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北齐怪谈 > 第221章 冀州刺史

第221章 冀州刺史

书名:北齐怪谈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06:20:22

“当今之天下,以军头为主,以大族为辅,以百姓为奴。”

“将军要成就大业,需以当今反其道而行之。”

“军头之事,乃是庙堂祸乱的根本,勋贵们聚集在各地,在军中很有名望,出征作战的皆是他们以及亲信,其他人便是立下再多的功劳,若是没有联亲,也难以拥有兵权,甚至连甲士,都被他们当作私有,不许其余人去当兵,生怕削弱自己的势力。”

“他们把持国家武力,反抗庙堂政令,扰乱地方,派遣家奴占据矿产,掠夺百姓,无视法令,不缴税赋!”

“大族之祸,在于其兼并垄断,天下官员,非崔便卢,不王便郑,他们互相扶持,占据政治,彼此提拔,不许他人插手,在地方上,强取豪夺,疯狂兼并,只知道为自己谋取好处,无视社稷,眼里只有门户私计。”

“百姓连年徭役,税赋繁多,无有庇护,饱受欺辱,生不如死.”

“将军,我有三大策!”

这一次,刘桃子总算是打起了精神,放下了手里的所有事情,他让祖珽坐在了自己的身边,详细的为自己讲述。

祖珽开口说道:“这第一策,乃是方寸海纳之策。”

“如军事,可效仿伪周,当初镇兵不堪重用,伪周频繁战败,为了解决兵员,他们以均田制并行府兵,不使鲜卑独尊,征募天下健壮入伍,国势愈发强盛,不过,我们若要效仿,还得更加改进,增设服役与将领任期,不可使其如伪周那般更有私主。”

“而政事,可效仿伪陈。”

“南国多大族,官员糜烂,故其效仿北朝应试之策,以考核招募俊才,分批为官,而北朝应试,多以门户区分,要有贵人引荐才能参与考试,可在南国,已推行‘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之策,不需中正举荐,过学馆,通一经,不问出身即刻参与考试。”

“此举使南国有了许多非大族出身的贤才,才能让他们与北国抗衡至今。”

“吸纳二国之强,境内军户,以均田授发,以强将统帅,则保兵力之锋,而百姓增加,军士更多,我们治下耕地定然不足!”

“此时,便需要将军不断的扩大根基,我们可往北取伪周边塞,增加耕地,继续授发,安定当地百姓,吸取他们强壮者入伍,往南则是取北营,西燕等州,均田设府!!有源源不断的耕地可以进行赏赐,军队愈发能战,所往之处,百姓皆能获得耕地,可谓是一举多得。”

“而在文治,多设学馆,不分出身,吸纳他们进来求学,通一经后参与考试,按着南国的制度分别安排名次,名次高者为官,杜绝大族独霸。”

“多设学室,则奔走之吏皆为将军所属,这些人分布在各地,若将军攻取左右州郡,他们便能直接接手地方政务,若散吏充足,攻下一大州,一个月内便能上下安排妥当,诸吏组织民壮,可为将军所大用!!”

“无能之人不能通过考试,地方的官员和吏且不论道德,至少才学才能无忧,不会出现乱政,百姓亦安。”

“这两件事同时进行,将军攻取左右戍镇,用通过考试的人才来出任官职,耕地越打越多,城池越打越多,打仗的军士们不愁没有耕地来赏赐!通过考试的人才不愁没有地方出任!”

“第二策,唤作攻取晋阳以治天下!”

“第一策若能成,将军势力定然不断增加,自给自足,庙堂已经病重缠身,不能自救,便是有高浟段韶这样的人,也无能为力,晋阳早晚都暴露在将军兵锋之下。”

“到时候,将军出兵攻取晋阳,击败那些愚顽不化的蠢物们,将军可以拥立宗室来担任天子,以他的名义继续出兵,沿路攻取伪齐大齐的诸州郡!”

“将军以天子的名义去攻取各地,以强盛的兵力来讨伐疲弱无能的军队,没有失败的道理!”

“只要能挡住伪周,占据大齐江山,则可以在天下各地推行前二策,将那些不愿意服从的勋贵,大族皆抓起来诛杀!”

“将他们的耕地授予百姓,继续均田之令,招纳更多的军士!整合天下之力!”

“第三策,便是先周后陈。”

“大齐本就占据着最为肥沃富裕的地方,人力最多,物资最丰富,只要我们能将其发挥出来,伪周与伪陈联起手来,也绝不是将军之敌!”

“而南国思安,少有敢进取之人,就是有人想寇北,大多也是占据些有利的城池就退兵,故而,先攻打伪周,伪周的强盛来自于连年的胜利,只要让他们溃败几次,无法进取,他们不攻自破!!”

“击破了伪周,伪陈便不足挂齿!”

