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抗日保安团 > 第97章 四十七军

第97章 四十七军

书名:抗日保安团 作者:用户17544553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5 22:40:54

听了郑卫国这番霸气十足的话,段双虎等几个好惹事生非的家伙纷纷叫好。有人还笑着喊道:“参座,就这么发过去!”

郑卫国笑骂道:“看戏的不怕台高是吧!参谋长,你就按这个意思,措辞委婉一些发过去吧!”

周参谋笑道:“好!”

郑卫国又回过头来说:“刚才起哄的几个今天训练加倍!”众人顿时惨叫连天,本是来贺喜讨彩的,没想到触了个霉头。

部队随后在沁河两岸展开了大规模的训练。最开始照例是体能训练,五公里的武装越野。回来之后不给时间休息就直接拉到了模拟战场。

在这里,战士们要走平衡木,跑轮胎阵,翻高矮墙,爬铁丝网。战士们最痛恨地就是铁丝网,看着是挺简单,但比武装越野还折磨人。

在长长的铁丝网下面一队队士兵正在艰难地爬行,充当教官的特务营军官不时用长竹杆敲着他们的头盔,还破口大骂道:“头抬这么高,找死是不是?”

由于铁丝网很低,不抬头就只能把脸贴在地上向前挪动。大冷天的,这滋味儿可真不好受。一些教官还故意用竹竿敲打着铁丝网,战士们一不小心就会被铁丝网给挂住,这些倒霉的士兵只能再爬一次。这还不算最过分的,有时候教官甚至架起机枪在他们头顶扫射,战士们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恨不到把半拉身子都扎到土里去。

郑卫国看着士兵们的熊样,不禁想起了当年自己开始接受训练的日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周参谋长也笑了,说:“这场面可别给新兵们看到了,不然他们非当逃兵不可。”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定然有几场血战,为了能够及时补充兵力,郑卫国特意下令在安泽县城及附近竖旗招兵,目前已经有一个新兵营了。集团军总部也从河南、陕西等地调了几个连的壮丁过来。

不过这些新兵几乎从来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一切只能从头开始。好在特务营现在成长起来了,可以帮郑卫国分担很多事情。

除了这些基础训练,部队还要演练班排进攻战术和各技术兵种的专业训练。卫立煌长官虽然派了不少技术军官过来,但这些军官并不像郑卫国想象中的那样经验丰富。他们大多是从军校才毕业的学生,以前从没打过仗,甚至实弹演练的机会也很少。

郑卫国没有办法,只好拨出珍贵的弹药让他们先过一把瘾。其中最让他心痛的是苏罗通高炮,这差不多是当时同口径中最好的高炮了,炮弹也非常难得,只能从德国进口。战士们倒是打得很开心,平射、高射打得不亦乐乎。随着苏罗通特有的轰轰轰的声音响起,一串串火球飞上天空将几只风筝打得尸骨无存。

周参谋长疑惑地说:“这练打风筝有用吗?鬼子的飞机可不会停在空中让他们打!”

郑卫国一摊手,苦笑道:“没有靶机,只能先打打风筝和气球了,练了总比没练的强吧!看来防空还是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伤亡就小不了!”

部队训练了一个月之后,二战区电令33师东出长治,配合李家钰第47军防守上党地区。此时日军已经攻占了豫北的一系列国防工事,在晋东南的外缘形成了弧形的包围圈,大战即将爆发!

第33师随后开拨,并很快东进屯留,这里有个路口可既以南下长治,也可以东进潞城。此时47军指挥部设在长治,其178师在黎城东阳关一线布防。按说部队应该直接东进的,因为过了潞城,再过浊漳河就可以抵达黎城,从长治走的话要绕很大一段路。可33师的任务是配合第47军作战,虽未明确上下级关系,但不去见见总是不好。

周参谋长猜到了郑卫国的想法,说:“师座可是想去一趟长治?”

