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抗日保安团 > 第98章 友军

第98章 友军

书名:抗日保安团 作者:用户17544553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5 22:40:54

郑卫国一行在郊外没等多久就被李家钰亲自迎进了长治城。双方正寒暄着,屁股还没坐热呢,一封紧急求援电报突然从河北涉县传来。

李家钰看完电文之后面色一沉,将电报递给了郑卫国,说:“郑老弟,日军已经在涉县动手了。依我看,孙老殿的部队怕是顶不住。”

1938年2月14日,就在郑卫国赶到长治的当天上午,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突然向河北涉县发起了攻击。驻守涉县的是**孙殿英部,刚交战孙部数百士兵就突然哗变。**防线顿时大乱,战事岌岌可危。无奈之下,孙殿英急电李家钰求援。

涉县是黎城的门户。涉县若失,黎城就完全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之下了。郑卫国本来希望赶在日军动手之前在黎城东阳关一线布防的,现在也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为此,他深感忧虑。

事不宜迟,郑卫国说:“其相兄(李家钰的字),事态危急,我得马上赶往潞城,然后率部增援东阳关。”

李家钰说:“也不用这般着急,我已下令东阳关守军派一个营驰援涉县。郑老弟还是吃过午饭再走吧!”

负责接待的副官也劝道:“郑长官,周长官,你们大老远来一趟,又送来这么多东西,总得让我们尽一下地主之谊吧!”

郑卫国笑道:“等我们凯旋归来之时,再摆一桌庆功酒就行了。”

李家钰见郑卫国去意已决,不好再劝,只得又将他们送出城外。支援47军的物资卸下来之后,大车就空了,所以战士们不是骑马就是乘坐大车,速度很快,于当天下午就赶到潞城。段双虎所率主力已在此等候多时了。来不及休整,部队又向黎城赶去,并于当天晚上赶到了黎城。

部队刚到黎城,早就接到通知的一七八师师长李宗昉忙赶来拜访。

来不及寒暄,郑卫国通报姓名后就急忙问道:“李师长,前线战况如何?”

李师长也显得很着急,说:“咳,别提了!我派罗时英团一营驰援涉县,哪知道一去就失去了联系。到现在连孙老殿也联系不上了!”

郑卫国一听感到忧心忡忡,日军不会是出动大军一举全歼了涉县守军吧!他想了一下,问站在一旁的夜猫子,说:“叶营长,骑兵营的马还能跑得动吗?”

夜猫子拍拍胸脯,说:“师座,您放心!我能动,马就能动!”

郑卫国一听乐了,说:“这是什么话。”他随后请李宗昉师长派了几名联络员随同骑兵营一起去涉县打探敌情。为了能够及时联系,郑卫国还特地派了两名电报员带到了一台5瓦的小电台随行。这种背负式的小电台也是上面拨下来的。西门子的牌子,还有近距离喊话功能,比日军的电台先进多了。

骑兵营开拔之后一直等到半夜也没有消息传来,郑卫国睡不着就守在通讯营这里。李宗昉师长回去了一趟又赶了过来,得知还是音讯全无,脸上的神情很是失望。还没正式开打就先丢掉一个营,这仗怎么打?

就在两位师长急不可耐的时候,骑兵营终于有消息了。夜猫子已经率部赶回了东阳关东面的响堂铺,这里是东阳关的前哨阵地。

郑卫国忙问道:“夜猫子,你那边是什么情况?伤亡大不大?川军兄弟救出来了吗?”

夜猫子他们奔波了近一天一夜,刚刚又跟鬼子打了一场,累得直喘粗气,说:“没,没事!师座,我们和川军一o六二团一营都回来了,伤亡不大。”

正说着,川军的罗功亮营长抢过通话器,在里面哭诉孙老殿不仗义,说如果不是骑兵营及时赶到他们只怕就回不来了。

原来罗功亮营接到命令后就紧急驰援,步行近三十公里于当晚抵达了涉县县城。谁想孙老殿部见援军到达,竟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立马闪人。致使该营正面及左右两翼全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之下。这么好的机会日军当然不会放过,迅速包抄合围了该营。

