揣摩练习竟然把走壁的功夫给摸索出来了。他后来虽然没有当成特jing,可特jing们训练用的就是他编写的教材。当然,失传就是失传了,葛强摸索出来的飞檐走壁跟中国的传统功夫未必就是一样的,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现在有幸亲眼目睹这门功夫的真面目,怎能不叫郑卫国感到兴奋呢!

那巫婆还在那里抽疯似地乱舞,正准备把一个火把扔到柴山上去。少女来得太突然,吓得她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巫婆恼羞成怒,喝骂道:“何方妖物,竟敢坏本座法事!”

被绑着的一个女人挣扎着不让少女替她解开绳索,哭道:“婴宁,你快走吧!不要管姐姐,这都是我的命!”

婴宁哭道:“姐姐,明明不是你的错,他们不能这样对你!”

巫婆冷笑一声,抓起火把就要扔向柴山。这些木柴本来就很干燥,又被淋上了油脂。真要点着,别说被绑着的那些人,只怕连救人的那名少女也难以逃脱。郑卫国刚才想得有些入神,现在扑过去救人也来不及了。好在他反应灵敏,捡起一枚石子就用力地掷向巫婆。

这一下砸得极准,石子正中火把的中间位置。火把一受力便顺势倒向了巫婆的胸前。这巫婆一心想烧死别人,根本没有想到竟会反噬自身,一时来不及躲闪,衣服很快就被引燃。被火烧是何等痛苦?巫婆平ri只知道装神弄鬼,哪里受过这等苦头,当下痛得在地上打滚,惨叫连连。

郑卫国出手虽然隐蔽,但还是被人发现了。好几个人一齐跳了出来,喝骂道:“什么人!胆敢擅闯我明人村!”

躲是躲不下去了,郑卫国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说:“乡亲们不要误会,我是贵村朋友邀请来的客人!刚才见这巫婆心思狠毒,就忍不住出手教训了一番,并无恶意。”

为首的老头冷哼一声,说:“阁下的暗青子使得不错啊!你说说看,是哪位朋友请你来的?”

郑卫国一下子愣住了,因为他不知道三爷爷的名字。没办法,他只好实话实说:“报歉,我不道他老人家的名字,乡亲们都称他三爷爷。不过,三爷爷就在村外,我可以带你们去看!”

村民们大概是觉得这话不可信,挽起袖子就要给郑卫国一个好看。眼见双方就要动手,只听一人喝道:“来兄弟,千万别动手,俺是葛三儿啊!这位是郑长官,是俺们平安县的活青天,你们可不能伤他。”

原来,三爷爷他们见郑卫国迟迟没有回来,心中焦急,便径直找了过来。

来老儿忙喊道:“都住手!”说着快步上前,打量了三爷爷一番,说:“真是葛兄弟啊,你这么多年没有来,我还以为……”

三爷爷苦笑道:“我老了,爬不动了。这回来,还是这些后生们给抬上来的。咦?你们这是要干啥!”这个时候那名襦裙少女已经趁乱将被绑的几名女人给放了,只剩下高高堆起的柴山。

来老儿有些尴尬,不过他跟三爷爷关系极好,再加上这事儿已经被外人看到了,反正也瞒不住,就照实说了出来。

三爷爷听说来老儿竟然要烧死自己的族人,气得白白的胡须都抖了起来。他举起拐杖指着来老儿骂道:“你这糊涂东西!好歹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怎么能相信巫婆神汉的话!那个巫婆呢?给俺揪出来!”

明人村的村民这时也发觉不对劲,可四下一看,那巫婆竟然不知什么时候给溜了。这一下大家彻底明白上了这女人的当,气得哇哇直叫。xing急的村民抄起打猎的家伙就追了上去。

来老儿深知自己差点犯下大劫,羞得无地自容,任由三爷爷一顿臭骂也不吭声。

旁边一老头看不下去了,拦住三爷爷说:“葛三儿啊,你也别怪大哥糊涂。我们,我们明人村眼见就要亡种了啊!”说着,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三爷爷闻言一愣,说:“先别哭,怎么就要亡种了?你们不都活得好好的吗?”

来老儿叹了一口气,说:“你是不知道,我们村已经有十五年没有添过丁口了,十五年啊!这样下去那还了得!”

郑卫国注意观察了一下,明人村也就几百人的样子,隔那么几年没有小孩出生再正常不过了。可十五年未添一丁,还是太夸张了一些。

由于村子多年没有小孩,村民们开始着急起来。一开始还是正路子,请土郎中、请洋大夫(可见明人村并非完全封闭,他们与外界还是有联系的),可是一直都不见效。村民们尤其是族内的长老们便又不择手段起来。特别是这次,那个巫婆说村里有几个女人是蛇妖转世,挡了村里的“子孙运”,若不烧死她们,村里就别想添丁口。

一开始大家也不信,可后来……族中的长辈决定牺牲这几名女人,为宗族的延续争取一线生机。在他们看来,几个女人的xing命是万万不能跟传宗接代相比的,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牺牲掉。

来老儿接着说道:“想当年我等祖辈百余人逃难至此,繁衍生息,一度多达三千余人,好生兴旺。可之后人丁凋零,如今更是仅剩三百余口,这难道不是天要亡我吗!”

郑卫国忍不住插了一句,说:“老族长,你们明人村有跟外面的人通过婚吗?”

来老儿想了一下,说:“也有过吧,但极少。你问这个是何意啊?”

郑卫国面sè凝重,说:“我大概知道你们村多年未添丁口的原因了。因为你们这个村的人几乎拥有相同的直系祖先,属于近亲。”

来老儿脸sè一白,喃喃道:“近亲?”

郑卫国很肯定地回答,说“是的,我不知道明代是怎么规定的,反正几个家族如果连续几代通婚的话,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像你们这儿只是不能生孩子还算好的,有的地方会出现长尾巴的孩子,还有的会生出兔唇的孩子,各种症状不一而足。”

来老儿叹了一口气,说:“按我大明律,姑舅两姨表亲也是不能通婚的。咳,你说的对,我们本来只有十家人逃到此地,陆续又有五姓绝嗣,如今表面上虽有十姓,实则只余五姓。这五姓三百年间也不知通婚多少代了。”

他打量了郑卫国一番,说:“老朽方才不知阁下如此博学,多有失礼,还请不要见怪。”

郑卫国笑道:“无妨。”

来老儿又道:“依阁下之见,我们明人村如何才能保全血脉呢?”

郑卫国说:“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你们只要与外面的人通婚就可以了。”

来老儿叹了一口气,说:“我们被祖训困在深山之中不能出去,山外面的人又嫌山中清贫不愿进来,想要通婚谈何容易?”

郑卫国好奇地问道:“究竟是什么祖训竟让你们困在此地三百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