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花寂的孤独在燃烧 > 第七十二章 归乡之旅(1)

第七十二章 归乡之旅(1)

书名:花寂的孤独在燃烧 作者:八月疏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39:38

启程出发去乡下过年的前面几个小时,花寂在她的小房间里反复进行了一个动作:

她拿起复读机和复读机下面藏着的东西,又放下,拿起,又放下,小眼睛看看屋外,看看屋内,犹豫不决,很明显是偷偷摸摸的样子。

那东西,是元旦联欢会之后,岑琳留给她的.E的磁带。

亏她胆大,好了伤疤忘了疼。

当年张歆新专辑被祸霍在家,她不是不记得了。

只是,唱完歌以后,杨溢和几个女同学起哄说,她唱歌挺好听,想以后听她多唱几曲,然后岑琳顺水推人情,说要把磁带借给她,她没有太坚定自己的立场,半退推半就地收下来了。

她又怎么会忘记,高中之前,她也曾是学校的文艺明星。

可以自信地站在真正的市级舞台之上,代表他们学校,在聚光灯下,和另外两个老师的小孩,进行“三重唱”表演,还是歌唱香港回归的一首歌,有着被本地电视台转播过的巅峰时刻。

沉寂许久已经失去了骄傲的她,再度被人“吹捧”,哪怕只是客套话而已,都足够令她陶醉。

忙忙碌碌、收罗东西的妈妈经过她身边,花寂反应太慢,来不及藏好就被妈妈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之前惨烈的一幕袁萍清也没有忘,她假装愠怒说:“怎么还敢拿回来这个?”

花寂垂头没有作声。

还好,不至于像花平津那么固执迂腐,袁萍清偶尔还有开明的一面,多多少少,想到对女儿的亏欠,想到假期该有的轻松,想到春节这一路该有的平安吉利,她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好吧,这一路几个小时,让你听一听打发打发时间没什么不行的,你拿着路上过过瘾。”

得了这样的特赦令,花寂开心极了,欢快地收拾东西。

而这时,他们家里谁是最墨迹的,就能看出来了。

花寂和妈妈都各自把背包行李全部整理完毕,花寂爸爸还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到了出发的时候,花寂爸爸又让她们母女先去车库等,他要去“买东西”。

花寂知道,爸爸要去“买面包”。

看上去很奇怪,她家一年到头都不可能主动买蛋糕面包什么的,花平津还能舍得去花这个钱。

可是花寂和袁萍清见怪不怪了。

花平津这个人,说他是个百分百的孝子,十足不为过。

尽管家里很穷,再缺钱要借钱的时候也不肯问爷爷奶奶一分,始终把自己定位为“过继”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可是,只要他有回乡下的行程,他记得奶奶喜欢吃软软的面包,蛋糕,爷爷喜欢吃桃酥,他一定要买上些许。

下岗以后,从来没有给花寂买过零食的花平津,只能从勒紧裤腰带,牙齿缝这种地方抠出一分一厘来准备回乡下孝敬父母的东西。

花寂还知道,只要爸爸去超市,他需要用到的时间,起码是别人的双倍。

囊中羞涩的他,很是精打细算。

这个过程中,他会反复比对不同牌子的单价,产地,生产日期,一斤两斤大概有多少,反复确认打秤得是否按错了单价。

每买一种,都会认真考量,时间因此而流逝。

许久,终于看见爸爸大包小包提回来,看样子还很丰富,花寂瞅着塑料袋生吞了点口水,幻想到了爷爷家自己有没有机会吃上一点。

“买了什么?”袁萍清问,看来也超出了她的预期。

花平津把东西放好在小货车后排,一边爬上驾驶室,一边回答:“都是我屋里娘爱吃的,每样都买了。”

“那走吧。”

“还要绕道去接人。”

“谁?”袁萍清微微不悦,之前怎么没说。

花寂也看向她爸爸,不知道还有谁要和她们一家挤这个小货车。

“小芋头。”

小芋头是花寂的弟弟的小名,名里有个“誉”字,就谐音小芋头,比花寂小了4岁。

算堂弟吗?花寂也不是很懂这伦理辈份关系。

花寂爷爷有个嫡亲的弟弟,花寂二爷爷,二爷爷读书全靠兄长接济,连毕业后的工作都是动用了他的人脉关系,把二爷爷调来了市里,选了个好工作,那时候兴建铁路,从事与铁路相关事宜,后来各种服从调剂,最后进了水利局,直到爷爷自己高开低走,二爷爷都比较稳定。

