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北齐怪谈 > 第414章 魏晋名士今犹在

第414章 魏晋名士今犹在

书名:北齐怪谈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9 06:24:01

陈,合肥。

城门敞开着,道路上又出现了一行马车。

马车到达城门口,却没有急着进去,反而是停靠在了不远处,城门口的陈兵看到了这些马车,也根本不在意,只是转过头去,不做理会。

就看到有几个人跟跟跑跪的走下马车来。

他们肤色白净,穿着不凡,只是看起来格外的憔悴,惊惧的打量着周围,确定没有了危险,几个人方才抱在一起哭。

哭了好久,他们这才开始重新准备。

奴仆在外挡住,利用几辆马车将其围了起来,而他们就在里头更换了漂亮的衣裳,而后开始擦脂抹粉,又有专门的奴仆来为他们修饰头发和胡须,

胡须上甚至要擦药,这是用来养护胡须的,同时也能让胡须整齐且保持光亮,看起来油油的,而后就开始往自己身上洒香。

让自己闻起来香香甜甜的。

等到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几个人这才重新上了马车,大摇大摆的去进城。

城门口的陈兵无奈的查看了他们所拿出来的齐国过所。

一个士卒看向了不远处的小军官,用浓郁的南国话问道:「这几个拿的齐国过所,怎么办?」

「放行!放行!都是来逃难的,登记之后就放行!」

远处那军官也在盘查别人,有些忙碌,就粗暴的挥手,示意放行。

那士卒低头抱怨了几句,看向了面前的奴仆。

此刻他又换上了带着口音的北方话。

‘我们这里,要重新登记..:

奴仆看起来颇为无奈,他略微仰头,得意的说起了自家几个人的显赫名头。

可显然,这军士根本听不懂什么下邳陈或者广陵刘之类的,或许他知道,可他不在乎。

漫不经心的记录了这些。

马车上的贵人还时不时探出头来催促,一副不将南国士卒当人看的模样,说话都是面向自家奴仆,好像看一眼南国士卒就会玷污了自己的双眼一般。

如此折腾了好久,终于记好,奴仆上车之前,还不忘记嘱咐:「我们就住在城南,若是有同族大人前来,你们给说一声,让他们来城南找我们,有赏!」

看着这般傲气的奴仆,那陈国士卒面带笑容,点着头,用南国话说道:

「贱虏。」

奴仆一愣,却也听不懂,就这么进了城。

送走了这些人,那士卒方才看向了一旁的几个同僚,「这些北胡一个比一个嚣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占领淮北的呢!」

「哈哈哈,北胡不就是这样?」

「早晚将他们都给杀了:

这一行人进了城,马不停蹄的朝着官署方向走去。

城内最高的建筑,往往便是官署所在之处。

大多城池的官署都是位于城池的中心,四通八达,当然,也有例外的。

当这行人来到了官署门口的时候,那几个贵人少年走下车,赶忙上前进行交涉。

如此过了许久,方才有官员走出来迎接,

这官员是个标准的南人,领着几个贵人前往侧院攀谈。

有小吏拿上了茶水,几个人边吃茶边说起了自己的情况,

「刘桃子魔下的胡人甚是残暴,他们进城之后,就开始肆无忌惮的杀人,我们不忍心看着百姓们受了毒手,就进行反击,连杀了他十来个骑士,

然后逃了出去。」

那后生傲然的说着自己前来的经过官员一点都不惊讶,只是夸赞道:「诸位好身手!」

「这不算什么,我们熟读经典,岂能为胡人所害?」

另外一人迫不及待的问道:「不知什么时候能与此处的淳于公相见?听闻可以送我们前往南边2.:

「不急,不急,当下要渡河的人许多,诸位早晚是能过去的。」

那官员安抚了几句,跟他们谈论了好久,这才客客气气的送他们离开。

这几个人出去之后,脸色就变得有些不善。

「一个小小的将军府长史,也敢对我们如此无礼,还敢怠慢,就他这样的,放在过去,想进我们家门都难!」

他们嘀嘀咕咕的抱怨着,大步离开。

那官员站在远处,目送看他们离开,眼神里却带看些无奈。

他转身回了官署,一路走到了议论大事的大堂门口,就守在这里,也不进去。

而大堂之内,都督淳于量坐在上位,面对位于左右的众人,眉毛都挤成了一团,脸色铁青。

有文官低声说道:「其实,都督大不必如此担心,我想,这应当是好事,说明我们所做的事情有了成效。」

「我们更得人心,故而百姓们揭竿而起,想要来投奔....

