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嘉靖承明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亲军卫出动,血流成河!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亲军卫出动,血流成河!

书名:嘉靖承明 作者:枫渡清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9 21:16:59

而王鏊在见到朱厚熜出现后,也感动不已地要含泪起身。

朱厚熜按住了已骨瘦如柴的他:“继续躺下吧,大礼皆免。”

王鏊只得躺下,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声:“谢陛下!”

接着。

朱厚熜就对王鏊说:“朕听闻公的病加重了,今日下午也无事,便来看看公,公现在觉得如何?”

“陛下怜悯老臣,老臣自是铭感于肺腑,鞠躬尽瘁也报答不了君恩厚情于万一!”

王鏊颇为感慨地回道。

朱厚熜则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双手放在大腿上,笑着说:

“公为国朝为朕已尽了全力,谈不上再报答的事。”

“朕来见公,只是让公放心,公百年之后,朕不会让公身后之事潦草的,就凭公在朕即为之初,就给朕进献《讲学篇》、《亲政篇》,以正朕之位!”

“让公为朕这一朝,第一个被追为文正公的人!”

朱厚熜知道王鏊最在意的就是身后之名。

而看在王鏊之前主动配合他,得罪官僚集团,使得他这个皇帝不用自己直接掀桌子的份上,朱厚熜也就觉得,自己有必要来给王鏊一个这样的承诺。

因为,他这样做就能让后面的大臣知道,只要愿意为他这个皇帝去得罪天下官僚,那自己这个皇帝就不会亏待他。

当然……

朱厚熜承诺给王鏊“文正”谥号,也有要刻意抬高王鏊身份,然后借着王鏊的两篇奏疏,作为将来继续改革之名义的意思。

王鏊这里听朱厚熜如此说后,顿时就有了些精神,也更加感动地说道:“陛下厚爱,老臣只恨未能早逢陛下呀!也羡慕袁石首至极!”

而一旁的徐缙听朱厚熜这么说后也是大为震动,内心雀跃不已。

因为王鏊的子弟都不读书,都更喜欢经商。

所以,他这个女婿无疑是惟一可以借着王鏊封文正的这个政治待遇,而得到在政治上的相应优待的。

而王鏊说恨不能早遇朱厚熜,乃至羡慕袁宗皋,也的确内心肺腑之言。

他的确不喜欢他自己的那个皇帝学生。

毕竟,正德的性子的确很难让一个清流儒臣喜欢上。

朱厚熜这里在王鏊这么说后,则只是笑了笑,说:“朕今日既然来了,震泽公可还有什么不能宣之于本的话要对朕说的?”

王鏊这里则嗫嚅了一下苍白的嘴唇。

接着,王鏊就道:“陛下是有雄心壮志的圣君,天下儒臣约束不了您,反而只会被您操纵,老臣也已放弃了要让陛下按臣等之意来行事,只愿意顺从陛下,成全陛下中兴华夏的抱负!”

“但只是……”

“陛下走的这条路真的不容易!”

“大明已是积重难返,而重振尚且不易,何况我华夏文化?”

“自唐以后,守内虚外已渐成治国主流,为的就是避免内乱不止;”

“当然,这虽让朝中内乱大减,但还是难免因此导致外患加剧,使得王朝难免继续兴亡更迭。”

“所以,陛下才反其道而行之、有另辟蹊径的意思!”

“臣也不知道陛下这样做是福还是祸。”

“臣只是请陛下不要因为阻挠与非议日渐增多而放弃,就渐渐心灰意冷,士不可以不弘毅,陛下真要重造华夏,建起非凡伟业,就得坚韧不拔!”

“不然,人家就等着你稍微妥协一些,然后便非议阻挠倍之!水滴石穿,众口铄金,天下庸陋鄙薄者,虽然不能奈如今声威日重的陛下如何,但依旧坚持非议诋毁,表达抗议,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让陛下将来因此渐渐松懈疲惫的目的。”

朱厚熜点了点头。

王鏊则继续说道:“北方边将叛逃,而引虏入关;南方逆臣起兵,而毁君戮民;皆是陛下革新图变后难以避免之事,就算有所代价,也请陛下不要因此歉疚于心,愚民虽多,但也知道宁为太平之犬,不为乱世人,故不会因为陛下改革而牵连到自己就要如何。”

“何况,照陛下如今这样做,民智还会渐渐大开,到时候,越来越头疼的就不是陛下,而是天下官僚与豪右了。”

朱厚熜点首:“朕知道了。”

“臣祝愿陛下真能重振大明,重振华夏。”

王鏊这时则笑着说了一句,随后就闭上了眼,随后气息也越发微弱起来,脸色也渐渐变成绿色。

“震泽公?”

朱厚熜唤了一声。

王鏊微微张口却突然又没有再张,且只把手垂了下来。

朱厚熜不由得伸手试了试鼻息。

随后,朱厚熜就微微一怔,然后看向徐缙:

“令翁已离世!”

