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 第1020章 仁安医院开业;老朽不才,忝为秦府老奴。

巳时一刻,平康坊,福寿街。

仁安医院的开业典礼,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拉开帷幕。

随着一阵阵爆竹声轰鸣,五彩斑斓的烟花划破长空,绚烂夺目。

附近街巷的百姓们,纷纷前来观看。短短片刻,福寿街上便人潮如织,一片热闹的景象。

孩童们兴奋地跳跃着,老人则眯缝着眼睛,享受着这难得的热闹;年轻人交头接耳,对眼前造型古怪的大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个身形佝偻,衣衫破旧的老汉,扯了扯身旁青壯男子的衣袖,抬手指着医院大门,疑惑道:

“二郎,这里之前不是河间郡王府吗?怎得月余不见,原本金灿灿的府门,就成了如今这副...这副...寒酸模样?”

男子先是看了一眼左右,然后轻咳两声。

周围人听到声音,立马转头望向青壯男子。

男子挺起了胸膛,得意洋洋地说道:

“三叔,您老有所不知。”

“这王府啊,两个月前就被冠军侯买下了。”

周围的群众闻言眼眸一亮,人群中立马有人开口问道:

“冠军侯?你说的冠军侯,可是在兴隆山一役中,率领数百将士便全歼了吐谷浑数万精骑,之后又奋不顾身,只身前往兰州,与瘟疫抗争,解救了兰州数十万百姓的冠军侯?”

青壯男子微笑点头,仰着下巴,傲然道:

“除了统领银甲军的秦将军,大唐何人当得起冠军侯这个封号?”

衣衫破旧的老汉,皱了皱眉头,抬手给了青壯男子一个**斗。

“你个瓜怂,再敢妄议朝政,老子抽不死你。”

青壯男子眼见装逼不成,只好讪笑着摸了摸后脑勺,声音委屈道:

“三叔……”

老汉冷哼一声,望向医院门口,问道:

“少说废话,快些将你打听到的消息,统统讲出来。”

青壯男子闻言表情一肃,连忙将近日在医院做工,听来的消息,告知了周围的街坊。

百姓们听闻,眼前的王府已经被秦明改造成了集问诊,抓药、住院、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馆时,不由得吞咽了一下口水,纷纷面露震惊之色。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整个长安城除了皇宫的太医署之外,最大的医馆也就是个三层的阁楼,医者最多五六名。

“二郎,若是真如你所言,那岂不是说,眼前的医馆丝毫不弱于皇宫的太医署?”

老汉的疑问引来周围一阵附和,显然大家都对这座医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与好奇。

“那是自然。”

青壯男子挺直了腰板,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不仅如此,小子还听说冠军侯还请来了许多名医,而且这座医馆里,还有许多专为女子看诊的女医师呢。”

“小子还听说里面那些治病救人的法子,很多都是咱们闻所未闻的,比如什么‘外科手术’,能直接在人身上开刀却不让人疼死,还能治好病。”

青壯男子的言语中透露出几分夸张,但围观的百姓们听来,无不惊奇万分。

“那岂不是神仙手段?”

有人惊叹道。

“神仙也未必有这般神通广大。”

另一人接话,言语中满是对未知医术的敬畏。

这时,一位头戴幞头,身着长衫的老者挤进人群,捋了捋长须,开口道:

“诸位,据老朽所知,这外科手术还有一个别称,唤作伤口缝合术。此术出自冠军侯之手,如今已经献给朝廷,并且已经开始在军中普及了。”

“冠军侯上个月追随大军前往陇右的初衷,也是想凭借此术,救治战场上受伤的将士。”

周围众人闻言纷纷面露惊讶,追着问老者是如何得知的。

秦府管家黄伯咧嘴一笑,露出了满口白牙,他挺起胸膛,满脸傲娇。

“老朽不才,忝为秦府老奴。”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羡慕的眼神。

“我家郎君出身寒微,深谙民间疾苦。他创办这家医院,不仅是为了解除百姓的病痛,更是想将先进的医学知识普及开来,让天下人受益。”