「这不正是说北胡大失民心吗?」

淳于量缓缓看向了那文官,眼神锐利得犹如像把剑,那文官脸色惶恐,

接下来的话都不敢说了。

淳于量这才冷酷的说道:「周人在荆州频繁的调度军队,似是有什么心,我们往两淮调遣了太多精锐,荆州方面空虚。」

「这种时候,又去主动招惹刘桃子。」

「刘桃子契胡,向来没有什么气量,眶耻必报之人,这是想让我们陷入两面交战的处境吗?」

「大陈能同时应对这两个敌人吗??」

另一人开口说道:「都督,周人乃是我们的盟友..·..他们往荆州调度军队,我想是用来提防刘桃子的。」

「提防刘桃子?刘桃子刚刚才跟他们打过一场,还会继续跟他们交战吗?」

「况且,地方刘桃子需要让宇文宪过去都督大军吗?」

淳于量愤怒的捶打了下案读,骂道:「一群蠢物!!天杀的蠢物!!」

「荆州方向定然是出了什么大事!」

众人都不敢再说话了,淳于量也沉默着,沉思了许久。

「刘桃子很快就会派遣将军来坐镇前线,刘桃子是无力发动战事,但是他魔下的将军却不好说,这些人多是胡人,生性桀骜,此番有城起事,等刘桃子安排的将军上任之后,必定以讨贼为由,与我们交手试探,一旦我们表现出虚弱,他们就会毫无顾忌的猛攻。」

「还有一点,若是此处没有叛乱,刘桃子或许会派几个将军在前线开府,让他们在当地征募士卒,渐渐充实力量,而后再战。」

「可如今,有叛乱,刘桃子会让他们直接领兵前来..:.:

淳于量想到的事情有很多。

最近周人那边有奇怪的动向,听说连宇文宪都开始往南边跑了。

陈国对此也有些惊讶,但是淳于量一口断定,周人定然是有了什么坏心思,或者说,是自家这边出了什么事。

结果此时自己这边又出现汉国城池叛乱,投奔陈国的情况。

淳于量越想越是头疼,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

「这样吧,左校尉,你领一千骑士,前往救援....

淳于量看向了那人,朝看他使了个眼色,那位年轻的校尉,昨日已经跟他聊过一些事情了,明白淳于量的想法,赶忙称是。

淳于量又安排好了其余的事情,大多都是关于两淮民生恢复的。

陈国现在很穷。

至少国库很穷,先前的那场大战,虽然让陈国收回了梦寐以求的两淮,

但是,文皇帝积累多年的国力,也基本上都给打没了。

情况比周人都好不到哪里去。

粮食只够维持大军,却不足以出征,让一万人待在自己的驻地吃粮食跟一万人出去吃粮食,这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差距极大,因为运输粮食的民夫也得吃饭,运输的粮食越多,民夫越多,路上的消耗也就越大。

加上各类的隐秘传统,十万石粮食运出去,最后能有一半到军队手里就是天大惊喜了。

陈国无力外出征战,不然,汉国跟周齐开战的时候,他们本来是可以掏齐国老家的。

淳于量忙好了这些事,这些人前脚刚走,方才那官员就走了进来。

他手里拿看许多名册,这些都是这几天前来投奔的那些贵人名单。

淳于量看都懒得去看,只是吩附那官员将其放在一旁。

看着淳于量的脸色,官员低声说道:「都督勿要恼怒,这些人之中,其实也不缺乏才俊。」

「十个里头能有一个吧,其余的都是混吃等死的蛀虫。」

淳于量一脸的平静,他说道:「陛下对这些人实在是太看重了,尤其是那些僧侣。」

我听说从周人那边跑来了一个叫靖嵩的大和尚,带着法贵等三百余高僧,这些人都是很有名气的大僧,自北南..::陛下又再次下令,为他们修建寺庙,让他们居住,还承包了他们的用度。」

「我信佛,可我不信僧。」

我担任桂州刺史那会,亲手操办了一起大案,一群和尚绑架民女,将其..:.贩卖至于北,其状况惨不忍睹,从那之后,我就不太相信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高僧了。」

「或许里头也有好人,但是,陛下不该如此耗费钱财来养僧。」

「国库本来就空虚,需要我们进行积累,这不断的修建寺庙,款待僧侣,莫非这寺庙比我要修建的成镇更重要??这些寺庙能阻挡刘桃子?还是那些僧人能击败刘桃子?」

淳于量所说的这些话,在陈国都是属于绝对大逆不道的话了,那官员听的都是一身汗。

他赶忙说道:「也并非是无用,百姓们得知这么多的高僧前来,都很高兴,说是有佛佑之.....那些大僧也是在各地设法会...!」

淳于量笑了起来,「法事不能当饭吃啊。

「且看着吧,若是让百姓们饿着肚子,那大僧就是说出花来,也是无用。」

「唉,取我笔来,我要上书陛下!」

「啊....都督,这...·

「休要多言!!」

建康。

皇帝陈正领着诸多从北边归来的僧侣们来欣赏新修建的寺庙。

寺庙内外,都有重兵把守,绝不许他人靠近。

几个大师就这么跟在陈的身后,陈还是穿看释家子弟的衣裳,笑响呵的打量着这处修建奢华的寺庙,忍不住向身后的高僧大德们吹嘘了起来,「用了足足四个月才修建好这么一座寺庙,实在是让诸位大师久等。」