郑卫国点点头,说:“于情于理都该去一趟的!只是军情紧急我又不想让部队兜这么大一个圈子。”

周参谋长说:“不如由卑职陪师座去一趟长治,大部队由段旅长率领直接东进,到时候与我们在潞城汇合!”

郑卫国对这个方案感到很满意,说:“如此甚好!”

部队随后分兵,郑卫国和周参谋长率特务营、骑兵营南下长治,并携带了大批物资,这是33师从自己的给养中挤出来的,准备用来支援第47军。

川军在抗战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已被后人所熟知。但在当时川军是倍受歧视的,不但武器装备得不到补充,后勤给养也常常不能供应。41军抢晋绥军仓库,47军抢东北游击纵队,这些做法虽然不对,但责任是在军委会,在二战区。特别是阎长官,这样精明的一个人为什么宁愿让物资落到日本人手里,也不愿意拨给川军?天理昭昭,良心何在!

难能可贵的是川军在这种不受人待见的情况下还是坚持与日军浴血奋战,从正太路到邯长路,处处洒满了川人的血。其爱国热情和抗日决心足以羞死其他派系军队。

郑卫国他们虽然带着大批物资,但是有大车随行,屯留和长治之间交通状况又比较好,所以很快赶到了长治。由于33师官兵都穿着迷彩装,和其他**有着很大的差异。郑卫国担心与川军发生误会,就让张长贵带着几名四川籍的士兵(来自41军孙震残部)换上中央军的军服先去联络。

第47军是在37年12底赶到山西的,冰天雪地之中,战士们身穿单衣甚至短袖,脚穿草鞋走上了抗日战场。他们的装备极差,每个团仅四门47毫米的川造迫击炮,四挺老旧不堪的三十节重机枪。步枪大多是川造的单打一,这种步枪据说打个十几发子弹后枪管就会发热,然后子弹不等开火就会从前面掉出来(汗!)。以至于少量的老套筒在47军就算是好枪了,而这种枪连八路都看不上眼。

卫长官还算厚道,给川军兄弟们换上了冬装,又给每个连补充了三挺捷克式轻机枪。阎长官则是一毛不拔。二战区随后将长治、长子、潞城、平顺、黎城、襄垣、屯留、壶关八县划为四十七军防守地区。表面上看起来是委以重任,实则有些欺负人,以四十七军的兵力和装备怎么可能守住这么大一片地区?

到了三八年二月份,邯郸地区的日军频繁调动,第四十七军正面的压力陡然增大。2月13日,四十七军军长李家钰赴临汾,面见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前敌总指挥卫立煌,要求拨给炮兵,但未得结果。两手空空的李军长只好又回到了长治城,继续整军备战。李军长有没有怨恨不得而知,不过一直到44年战死他一直是抗日最坚决的将领之一。

张长贵他们刚到城门口就被驻防的104师官兵拦了一下来。不过张长贵身穿将校呢,配着中校衔,川军士兵们并没有为难他们。张长贵出示证件,并道明来意之后很快有47军军部的军官将他们带到了设在城中心十字街的司令部,并见到了李家钰军长。

李军长问道:“张团长此来不知有何贵干?可是贵部要到长治来驻防?”二战区电令33师协同第47军作战的消息他是知道的,阎长官甚至还用这个来搪塞他,说都给你调了一个师过来了,还要炮干什么?

张长贵解释说:“我部主力已经东出潞城,打算直接赶往黎城与贵军之178师防守东阳关一线。同时为了协同作战,师座带了少部分兵力南下想与李长官一晤。只是我军服饰与平常**大不相同,师座担心发生误会所以派卑职先赶来接洽!”

李军长奇道:“贵军享受的是中央军的待遇,服饰有何不同?”

张长贵让随从拿过一件雪地迷彩服递给李家钰,说:“请李长官过目。”

李军长拿在手里看了看,笑道:“确实有些古怪!”

张长贵也感到比较好笑,说:“正是,所以还请李长官派员联络或者提前通知贵部属,以免发生误会。”

李军长摆摆手说:“不用这么麻烦,既然是郑师长莅临,我自当亲自去迎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