黄伯说到这里,朝众人拱手行礼,言辞恳切道:

“待开业典礼结束,还望诸位将医院的消息散布出去,老朽在此拜谢诸位了。”

众人闻言纷纷回礼,表示一定帮忙宣传,与此同时,他们对那位传说中的冠军侯更加好奇与尊敬了。

“原来如此,冠军侯不仅武艺高强,更有如此悲天悯人之心,真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老汉感慨道,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之时,仁安医院的大门缓缓开启,一队身着统一服饰的医者列队而出,他们面带微笑,神色庄重,向围观的民众致意。

队伍前方,一位手持拂尘,鹤发童颜的老者,打了个道门稽首,微笑道:

“贫道孙思邈,见过诸位。”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孙思邈?”

“混账东西,怎可直呼护国真人名讳?”

人群乱了一阵后,百姓们面容严肃,整了整衣襟,朝孙思邈躬身行礼,恭敬道:

“我等拜见护国真人。”

孙思邈轻抚长须,笑容慈祥。

“诸位乡亲父老,仁安医院今日正式开诊,我们将以最诚挚的心,最精湛的医术,服务于每一位病患。”

“无论贫富贵贱,皆一视同仁。”

话音落下,人群立马爆发出欢呼声,不少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正在此时,福寿街上突然传来一道尖锐的嗓音。

“恭迎圣人御笔!”

随着尖锐的呼声,仁安医院门前的喧嚣仿佛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转向街道尽头。

只见一队皇家仪仗,伴随着悠扬的乐声,缓缓步入福寿街。阳光下,金色龙旗与翠绿色的伞盖交相辉映,映照出一片庄严辉煌。

走在队伍前端的,是一名身着华丽官服的太监--无舌,他双手托举着一块被红绸覆盖的牌匾,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谨慎。

紧跟其后的是几名宫装仕女,捧着香炉,散播出淡淡的檀香,为这盛大的场面增添了几分神圣感。

随着队伍的临近,百姓们自动让开一条宽敞的道路,纷纷躬身,以示对皇权的敬畏。

皇家仪仗最终停在仁安医院门前,无舌将牌匾轻轻放下。

“陛下有旨,宣蓝田郡公,工部路桥司司长秦明,护国真人、仁安医院院长孙思邈上前接旨。”

无舌朗声宣读,声音清脆响亮,传遍了福寿街的每一个角落。

孙思邈上前几步,打了个道门稽首,歉然道:

“启禀公公,山长他今日另有要事,并未来此。”

无舌对此似乎早有所料。

他轻轻点头,并未命人去传唤秦明,随后他转身从宫女手中接过圣旨,缓缓展开,高声诵读:

“朕听闻仁安医院,以济世救人、普渡众生为己任,特赐此牌匾,以彰其德。”

“望尔等继续秉承医者仁心,广施仁术,惠及万民。钦此。”

话音刚落,一旁的侍卫小心翼翼地解开红绸,露出了牌匾上的四个熠熠生辉的大金字--“仁安医院”。

匾额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贞观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大唐皇帝李世民御笔亲题”。

孙思邈微微愣怔,直到眼角余光扫到牌匾右下角时,瞳孔微微一缩。

只因,相较于昨日秦明送来的匾额,无舌刚送来的这块,加盖了代表皇权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印记。

金色的印泥在阳光下闪耀着历史的光辉,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孙思邈强压下内心的震惊,躬身拜道:

“多谢陛下隆恩,仁安医院必将不负所望,以精湛的医术,尽心尽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将陛下之仁泽,传播至天下每一个角落。”

此言一出,百姓们激动不已,许多人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

今晚先一更,晚上陪客户吃饭了。明天还有饭局....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