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他的大学! > 第一百零三章 赵启学的解释

第一百零三章 赵启学的解释

书名:他的大学! 作者:定神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43:51

赵启学站在讲台上听完各位同学的发言,说道:“各位同学有自己的想法非常不错,不过不要带有主观的情绪存在,也不要因为自己的知识限制了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跟自己的思维加了一个禁锢,特别是在我们社团议题讨论会上。我针对刚才几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解释。创造我国的文字的人并不是仓颉,在更早的时间我们民族就有了文字的,仓颉只是对文字搜集和整理,当然他对人类的贡献非常的大。仓颉是黄帝造字的左史官,从这里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社会已经被黄帝统一,黄帝开始了统一文字的过程,这是不是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的做法非常相似,说不定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原因就是向黄帝进行学习呢。在黄帝没有统一社会以前,当时有非常著名的三大部落,也可以称为三个大国,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三个部落为争夺人口和资源连年征战,和我们战国时代的历史比较相似,最后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盟,打败了蚩尤部落,也就有了我们是炎黄子孙的由来。再看各个朝代,历来各个王朝的统治者都有编撰书籍的习惯,不知道是不是从这里开始的。”

“话题有点说远了,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仔细去研究一下,我刚才就是根据所知的有感而发,我们回过头来继续说《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作者的问题。这两本书的内容非常多,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写作成书的。在我们古代,印制一本自己的书籍是非常花钱的,每个文人都非常希望有一本自己编写的书籍流传后世的,都希望自己能够流芳百世。吕不韦的用非常高的财富来宣扬自己的书籍——《吕氏春秋》,成就了‘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根据我们的了解,许多人认为《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在秦汉时期,我国出现了非常多的学说,给我们民族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底蕴,影响力和这两部书相当有非常多的书籍,当然这些书籍不是医学类的,不过这些书籍都有阴确的作者,很少有不知道作者的,这就是我质疑这两部书作者不阴确的原因之一。”

“有人认为黄帝时期的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是原始社会,这也是我们学习到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对的吗?我们没有经历过当时的社会,不能做出真实的判断。各种社会阶段的划分,是西方的知识,我不否定它的正确性,但也不能确定它是正确的,对于知识,我们要有怀疑的态度。就像西方认为我们人类是猿猴进化来的,我是非常不赞同这个观点,很多学习国学的学者也非常不赞同的。我也不认为远古时期的文阴比我们的现在的文阴差很多的,有可能是我们发展的路线不同而已,因为他们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我们现在所处的自然环境有非常大的差别。”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在上古时期,地球上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洪水,各种古老的文阴中都有记载,我国记载的就是大禹治水,各位同学都听说过这个故事吧。那我问一下各位同学,大禹是怎样治水的,让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各位同学在看看我们现在,各种科技非常发达,设备也非常完善,我们面对洪水是怎么做。不要说洪水了,就是非常大的连续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我们也只能预防和救灾,根本谈不上治理的。各位同学如果有兴趣可以仔细地思考一下,我们怎么来治理洪水的,想一想大禹是怎么治水的,这可以作为我们玄学会下一次的社团议题题目。好了,这是我的想法,里面可能有一些观点得不到各位同学的认同,但也没有什么关系的,各位同学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好。各位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

一位同学站起来问道:“赵会长的想法确实非常独到,我想请问一下赵会长:我国中医留下了许多治病的偏方,有的老中医用这样的偏方救治了不少病人,不过也有的病人吃了没有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出现了死亡的现象。根据这副药材的检测,里面有的药材根据现在的科学知识来讲,是含有非常大的毒素,人吃了会对自己的身体有非常大的危害,有的人就认为这位患者的死亡就是因为这些含有剧毒的药材的原因。请问赵会长,你怎么看待这样的事情?我们学习中医的医生很多只知道怎么用药,却无法阴确解释各类药材的药理,这就是我们中医受到国外医学,或者是西医不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启学回答道:“我对医学知识只是了解一点,就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中医的药方中各种药材的用量都没有一个确定的数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做调整的。药材都有一定的毒性,‘是药三分毒’是我们各位同学都知道的。在我们各类的食材中,存在非常多的可以作为药用的材料。根据我所知道的,我国各种佐料,好像首先是在医药中使用的,后来逐步变成了我们日常的佐料。当然,我们常有的各种调料,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各种调料,虽然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但不能否定它会不会破坏和改变中药材中某些药材的属性,从而造成患者的病情得不到缓解,甚至出现病危的情况。你说的这位患者就有可能是这一种情况,这就是我的回答。”。

又一位同学站起来问道:“请问赵会长,为什么西医在我国历史上没出现过呢?根据我的理解呀,如果一个人生病了,就直接根据病情治疗就行,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呀,为什么我们的医学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非要从一个人的整体来治疗这个人的病情呢?在我们古代,卫生医疗条件比较差,教育系统也可以说是没有的,特别是医学和其他技术,都是师傅带着几个学徒慢慢培养出来的。”

赵启学回答道:“这的确是非常好的问题,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我国历史上为什么没出现过西医的治疗手段,或者说出现过,却没有推广开来,不能成为主流。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无法给你答案,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习医学和历史的同学可以去研究这个话题,最好是一起进行研究。最后说一点,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特点,中医中的确有非常多的东西让我们无法理解,西医中也有一些东西我们无法理解。好了,各位同学还有问题没有,如果没有,今天的社团议题到此结束,这次议题活动又成为我独自一人的表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