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天下长宁 > 第四百一十章 有持念者

第四百一十章 有持念者

书名:天下长宁 作者:知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5 09:44:10

一座传承数百年的禅院,一夜之间就空了。

若不是怕一场大火会可能会牵连附近山居,太子李持念真没准就一把火将这禅院也烧成灰。

没烧,不代表太子就这么放过了禅院。

两天之后,驻守在二百里外的一支战兵队伍接到本属大将军的命令上山。

一千二百名战兵以急行军到了栖山禅院,奉命在半个月之内将这座禅院拆成一片空地。

除了碑林之外,所有建筑都拆了,运到山下分给百姓,或由百姓任意取之。

百姓们大为震惊,有人上前询问这是怎么了。

得到的回答是禅院里的僧人全都已经西去,禅院空了,大和尚临走之前说,愿意将禅院拆了,草木砖石,皆赠予百姓。

百姓们听说栖山禅院的人全都西去也就释然,哪想到他们认为的西去和西去不是一回事。

得了这么多东西,山下的村民一时之间不知道多少人修了新房。

尤其是村中那些积贫之户,战兵还将砖木直接运送过去帮忙翻盖。

一时之间百姓们又是夸大和尚们心善,又是夸战兵好。

拆了一座寺庙,山下几个村子的贫弱人家都得以翻修。

剩下的,还能修一座学堂出来。

又是功德无量。

在欢呼的人群后边,背着一个巨大行囊的李持念默默转身离去。

杀光禅院里的人挫骨扬灰,拆掉禅院分发砖石,这是他们当世作孽所得的报应。

留下碑林,那是历代高僧积攒下来的功德,与当世无关。

这位习惯了独行的太子殿下,从这一天开始又消失了,只要他不愿意露面,就没人能找到他在何处。

蜀中多山寨,原本就多,到了楚国末年天下大乱,很多人进山避祸深居不出的就更多了。

有些高门大户家财万贯的,为了自保也躲进山里,耗费巨资在山中修建堡垒,雇了许多护院在山中过逍遥快活的日子。

蜀中山寨其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彩衣族的十三寨、东山族的七进山门、居野山庄的楼城、世代守着一口古盐井的金雀镇这四个地方。

其中和大宁朝廷关系最近的是彩衣族十三寨以及金雀镇。

和朝廷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的是居野山庄。

地理位置最险恶,最易守难攻,所以素来猖狂不管是楚还是宁都不放在眼里的东山族七进山门。

顾名思义,七进山门是有上下七座山寨组成,从低到高有七座山门,这地方不是兵多就能随便打进来的。

楚时候七进山门因为作恶太重,地方官府请求朝廷调拨府兵围剿。

一位大将军亲自率领一万府兵前来,结果走到半路军心都快散了。

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部队行军走在这崎岖难行的地方,仗还没打,已有上百人坠崖而死,另有数百人夜宿的时候死于毒瘴。

这一万府兵断断续续走了二十几天总算到了山下,抬头一看,连那位身经百战的府兵大将军都嘬了牙花子。

实在不好打。

要想进山,先要过一条山中大河,河水从山高处倾泻下来,水势极猛。

七进山门的人修建了一条锁链桥,他们出山的时候就在锁链桥上铺好板子,回来后就把板子拆了,只剩下那几条摇摇晃晃的锁链。

七进山门的人习惯了,他们原本就久居深山,走山路也好,攀爬也罢,都是家常便饭一样的事。

而楚国府兵虽然善战,到了这却连用武之地都没有。

他们就算也砍伐树木做成板子扑在锁链桥上,只说那摇摇晃晃的桥身就让他们心惊胆颤。

也不知道这七进山门的人是从什么地方搞来了两架床子弩,就安装在锁链桥的另一头。

谁上桥,就是活靶子。

就算侥幸过了锁链桥,后边就是九转千阶。

所谓九转千阶,是一条攀爬小路,之字形的转弯就有九个,两侧都是崖壁,守军居高临下放箭,走在这的人连躲都没地方躲。

楚国府兵试着攻了一下,在锁链桥就损失了数百精锐。

那位大将军心疼自己的兵,直接下令不打了。

自此之后,七进山门的人更加猖狂。

东山族的人不只是不拿楚国朝廷当回事,也不拿大宁朝廷当回事。

不过到了大宁之后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战兵不好进山,他们也不好出山作乱。

山下就驻扎着一支几百人的战兵队伍,只要他们敢下来,来多少杀多少,一个都不放回去。

而且当初在这留置了数百战兵的南疆大将军庄无敌在廷尉七进山门的人如何作恶之后就下了死命令:不问缘由,下山则斩。

所以这些年,除了寨子里武艺高强的可以小心翼翼绕开战兵驻地,大部分七进山门的人,根本不敢在山下露面。

其实在大宁东蜀道和西蜀道这两道之内,如七进山门这样的地方又何止这一处。

大将军庄无敌奉旨镇守南疆的时候,东蜀道和西蜀道就算是大宁最西南的地方了。

庄无敌本身是大宁皇帝陛下在燕山营时候的兄长,当初燕山营也是占山为王。

不过燕山的地形和东蜀西蜀两地相比,还是要好的多了。

庄无敌来南疆是因为他有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来这做南疆大将军的职责之一,就是剿灭盘踞在双蜀深山之中的叛军和山匪。

