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抗日保安团 > 第95章 物资下

第95章 物资下

书名:抗日保安团 作者:用户17544553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5 22:40:54

苏兰的ls\/m26轻机枪是二战时期精度最高的机枪,单发、连发都非常准,四百米以内枪响人亡,堪称那个时代的神器。在苏芬冬季战争中这种武器给不可一世的苏军带了巨大的伤亡。军委会本来预计进口五千挺的,但由于日本的干涉,芬兰提前终止了军售合同,实际只到货一千余挺。

从瑞士进口的启拉利ke7轻机枪则比较多。1928年~1939年间,国民政府曾向瑞士政府购买了3025挺,一度成为中**队的主力轻机枪。只不过后来**重点采购捷克式zb26轻机枪,启拉利就逐渐让出了主力的位置。可不管怎么说中**队里面启拉利的数量是远超m26的,现在弄到的m26反而多一些确实让人费解。

吕处长解释说:“因为有传言说这个芬兰机枪喜欢卡壳,所以大家都争着要捷克式轻机枪,不然早就被分完了。进口的启拉利数量虽然多,但暂时没有新到货的,只能到各部队去换。卑职发现很多部队的机枪磨损严重,感觉用崭新的捷克式去换实在太不合算,所以就只换了这十二挺。”

在苏芬冬季战争中m26确实喜欢出故障,芬兰士兵甚至给它取了一个“卡壳26”的绰号。不过在芬兰那种冰天雪地里,步枪枪栓都会被冻住,机枪卡壳也不奇怪。历史上这种机枪出口到中国之后,并未见使用者抱怨容易出故障。可见其卡壳与环境恶劣有很大的关系。

郑卫国笑道:“原来是这样。不过捷克式轻机枪比较常见,在战场上也好缴获一些。m26和启拉利就只能靠军委会补充了。这两种机枪我有大用处,以后只要有消息就尽量多弄一些。”

吕处长有些为难地说:“师座,机枪眼下是紧俏货,以后想要多弄恐怕不容易了。这次是总座发话,傅司令长官从中也出了大力才弄到这么多的。”

卫长官为33师争取到的是一个整理师的编制,按说应该有三百多挺轻机枪。不过由于抗战突然爆发,**还没来得及准备这么多物资。再加上几次会战接连惨败,军备大损,几乎不可能做到满编。作为一个新整编的33师能拿到这么多物资已经是一个奇迹了,郑卫国一直以为是卫长官青眼有加,没想傅长官从中也出了不少力。

郑卫国惊讶地说:“35军的傅军长?”

吕处长点点头,说:“是的!傅长官现在已经升任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了。”

郑卫国失笑道:“呵呵,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傅长官的人情在,以后见了面得好好谢谢他才是。”

吕处长也笑道:“是哩!除了这一批捷克式轻机枪以外,那八门高炮中两门苏罗通和两门厄立孔也是傅长官从部队里面拨出来的。这可是笔大人情啊!”

郑卫国哈哈一笑,说:“当初在太原的时候我就看中那几门苏罗通了,只是一直未得机会讨要。没想到傅长官竟然如此舍得。”傅作y大概是感念郑卫国千里赴援之德才送这么大一个人情的。当然也许是出于歉疚,毕竟突围到西山后35军提前撤离多少有些不仗义。

吕处长说:“是啊,这些机枪和机炮都是进口货色,一般人可舍不得!”

听到进口货色,郑卫国看了看清单,奇道:“可这个上面写的是金陵兵工厂制造的。哦,应该是写错了吧,金陵厂现在好像还没有大规模生产捷克式机枪。”

金陵厂大量生产捷克式轻机枪是在西迁之后,之前一直以中正式步枪和二四式重机枪作为主打产品。

吕处长凑过来一看,笑道:“哦,这是当初分配物资时耍的一个花招。卑职誊写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照抄过来了。实际上这批捷克式机枪都是进口的。”

原来各军都眼巴巴地盯着进口的捷克式机枪,搞得后勤部门难以分配。有人就故意改作国造武器,以减轻压力。实际上这个时候各兵工厂生产的捷克式很少,因为没有图纸,都是通过逆向工程自己琢磨的,质量参差不齐,零配件也不能通用。

郑卫国笑道:“原来如此,真是事事皆学问啊!吕处长,既然你深谙此道以后就兼任本师的军械处长吧!”

