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回1978都市放牛 > 第1章 我这是重生了

第1章 我这是重生了

书名:重回1978都市放牛 作者:飞鱼化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07 22:56:25

黄河从上游一路冲来,穿过黑山峡,流过大柳树,来到沙坡太极湾便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抖了抖身上的尘土,尘土落下就形成了肥沃的黄河平原。天下黄河富大夏,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远看黄河就像一条白色的丝线纵贯平原的东西,水鸟在天空鸣叫,鱼儿在水中翻跳。黄河的南北两岸平畴如砥,绿树成荫。平原南依香山,北靠照壁,西挹沙山,东锁青铜,真乃古今锁钥无双地,塞上江南第一川。这里不但物华天宝,更是人杰地灵。据说苏武曾在南山上断桥退匈奴,才最终回到了大汉朝,大诗人王维从长安经萧关过黄河来到这里,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不朽诗篇,当年杨家将抗金的时候粮草断绝,睡佛寺流出米来,宋军最终度过难关打败了金兵。还有人有鼻子有眼的说过,康熙爷访大夏时,还在杨家大桥跟杨家寡妇生了个千岁爷。还有人说,当年的黄河水很大,上上下下的运输全靠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当地人叫排子),河南岸有户人家,男人划排子的时候,女人雁姑总是站在南山上望夫回家,一年又一年盼男人回来,长等不见,短等不见,站的时间长了,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望夫石,村民们自发为她塑像立庙,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雁姑庙。还有不少人见两只神羊,每逢月圆之夜就在枣林里打角,可是人一去就不见了,人们很惊奇,听见多识广的老人说,那是神羊。羚羊打角的地方都是风水宝地,于是村民们在羚羊打角的地方建起了羚羊寺……总之一句话,这是一片美丽的地方。

别的不说,单说黄河南岸的王家村,为什么要说这里,王家村在黄河南岸是一个大村子,有四五百户人家,这里王姓最多,我们的主人公王江海就出生在这里。前些年王江海买了几十亩田,种上果树,退休后,过起了田舍翁的生活,一有时间就到自家的果园里。早晨除草,中午休息,下午看书,晚上喝茶饮酒,闲暇时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作息随心意,睡觉自然醒,今天一早出门只身来到自家的果园,秋风飒飒,金风送爽,已经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苹果染上了红脸蛋,长把梨透出了金黄,枣子红的像玛瑙,风一吹来,果香四溢。正是:枣晚红含火,李秋脆得霜。王江海在树下看着钱彩的《说岳全传》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迷迷糊糊睡得正香,头上就被书本砸了一下,猛得醒了过来,“是谁偷果子?”教室里突然一阵大笑传来,“这小子怕是梦见了周公!”一旁的张铁柱赶忙推王江海说:“赶紧站起来,是数学老师!”王江海一脸迷糊的站起来,环视四周发现自己竟然是在课堂上,教室里北边的墙上贴着叶帅写得诗句“攻城莫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讲台上方贴着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此时数学老师正瞪着愤怒的牛眼看着自己,数学老师姓张,名建民,是一个民办教师,初中毕业,大队会计出身,头戴一顶蓝帽子,帽盖右边的盖子向下耷拉着,眼睛大而无神,右边靠嘴的地方长着一撮毛,个性张狂,讲课经常讲不下来题就挂在黑板前,偶然脑洞大开,就会眉开颜笑。批评学生时脏话连篇,恶毒至极。今天王江海活该倒霉,“王江海,你先人埋到屎坑里了,一脑子的屎。一上课不是耍你家的棺材匣子,就是玩死人丧棒(棺材匣子者,文具盒也。死人丧棒者,铅笔钢笔也)。”王江海此时一脸的震惊,这是四十年前,初二(2)班的课堂,难道是自己穿越了,回到过去,看看四周的同学,看看眼前的老师,终于相信自己是回到了过去,不由得心中一阵狂喜,是的,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王江海发声了,“张老师,对不起,我太累了,不就是初中数学吗,你随便出题吧,我做不下来,您随意处置我绝无二话。”张老师说:“好吧,这是你说的,去讲台上,把我刚才出的题做出来,就不追究你今天上课睡觉的事了。”王江海二话不说就到了黑板前,拿起粉笔书写起来,一气呵成,不到二分钟,答案就呈现在大家面前。说实话张老师根本就不会做这道题,正在左右为难之际,看到王江海睡觉,才转移目标向王江海大发雷霆,借此掩盖自己的窘境。王江海上一世曾经师范大学毕业后,就当了一辈子市一中高中数学老师,虽然郁郁不得志,但是在专业领域也算是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几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做这样的题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只看得张老师和同学们瞠目结舌,石化当场,王江海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真是见鬼了!在大家目瞪口呆的时候王江海走下讲台,死党张铁柱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哥们真牛!”座位后面的学霸柳风荷也不由的蹙眉,暗暗想,没想到王江海这么厉害,自己都还没有想出解题思路,他就做了出来,这还是原来那个王江海吗?王江海看着柳风荷一脸的怪异,这是自己前世的妻子,跟自己吃尽了苦头,这一世自己重生回来,一定呵护好她,好好让自己再爱她一次,满脸宠溺地看了她一眼,心里暗暗发誓,有的是时间,还来得及补救。就在这时候下课铃声响了,张老师喊了声“下课!”就走出了课堂。

