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1720章 为何叫九如图

第1720章 为何叫九如图

书名: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作者:金生水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9 23:14:27

华灯初上,宋开元家中觥筹交错,老友们齐聚一堂,酒足饭饱后,众人围坐品茗,谈笑风生。夜色渐深,宾客们陆续告辞,宋开元却特意留下了耿老和边飞军,心中似有要事相商。他引着二人来到书房,推开门,只见那幅珍贵的钱维城《九如图》正铺展在书桌上,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钱维城 九如图

“看看吧,老边,你的九如图!”宋开元伸手一指,食指指甲在画上轻轻敲了两下,发出笃笃的声响,示意边飞军自己去看,“你得好好用鼻子闻闻,感受一下真迹的墨香,别到时候说我宋开元偷梁换柱,给你换喽!”

边飞军听了,脸上笑开了花,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搓着手,小步快跑着来到书桌前,一边走一边念叨着:“哎呦,我的宋老哥,真是麻烦您了,您还真把这宝贝给我带家里来了。”

边飞军弯下腰,凑近了仔细欣赏,眼神里充满了喜爱和激动。他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要触摸画卷,却又小心翼翼地缩了回来,生怕弄脏了这幅珍贵的画作。

“啧啧啧,宋老哥,这画,真绝了!”边飞军赞叹不已,“这笔法,这意境,简直是神乎其技!我得好好研究研究。”

说着,边飞军向宋开元抱拳致谢,“您今天这个铁公鸡,可真是拔了一片毛呀!这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啊!”边飞军又忍不住凑近闻了闻,摇头晃脑地说,“嗯,这墨香,沁人心脾,绝对是真迹!”

宋开元看着边飞军这副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冲着他的后背冷哼了一声:“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是给了你多大好处呢!不知道感恩,还说我是铁公鸡。”

之后,宋开元示意耿老喝茶,嘴里同时抱怨着:“老耿,你评评理,你看看老边,说的这叫人话么?我一片好心,他倒好,还说我拔毛,我这人就是心软,就不应该把这画送给他!”

耿老仰头呵呵一笑,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笑着摆摆手,“我可不管你们的闲事,你们就继续斗嘴吧,我去看看画。”说着,耿老也起身走向书桌,饶有兴致地欣赏起这幅九如图来。

宋开元、耿老和边飞军三人围在桌案前,仔细欣赏着这幅钱维城所作的《九如图》。画作纸本,淡设色,装裱成立轴的样式,摆放在桌案上方。它纵向超过一米,横向将近半米,占据了桌面上相当大的空间。

画作的右边,钱维城恭敬地题写着“臣钱维城恭临董其昌本”,下方钤盖着一方他常用的白色印章。画作上端,三个遒劲有力的字——“九如图”——赫然在目,点明了画作的主题。

在画面的右上方,乾隆皇帝御笔题写了一段诗文:“天保答君小雅哦,六章遂以九如歌,侍臣岂啻祝厘颂,寓物由来规亦多。丙午初冬御题。”诗句下方,盖有两枚印章:“古稀天子”和“犹日孜孜”。

“丙午”指的是乾隆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 1786 年。题诗之时,钱维城已经去世多年,乾隆皇帝仍对他的画作如此珍视,可见其喜爱之情。

画作上还钤盖着多方清宫收藏印章,例如“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宝笈三编”、“三希堂精鉴玺”等等,彰显着它曾经的皇家身份和珍贵价值。

画中,巍峨的高山拔地而起,山上生长着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松柏。半山腰处,一座小巧的亭子掩映在松柏之间,为登山者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场所。

透过茂密的松柏枝叶,一轮红彤彤的旭日正冉冉升起,将温暖的光芒洒向大地。山间的溪流蜿蜒流淌,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最终汇入浩瀚的东海。

钱维城的这幅《九如图》,用笔秀丽,设色素雅。虽然以青绿色为主调,却没有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反而显得格外清新淡雅。画面中没有艳丽的色彩渲染,也没有棱角分明的造型,处处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画坛的主流倾向和面貌。

边飞军的目光流连于画卷之上,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带着一丝难以掩抑的兴奋,轻轻点着头,仿佛在与画中之景进行无声的交流。