吕处长惊讶地说:“这怎么使得?”

郑卫国摆摆手说:“你大胆去做就是了,能者多劳嘛!”他顿了顿又说:“等下我让财务科给你批一笔钱,以后向上峰要武器的时候该花钱的就花钱,该打点的就打点,尽量多要一些武器。”

吕长处笑道:“还是师座舍得!前次韩参谋从平安县回来的时候可是上下打点了不少,不然总座再怎么关照,傅长官再怎么帮衬也弄不到这么多物资。”

郑卫国闻言感到有些惊讶,当初他是给了韩参谋一大笔钱,不过那是给他私人的。只是希望韩参谋能在卫长官面前帮忙说些好话,多弄一些物资。没有想到他竟然把这笔钱都花在了33师的军需上。听吕处长的说法,这笔钱他不但没有收入私囊,只怕还贴了不少。看来这个韩参谋是个好汉子,值得结交。

看了看清单,郑卫国又问道:“吕处长,这十二挺重机枪有配高射枪架或者高平两用枪架吗?”

吕处长说:“三十节重机枪都是普通的三角架,宁造二四式有高平两用枪架。师座是想用这些重机枪来防空?”

郑卫国点点头,说:“是啊,日军现在占据了空中优势,飞机可以在我们头上任意肆虐,光靠那八门20毫米口径的高炮肯定是不够用的。幸好我刚好带来了十二具高射枪架来,只是重机枪有些少,防空力量还是不足。”

位于明人村的兵工厂开工之后就做了一批高平两用枪架,主要用于替换一些老式重机枪的三角架。纯粹的高射枪架做得就少一些,因为这个对钢料要求较高。

郑卫国打算给每个连配四挺重机枪,都使用高平两用枪架,平时加强步兵火力,遇到日军空袭时就组织对空射击,以弥补高炮火力的不足。如果重机枪充裕的话,他还想给每个团配一个防空火力连,使用专门的高射枪架,射界更开阔,反应也更快。但眼下重机枪数量不足,这个计划只能延后了。

周参谋长说:“吕处长,重机枪是有些少了,能否再向上峰申请调拨一些。毕竟按我们师的编制是可以弄到24挺的。”

二战区装备最差的川军李家钰部每个团也有四挺重机枪。33师四五个团的编制少说也应该来个十六挺到二十挺的样子。拨的这么少,可能是二战区武器不足或者是上峰觉得33师有大量缴获吧。

吕处长说:“师座、参座莫急,有一挺捷克式重机枪就快到了。只要我们师表现好,很有希望争取到这批武器。”

捷克式重机枪就是zb37式重机枪,跟zb26是兄弟关系,同为捷克布鲁诺兵工厂出品。这种机枪采用金属弹链供弹,枪管可快速更换,性能可靠,是抗战时期最好的重机枪。可惜的是数量太少,而且抗战爆发之后才想到要买,最终只从香港和仰光运来了850挺。

郑卫国大为欢喜,说:“那敢情好!到时候尽量多要一些,必要的时候用两挺老黄牛换一挺zb37也行。”

吕战笑道:“师座打得好算盘!不过眼下大家都争着要捷克式,到时候货一到肯定有一番龙争虎斗。”

郑卫国大气地说:“不怕,到时候别人花一根条子,我们就出两根,务必要从军委会要一批过来。”

吕战笑道:“卑职届时必定全力以赴。”在场各位也跟着笑了起来。

郑卫国说:“不过远水救不了近火,暂时只能利用现有武器组织防空了。吕处长,那八门高炮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吗?”

吕处长说:“有的,都是中央军校炮科的应届毕业生。”

郑卫国大喜,说:“那就好,高炮营就有着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