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1550章 来自圆明园的物件

第1550章 来自圆明园的物件

书名: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作者:金生水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06 21:36:18

关金川将包裹完全打开,一个巨大的壁瓶赫然出现在陈阳面前。陈阳的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张成了O形,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见。这个壁瓶不仅尺寸巨大,而且造型奇特,通体散发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让陈阳瞬间被它深深吸引。

“这……这怎么可能?”陈阳喃喃自语,仿佛有些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他伸手小心翼翼将壁瓶拿在手里看着,生怕不小心弄坏了这件珍贵的宝物。

关金川看着陈阳惊讶的表情,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知道,这件壁瓶一定会给陈阳带来巨大的惊喜,也会让他们之间的合作更加牢固。

陈阳看到桌面上的壁瓶,也微微愣了一下,这件壁瓶器型高大,制为连座梅瓶式样。器背及底施松石绿釉,留支钉痕迹。背部原配活环铜挂架,底部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行款。

清乾隆 御制霁蓝描金御题莲诗粉彩堆荷花连仿紫檀木釉座大壁瓶

霁蓝釉,如晴空万里,深邃宁静,覆盖着壁瓶的正面,宛若一块无瑕的蓝宝石。在这片幽蓝之上,细密的描金彩绘,如同点点繁星,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自瓶口向下,各种纹饰依次展开,仿佛一首无声的乐章。

这是瓶子的背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圈精致的回纹,古老而神秘,象征着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接着,是繁复的番莲纹,花瓣层层叠叠,舒展自如,展现着盛唐的雍容气度。

莲瓣纹紧随其后,一瓣瓣饱满的莲花瓣,如同观音座下绽放的圣洁之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最后,是如意纹,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如意祥云的形状,寓意着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在这些纹饰之间,漫天金彩如意云纹如同漂浮的祥云,将整个画面烘托得更加富丽堂皇。而在这片金色的云海之中,乾隆皇帝的御制诗文,以楷书金字的形式,跃然瓶上,更添皇家气派。

诗文曰:托根离尘壒,写影依澄泚。意思就是:莲花扎根于污泥之中,却能开出洁白无瑕的花朵,象征着君子不染世俗的品格。

风流夷惠间,秀逸云霞里。莲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在云霞的映衬下更显清雅脱俗,展现出高洁的品性。

凭栏细雨蒙,一览清都美。在细雨蒙蒙的日子里,凭栏远眺,莲花池中一片清新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几曾负芳华,坐可忘优喜。莲花从不辜负美好的年华,静静地绽放,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和喜悦。

识得濂溪意,在彼不在此。只有真正理解了周敦颐《爱莲说》的意境,才能领悟到莲花的高洁品质,而这高洁的品质并非在于外在的形貌,而在于内在的精神。

诗句后,落款乾隆御制,并钤有两枚玺印,分别是乾隆宸翰和惟精惟一。乾隆宸翰表明这首诗是乾隆皇帝亲笔所作,惟精惟一则体现了乾隆皇帝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首御制诗收录于《清高宗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一莲》。

瓶身下部连接着一个仿紫檀木釉描金彩的底座,壶门式牙板微微凸起,如同古代宫殿的屋檐,庄重而典雅。鼓腿外翻,如同如意足稳稳地支撑着整个瓶身,寓意着吉祥如意。

底座下方,托泥上描绘着精致的描金莲花纹,栩栩如生,更添一份雅致。瓶座与瓶身之间,粉彩堆塑的立体莲花和莲叶,更是巧夺天工。

宽大的荷叶翻卷自如,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盛开的荷花,风姿绰约,婀娜多姿,展现着生命的活力。

整件壁瓶色彩明艳夺目,装饰富丽华贵,工艺繁复,将堆塑、镂空、雕刻、贴花等多种工艺融于一体,堪称清代粉彩堆塑器中的罕见大尺寸作品,弥足珍贵。

陈阳小心翼翼地伸手将壁瓶拿在手里,细细地端详起来。这件壁瓶入手沉甸甸的,触感冰凉细腻,釉面光滑如镜,让他不禁感叹工艺之精湛。壁瓶,顾名思义,因其悬挂于墙壁之上而得名。它通常被用作装饰房间的艺术品,最早出现于明代万历年间,彼时,文人雅士开始将这种精美的瓷器悬挂于书房或厅堂,以增添一份雅致的氛围。壁瓶的器形丰富多样,或方或圆,或长或扁,常见的有瓜棱式、葫芦式、半圆式等。瓶身上的纹饰图案也丰富多彩,龙纹的威严霸气,八仙纹的飘逸洒脱,花卉纹的清新淡雅,皆是匠人们的巧夺天工之作。

雍正年间,景德镇御窑厂曾烧造过仿官釉琮式壁瓶,为清代宫廷烧造壁瓶开创了先河。而到了乾隆时期,壁瓶的烧造达到了鼎盛,尤其是在乾隆元年至乾隆十年间,时任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珠山殚精竭虑,精心烧制了众多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御瓷壁瓶,成为了乾隆御瓷中最具特色的器型之一。

