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1987我的年代 > 第153章,我就是这么的受欢迎(求订阅!)

第153章,我就是这么的受欢迎(求订阅!)

书名:1987我的年代 作者:三月麻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06 22:04:41

面面相对,近距离搂着肖涵的细柳腰,李恒突然生出一种“世界要是在这一刻静止就好了”的贪婪。

见他深情款款地凝望着自己,见他情绪逐渐由浅变深,肖涵眼睛眯成月牙问:“李先生,您在想什么?”

李恒定定地注视她红唇,鬼使神差说:“我想吻你。”

话刚落,热血沸腾的他直截了当把嘴凑了过去。

看着越来越紧的嘴,肖涵惊吓,慌忙偏过头。

“啵”

声音很小很小。

软软的、糯糯的、湿漉漉的,肖涵虽然本能地躲避,但右嘴角还是被亲到了。

见他大有持续吻下去的意思,肖涵小心肝砰砰直跳,扭过头,把左嘴角也让他亲一下,然后可怜兮兮地求饶:

“上次亲两边脸蛋,这次亲两边嘴角,下、下次再给您亲嘴,这是学校,放过我。”

李恒眼睛一亮:“真的?”

肖涵快哭了,笑得比哭还难看,点头,点头,又点头。

可能老天都在帮她,这么偏静的角落都有新生和家长来逛,李恒得意笑了笑,适时松开了她。

他了解这姑娘的脾性,在当前这种关系下,没人的时候适当拉近暧昧,只要气氛烘托到位了,她不会太过反对,心里甚至可能还窃喜。但在人前,那绝对是不行的,她脸皮有点薄。

“我第一次你们学校,陪我到处逛逛,等会咱去吃饭。”眼见人群越来越近,李恒如是说。

“好的,李先生。”

肖涵不确定刚才的搂抱有没有被人看到?

但总感觉对向走过来的人群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心慌慌地乱跳,耳根滚烫,低头连忙拉着李恒走了。

“这女娃生得真美,可惜了,大白天的跟人搂搂抱抱,不成体统。”李恒和肖涵经过人群时,一位上了年岁的大妈跟自家人悄悄嘀咕。

自以为是嘀咕,可天生大嗓门,声音还是一字不落传到了李恒和肖涵耳朵里。

一下子,肖涵整个人如同盛开的玫瑰,全身绯红,脑袋再往下垂了几分,快垂到胸口了,轻咬贝齿加快了逃离的速度。

李恒本想停下来看看大妈长啥样,怎么管天管地管空气?管那么宽?我亲我媳妇儿还犯法了?

但腹黑姑娘一刻也不想多呆,拉着他的手径直往右边小道走。

临走之际,还能隐隐听到声音:“奶奶,你少说两句吧,人家听到不好。”

七拐八拐不知道走了多远,肖涵跳到嗓子眼里的小心脏终于慢慢平息、回归了心口位置,某一刻,她脸红红地抬起头,拧巴望着他。

就这样两人望着望着,忽地一同笑了。

李恒说:“你知道我刚才在想什么吗?我好想对那老妇人说:这是我媳妇,扯了证的。”

肖涵羞涩地移开视线,不敢看他,脆生生道:“您真是我的克星。”

能不克星吗?

都克她6年了,这是第7个年头了。

突然传来一阵不和谐的声音,肚子咕噜咕噜叫,李恒说:“早餐吃得烧麦和豆腐脑,肚子有些饿。”

“那我们去吃饭吧。”来到人多的地方,肖涵终于从某人手里抽离了右手,带着他去了校外的一家小馆子。

她说:“这老板是郴州的,前两天我和爸爸妈妈都在这吃,味道很好。”

这家店李恒熟悉呀,前生两人在这吃过很多次,味道确实还行,关键是可以吃有辣椒的炒菜,这点比附近的其它馆子都强。

要了两个荤菜,一个素菜,加起来2.8元钱,李恒问:“喝点汽水吗?”

肖涵同意了。

等店老板拿着菜单离去,李恒问:“叔叔阿姨什么时候走的?”