这些高僧们各个都是察言观色的好手,听到皇帝的话,急忙开口说道:「岂能这么说,这寺庙之奢华,搜遍北国也不能得,如此大寺,仅仅用了三个月,可见南国之兴盛,大陈定得天下矣!」

听到大师们的话,陈更加开心了。

最近这段时日,陈过的很开心。

他年少的时候,总是常常被拿来跟其大哥陈蓓来对比。

陈长得极英俊,比起北边的什么高家也不逊色,四五岁就会看书了,

七八岁就学骑马了:::.自幼文武双全,陈霸先都忍不住感慨:此儿吾宗之英秀也!!

而长大之后,陈蓓就更加出色了,无论是军事还是内政或是外交,样样精通,在陈霸先逝世之后,陈上位,他在位时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其格外爱护百姓,每次诏令都是从实,不搞虚头八脑的东西,提倡简朴,自已带头,禁止奢华,督促群臣,发布新钱币,约束宗族和释家肆无忌惮的扩张。

在军事上,他击破了大敌王琳,横扫留异,陈宝应,熊昙朗,周迪等割据政权。

类似淳于量等小割据政权文纷纷主动归顺。

日夜操劳,从不敢怠慢,在位仅七年,却留下了宵衣旺食的成语。

甚至在临死的时候,都感慨自己魔下的百姓过的太苦了,自己还没能做更多事,实在遗憾。

有这么一个哥哥,那真的是天大的压力。

尤其是继承了其位,而他本来还有嫡子的情况下。

陈项一直都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压力,直到他击败了北边的强敌,收回了两淮之地,陈颈终于能放下那股压力了。

兄长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让自己给完成了。

他觉得自己至少能追平兄长的成就了。

陈得意的指着远处,,「等到平定天下之后,朕便可以在此处出家了。」

法贵和尚看了看周围几个人,眼里闪过一丝激动,他急忙走上前来,「陛下若是要出家,何必等到以后呢?」

陈项一愣,「哦?」

法贵和尚认真的说道:「大陈武皇帝,也曾设无遮拦大会,换上了僧服,出家讲经。」

「您如今的功绩,比起武皇帝也不能有缺,而经学之上,更是胜过了武皇帝,何不效仿他,出家讲经呢?」

陈项当即有些迟疑。

皇帝出家,在南边是老传统了,前梁皇帝萧衍萧菩萨就曾多次出家,第一次出家,群臣凑齐了一亿钱,才将皇帝赎回,第二次出家,群臣凑齐了两亿钱,第三次出家,群臣又凑了一亿钱.....这钱是给寺庙的,至于是从哪里凑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陈国的陈霸先,同样也这么干了,

不过,陈颈并没有直接答应他们了,表现出了些迟疑,表示自己再想想。

和尚们倒也没有催促,只是笑看点头。

忙好了这里的事情,陈回到了皇宫。

而刚刚回来,便看到了从淳于量那里送来的上奏,是关于修建寺庙和养僧的那些上书。

陈并不生气。

陈项的信佛,似乎跟宇文邕的灭佛一样,都只是做事的手段而已。

陈即刻给淳于量回复,表示自己会减少这些支出,停止修建新寺。

陈而后便开始查看各地的奏表,大多都是些好消息,例如各地出现的祥瑞啊,城池开垦的新耕地之类的。

陈项也效仿其哥哥,待在书房之内,再也不出去,看的正开心,忽然,

他看到了其中一篇奏表。

一瞬间,满脸笑容的陈变得暴躁,勃然大怒。

皇宫的另外一侧,此刻正十分热闹太子陈叔宝坐在上位,今年十六岁的他,显得格外的潇洒。

他的脸上化着浓浓的妆,身上所散发出的香气比北面的贵人还要浓郁。

有乐师正在奏曲,几个所谓名士坐在了他的周围,他们各个都是模样英俊,长相可人。

他们的衣裳很是随意,有的基本就是半裸着,衣服随意披在身上,一副名士气息扑面而来,这感觉,实在是太像当初晋朝那些风流名士了:::.不对,他们就是当初那些风流名士!不过是南渡了而已!

看他们的模样,俨然都是磕了丹的,晕乎乎的。

陈叔宝就跟这些人坐在一起,左手抱着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宫女,宫女此刻害怕极了,眼里满是惊恐。

可她越是害怕,陈叔宝就越是开心,他几个朋友还轻桃的上手来抚摸,

吓得宫女都几乎哭了出来。

而在他右手边上的..::.则是一个后生。

那后生神态阴柔,就这么趴在陈叔宝的怀里,一副女人姿态。

陈叔宝亲一口右边的,又嗅一口左边的,得意洋洋。

忽然间,有阉人推开了门,神色惊恐,!「殿下!!陛下来了!陛下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