祖珽说完,早已是气喘吁吁。

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眼巴巴的看向了刘桃子。

他快不行了,要是这次刘桃子还是不认可自己,那他就真的没办法了跟崔刚那么一谈论,他方才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不受到重视。

因为他的目的跟刘桃子的目的完全不一样。

对祖珽来说,登基为帝是目的,安定百姓是手段。

而对刘桃子来说,安定百姓才是目的,登基只是一个手段而已。

这么一看,祖珽原先的对策就有大问题了,按着那四步,或许真的能成为皇帝,也能号令天下,可通过挟持幼主,禅让过渡得到的皇位,麾下的勋贵权势集团却还是过去那帮人,没有什么变化,哪怕推行新的政策,去做事的人还是原先那帮人。

大齐不缺好的政策,没人执行,政策再好有什么用呢?

这位将军明显是不想走高欢,宇文泰,甚至是当初司马炎等人的老路。

这不符合南北朝的固定思维,权臣通过禅让上位在这个时代才是主流,可祖珽对自己的思路略微进行了改变,就想出了新的三个对策。

看起来与前四个没什么区别,都是打周围,等机会,取中原,可却又截然不同。

刘桃子皱起眉头,看着面前的祖珽,没有说话。

祖珽的心渐渐的变冷。

就在他沮丧的准备再次起身离开的时候,刘桃子却缓缓开了口。

“祖公果真是贤才。”

“这一番话,确实让我拨云见日。”

祖珽猛地抬起头来,刘桃子继续说道:“我更喜欢这个对策。”

“我不怕杀人,也不怕造反。”

祖珽低声说道:“我知道将军仁德,对比第一次的对策,这次的对策,或许会死更多的人,死更多的百姓”

“我知道,我也不怕死人。”

“便是落得千古骂名,我也不妥协。”

“恶臭肮脏,我自清扫干净。”

祖珽再次抬起头来,他忽然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完全看清楚这位将军。

在祖珽的眼里,将军像是一把愤怒的投向了天下的锋利的铁矛,笔直且锋利,一往无前,除非是断裂,否则便不会弯曲,也不会停下来。

刘桃子看向了他,“我封你为军师祭酒。”

“往后你就跟随在我的身边,为我出谋划策,完成这三大策。”

祖珽急忙起身。

“多谢将军!!”

“只是有一点,祖公,我知道你的才能,也知道你的陋习。”

“你要享乐,只要不违背律法,我不理会,只是,勿要逼我做出我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我这个人做事,向来是不会妥协,便是才能再大,若触犯了律法,做了恶事,我也不会留情的。”

“臣定当痛改前非!!”

破多罗喾手按剑,不悦的看着远处跟在兄长身边的老文士,嘴里嘟囔了几句。

刘桃子此刻跟祖珽站在一处山坡,看着远处的周兵挖掘沟壑,打造箭塔。

祖珽抚摸着胡须,笑呵呵的说道:“主公,您多虑啦,杨忠不是逼您出来作战,杨忠这就是在假装交战。”

“哈哈哈,宇文护派去的那些人,都是些胆怯的蠢物,他们哪里知道前线真正的情况。”

“他们每天就看到杨忠派去的人不断往前线跑,又听说哪里的营寨被攻破。”

“杨忠这就是在假装与您交战呢!”

“您出兵攻打他的营寨,他绝对不会反抗,直接撤退,而后给宇文护上奏,说您出兵攻打他,击破了那些城寨。”

“那宇文护还敢派自己的人去取代他的人吗?”

“雕虫小技!”

刘桃子点点头,“原来如此,这些时日里,他不断的增设营寨,被我出兵击破了许多次,还是乐此不疲。”

“这是好事啊,他杨忠能上奏,主公便不能吗?”

“咱也给庙堂上奏,杨忠在我们境内设营,派遣了多少民夫,多少军士,都要禀告清楚。”

“高湛知道杨忠的动向,也就不敢继续逼迫主公了。”

“哈哈哈,过去也就算了,如今有我在,还能让这杨忠老匹夫利用主公来做事吗?”

祖珽跟刚来的时候完全不同了,他穿着很奢华的衣裳,浑身收拾的干干净净,眼里闪烁着精光,俨然一副得意的模样。

刘桃子轻声说道:“祖公,杨忠名将,不可轻视。”

“主公不必担心,杨忠是名将不假,奈何,宇文护不信任他,只要不信任,别说是名将,便是韩信白起又如何?难逃一死耳!”

祖珽继续说道:“当下,正是我们备战的好机会。”

“主公,我们先给庙堂上奏,杨忠每次前来修建,我们都得禀告,一次也不能落下,让庙堂知道,当下杨忠已经在与您交战了,高湛这个人虽喜怒无常,可很善于判断,也算听得进劝,不会急着来对付主公。”

“我们就能安心备战,杨忠根本不在意边塞的得失,他巴不得我们真正出兵。”

“得趁着杨忠大军没有全部到达的时候,抢先出兵,最好夺取了北边与突厥联络的几个重要戍镇,只攻打宇文护亲信所在的地方,不攻打杨忠的亲信.嘿嘿嘿,到时候看杨忠怎么与他的主公解释。”

“若是能逼杀杨忠,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主公勿要担心,且出兵攻破这些营寨,有战功,何必不拿呢?其余的事情就交给我,我自当操办妥当!”

