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朝慕应思量 > 第十三章 前辈生活

第十三章 前辈生活

书名:朝慕应思量 作者:李嘉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44:27

第一次离家读书归来,那种待遇这辈子思礼也不会忘记。家里仨人亲自到机场迎接也就罢了,小妹手持他最好的那口薄荷冰茶就让旁人心生羡慕。

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求学后的回归。从小就是父母心中宝的他,从未离开过家这么久。

在机场接至亲的场面并不陌生,他有过数十回,只不过主角都不是他自己。父亲因为工作的缘故,时常会出上一段时间的远门。父亲出门的那段时间里,母亲忙于家务,思礼享受着无人管辖的自由,唯独没零花钱了才会思念起父亲。当父亲回来时,都是母亲带着他和小妹来到机场等待与迎接。还是孩童的兄妹俩,眼里的那份期待不是父亲的身影,而是其手中的礼物。小吃或是玩具,都能让两人快乐不已。但在思礼这,除了得到礼物的喜悦外还会有几分重回牢笼的失落感。而母亲在见到她的爱人后,更多是拥抱和微笑。

如今,主角换成了自己,发觉看到父母微笑的神情之后,心中只剩感动。若不是借以转身查看行李,恐怕眼角的眼泪就会来不及擦拭而被发现。

除去角色,有所变化的还有那见面时的台词。不过话题依然离不开玩具、美食:

“你这是在学校太贪玩了是吗?人都瘦了?”

“食堂饭菜不好吗?怎么一点都没吃胖?”

“你是不是没按时吃饭?”

……

父母的关怀,让思礼插不上嘴。他目测了自身,并未发现父母话里那些消瘦的踪迹。大概是他平时极少去关注自己,而有那么些爱他的人一直在关乎他的变化,哪怕体重上只有半斤微小浮动,也会被洞察到。

夜间行车对于一个近视有600度的父亲来说是一件十分疲劳的事。于是,机场到家的那段路,思礼和几个小时前的慕晴一样当起了司机。

沿途的风景先是经历了高速路上的暗黑寂静,而后才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那么疲惫。

树没有太多的摇曳了,城市的道路上车与行人也渐渐地减少着。

一路上,父亲一直静静地在副驾驶座上安静地坐着,生怕影响到这个拿驾照刚满一年但无多少行车经验的孩子。后排的母亲和小妹,则是小声议论着什么并无中断过。

在等红绿灯的间隙中,思礼侧头看了下父亲。虽然父亲正看向窗外,但从仅能可见的脸庞上清晰可见疲惫的神态。

“爸,累了?”他小心地推了推父亲。

身后的议论声停止了,父亲也猛地一惊:“哦哦!没,不累。”

“在学校那边,到这个点街上才正要热闹起来。咱们家这都已经要熄灯睡觉了。”绿灯亮了,思礼只得边换挡边回答。他可惜没能看清父亲听到这话的脸色,只听到了一些教诲:“哪里都有哪里的好。不说了,开车的时候要专心,生命安全最重要……”

也就在这段小插曲过后的5分钟里,到家了。

为了迎接宝贝儿子的归来,母亲可谓是用心良苦。不仅是将儿子卧室里的所有东西都细心地打扫了一番,还精心地准备了他心心念念的可乐鸡翅与鸡蛋炒青椒。饭饱沐浴之后,归家的第一天结束在了思礼的酣睡声中。

寒假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然而,所谓的日睡晌午饭依热的“好景不长”。仅用三天的时间,思礼从一开始的掌上明珠变成了父母和妹妹眼里的家之懒猪。母亲开始拼命使唤他擦窗拖地大扫除。父亲也不再允许他睡懒觉,赶着他早起回老家给爷爷奶奶买早餐。

思礼现在居住的地方距离老家也不远,就将近2公里的距离。老家本是在县城郊区的一个小村里。但因近些年的城市发展,那里已然被列为城里的一个小社区了。虽为如此,那依旧是农村的模样。

归家后的第四天。早上7点,思礼起了床,简单地洗刷便准备回老家去。

回老家的方式也引来了一波高中时代的回忆。那辆闲置在家已有半年多的自行车,再一次成了共同前行的兄弟。

思礼跨上车,在脚踏上重重地给了一脚。车子依旧迅猛地冲了起来,如离弦之箭一样。这样的感觉,如又一次回到了那久违了的赶学时光。虽然那时代仅仅过去了不到一年。

回老家的路上,必定要经过一条田间小路。路极窄,两辆汽车相会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疏忽就会侧翻于田间。所幸,这条道上少有行车。

田间小道的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方块。除去临路的那几块外,其他的田地里鲜有耕作之象,多为杂草丛生。借以对时事的了解,分析得出这是因为农作效益不高导致了务农人弃了田外出打工去了。