乾隆皇帝对壁瓶的喜爱,更体现在他对其装饰设计的重视上。他常常将自己创作的诗句交给御窑厂,钦命唐英根据诗句的意境和韵味,设计并烧制新的壁瓶。这些御制诗句与精美的壁瓶相得益彰,成为了乾隆时期瓷器艺术的巅峰之作,也使得壁瓶的造型、纹样和装饰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时,宫廷中对壁瓶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由壁瓶改为挂瓶或轿瓶,这一名称的改变也反映了壁瓶功能的转变。在乾隆年间,壁瓶除了作为室内装饰之外,还多了一个重要的用途——悬挂在皇帝的御辇之中。

乾隆皇帝对轿瓶尤为钟爱,他将十四种不同款式的壁瓶挂在珍藏稀世法帖的养心殿三希堂的东墙上,还在自己的御辇中也悬挂着轿瓶,以便在巡游途中欣赏插花的美景。

想象一下,御辇行进之间,瓶中鲜花野卉随轿起伏,摇曳生姿,为乾隆皇帝的旅途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也为他排解了旅途中的寂寞。乾隆十一年,乾隆皇帝以轿瓶为原型,下令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挂瓶,专门用于圆明园的室内悬挂,这便成为了后世同类器物仿制的范本。

让鲜花野卉,随轿起伏,赏心悦目,巡行路上为他排遣寂寥。乾隆十一年,乾隆皇帝以轿瓶为原型,烧制挂瓶以供圆明园室内悬挂,而为其后同类器之滥觞。

陈阳的目光在壁瓶上流连许久,仿佛要将每一处细节都刻入脑海。他缓缓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一丝玩味,看向关金川,语气故作轻松地问道:“关大院长,这宝贝疙瘩,您是从哪儿淘换来的?可别告诉我,是从哪个乡下老农手里收来的,我读书少,你可骗不了我。”

关金川被陈阳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愣,心中暗想:这家伙莫非真看出什么门道了?脸上却不动声色,故作镇定地反问道:“陈老板,这话从何说起啊?这物件的来历,难道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陈阳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放大镜,对着壁瓶仔细端详起来,一边看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关院长,您这宝贝,做工精细,釉色温润,一看就不是凡品。这样的东西,一般人家可藏不住,更别说出现在乡野之间了。”

关金川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强作镇定地笑了笑,“陈老板真是好眼力,这东西确实不是普通人家能拥有的。不过,它的来历嘛,说起来也巧,是我在一个旧货市场偶然遇到的。”

陈阳放下放大镜,似笑非笑地看着关金川,“旧货市场?哪个旧货市场这么神奇,能淘到这样的宝贝?关院长,您可得告诉我,我也想去碰碰运气。”

关金川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道:“就是…就是一个普通的旧货市场,也没什么特别的…”

陈阳突然提高了音量,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普通的旧货市场?关院长,您莫不是在跟我开玩笑?你告诉告诉我,哪个普通的旧货市场,能捡漏到圆明园里的物件!”

“什么?圆…圆明园?”关金川猛地站起身,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指着壁瓶,结结巴巴地说道:“陈…陈老板,您…您可别胡说!这…这怎么可能呢?”

陈阳不慌不忙地将壁瓶放回桌上,用手指轻轻敲击着瓶身,一下、两下、三下,最后笑呵呵看着关金川,“关院长,您先别激动,听我慢慢跟您说。根据《清文件》记载……”

陈阳开始详细地讲述起清宫档案中关于乾隆皇帝下令烧制类似壁瓶的记载,从时间、地点、人物到器物的尺寸、造型,都一一娓娓道来。

「乾隆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司库白世秀、达子来说太监胡士杰,传旨:着照菱荷香现有挂瓶,画秋花挂瓶样呈览……」

「于六月初二日,司库白世秀将画得秋花瓶样大小二张持进,交太监胡士杰呈览……」

「于十五年八月十一日,司库白世秀将江西送到秋花挂瓶三对持进,交太监胡士杰呈进,讫……」

陈阳每说一句,关金川的脸色就难看一分,他感觉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仿佛要跳出胸膛一般。

陈阳继续说道:“所以,根据这些记载,乾隆皇帝曾经下令烧制类似的壁瓶,用于装饰圆明园。而您这件壁瓶,无论从尺寸、造型还是工艺来看,都与记载中的圆明园壁瓶丝毫不差。”

陈阳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盯着关金川,一字一句地说道:“关大院长,我完全可以断定,您这件壁瓶,就是曾经悬挂在圆明园中的珍品!”

陈阳说完,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似笑非笑地看着关金川,“关院长,您说说,这圆明园里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您的手里呢?你是在博物馆里把它偷出来的?又或者…是勾结......”

“没有,没有!”关金川听到陈阳这么说,连连摆手,“陈老板,这物件绝不是你想的那样,真是我收来的!”

“我想的那样?”陈阳看着关金川呵呵一笑,“关键不是我想不想,是你真干过这样的事呀!”说完,陈阳重重一拍桌子,“给我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