肖涵说:“今早5点多去的火车站,赶7点那趟列车。”

真巧,麦穗父母和孙母大致也是这个时间点去的火车站,也是7点那趟车,看来是一趟车啊。

不过稍后他又觉着不意外。

因为这年头的火车班次不多哇,尤其是跑湘南那么远的地方,一天下来也就一两趟,能不碰到一块吗?

李恒明知故问:“这边还有熟人么?”

“有一个,高中隔壁207班的张海燕和我在一个学校,我们两家是一起来的,您认不认她吗?”肖涵问。

207班也是一中的理科实验班,前生差不多是肖涵最要好的三闺蜜之一,经常来家里吃饭。

只是遗憾地是,对方不能生育,婚姻苦熬了5年最后还是离婚了,据说是张海燕婆婆逼其离婚的,后来她一直把李恒和肖涵的儿女当亲生的对待。

李恒颔首,“有印象,高高的,瘦瘦的,皮肤很白的一个女生,对不?”

肖涵说:“对,就是她,本来还商量好中午一起吃饭的,没想到你会来。”

李恒眯眯眼:“没猜到我会来?我在你心里就这么没份量?”

肖涵最爱看他为自己较真的样子,努力甜甜一笑说:“哪有,我只是觉得应该没这么快,毕竟您对沪市这边也不熟悉,要找学校、找班级、找宿舍,需要时间的嘛,而且马上军训了,我以为要等到军训后才见到你。”

李恒看着她眼睛:“你长这么漂亮,需要费力气找么,我只要到你们学校随便拉个人问问就知道了。”

虽然清楚honey在恭维自己,可肖涵就是心里高兴,沉静的面容下嘴角还是忍不住微微勾出了一丝弧度。

没多久,菜上来了,两人边吃边聊,主要是分享各自在复旦和沪市医科大学的所见所闻。

中间,肖涵想起什么,问:“听海燕讲,我们学校有9个人在沪市读大学,那麦穗似乎也没考上北大,差两分,如今在复旦,您有见过她没?”

李恒夹一块她爱吃的辣子鸡丁,“见过,等有时间了,再叫上缺心眼和阳成,我们老乡一起聚聚。”

“好,听您的。”

吃过饭,两人又在校园里散会了步,下午3点过,两人分开了。

肖涵要去开班会,导员要求她们3点半之前赶到教室。

临分开前,她抽冷子问:“李先生,您知道我为什么一直留长发吗?”

嘿,这问题可难不倒他,前生这腹黑姑娘就问过。

李恒信手拈来,伸手温柔地抚摸她的青丝:“我初中时说过,我喜欢长发女孩。”

肖涵左手用力把着右手,不争气地说:“我是偷听到的。”

留长发这话,他是对陈子衿说的,当初子衿想赶时髦剪个学生头,他不许,然后就有了这话。

而这些年,肖涵因为这话一直保留长发。

李恒把拉到怀里,抱住,在她耳边轻轻说:“我知道,我现在还喜欢长发。”

在他怀中允吸几口带有皂角的清新味道,肖涵微仰头,“那我去教室了,你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

“嗯,我会注意的。时间快到了,去吧。”李恒点头,松开她,放她走。

肖涵走出几步,又折返回来,眉眼弯弯伸手:“把您的班级地址告诉我。”

李恒满脸期待:“打算给我写信?”

“不,我哪天心血来潮就去突击你,看咱们李先生老不老实?”肖涵脸上露出两个迷人的小酒窝。

李恒:“”

没电话没手机的年代,便签本和钢笔都是随身标配,李恒拧开笔帽,刷刷在纸上写了班级地址和邮编。

“那我真走了,您保重。”

“好。”

依依不舍目送她离开,李恒在原地站了许久,尔后返身往校门口行去,他也得去赶公交车了,要不然再晚一点就是下班时间,会非常拥堵。

看到他转身离开,肖涵从一簇灌木丛中走了出来,呆呆地望着他背影,突然好伤感。

莫名的她想家了,也想他了。

回到教室,肖涵习惯性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开始写日记,写关于他的日记,只属于他的日记:

