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127章 一个木桶,车行物流

第127章 一个木桶,车行物流

书名:从满眼红名开始 作者:过电过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08 07:29:38

很快,在罗青等一众巨熊帮众的组织下,魏万宗领来的四十二人开始对耿煊提供的补血丸配方所涉及的十一味药材,按照配方要求进行处理。

或是切成薄片之后,将其置于适宜的温水中持续浸泡漂洗;

或是切成较大的段块,置于一口大铁锅中,进行炒制;

或是用煅法,对某种药材进行高温煅烧,使其质地酥脆,更易粉碎的同时,将隐藏在其深处的药力给全部逼出来;

也有人用蒸法,利用沸腾的水汽加热药材,缓缓激发、调整其药性;

亦或者用煮法,将药材置于高温,甚至沸腾的水中……

因为有十一味药材需要处理,四十二人分成了十一组,根据药材处理的难易程度以及配方涉及的数量多少,对人员分组进行的灵活的调配。

处理起来更费事的、需求量更大的,就多配两个人;

处理起来简单,亦或者需求量没那么大的,就少配一些人。

耿煊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对各分组的一些细节处理以及人员调配上做了一些调整之后,就将此间事全部交给罗青等人负责。

在耿煊对这四十二人做今日任务安排之前,巨熊帮众就已提前对这份补血丸配方所涉及的十一味药材的处理进行了提前的学习。

这虽不能让他们立刻就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但用来监督其他人,看他们是否用心,水平如何已经足够了。

这本来就不是多难的一件事。

罗青几人甚至还特地对其他帮众叮嘱,除了监督之外,他们还用心学习。

昨夜耿煊与罗青几人有关月例的讨论,已经在巨熊帮内扩散开了。

可以明显的看出,所有帮众的精神面貌较之以往都有了明显的不同。

用耿煊的话来说,就是更有主观能动性了。

所有人都会积极主动的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不需要耿煊这个帮主过多操心,他只需要将大方向定下来,各项事务便可井井有条的推行下去。

罗青、王襞、丁勇、滕宇四人不需要耿煊分派,就做出了分工。

滕宇领着残疾的张明,以及另四位修为偏低的帮中兄弟,带着洪铨、程辉、谢航三人的家人,去了魏家后院。

他们将那面积足够宽敞,有花有草的后院改造成了马厩。

以后,他们的任务就是照顾好三十六匹玄幽马。

而罗青则负责与魏万宗安排进来的一个坊中老人一起在药材处理现场,乃至正在进行马厩化改造的后院,已经被破坏严重的书房、地下密室,各个住人的房间的破坏亦或者使用情况进行明确和记录。

万福坊投入的人力,器械,以及处理药材消耗的各类资源,主要是大量消耗的木炭燃料等,也都要明确记录。

因为按照耿煊和魏万宗达成的约定,这些都是要折算成费用的。

魏万宗在将人和物安排过来之后,便离开了。

耿煊在确认各类药材的处理没有大问题之后,同样也离开了。

具体的事项,自然就要由罗青与魏万宗安排的一位万福坊老人进行具体协调确认。

不能大家各记一本账,等到算账时,两本账的差距大到离谱的情况。

而王襞和丁勇则负责领着其他帮众对十一组药材处理的过程进行监督、观摩和学习。

见一切都这般井井有条,耿煊自然也乐得清闲。

他先是花了一点时间,将大黄和八小都接了过来,让它们去后院与玄幽马和一群老弱妇孺待在一起。

耿煊则待在屋中继续用小炉砂锅制作补血丸,用这种方法快速消化大成境“药石术”的种种收获,顺带着将熬制补血丸的技艺提升到新的高度。

耿煊自己制作补血丸,对药材的处理并没有那么讲究,一是有着“药石术”的他,对药性的变化有着远超其他人的敏锐,让他不必做更多细致的前期工作。

另一个原因,则是他这种实验室性质的制作方式,舍弃了补血丸之外的其他副产品。

除了一颗补血丸和一些完全焦化、碳化的残渣,再没有别的剩下。

而药行大规模制作补血丸,可不是这样。

在研究过臧子高那一箱与制药相关的典籍和笔记之后,耿煊才真正明白,专业和业余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里坊以为自己用各类卖不出好价格的边角料制作成药酒,就已经是非常高明的做法了。

可与药行相比,这只能算是弟弟级别的操作。

也是在读了这些笔记之后,耿煊才明白,药行制作的药酒,绝大多数原材料,居然都是熬制补血丸、精元丹这类丹丸之后剩余的大量残渣。

它们用这些残渣与粮食混合,发酵,并在此过程中将那些药材残渣中的药力彻底逼榨而出。

等酒成之后,只需再辅以少量药材调整药性,改善风味,一份口味不差,效果同样不差的药酒就好了。

以此法酿制成的药酒,功效居然比里坊直接用原材制作的药酒还要好,就知道双方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人家药行能从一份药材上面刮出两层油水,而里坊却连一层都不能完整的刮下来。