接下来是物理课,代课老师是一位师范毕业的老教师孔晓融,眉清目秀,温文尔雅,对同学态度和蔼,循循善诱,让人如坐春风,只见孔老师拿着一份报纸向同学们说,今天我先给大家推荐一位天才他叫宁铂,他是江西赣州人,两岁能背百首诗词,五岁下围棋赢过成人,八岁夜观天象熟识星座,九岁熟读医书,可开方诊病。十四岁的宁铂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而后孔老师读起了介绍宁铂的报纸,大家立即被宁铂的实际感染,纷纷下定决心,向宁铂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王江海知道这场造神运动中的主角宁铂最终在2003年出家,此后行踪飘忽,与滚滚红尘,再无关碍,黯然离去,泯然众人,揠苗助长的行为,令人唏嘘。随后孔老师发下来一份试卷当场考试,同学们都在紧张地答题。王江海坐在课桌前,他的眼神专注,快速地阅读着每一道题目。他手中的笔如同舞动的精灵,在试卷上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字迹。

物理老师在教室里巡视,当他走到王江海身边时,不禁停住了脚步。老师惊讶地看着王江海,他几乎没有停顿,答案如流水般从他的笔下涌出。老师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他意识到这个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思维敏捷。王江海似乎没有感受到老师的注视,他完全沉浸在答题的世界中,每一个公式、每一个概念都在他的脑海中清晰可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江海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试题。他轻轻地放下手中的笔,自信地检查着答案。物理老师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对王江海的表现充满了赞赏。他知道,这个学生不仅答题神速,而且准确性也很高。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王江海交上了满意的答卷。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而物理老师也对他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次考试,让王江海展现出了他在物理方面的卓越才能,也让老师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上了两节课,已经到了放学时间,因为是在村里的初中读书,所以一日三餐都在家里吃。回到家里,看着用土坯建造的五间烟熏火燎的破旧的房屋,三间正房,两间耳房,伙房就在耳房里,王江海看着厨房的锅里放着的饭菜,鼻子一阵发酸。家里没有人,父母已经下地了,家里总共有五口人,哥哥王江川今年二十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初中毕业没有被推荐上上高中,早早挑起家里的重担,冒着生命的危险到小煤窑去背煤。自己是家里的老二,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在小学读书现在还没有回来,妹妹文秀读书挺上进,成绩也好,后来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妹妹读完初中,再也没有读书,后来随便找了个人家就结婚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既然自己重生了,就要改变她的命运,帮助她们上大学,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正吃着妹妹回来了。

妹妹今年十四岁,上五年级,身材细瘦,中等个头,给人一种娇小玲珑的感觉。身上的衣服同江海身上穿的一样,补丁摞补丁,好像老和尚的百衲衣,她的眼睛闪烁着独特的秀气。由于营养不良,她的皮肤略显苍白,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反而增添了几分清雅。妹妹的头发柔软顺滑,总是整齐地束在脑后,显得干净利落。她的笑容格外迷人,充满了活力和善意,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她。四十年后看到自己的妹妹,心情格外复杂,眼前的妹妹让王江海一时不知所措,眼睛有些潮湿,嗓子有些堵,声音有些沙哑招呼妹妹:“文秀快来吃饭,饭还热着呢!”