今天我向他表白了,好吧,那不算表白,算刑讯逼供,过程有些狼藉,好在结局向好。

由于她们的存在,尽管故事不像表面那么美好真诚,至少我对得起自己,至少他心里有我。这算不上完美的爱情,但我对他的心依然绝对纯净。不管将来如何,至少可以在思念的时候拿出来回忆,用过剩的想象力把它装扮成五颜六色,温暖自身

老实讲,他讨厌坐公交车。

但由于和肖涵刚见面,两人关系更进一步亲密,他心情非常好,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乘公交车的苦恼。

有那么片刻,他甚至在想,要不是这年代的小轿车太贵,要不是想让来之不易大学生活更加纯粹一些,他都有买辆车的冲动。

87年的沪市远没有后世繁华,街道上最多的依然是自行车,不过到底是国内经济中心,小轿车并不罕见,隔山差五就会从眼底下过去一辆。

“小伙子,你是学生吗?”

就在他望着外面出神的时候,一中年大叔从后面坐了过来,挨着他坐下,然后发问。

李恒回头瞅瞅对方,头戴鸭舌帽,面容陌生,不认识此人。

见李恒对自己生起了警惕心,中年人拉开腋窝下的皮夹拉链,从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他说:

“我是一名选角导演,目前正在筹拍一部电影,我观你外形条件非常不错,尤其是身上这股子文艺范很吸引人,有一个角色应该挺适合你,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剧组试试镜?”

李恒接过名片一看,名字陌生,但碍于人在眼前,没有失礼地把名片丢出车外。

察觉到他兴致不高,中年人介绍说:“谢飞谢导你听过吗,一个优秀的导演,我”

李恒打断:“对不起,我不太关注影视圈。”

前生他就从不关注娱乐圈,甚至后来发展到连电视机都几十年没主动打开过的地步,哪会对捞什子演戏有兴趣啊?

老子当大作家不好吗,不更吃香吗,地位高多了,傻子才去看别人眼色演戏。

一句话把天聊死了,中年人也感受到了他的不耐,但想着这个角色找了好多人都没找到合适的,试图再劝说:

“以前没关注没关系,以后”

接下来,中年人开始了哔哔叨叨之旅,李恒好几次想终结话题,可奈何对方说话太过好听,太过悦耳,弄起他都不好发脾气。

中间,公交售票员过来提醒中年人,“你到站了。”

中年人看不都看,从兜里掏出一块钱,“补票。”

售票员问:“补去哪?”

中年人灵机一动,指着李恒说:“跟他去一个地方。”

售票员瞧眼李恒,道:“复旦大学,收你3毛。”

李恒:“”

他娘的,这售票员成精了,竟然记得自己到哪里下车。

继续往前开了一段路,李恒突地喊停车:“师傅,停一下,有下。”

“你不是去复旦?”

“我临时有点事。”

刹!

车子停了,李恒下车。

中年人像个跟屁虫似地,跟着下车。

李恒头疼,返身认真道:“大叔,你早点死心吧,我不可能去演戏的,也不瞒你,那玩意我看不上。”

“没事!没事!我今天完不成任务,回去也是挨骂,四处走走也挺好。”中年人破罐子破摔,主打一个倔犟,笑呵呵跟在后面。

李恒撇对方眼,懒得理,随他了,很是利索地穿过马路,进了对面一家钢琴培训中心。

话说他最擅长的乐器是二胡和钢琴,二胡家里就有,从小就和李建国同志有接触,要是将来哪一天自己手痒去玩,也不会显得太过突兀。

可钢琴不一样啊,今生他一直穷得叮当响,又来自乡下,哪有机会接触这东西?

假若哪天他心血来潮上手玩,那不是一个**ug么?

所以,他刚才在公交车上看到这家培训中心时,就有了想法。

培训中心在二楼,室内环境不错,艺术气息比想象的还要好,里面有10台钢琴,其中4台有人在练习,旁边有老师一对一进行专门指导。

李恒刚进去,就有一个30来岁的女人迎了过来,“你好,是学钢琴吗?”

李恒嗯一声,在里面转悠了一圈,并在其中一房间外边听了会,随口问:

“还有水平更好一点的老师么?”

女子惊讶地看了看他,然后带他到自己平时用的钢琴面前,亲手弹了起来。

弹得是“肖邦小夜曲”,一首弹完,她抬头问:“这水平够不够?”