田间小道走到一半,转个弯再行个一里路就差不多到老家了。

思礼的老家,还保留着原先的样子。建成使用了40多年的两间斜顶砖瓦房上均覆有青苔,那青翠的颜色辅以早晨微暖柔和的阳光,带给人惬意的视觉体验。砖瓦房间有个小庭院,那里种有一株九里香,据说是房屋建成之时爷爷亲手栽植的。经过精心的照理,已是枝繁叶茂。每到7、8月份,那花香沁人心脾,绕梁不散。一到这个时期,爷爷就会将他那张老旧的藤椅推出来,捧着个蒲叶扇,冲上一杯不知名的茶,就着广播里的戏剧声,闭着眼沉醉在花香里。老家的西北角有一口古井,听说是民国时期曾祖父带人开凿的。六边形的井台不大,但石质台面上的坑坑洼洼记录着岁月的点滴。井台的四周铺了石板,每一块都有着它的用途。如洗衣专区、打水站立区和洗菜淘米区,但这都已成为了过去式。如今,为了安全井口被一块精致的铁板所掩盖。同时,老家也早已使用上了自来水。老井就像历史的弃子一般静静地躺在了那里。除了爷爷时常会过去清理下落叶与杂草,像思礼这一辈的人都不知道这口井的由来,更不会用人去想着利用它。

砖瓦房的西侧,是一排小屋,共有8间。比起青苔缠身的砖瓦房,这排小屋带有着些许现代感。平整的屋顶,白白的墙面,还有那玻璃推拉的窗户。关于这排小屋,爷爷曾于无数个盛夏之夜在那株九里香旁,不厌其烦地与思礼述说着那段故事:

这已将近30个年头的小屋全因父亲一人的力量而建成。那会刚毕业没多久的父亲被分配到距离家三十公里的一所学校内当老师,月工资虽然只有几块钱,但在当时已算高收入了。父亲本可以拿着这些钱改善自己的生活。然而随着两位兄长的成婚生子,一家近10口人全挤在那两间不大的砖瓦房内,父母的各种迁就与不便让父亲心疼不已,而他在这个家也没多少的容身之地了。于是,父亲放弃了购买单车的私欲,选择闭关的方式减少出行的困难。他在学校周边开垦出了一块田地,顿顿蔬菜加米饭,不沾鱼肉不添新衣地生活了2年多。就这么,他存够了300元,买了建筑材料,趁着假期与工人们同工同行地筑成了这排小屋。建成后,他将3间小屋弄成了父母的卧室、卫浴间和厨房。那会,那均因特殊的原因没能得到上学机会的两个兄长只得在家务农,收入不高。父亲深知二人生活不易,没有索取毫厘,各赠小屋两间,且不干涉其用途。也没参与到两间砖瓦房的归属之争,任凭兄长们分割处置。剩下的那间小屋,父亲则是留给了自己,简单地在屋内置了床买了张书桌。这就成父亲在家的容身地。心事解决之后,父亲继续埋头于工作之中,除了逢年过节,极少归家。再过不久,事业上平顺了的父亲,索性贷了款在城里置了地建了房。为了弥补奋斗时的失陪不孝之过,父亲总会隔上一两天就会抽空回来陪爷爷奶奶吃个饭,聊聊天。而那间属于他的小屋,已让奶奶改为了鸡舍。

透过小屋的窗口,思礼试图在寻找父亲年轻时的身影,但看到的只有肥硕的鸡在悠闲地来回走着。

老家,老人居住的家。思礼从小都这么认为。直到他这次回来,才觉得自我认知的可笑。

老家,是父亲的根,也是他的根。

晃悠于老家之中时,爷爷恰好从外边回来。

“你啥时候回来的?都没让啊公(思礼家那边对爷爷的一种称呼)知道。放假啦?”见到孙子的爷爷十分开心,边用兜里那千疮百孔的手帕抹着脸上的汗边去找凳子去了。从这一举措可以得知,爷爷是早起散步去了。

“啊婆(奶奶)呢?”思礼放好早餐,轻车熟路地冲起爷爷最爱的那咖啡,是在集市上那种5元一袋,一袋可以冲泡几十余杯的那种。

“你爸爱吃地瓜叶,你啊婆(奶奶)刚出门,得花个半小时吧。我们不管他,先吃。”爷孙两的配合总是那么的默契,孙子挪桌,爷爷就移凳。用不到半分钟,两人就对坐饮着茶品用起早餐来了。

今天思礼买了包子和打包了水饺,都是父亲的要求。

3个包子20个水饺,被爷爷分成了所谓平等的三份:包子一份一个,水饺则是1份中有10个,其余2份各5个。带着10个饺子的那份早餐被推到了思礼的面前。

知道自己再怎么犟爷爷也不会改变心意的思礼,边吃边看着爷爷。

爷爷吃早餐的时候神情很享受,80岁出头的他依旧像个年轻人一样爱笑爱搞大动作。满杯的咖啡一口就被他喝掉了一大半,丝毫没有细品的意思,只追求着一时的爽快。

爷孙俩快吃好的时候,奶奶回来。半年不见,奶奶的背更驼了,那浓密的银发依然被梳得整整齐齐。她手里的那个袋子,绿叶从其中钻出,昭告着此行的丰收。

“呀!啊侬(对晚辈的爱称)啥时候回来的?”见到思礼的奶奶急忙放下了袋子,正要上前去与孙儿一番互动时,又意识到自己刚从田地里回来,双手满是泥土。“啊婆先去洗洗,就好就好!”莫名的歉意加上喜悦带来手忙脚乱无不再传达着对孙子的疼爱。