锅里放着两碗米饭,一盆子土豆炒小白菜,菜里飘着几点零星的油花。兄妹两人几大口就吃完了。这时门外传来张铁柱的喊声:“江海,饭吃完了没有?”江海回应着:“吃完了,马上出发。”文秀问:“哥,你们去哪?”江海说:“我和铁柱到黄河中间的滩上去收鸭蛋。”一听有好吃的东西,文秀说:“哥,我也要去!”江海说:“好吧,你就在河边等我们,千万不敢玩水,要是不答应,我就不带你去。”文秀说:“哥,我答应你!”江海从家里拿了一只柳条筐子,装了一盒火柴,看了看脚上破烂的鞋子,干脆一抬脚,两只鞋子就飞了出去。江海提起筐子,装了一盒火柴,就和文秀出了家门。河滩其实就是黄河中的高地,类似于岛屿,但是发大水的时候容易淹没,河滩上面芦草,红柳生长的十分茂盛,鸭子之类的水鸟最喜欢在这里下蛋,夏季、秋季,铁柱、江海他们经常到这里收鸭蛋,改善生活。河滩离家不远,三里多的路程,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到了河边,远远地,文秀就转过身子,她知道哥哥他们要脱衣服光屁股过河了。江海、铁柱脱了衣服,找到一处没有回水的地方,向着下方的河滩蹚去,他们手里举着柳筐蹚过夹河,岸边距离河滩不到二百米,不到十分钟就上岸了。

江海他们刚一上岸,就惊起不少水鸟,惊起的水鸟在他们头顶盘旋,这是水鸟想保护它们产的卵,水鸟在天空鸣叫,仿佛在骂他们“鸡贼!鸡贼!”来到草丛里,江海、铁柱分头搜寻鸟蛋。这几年到滩上找鸟蛋的人越来越少了,原因是前年有两个青年到河滩收鸟蛋,往回游的时候,不小心遇上暗流,结果两人淹死了,连个尸体都没有找到。所以,这个地方就成了禁地。江海他们仗着自己水性好,初生牛犊不怕虎,才时不时到这个地方来收鸟蛋。今天运气好,不到一小时,两人都收了快一筐大大小小的鸟蛋,如果再找一会,肯定能收满满一筐,可是不能贪心还要举着筐子蹚水过河,两人迅速一前一后走向河边。满心欢喜举着筐子开始向下游蹚水,十多分钟上了岸。文秀早已经抱着衣服,来到下游等他们。看到他们来了,文秀转过身等他们穿衣服。江海喊文秀的时候,她才转过身,看到一筐鸟蛋,文秀太兴奋了,嘴里喊着;'呀,太好了,有蛋吃了!”江海让文秀去找柴禾,自己和铁柱到岸上去挖泥巴,江海挑了六个鸭蛋,在上面用泥巴把鸭蛋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文秀抱来了一堆柴禾,铁柱也在鸭蛋上涂好了泥巴。江海点着火,把鸭蛋放在干柴上,河边升起了袅袅的炊烟,炊烟在天空左摇右摆,好像在跟他们挥手示意。一会儿,鸭蛋上面的泥巴呈现出黄白色,泥巴彻底的干了。等火熄灭,取下鸭蛋,等到凉了下来,剥开上面的泥巴,蛋壳紧紧地贴着泥巴,从缝隙一剥,蛋和壳就分离了,热气腾腾的鸭蛋,散发出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三个人吃完鸭蛋,开始回家。铁柱肚子吃饱了,话也多了起来,问江海:“江海,你好像变了一个人,一下子变得这么厉害。”江海笑着说:“我厉害的地方多了,以后你就会慢慢知道了。”江海又从路边的柳树上,折下两根柳条,递给铁柱一只说:“走,到稻田抓鱼去!”铁柱、文秀跟在后面,江海看见一处高出其它地面一大截的稻田,用手指着说:“走,去那里。”

到了地方,江海寻找撤水口。有时由于稻田里水位高,就需要撤水,撤水时挖一个水口,水就流下低处。这个时候,田里不使用农药化肥,稻田里有不少鲫鱼,到了秋天,最大的鲫鱼有一乍长,顺着哗哗啦啦的水声,江海刚找到水口,只见鲫鱼跳着奔向水口,江海守株待兔,铁柱、文秀也跟着抓,不大一会,柳条上就串了二十多条,眼看串不下了,才作罢。三人满载而归,文秀高兴地说:“今晚有鱼吃了!”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金黄的稻田上,仿佛给它们披上了一层橙红色的纱衣。秋风轻拂着稻穗,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是大自然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晚霞如火焰般绚烂,染红了半边天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时而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时而像一群飞舞的彩蝶,让人陶醉其中。

远处的村庄飘来了袅袅炊烟,那是江海、文秀,铁柱他们家的方向。三人愉快地向家中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