李恒这时才注意到旁边的证书,女子貌似参加过国际赛事,还取得过一些名次,名次虽说不高吧,但能取得名字就已经证明很厉害了。

他问:“你亲自教的话,多少钱?”

女子起身给他和中年人倒杯茶,道:“这看你要学多久,学到什么程度?”

李恒想了想,“先到你这里学半年,不过我是学生,时间不定,我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过来。”

女子问:“哪所大学?”

李恒道:“复旦大学。”

女子说:“倒离得不是特别远,那这样吧,你先交300,到时候根据你所学时长和课数多退少补。”

这年头能学得起钢琴的人,还是复旦大学生,女子没有任何怠慢之心。

当然,女子并不认为李恒真的想学钢琴,可能只是一时兴起玩票性质的,毕竟开店这些年已经碰过不少这样的大少爷。实属司空见惯了。

闻言,李恒从兜里掏300放桌上,“那你今天开始教我两课时。”

在这年头300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女子就没见过这么爽快的学生,一时间确认问:“真学?”

李恒说:“你赶紧把钱收起来吧,不然我反悔了。”

女子听笑了,伸手把钱揣衣兜里,自我介绍道:“我叫陈思雅,是这家培训中心的负责人,你以前有没有接触过钢琴?”

“你从头开始教”

既然是小白,那就把小白扮演到底,至于后面进度飞快,那自然是天赋咯,自然还有其它说辞。

这个下午,签完合同后,陈思雅教得很认真,李恒同样学得认真,两节课90分钟转瞬即逝。

授课完,陈思雅忍不住夸赞道:“你虽然学晚了点,但十分有天赋,不论是手指还是悟性,很适合钢琴这碗饭。”

老子当然有天赋,水平不比你差多少,李恒腹诽一句,然后谦虚说:“还是陈老师教的好。”

“你也别叫我陈老师了,我比你大个10多岁,就叫我陈姐吧。”陈思雅对他的感官不错,如是这样说道。

“诶,行。”

老师老师叫着,确实怪怪的,知道的是在学钢琴。

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在关起门来研究岛国艺术片呢。

走出房间,李恒愣住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那位中年大叔竟然还在,你咋不上天呢?

看到李恒出来,中年大叔站起身,笑呵呵道:“小李兄弟,到饭点了,我请你吃饭,咱们边吃边聊,交个朋友。”

这饭可不兴吃,吃了就落把柄了,李恒当即决定忽悠,伸出食指说:

“老哥,不是我不近人情,演戏这种事我家里真不会允许的,我家是这座城市的这个。”

中年大叔眼睛立马直了!

身后跟出来的陈思雅也是显得有些吃惊。

得咧,原子弹威力太大,误伤了一个,不过管她信不信呢?信几分呢以后教钢琴肯定是更加用心了的。

中年大叔心有不甘地走了,知难而退。

目送大叔离去,陈思雅细细打量一番他的外在条件,心想不演戏是对的,这干净的气质放娱乐圈就玷污了。

陈思雅发出邀请:“现在是晚饭时间,要不一快吃个便饭吧?”

李恒摆手拒绝,“不了,陈姐,我还有点事回学校。”

他确实有事,刚才临时起意学钢琴忘了神,把麦穗和孙曼宁给忘记了,也不知道那两姑娘是不是还在庐山村租房?

也不知道编辑邹平今天有没有给自己送版税汇票过来。

这念头一起,李恒一刻都呆不住了,辞别陈思雅,慌忙往公交站牌赶。

陈思雅抬头望眼天色,对里边的员工说几句,就开动停在门口的吉普212追上了李恒,摇下车窗说:

“李恒,上车,我要去复旦接个朋友,顺路。”

有顺风车搭,那感情自然好哇,李恒压根不知道客气为何物,至于对方接的是谁,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识趣地没问。

培训中心离复旦确实不远,驱车十多分钟就到了,下车时,李恒表示感谢:“谢谢你,陈姐。”

陈姐点了点头,开车继续往前,一个拐弯进了复旦校园。

在校门口张望一番,李恒买了一份带有芝麻的千层饼,一边走一边往庐山村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