徐缙一愣,随即跪了下来。

接着,整个屋内就是哭声一片。

朱厚熜也离开了王家,且对黄锦说:“传旨,辍朝三日!所以朝臣必须来吊唁,让都察院派御史记名!令让礼部上本请追谥其为文正。”

“是!”

朱厚熜知道许多官僚对王鏊早就感到失望。

所以,朱厚熜就直接下旨让官僚们必须来吊唁,强行逼着官僚集团受他的个人意志支配。

对王鏊之前揭发雅贿等官场陋规以媚天子而的确开始讨厌王鏊的官僚们,在收到此旨后,只得前来吊唁。

朱厚熜虽然因王鏊要辍朝三日,但也不是真的不处理军政要务。

他还是会在御书房和几个御书房大臣继续议政的。

朱厚熜正听着熟悉边务的杨一清给自己讲着大同的地势地貌。

“陛下,这就是大同镇山堡。”

“据大同巡抚报,这一带的边墙垮塌失修,而去大同只有一条路,所以俺答如今入侵大同,那只会从这里来。”

这一天。

御书房,杨一清正给朱厚熜指着大同一些关卡的位置,还说起大同一带的地势来。

朱厚熜听后也渐渐对大同镇附近的地理情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而杨一清也向朱厚熜说起了大同镇眼下垮塌的一些地方,且先提到了镇山堡一带。

朱厚熜听后就点了点头,也算是知道了为何亲军卫会被兵部先调去这里的原因。

虽然王鏊让他朱厚熜不必太在意改革对底层军民带来的阵痛,但是,朱厚熜还是希望自己的亲军卫能成功击退俺答部,进而避免大同境内真的出现军民被杀戮的惨剧。

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且说,在吉囊为朱厚熜唱歌跳舞半个多月后,天子亲军金吾卫也到达了大同镇山堡一带。

巡视的哨骑也与李瑾派来的鞑子斥候碰见了几次。

李瑾也在这之后得知了镇山堡有官军增援的消息,且将此消息告知给了俺答。

俺答听后便让李瑾不要轻举妄动,而他自己则带着主力骑兵,也到了镇山堡垮塌的边墙一带。

当俺答看见已经不到人腰的边墙后,也就还是没有因为边墙后出现明军而有退缩之意,只笑着对李瑾说道:“我没想到你说的垮塌地方会垮塌的这么严重,看样子你之前负责这一带的防卫时,没少贪墨工程款。”

李瑾颇为尴尬地笑了笑:“大汗说的是,但若不是如此,大汗这等草原上的英雄不就更难寇掠发财了吗?”

“你卑鄙无耻之程度,让本汗也颇为震惊。”

俺答呵呵一笑,就对自己身边的万户蒲儿奴说:“尽管有明军在墙后列阵,但这边墙既然垮塌的这样厉害,你还是带一万骑兵先冲过去试试虚实。”

蒲儿奴拱手称是。

接着,他就带着他麾下的一万骑兵开始向垮塌的边墙一带缓缓加速。

而在垮塌边墙后的明军中,列在最前面的就是俞大猷所率的神机营。

俞大猷这时捏紧了腰间的佩刀,也抿紧了嘴唇。

他这是第一次带兵在北方与鞑子对战。

内心自然是七上八下的。

不过,俞大猷倒也不是因为畏惧鞑子而紧张,而是担心自己神机营的新兵们会因为紧张,让自生火铳发挥不了效果。

他在这时的确用余光瞥到有新兵在拿火铳时手臂发抖。

俞大猷因此走到了这名士兵背后,拍了拍这新兵的肩膀:“别怕!越怕越容易死!”

这新兵没有搭话,只咬紧了腮帮子,也把手里的自生火铳捏的更加紧。

“举铳!”

俞大猷则在看见鞑子骑兵已经加速完成,排山倒海一般冲过垮塌的边墙,加速往坡下自己这边的火铳手冲近时,就大喊了一声。

于是,神机营的火铳手都在总旗官的喝令下,齐刷刷的举起了火铳。

俞大猷也在眯眼看着这些鞑子骑兵越来越近时,而再次喊了一声:“发铳!”

传令兵也就把举起的令旗放了下来。

紧接着,一刹那间,就是大量炒豆子一样的声音响起。

坡上的鞑子骑兵成批成批地从马上飞了出来,然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第二排跟上。”

俞大猷因此嘴角微扬,心里松快了许多,且再次喊了一声。

后面一排火铳手也站上了前,代替了第一排火铳手站的位置,并对继续冲来的鞑子骑兵开了火。

这批鞑子骑兵再次成批成批倒下,没多久,整个山坡就血流成河。

俺答见此大惊,看向李瑾:“这支明军的火铳手怎么发铳前后时间怎么这么短?”

李瑾也不解地认真看向了前方,然后说道:

“他们的火铳好像没有火绳,应该是新火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