刘桃子留下了些甲士,很快就纵马离开。

破多罗喾看着远去的兄长,闷闷不乐,这次竟没让自己跟着一起去,祖珽不知何时走到了他的身边,看着远去的刘桃子,笑着说道:“破多罗将军勿要担忧,能立军功的机会还在后头呢!”

破多罗瞥了祖珽一眼,却没有说话。

他压根看不起这个老汉人。

祖珽或是发现,他开口说道:“破多罗将军啊,我听闻你跟随将军很久,可如今的地位却远不如其余几个将军,姚雄单独坐镇北恒,与突厥人交战,交战三十余次,有二十多次获胜,获胜的次数越来越多,寇流坐镇在朔州,护着田子礼在朔州上下治贼,杀的朔州人头滚滚。”

“张黑足以辅兵进驻恒州,恒州上下太平,无一次动乱。”

“怎么他们都坐镇诸州,您却在这里驻守一个万寿镇呢?”

破多罗大怒,“你敢羞辱我?!”

祖珽赶忙说道:“岂敢,岂敢,我只是想说,只懂得冲锋陷阵,能为将,却无法坐镇一方,将军不妨读一读书,无论是兵法,还是治政或史策将军若是能略微改变一些,只要改变一点点,我想主公都会对您刮目相看,或许这北朔的防务,便由将军来负责了。”

破多罗一愣,狐疑的问道:“真的有用?”

“读了对将军也无害,将军何不试试呢?”

“我这里就有不少的书籍,我可以送你一些!”

破多罗这才尴尬的挤出了些笑容来,“只怕我读不懂.他们都是律学室出身,我过去不曾读过书”

“我看将军骑射的功夫一流,这读书还能比骑射更难吗?”

“好!”

破多罗下定了决心,又向祖珽行了礼,“多谢!我该如何答谢你呢?”

祖珽舔了舔嘴唇,看向了左右,低声问道:

“此城中可有妓否?”

邺城。

“哈哈哈~~”

“来,亲一个!”

高归彦怀里抱着美人,酒气熏天,脸色通红,摇摇晃晃。

身边的亲信忍不住说道:“大王,今日您还要去拜见陛下,岂能醉酒?不能再吃了!”

“怕什么?!陛下自己也好酒,还能管我吃酒不成?”

高归彦一把推开了那亲信,继续吃酒,美人们也不断的往他嘴里灌酒,一个个娇羞的拍手叫好,哄得高归彦酩酊大醉。

如此不知吃了多少,美人终于离开了。

高归彦起身,先撒了尿,又换了套新衣裳,几个亲信扶着他,他的脸依旧是那么的红,整个人都很烫,眼神都有些迷离。

“大王,您今日醉酒,不如明日再去”

“不必,今日有要事,必须要见到陛下才成。”

高归彦呼出一口气,让自己清醒一些,方才看向了一旁的亲信,“我要的文书,你都准备好了?”

“准备妥当.不过,大王真的要为刘桃子上表吗?他过去与您不和.”

“你懂个屁!”

高归彦不悦的骂道:“大齐都糜烂到这种地步了,几十个人都能杀到晋阳外,这还是计较过去的时候吗?现在还去闹腾这些,只有亡国而已!”

亲信不敢再说了。

高归彦上了车,就这么醉醺醺的出了府邸。

一群甲士护卫在他的周围,马车在道路上飞驰而过,随着摇晃,高归彦愈发的难受,几次都险些吐出来。

好不容易来到了皇宫门口,高归彦下了车,用布帛擦了脸,这才大步朝着皇宫走去。

刚刚走到了皇宫门口,当即就有甲士挡住了他。

看着面前拦住道路的甲士们,高归彦勃然大怒,“我要去拜见陛下,尔等岂敢拦我?!”

甲士没有理会他,只是用长矛对准他,高归彦更加生气,一伸手,直接握住了对方的武器,将那甲士摔在地上,骂骂咧咧的,很快,就有一个军官快步走来,远处的甲士也举起了强弩。

军官朝着高归彦行了礼。

“大王。”

“这几个蠢物竟敢挡住我!你速速去禀告陛下!”

军官平静的看着高归彦,“大王,陛下有赦令,若没有召见,外臣不许进宫。”

“外臣??我是外臣??”

“陛下有诏,册封您为冀州刺史,请您尽快赴任。”

这一刻,冷风吹来,高归彦的额头冒出了虚汗,忽然间,他就清醒了,那些酒气荡然无存,他就站在这里,沉默了许久,忽然问道:“这诏令,我怎么不知道?”

军官说道:“昨日便下达了,大王在家里设宴,喝的烂醉,故而不知情吧。”

“大王,按着制度,地方官员是不能逗留在邺城,更不能进皇宫的。”

“请您现在就出发吧,陛下已经安排了许多官员们去送您离开,还有不少的赏赐。”

高归彦浑身轻轻哆嗦着,脸色铁青,他没有说话,只是缓缓走回了自己的马车附近,想要上车,却一个踉跄,险些摔落,左右的甲士们赶忙扶着他上了车。

坐在车内,高归彦的眼神突然变得无比凶狠。

“高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