“来来,你们看,”他伸手指着画卷,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这幅画作的构图真是精妙!瞧这山势,是何等的峻峭险拔,却又透着一股沉稳厚重之感。还有那山石上的皴笔,纵横交错,宛如岁月的刻痕,却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画卷中那条蜿蜒流淌的溪流,“看这流泉,从容不迫地穿过山间,仿佛一位智者,不急不躁,却又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还有那轻盈飘浮的烟霭,朦朦胧胧,如梦似幻,仿佛仙境一般。”

他深吸一口气,赞叹道,“钱维城大师通过精妙的构图和细腻的用笔,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生动地展现在纸上,这意境,这笔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他转向宋开元和耿老,眼神中充满了兴奋,“你们感受到那种宁静、温润的感觉了吗?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恢弘,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边飞军由衷地赞美道:“哎呦,这就是钱维城大师的杰作!真是名不虚传,不错,真是不错!这画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令人回味无穷!”

耿昌站在一旁,目光也紧紧地盯着画卷,一边看一边默默点头,仿佛在细细品味着画中的每一处细节。

“据说,”他缓缓开口道,“此图是钱维城大师临摹董其昌的版本,在基本保持原作面貌的同时,又融入了钱维城大师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理解。”

他指着画卷中的山石和树木,“你看,画中这些带棱角的石形,还有那些只勾少皴的树干,以及中锋含蓄的细笔、淡墨勾皴的线条,都保留了董其昌的遗风,却又有所不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钱维城大师的用笔更加缜密,设色也更加丰富,青绿、赭石相间的色彩运用,更显现出他自身的追求,也呈现出一定的宫廷富贵气息。可以说,这幅作品是钱维城大师在摹古、仿古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独特理解和创造力的佳作,别具情趣,令人耳目一新!”

边飞军听到耿昌的话,抬起头来,目光中闪过一丝疑惑,“临董其昌之本?”他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沉思片刻后问道,“这么说,董其昌也有一幅九如图喽?”

耿昌微微摇了摇头,神情中带着一丝不确定,“这个嘛,董其昌有没有九如图,我们还真不清楚。不过.....”

他指着画卷右下角的署款,“你看,这里写着‘臣钱维城恭临董其昌本’,既然钱维城大师自己这么说,想必应该确有其事吧!”

边飞军听完耿昌的解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眼神在画作上流连,仿佛要将每一处细节都刻在脑海里。他轻轻摩挲着下巴,沉吟片刻后,转头看向宋开元和耿昌,嘴角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

他说着,抱拳拱手,姿态谦逊,“二位,这里也没别人,我老边没有文化了,有个不明白的问题,想向二位请教一下。”

宋开元闻言,哈哈一笑,爽朗的声音在书房中回荡,“老边,你这话说的,好像平时你学富五车似的。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别藏着掖着!”

边飞军伸手指向画作,眉头微蹙,疑惑之色溢于言表:““二位,我老边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这幅画作上的景致,我倒是能看个七七八八。”

“你们看,这画上高山流水,松柏亭台,日出东海,分明就是一幅山水画,这‘九如’之意从何而来?既然没有‘九如’,为何钱维城要称之为‘九如图’呢?”

宋开元听罢,猛地一拍桌子,指着边飞军,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老边,这个问题问得好!老耿,你赶紧给他解释解释,让他涨涨见识!”

“什么叫给我解释解释,让我涨涨见识?”边飞军斜睨了宋开元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你要是知道,就赶紧说,别卖关子!”

宋开元挺起胸膛,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我怎么会不知道?你这是小瞧我!今天我就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别以为我只会舞刀弄枪,不会吟诗作对!”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指着画作,故作高深地说道:“听好了,这‘九如图’出自一首诗,这首诗里有九个‘如’,如……”

边飞军不等宋开元说完,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了他,“得得得,老宋,你说的这叫什么话?像是大家说的话么?还诗里有九个‘如’,我还有八个不如呢!你要是说不清楚,就别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他转头看向耿昌,“老耿,我可不想听他胡诌了,你赶紧给我说说。”

耿昌看到宋开元吃瘪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差点流出来了。

“老宋啊老宋,你真是笑死我了!九个‘如’……哎呦,我的肚子……让我笑一会儿……”他一边笑一边指着宋开元,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