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1733章 这就是当年小鬼子留下的

第1733章 这就是当年小鬼子留下的

书名: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作者:金生水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9 23:14:27

听到陈阳略带兴奋的声音,众人的心脏猛地一跳,一种莫名的希望涌上心头,难道真有完整的?一众人赶紧一起围了过去,顾不得泥土弄脏衣服,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幸存者的真面目。

楚老板的动作更加小心谨慎,仿佛对待一件稀世珍宝,生怕一不小心碰碎了它。当腐朽的木箱上层被清理干净,手电筒的光照在箱子里那件粉青釉的瓶子上时,所有人屏住呼吸,目光都聚焦在那抹温润的光泽上。

陈阳屏住呼吸,缓缓地将瓶子从木箱中取出。它静静地躺在破损的木头箱子里,仿佛一位沉睡的美人,等待着世人重新发现它的光彩。

与刚才那些沾满泥土的碎片不同,这件瓷瓶的瓶身竟然出奇的干净,只在一些细微的纹路间残留着些许泥土的痕迹,仿佛是时间特意为它留下的印记。

这是一件南宋龙泉粉青釉纸槌瓶,盘口圆润,如同少女娇嫩的脸庞;长颈优雅地向上延伸,逐渐变宽,宛若天鹅优美的脖颈;折肩处棱角分明,却又不失柔和,像极了美人肩头的曲线;直筒形的腹部饱满而稳重,如同一位智者的胸怀;浅圈足则像极了美人纤细的脚踝,支撑着整个瓶身的重量。

南宋 龙泉粉青釉纸槌瓶

内外皆施以粉青釉,釉汁厚润如脂,在手电筒的光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可以滴落下来,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触摸。

这釉色,这质感,无不体现着宋代瓷器幽微素雅的审美意趣,仿佛一位身着青衫的女子,静静地站在那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瓷瓶的釉料肥腴失透,却又温润如玉,仿佛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这正是龙泉青釉最为人称许的特质。

其天青釉清淡柔和,如同春日里的一抹新绿,清新淡雅,在藏家看来,这无疑是妙至毫巅的艺术品,但对于陶工而言,烧制这样的瓷器却如同走钢丝一般,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色泽、质感佳妙如斯者,其原料、配制、上釉和窑烧皆须拿捏得恰到好处,故上乘之作寥寥无几。

“哎呦,可惜是件龙泉纸槌瓶,”田风笑着拍着两只手,又补充道,“这要是汝窑就好了!那可就发大财啦!”

他搓了搓手,做了个数钱的动作,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把钞票飞进自己的口袋。

“可不是嘛,”许汉民声音插了进来,是张强,“汝窑,啧啧,想想都让人激动!”他用手比划了一个瓶子的形状,“那么小巧玲珑的一个瓶子,价值连城啊!”

“别说汝窑了,”赵川周在旁边微微叹了一口气,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哪怕像刚才那样,是件元青花、明青花也行呀,这玩意......不咋的!跟那些珍品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他摇了摇头,一脸的惋惜。

“就是就是,”田风附和道,“元青花,那可是瓷器中的瑰宝!要是能挖到一件,这辈子都值了!”他两眼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元青花的绝世风采。

“哎,别做梦了,”金彪泼了盆冷水,“元青花哪有那么容易找到?咱们还是现实点吧。”他拍了拍田风的肩膀,“龙泉瓷也不错,好歹也是古董,有点价值。”

“行了,这就不错了,”许汉民看看纸槌瓶说道,“有一件没碎的,这不挺好么?万一下面还有没碎的,那也行!”他语气乐观,试图鼓舞大家的士气。

“对对对,”赵川周也跟着说道,“别灰心,这才挖了多少?说不定下面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我们呢!”

这时,楚老板拿着一块木头箱子板,眉头紧锁,像是发现了什么异常,“陈老板,你过来看看,这上面的字我怎么没明白什么意思?”

“怎么了?”陈阳走过去,好奇地问道。

楚老板用手电照着木板上的字,“你来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字?这什么什么青瓷,也不对呀?”

陈阳接过木板,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字迹。纸条上的字迹模糊不清,像是被水浸泡过一样。他眯起眼睛,努力辨认着,“第一个字看不清了,好像是…砧,后面两个字是青瓷。”

“砧?”楚老板重复了一遍,“砧青瓷?没听说过啊!”

“等等,”陈阳突然想到了什么,“我知道了!是砧青磁!”他一拍手,兴奋地说道,“这就对了!”

盒子上的字 砧青瓷

“陈老板,这砧青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楚老板此刻的好奇心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小手挠着,眼神中充满了求知欲,他紧紧盯着陈阳,仿佛希望答案能从他口中蹦出来。“这三个字我翻来覆去地琢磨,怎么都跟这瓶子对不上号啊!”