不过庄无敌到了南疆之后才发现,南疆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双蜀山中那些难以根除的匪患。

而是外寇。

西蜀道最南边就是大宁立国之后的国境线,楚时候虽然在此地也驻扎边军,但地势恶劣补给艰难,大兵力无法驻扎,少数兵力驻扎又毫无作用。

与西蜀道一山之隔的就是白蒲,由众多民族组成的一个国家,其实也不算是个国家。

白蒲王更不算是一位真正的皇帝,可以将其视为大土司。

在白蒲国内,大大小小的土司有几百个,各自为政,白蒲王对他们平时也不会有什么约束。

白蒲内的族群之间的关系,比草原上各部之间的关系还要乱的多。

有些土司在内斗之中无法取胜,就转而想北拓展领地。

楚国在这设置的边军根本没有一战之力,兵力很少,又没补给,还没打就先逃了。

久而久之,白蒲北边的族群向北扩张已与西蜀道接壤。

大宁立国之后,调遣战兵驻守,白蒲以为这些新来的穿着黑色战服打着红色战旗的边军和楚国边军一样,只不过是换了一身衣服罢了。

于是继续袭扰,打了几仗之后白蒲发现不对劲。

驻守在哨所之内的大宁边军兵力虽然不多,可极为善战,悍不畏死,从无退缩之心。

哪怕白蒲这边调集了几十倍的兵力围攻,大宁边军也一样是死战不退。

可因为地势恶劣,大宁的补给也难以送上去,靠的就是肩挑人扛,兵力损失之后补充也艰难。

大将军庄无敌在到了南疆之后就下决心,要先把边境控制下来。

他请旨拨款,在西蜀道最南边修路,这条路实在是太难修了,足足修了七年才贯通。

道路修好,大宁开始在南疆边境增兵。

连续打了六七场硬仗之后,白蒲人终究开始害怕了,不断退缩,逐渐将以前蚕食的疆域退让出来。

可只要大宁边军一退,白蒲人立刻就好像狼群一样回来,他们不敢与大宁边军交战,就去袭杀边民。

有些时候他们甚至不是为了劫掠,单纯就是为了杀人。

而且他们杀人的手段极为残忍,以至于边境这边的村民不得不陆续搬走。

路修好之后,庄无敌就开始在南疆修建武库,运送大批的粮草物资在武库存放,为征讨白蒲做准备。

大宁立国十六年,万事俱备。

在白蒲人又一次侵扰之后,庄无敌派人给白蒲王送信,让他严格约束,再有侵犯伤害大宁边民的事发生,大宁战兵必严惩不贷。

白蒲王没当回事。

不到一个月后,有一股乱匪趁夜渡河过来,进村试图杀人,却遭了大宁边军的埋伏。

过来三百余人,当场被杀两百九十多,剩下的被俘虏之后成了大宁边军南下的向导。

边军一口气打进白蒲四百里,白蒲王吓坏了,召集大大小小的土司商议是战是降,最终他们决定拼一把。

于是所有部族凑出十几万军队,与两万大宁战兵在巅城决战。

庄无敌亲自上阵,指挥战兵大破白蒲,斩敌四万余,俘虏三万余,白蒲元气大伤,不得不称臣。

如果有足够的兵力和后援补给,庄无敌这一战就能直接灭了白蒲。

然而这一战中,庄无敌也发现了要在南疆打出无敌之势,就要训练一支适合在南疆作战的军队,从北边调过来的战兵善战不假,可善的是平原作战。

不管是东蜀道西蜀道还是白蒲,地形复杂,山势连绵,打出立国威风的大宁战兵在这发挥不出全部战力。

大宁立国十七年,庄无敌请旨训练新军,至今,已有数年。

庄无敌一直都在忙着应付白蒲那边的侵扰,蜀中的叛贼和山匪得以喘息。

七进山门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沉淀,又开始变得有些猖狂。

白鹿关出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人,这些人用的似乎就是东山巫术。

栖山禅院被夷为平地的七天之后,背着巨大行囊的太子李持念出现在距离七进山门不到十里的地方。

他就那么直接走进了驻守在这的战兵营地,在战兵们稍显惊讶的视线中掏出来一块牌子递过去。

“持这块牌子,用最快的速度去南疆武库求见庄大将军,就说他侄子奉旨前来,请他到此间相见,带亲兵营来。”

李持念将牌子给出去之后,往四周打量了一下:“请问有没有空置的房子?我需要好好睡一觉。”

驻守在这的校尉肯定想不到他是大宁太子殿下,但也能想到这人来历非凡。

安排了一间房子给太子住下之后,又谁能想到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睡就是十二个时辰。

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南疆武库的大将军庄无敌接到牌子之后,立刻就动身往这边赶来,昼夜兼程不眠不休。

原本要走七八天的路,四天不到就走完了。

大将军到的时候,大宁的太子殿下正蹲在水池边刮胡子。

庄无敌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看了看,然后小心翼翼的问:“是持念?”

他小心翼翼,没敢直接问出可是太子殿下。

李持念听到声音转身,看到庄无敌的那一刻就笑起来:“庄叔叔。”

庄无敌立刻肃立,右拳横陈于胸:“南疆庄无敌,见过太子殿下!”

一句话,把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