老伴的神态让思礼的爷爷也笑了起来,不停地叮嘱起:“你慢点……你慢点……早餐还有……还有……”

大概2分钟不到,奶奶就操着不自然的急匆步伐来到了思礼的身边。

“那袋地瓜叶,你记得带给你爸爸。我今天找到一些野生的,没上过药,是好东西。叫他放心吃……”还没坐稳的奶奶就啃着包子交代起了事情。

之后的三人,就围着那张用旧木板拼成的木桌旁,吃着东西聊起了天。爷爷奶奶的句句话语不离思礼:啥时候回学校?假期打算干什么?在那边吃得怎样等等?这样的爱好似他们对这房子、这乡土一样,一生从未离开过。

吃完早餐,思礼被爷爷指使着去捡点引火的干柴。

出了门,思礼走在乡村的老道上。与来时的路不同,那仍是泥土碎石路。归其原因大概是村里的人都在疯狂地往镇上迁了徙。就连原本贫穷的两位伯父,也因田地被征收生活得到了改善,到了村里规划的发展区建了房。现在村里剩下的只有几个像爷爷奶奶不愿离开的人。所以这一眼望去,皆是失修破败之景。即便见到有人烟的屋子,也只能看到孤寡的老人悲凉地忙于院中。

顺着老道走了大约百步路,就可见一河。这河便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

思礼现在所在的一侧,两岸都是密集的田地。不过,与来时那条小道上所见的一样多为荒废。仍有耕作的那么几垄地里,有着爷爷奶奶的份儿。仔细地确认下,思礼才发现二老的三垄田地也只耕作了两垄。一垄种的是最好种的葱,还有一垄种的就是父亲最爱的地瓜叶。不过,那地瓜叶还尽成熟。从缺失裸露的地方可以断定那是今早奶奶的所为。遥想思礼上小学与初中的时候,常常听到奶奶抱怨这三垄地太少。如今,岁月摧残之下,她也不胜其力了。

或许,爷爷奶奶真的服老了吧,只是在儿孙面前还嘴硬得很。

低下身,思礼捧了口河水,拍了拍脸。

抬起头,远处横跨河面的那水泥钢筋桥上,车与行人川流不息。近处,那已婆损残断的桥桩告诉着人们曾经还有过一座桥。

那桥,被爷爷辈的人踏过。如今过桥的人静了下去,而它也完成了使命,沉睡了下去。

上了大学,他所认为的是快乐。或是挣脱了高中的苦难,也像是告别了儿时学业的压迫。但经历了这半年,秋尽了,他收获了一份沉闷与成熟。

一切的起源似乎自那初开的情愫,又好像是更早的那次离别。

人最大的烦恼大概就是如此吧,害怕成长。却一直又在成长。

也正如古人沉淀的智慧认知那样,凡事都和太极般有阴阳两面。你获取了多少,终将会失去多少。

如树不想飘摇,而风不曾想要停止。

思礼拾个了石子儿,他打着漂了。

他依旧能击起7-8个水花,然而身边再也没有起哄的玩伴了。

就连一旁的杂草,也因为没人光顾而肆意起来,随着风划在他的手臂上。

在这瘙痒意下,他苦笑着自己以前的幼稚,却又怀念过去的单纯。

怀念过去或是静思未来,不知觉间过了半小时……

“啊侬!你要是没空就回去吧。”爷爷来到了身后,拍了拍心爱的孙子。思礼只是回头看了看,没有回话。

而后爷爷也没继续说下。文化程度不高的爷爷却总是一副能猜得到思礼在想什么的样子。大概是知道不该说,又可能只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啊公,我还得去社区办点事。那我先回去了。明天再买您最爱的粉汤回来……”怕爷爷担心的思礼还是打乱了自己的思绪。

一生都怕麻烦别人的爷爷急忙打断:“没必要……没必要……这么每天跑回来也很累得,啊公可以自己弄吃的,或者去买的。偶尔回来就行。”

“这是爸……”思礼想做个诚实的孩子,但更想做个孝顺的孙儿:“我放假在家就想多回来陪陪您,没事的。以后你想吃就提前说。啊侬给你买去。”

“不用……不用……”爷爷将手中那旧木头简易磨成的拐杖不停地轻戳着沙地,频率越快,手越抖,而声音却越来越小。

起身,和爷爷一个对视,得来的是和蔼的笑。

点了点头,他便顺着来时的路回去了。

而爷爷,站在了原地。

那眼神,和他的孩子送孩子时的一样。

一样的亲柔,一样的期盼,与一样的不舍。

两辈人,不论是否追求到了目标或是累得再也直不起身来,他们只会往复着自己的生活,从未向往过外面的世界……

或许以后自己亦会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