田风也忍不住插嘴道:“是啊,陈老板,这瓶子明明是龙泉粉青釉,怎么就成了砧青瓷了?这名字听着怪新鲜的,以前还真没听说过。”他挠了挠头,一脸的困惑。

许汉民推了推眼镜,附和道:“可不是嘛,陈老板,虽然您在古董界的名声如雷贯耳,可这基础知识大家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砧青瓷,我可是头一回听说,您给大伙儿好好说道说道?”

赵川周也凑了过来,憨厚地笑道:“陈老板,您就别卖关子了,赶紧给我们解解惑吧!我这心里就像猫抓似的,痒得不行。”

“这砧青瓷,莫非是什么特殊的龙泉窑品种?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来历不成?”

“停停停!”陈阳看着众人七嘴八舌地猜测,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伸出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大家别瞎猜了,其实这砧青瓷的来历很简单。”

他顿了顿,卖了个关子,然后才缓缓说道:“这砧青瓷啊,其实就是小鬼子对我们华夏龙泉青瓷的称呼。”

龙泉青瓷,于我们而言是国之瑰宝,于东瀛之地亦是珍奇之物,备受推崇。这类上品龙泉青瓷,在小鬼子那边,这种现象更为普遍,那些大家族都以拥有一件龙泉青瓷为荣,视若珍宝。

“你们看,”陈阳拿着手里的纸槌瓶跟大家解释着,“这件纸槌瓶,釉色肥厚温润,却又莹润通透,仿佛一块上好的羊脂玉,散发着柔和的光泽。它完美地展现了龙泉青釉最令人称道的特质,温润如玉,触感细腻,令人爱不释手。”

天青色的釉彩,淡雅柔和,如同一抹清晨的薄雾,朦胧而神秘。在收藏家眼中,这种釉色堪称完美,是艺术的巅峰之作。然而,对于烧制瓷器的工匠来说,要烧出这种釉色却极其困难,如同走在一条充满未知的险路上,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因为这种釉色的形成,需要对原料、配方、上釉、窑烧等每一个环节都精确掌控,一丝一毫的偏差都会影响最终的呈现。因此,能够达到如此完美境界的瓷器,可谓凤毛麟角,弥足珍贵。

这种釉色,如此美丽,在日本被称为砧青瓷,特指那些釉色极佳的青釉纸槌瓶。这种瓷器在南宋和元代时期传到小鬼子那里,便被视为珍宝,收藏家们将这种妙不可言的釉色视为最高境界,奉为圭臬。

陈阳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只瓷瓶,如同托着一汪凝固的月色,对众人侃侃而谈:“诸位,这小鬼子对咱们的纸槌瓶可是痴迷得紧啊!这原因嘛,主要有三:造型独特,文化背景深厚,还有在茶道中的重要性,缺一不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求知若渴的脸庞,继续说道:“首先,这纸槌瓶的造型,那叫一个优雅!它那细长的颈部,圆润的腹部,像极了仕女手中的如意,令人爱不释手。更别说瓶身上那些精美的纹饰,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其次,这文化背景就更不用说了。这纸槌瓶,在咱们这儿,是祥瑞的象征,寓意平安吉祥。到了小鬼子那儿,更是被赋予了侘寂之美,代表着一种残缺的美学,你说神奇不神奇?”

陈阳拿起瓷瓶轻轻转动,让瓶身上的光泽流转,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还有这茶道,这才是重头戏!小鬼子对茶道那叫一个虔诚,恨不得把茶道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纸槌瓶,在他们的茶室里,那可是主角!插上几支花,摆在茶几上,瞬间提升了整个茶室的格调!”

“就比如说,他们著名的茶人千利休,那可是茶道界的泰斗!他曾经有一件宝贝龙泉青瓷花瓶,不小心弄裂了。但他不舍得扔,就用铜钉修补,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千声’。为啥叫‘千声’呢?因为砧杵捣练的声音和瓷器开裂的声音很像,所以就把同类的青瓷都叫做‘砧青瓷’了。”

陈阳放下瓷瓶,伸出两根手指,继续说道:“还有更绝的!这纸槌瓶在小鬼子那儿,地位高得吓人!他们收藏的那些国宝级纸槌瓶,那都是皇室的宝贝!比如说,大阪和泉市久保物记念美术馆里收藏的那件南宋龙泉窑青釉凤耳瓶,那可是曾经的皇室之物!后来西天皇还亲自给它题字‘万声’,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啊!”

“这‘万声’二字,出自江户时代的诗句‘捣月千声又万声’,表达了他们对咱们南宋龙泉窑凤耳瓶的赞美,也侧面反映了他们对纸槌瓶的喜爱!”

陈阳说到这里,微微一笑,目光变得深邃起来。“现在,这物件出现在这里,而且箱子上还特意标注了‘砧青瓷’,这说明了什么?”

他停顿片刻,环视众人,语气变得肯定而有力,“这只能说明,这批物件,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些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