当耿煊第七次从砂锅底取出一团小小的膏状物,将其搓制成拇指大小。

小成层次的补血丸制作技艺提升到大成境界。

而大成境“药石术”的种种经验和感悟也在这样的契机下,被耿煊掰碎了、揉烂了吞进了肚子里。

耿煊立刻消耗三十二点红运,将“药石术”再次往上提升了一个境界。

从大成境晋入大师境。

【红运:2088

药石术(大师) 】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罗青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帮主,吃饭了。”

耿煊这才发现,时间已经到中午了。

走出房间,耿煊就见到一群巨熊帮众正在洪铨妻子和程辉母亲的指挥下,将一个个冒着热气的巨大木桶抬到魏家堂屋前的屋檐下一排放好。

巨熊帮众,万福坊的四十二位制药人都排着队各自取饭,取多取少,看各人的胃口和喜好。

罗青领着耿煊往堂屋里走,经过屋檐下,耿煊特地逐个看了一下,发现木桶中的菜品非常丰盛,硬菜就有好几个。

而在堂屋之内的一张桌子上,菜品还更加丰富多样,明显都是开小灶做的。

可当耿煊发现,这一大桌都是给他一人准备的时候,他愣了一下,便招手对罗青道:

“我取一些就够了,剩下的也别浪费,让大家都尝尝……以后就别这样搞了,大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是。”

这么一个小插曲之后,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下午。

午饭后不久,王襞就来汇报说,第一批预处理的药材已经全部处理完毕。

之所以现在才完成,还是因为其中两种药材的处理过程非常麻烦,耽误了一些功夫,不然,时间完全还可以往前提一些。

“开炉吧。”

随着耿煊一声令下,早已在屋檐下架好的木炭堆熊熊燃烧起来,肆意张牙舞爪的火舌迅速将铜炉捕获,并完全包裹其中。

估摸着铜炉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耿煊当即就将一大桶浸泡了许久的、切成细片的药材尽数倾入炉中。

“滋——”

随着一声长长的滋滋声,铜炉上瞬间腾起濛濛水雾。

而后,耿煊又取了两味处理好的药材加入其中,盖上炉盖便站在一旁静静等待。

等炉盖因炉内沸腾水汽登登乱响了数分钟,这才再次取出炉盖,接二连三将各种药材一盆盆加入其中。

一边加,一边用木棍快速搅拌,还不时用工具将炉内药渣捞出,倾入旁边一个个大木桶之中。

一直到十一味药材全部加完,又用木棍快速搅拌,充分熬制了一阵之后,耿煊提起木棍,将上面已经变得粘稠而略显晶莹的粘液蘸了一点在手中试了试。

然后他对王襞吩咐道:“再给我来半盆熊血拌骨粉。”

很快,王襞就将半盆通过煅烧之后碾成细粉的熊血拌骨粉端到耿煊面前。

耿煊接过扫了一眼,就尽数倒入铜炉之中。

用木棍充分搅拌了一会儿之后,耿煊再次提起木棍,手指蘸了一点颜色变得过深、也过于粘稠的膏状物在手中,又对王襞道:“再来半盆乌青根和玉明参的浸泡液。”

很快,“哗啦”一声响,半盆乌青根和玉明参的浸泡液就被耿煊倾入铜炉之中。

而看到这一幕的、所有来自万福坊的制药人们,一颗心也终于完全落在了地上。

那位在上午主动发言表达意见的男子,嘴唇张了张似乎想说点什么,但一想到上午的遭遇,他就老实的闭上了嘴。

在他看来,这人完全就是在瞎搞。

用这价值巨大的药材,玩一种“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幼稚游戏。

这行为,落在他这个采药人眼中,如何能不心疼?

想他们辛辛苦苦,甚至是拼了命才采来的药材,结果却被人如此不珍惜的胡乱挥霍,即便这药材已经不是自己的,也忍不住心中本能的痛惜啊!

不过,他想起了魏万宗的叮嘱,还是决定不要多事,认真做自己的事情就好。

可就在这时,那个肆意糟践药材的家伙却忽然道:“停火。”

随着火门关闭,原本还在熊熊燃烧的木炭迅速熄灭,停止了燃烧。

“排板。”

一个纵横各有十排拇指大小、半圆形凹陷的木板被王襞双手捧着放在铜炉旁边。

一大勺深褐色,看上去却晶莹剔透的膏状物被耿煊从铜炉内舀出,尽数倾入木板内。

王襞当即将另一面木板翻过来盖了上去,用力下压,少许多余的膏状物从预留孔挤出,重新流进铜炉内。

当王襞再次翻开上面的木板,纵横十排,总共一百颗拇指一般大小的深褐色补血丸便已整齐的陈列在木板内。

热气携着补血丸特有的清香钻入王襞的鼻孔,让他一时间也有些愣神。

“愣着干什么,下一个。”

帮主的声音立刻让王襞清醒过来,他将手中排满补血丸的排板递给另一个人,并从其人手中拿过一个空的排板送到耿煊面前。

耿煊就这样连续将铜炉内的“补血膏”舀出,送入排板内压出一颗颗大小标准、规格统一的补血丸。

直到第六板,第八十七颗补血丸才出现了瑕疵,只有标准补血丸的八成分量,这也是这一炉最后的产出。

“还真的炼制成功了!”