二爷爷娶妻生子,全在市里,生了三兄弟,两姐妹,留了一个女儿结婚招婿生活在乡下,名义上是可以照顾花寂爷爷奶奶,有报恩的意思。

这个女儿,花寂喊姑姑,就是小芋头的妈妈。

小芋头留在市里读书学习,过年才回乡下。

花寂和这个弟弟,平时不太联系,基本上二爷爷家就不怎么去做客,很生疏,除了花平津和他们有背地里的往来之外,不曾走动。

袁萍清更是不爽他们,从买小货车开始。

不过呢,小孩子之间没有什么利害关系。

小芋头“姐姐姐姐”喊花寂并无虚情假意。

童年时期,在乡下的短暂时光里,他们就是亲姐弟的关系,上山下水,形影不离,吃完饭,小芋头就会准时出现在花寂眼前。

二爷爷家的儿子们也有回乡下的时候,所以小芋头和他们坐车走也是正常。

这一次,估摸着是小芋头没赶上。

听说是小芋头,袁萍清的敌意少了几分。

她确实十分痛恨花家,确切说是这个二爷爷家,借钱之前推脱,借了一点点以后一有风吹草动就无条件用车的行为。

只是小芋头是个孩子,顺着一起回乡下,路上热闹一些,倒不在意。

表面上,她仍然不悦,因为她知道,这又是他们私下里打手机给花平津,这样交头接耳,背地里还不知道多少,袁萍清认为他们就是故意踩着她的脸。

知母莫若女,花寂心里都晓得。

到了二爷爷家,袁萍清都不下车,象征性打个招呼就罢了。

还不是把小芋头接上直接走。

二奶奶指挥着她的一众儿女,往花寂爸爸小货车后面拼命装东西,也不知道装啥,砰砰作响,扔得车都震动。

袁萍清在车里冷哼一声,像是对着花寂吐槽,“无所不利用,根本就是要来装货的,拉人都是顺带。”

花寂深以为然。

装差不多了,花寂爸爸上车了,小芋头在车下和长辈们告别,袁萍清问道:“都是些什么东西?”

“旧的床板子,他们拆了个床,沙发,送到我妹子家里。我叔叔婶婶换了新的家具。”

“哼。舍近求远。”

花寂知道妈妈是什么意思。

“我们要人家这个床干什么!”花平津也听出来了。

“笑死人,你若真要你有信心人家会给你?”

“我不要。”

—啪,小芋头开了车门。

花平津的车是双排小货车,第二排只是一个横躺的座位。

小芋头也只能挤在后面了。

一一打招呼告别之后,准备走了,已经是12点半了。

就在车发动的一瞬间,二奶奶在家人中间突然对着汽车喊了一句:“平津哪,留下了吃了中饭再走吧?”

车的喇叭声里,夹杂着花寂爸爸的“不了不了。”

花寂心里藏不住的嫌弃,怎么怪妈妈对他们有意见。

这个当口来一句留下了吃中饭,的的确确是吃不到他们这家亲戚的一口粮食。

当小货车开出他们家院子,花寂的归乡之旅才正式开始。

离开那些嘴脸,袁萍清的心情好了一点。

她转过头说,“小芋头,你又长高了吧。”

一开始,小芋头看到花寂就很欢喜,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亲昵的姐妹兄弟。

而小芋头住在他的外公外婆家,对他而言也有寄人篱下的个中酸楚滋味。

他喊舅舅的那些亲人,虽然有孩子,按照关系比花寂近多了,可是一有矛盾,吃亏的总是他,他觉得外公外婆是偏爱他们的。

偏偏他们又总能在自己面前对着他们的父母撒娇,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自己,勾起自己的思母情节。

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他扔在市里,就是图所谓良好的教育,大人们都不理解“陪伴才是成长最重要的教育”。

对小芋头来说,他最快乐的时光便是回了乡下,而乡下大多数情况,例如童年里的暑假,寒假,出现最多的是花花姐姐,花花姐姐又好看又开朗,还不娇气,比家里那些只知道哭鼻子找妈妈的弟弟妹妹不知道强多少。

所以,看见花花姐姐,小芋头便能自来熟,也不拘谨。

听见花寂妈妈说自己又长高了,就大方说:“我喜欢打篮球啊,天天运动的。”

“运动好,就是要多运动。”

“可是我外婆说天天跑,一身的汗。”

“打球多好的事情,你别理她。”

花寂想她妈真是的,但凡是二奶奶的她都要反对。

“小芋头,不好意思,你只能挤在里面。”

“挺舒服的呀,我还可以躺着呢。”说着话,小芋头顺势倒下去,“你们看,睡觉多舒服。”

花平津也笑了,他又提醒道:“小芋头,脚边上有我给爷爷奶奶买的东西,你注意一下别踢着了。”

小芋头连忙把脚抬高,仔细看了看。

花寂瞄了瞄,“你这么高,腿不好伸了,把东西提到我前面来。”

小芋头赶快照办,袁萍清接了过来,在前面搁置好。

一路上,袁萍清和小芋头聊天比花寂还多,但是大体上都是在套话,左右不过是通过小芋头的嘴,了解二奶奶家里的人情世故。

花寂带着耳机,望着窗外。

一幕一幕画面往后不停闪退。

花寂只觉得自己坐在车里,是被动地前进。

耳畔的旋律,响起superstar那首歌,想起她没看见的白星怿的脸,不知道他有没有正视过自己一眼;

想起和自己多说了几句话的梁澈,不知道他是否仍然以为那封匿名的信出自她的手笔,那他还和自己讲话又意味着什么。

从城市,到郊区,从建筑,到田野,从山林,到湖泊。

眼前的风景变化多端。

花寂的心情,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变幻莫测。

妈妈在嗑瓜子,这是她唯一的爱好了,再说不嗑点瓜子,她也是晕车得不行。

小芋头横着躺下,果然很快睡着了。

花寂看着她爸手中的方向盘,产生了很现实的感觉。

她的一切,就像现在一车人的生命一样,目前都掌握在她爸爸手中,尤其是小芋头躺下的位置又没有安全带。

她爸爸稳,她们自然顺遂。

尽管有再多怨气,恨意,与恐惧,花寂还是默默许了个愿,她希望花平津开车的生涯,平平安安。

何以笙箫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