好在是晚上,日军不愿付出太大伤亡就没有强攻。要是白天的话这个营早晚了,根本等不到骑兵营来救。由于日军打定主意天亮之后再歼灭该营,其主要兵力就撤了下来,负责围困的都是内蒙古王英所部的伪军。这伙儿伪军还起了一个很埋汰人的番号,叫“大汉义军”。

夜猫子他们赶到的时候,日伪军都把注意力放在被围的川军营身上,根本没有想到这么晚还会有中**队赶到。骑兵营战士们在夜猫子的带领下悄悄逼近了日伪军的防线,然后趁其不备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王英所部伪军本是由各地土匪溃军组成的,毫无纪律可言,这一遭到突袭立马炸了慌,防线瞬间崩溃。日军军官拼命喝斥也没用,几个倒霉蛋还被手下的伪军打了黑枪。罗功亮营长见外面包围的日伪军大乱,就带着部队趁势冲了出来。日伪军阵地上顿时乱成一片,不少人竟被自相践踏而死。

本来还可以趁机打鬼子一家伙的,但夜猫子见敌军势大,不敢恋战,接上川军兄弟就跑。伪军已经炸营了,自是无力追赶,但驻扎在远处的日军却迅速赶了过来。好在夜猫子早有准备,一顿伏击打得日军彻底没有脾气。加上天黑,日军不得不放弃追击,眼睁睁看着中**队消失在夜色中。

李宗昉师长得知孙老殿竟然让自己的部下替他顶缸,被气了个半死,不由地破口大骂。郑卫国得知原委后也是哭笑不得。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很多败仗都是这样被“友军”给坑死的。

考虑到日军吃了一个大亏多半会来报复,郑卫国又下令吴全福率341团出东阳关,前往前哨阵地响堂铺布防。341团前身是主力三营,成立虽早,但老兵不多,也没有打过什么硬仗。郑卫国想借这个机会好好锻炼他们一番。

次日一早,郑卫国又随李宗昉师长视察了东阳关各防线。东阳关即壶口故关,古称吾儿峪,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要隘,明代时修建的内长城就是以此为起点,地势非常险要。郑卫国看了一下这里的地形,平添了不少信心。

川军兄弟们对33师战士非常好奇,纷纷打听这伙儿“花军装”是什么来路。郑卫国恰好听到了,说:“我们是33师的,接下来我们就要和贵军在这里并肩作战了!”

川军士兵不知道郑卫国的军衔,大大咧咧地说:“老乡,你们啷咯儿穿得这么怪呢?”

郑卫国解释说:“这是便于伪装!”说着给战士们演示了一下雪地伪装服的效果。

士兵们看了之后纷纷说:“硬是要得!”

一名士兵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有这么一身就好了。”

郑卫国说:“这个没问题,我等下给你们弄一批过来。”

战士们纷纷说衣服不要紧,只要能弄一支好枪就行了,还说他们现在用的枪“硬是不得行”。郑卫国接过他们手上的步枪看了看,都是川造的单打一,粗制滥造,连弹仓都没有,就这种武器八路军都不会要。他想了一下,命令辎重部队送来了一千支步枪和十挺捷克式轻机枪。

李宗昉师长正在布置防线,闻讯后忙赶来道谢。

郑卫国笑道:“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

之后,他见川军的战壕挖得不好,又将工兵营和几支辅兵营调了上来帮川军加固工事。工兵营手里有从德国进口的工兵铲,实乃挖战壕之利器。川军兄弟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觉得工兵营战士干活不给力就接过工兵铲自己干了起来。不得不承认川人在这方面很能干,很快就按郑卫国的要求挖好了锯齿形战壕,并增设了防炮洞。

这种战壕是郑卫国吸取志愿军战壕和欧式战壕的优点改进的,只要不是重炮轰击,一炮下去很难造成大的伤亡。

这些川军都是老兵了,自然分得出好坏,一个个欢喜地说:“这个战壕硬是要得,铲子也要得!”

郑卫国听了哈哈一笑,就让工兵营把这批铲子也送给了川军,毕竟在战斗中工事也需要不停地修修补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