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他的大学! > 第六十五章 冰雹讨论1

第六十五章 冰雹讨论1

书名:他的大学! 作者:定神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43:51

新的社团议题大会,赵启学站在讲台上看了今天来参与的同学,没有以前多。赵启学说道:“这次社团议题活动的内容是冰雹,是关于天气的讨论。各位同学都知道,冰雹虽然是我们不太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但它对我国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青藏高原东部,云贵一带,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可能许多同学上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前面关于冰雹的介绍,我也是从网上查来的。很多同学知道这个议题内容,可能不知道怎样进行讨论,只能说一些网上查的资料,我就先给各位同学提供几个方向吧。第一思考方向,冰雹的形成原因分析;第二个思考方向,我们能否比较准确地预测它,这样就能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和避免人和动物的伤亡。第三个思考方向,我们能不能通过做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好了,各位同学可以开始思考和发言了。”

各位同学听了赵启学的话,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虽然给了一个大致方向,可是还是没有头绪的感觉,难道就照着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念,这也太低级了。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同学有好的想法,李数数站起来说道:“虽然会长给我们提供了思考方向,我们确实没有好的想法,要不还是会长你先给我们讲讲吧,我们受到会长观点的启发,应该会有好的想法。”

赵启学无奈地说道:“这个问题很难吗?你们都想不到,我还给了思考方向呀。不过今天的议题也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实在是你们各位同学都不提供好的议题,还得让我自己来提,提出来了,没想到各位觉得这个问题又太难了。好了,我就给各位同学先讲讲吧,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受到启发,不要让我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发言。从形成原因来讲,冰雹和雨一样,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预冷凝结成云,而后因为云层的聚集和天气的变化,云层中的冰不断向下掉落。在掉落过程中,有的冰在气温的变化下,融化成了水,落下来就是雨了;有的冰在气温的变化下,有一部分没有融化成水,还是冰的状态,落下就是冰雹了。各位同学应该猜到了原因吧。”

李数数站起来说道:“会长都说得这么阴白了,怎么会猜不到呢?下冰雹的原因就是冰没融化成水嘛,会长不是自己已经说了吗?这很阴显就是当时的天气气温比较低,来不及将冰融化成水嘛。”

唐糖站起来说道:“李数数同学,你咋这么急了,有这么简单吗?那我问你,发生的冰雹的季节,在我国是春季、夏季和秋季,而最寒冷的冬季却不下冰雹的,要下也是下雪。虽然雪下大了,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但是下雪至少不会落在人身上感觉比较疼的。还有最炎热的夏季也下冰雹,夏季的气温非常高吧,怎么没能把冰给融化掉呢?来,你给我回答。”

李数数同学听见唐糖的质问,一时间也想不出答案,只能对着赵启学说道:“会长,你坑我啊!”其他同学也听见了唐糖的问题,也一时想不出答案,又听见李数数的话,的确感觉他们的会长有点坑啊,许多准备回答的同学自己也暗暗庆幸,幸亏自己动作慢了一点,否则被坑的可能就是自己了。看来今天回答问题的时候注意点,不要急着回答,会长见几天的各位同学没有什么想法,就在讲话的时候留下了大坑,等着那些不愿意仔细思考的同学跳进去,不仅是今天,以后也得好好注意一下才是。

赵启学说道:“我怎么坑你了,是你自己不仔细思考,自己抢着回答,唐糖同学就能发现这里面的问题。我接着继续讲,唐糖同学已经提出了这里面的疑问,可以知道的是,冰的融化速度肯定和温度有关,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们知道,冰在融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附近的温度迅速下降,这就很有可能造成有些冰在下落的过程中因为气温比较低而不能融化,从而形成冰雹。各位同学会说,这是不是又绕回去了,就是温度的问题。各位同学是否知道,在下冰雹的天气,也伴随着雨的,有的时候下的雨量非常小,融化的冰所吸收的热量应该是比较少的,所以气温不应该是冰雹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冰融化的程度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各位同学可以思考一下,哪位同学知道的起来回答一下。”。

各位同学又听见赵启学的问话,仔细思考了一番,有不少的同学已经知道了答案,但就是没有一个同学愿意起来回答,害怕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大坑。赵启学站在讲台上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回答,叹了口气说道:“想必有很多同学都已经知道答案了,怎么就没人愿意回答呢,我又没有坑过大家,各位同学怕什么,要对自己充满自信才是呀。”

可是尽管赵启学这样说,还是没有人愿意站起来回答。赵启学只能无奈地说道:“李数数同学,你带了一个不好的头。我就直接告诉各位同学吧,冰融化的程度还和它落下的高度和速度有关,各位同学是不是都知道了这个答案。我查了相关的资料,云层离地面的高度范围非常大,从低云层的600米至1200米,到高云层的6000米至18000米,跨度非常大。冰下落的高度越大,下落的时间就越长,它融化的时间就越长,变成雨的可能性就越大;冰的体积越大,重量就越大,下落的速度就越大,下落的时间越短,它融化的时间也就越短,变成雨的可能性就越小。当然我们还得考虑空气的阻力问题,空气的密度越大,阻力就越大,冰下落的速度就会越小,变成雨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空气的密度又和气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气温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空气的密度还和空气的湿度有非常大的关系,空气湿度越大,空气的密度越大。各位同学是不是想说,这涉及的因素也太多了吧,得研究空气动力学的人才能解决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