“五百八十七颗,便是除掉一颗残次品,这一炉也有五百八十六颗。

即便放在药行,那也是顶尖制药大师水准的能力了。”

“……这……这完全没道理啊!”

一众万福坊的制药人面面相觑,感觉过往积累的一切有关药理药性的知识全部变成了臭狗屎。

从耿煊开始熬制补血丸开始,他们就好奇中带着看笑话的心思放缓了手中活计,想看他如何收场。

在目睹了他“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儿戏操作之后,他们更是完全将耿煊的作为视作“任性的胡闹”。

可现在,面对这明明非常不合理,却又铁一样的事实,他们只有沉默。

他们很想说,这是假的,一定有某个环节不对。

可是,只要闻闻那早已扩散到整个院中的、补血丸特有的香气,就知道,这补血丸不仅很真,而且质量还很好!

做成此事的耿煊,却并没有什么得意的情绪。

虽然,他制作补血丸的技艺还在大成境界,距离大师还要差点,可他的“药石术”却已经是真正的大师水准。

即便熬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他也可以用“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方式将其调整回来。

除了会造成一些药性浪费之外,不会有任何不妥。

而且,即便是发生的那两次“失误”,原因也不在他本人。

耿煊暂时按下这第一次实际熬制中得来的经验教训,对一众以复杂眼神看着他的万福坊制药人道:

“大家再接再励,咱们争取赶在天黑之前再出一炉。”

虽然,他这一次并没有将所有处理好的药材全部用完,也足以再开一炉。

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耿煊有信心一炉炼制更多。

既如此,他当然不会将太多时间浪费在不断的开炉熬药上。

能够压缩到一次的行为,他就不可能拆散成多次。

待众人继续忙活起来,耿煊对王襞和丁勇二人示意了一下,来到旁边一个水缸前。

这水缸前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木盆、木桶和木勺。

耿煊的目光在这些器具上来回仔细看了一阵,才将一个小木桶提在手中,对二人道:

“咱们现在约定一下,用这桶装水,装满的情况下,就是标准的一升。”

一边说着,耿煊就直接用小木桶舀了满满一桶水,将其倒入旁边一个木盆中。

“半升,就是这满桶水的一半,两升,就是用这桶装满满两桶的量。

三升四升,以此类推。

这方法够简单吧?”

王襞二人点头,要是帮主说到这个程度他们都还理解不了,那就是他们脑子有问题。

“以后,所有的液体,你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给我取药。”

一番实际操作,耿煊才意识到,最大的障碍,居然出在度量标准的模糊。

从臧子高那里得来的一大箱与制药辨药相关的典籍笔记,其中详细记录了很多药物、丹丸的制取过程。

但在所有药物的配方上,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用量都说“份”。

比如他现在熬制的这种补血丸,三叶草两份,熊血拌骨粉一份半,乌青根与玉明参的浸泡液各一份……

诸如此类。

耿煊当时就迷惑了,这“份”到底应该怎么解读?

重量?

体积?

亦或者就是药行内部的约定俗成?

每一种药材的“一份”,都是不同的?

这对清楚其内涵的药行内部人士来说,解读起来自然没有任何难度。

可对于外行人来说,这问题就大了。

在没有大师境“药石术”兜底的情况下,一种药材的用量错误就会让所有工作都前功尽弃。

多失败几次,不说经济损失,单是这接连不断的失败,也足够浇灭所有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耿煊甚至猜测,这很可能就是药行故意人为制造的一个障碍。

他无意去深究这到底是人心的阴暗,还是对度量标准的不重视,既然看到了问题,他当然就要着手解决。

王襞、丁勇二人也都明白了这样做的妙处。

王襞举一反三,立刻问:“那些干燥药材呢?”

耿煊道:

“液体用升做标准,固体就用公斤做标准……一公斤是多少?还是这桶,装满一桶水,这水的重量,就是一公斤。”

这世上已经有石、斤、两、钱这样的重量单位,只是还没有公斤,耿煊也不知道自己随口说的这个公斤与斤之间准确的比例。

他也不管,先规定了再说。

说着,他将木桶放到王襞手里,就在他已准备转身回屋时,忽然又道:

“这标准定下,就不要再改。以后,凡是涉及‘升’和‘公斤’的,全都以此为标准,千万别给我搞乱了。”

说罢,耿煊便返回了屋中。

而一见帮主离开,前一刻还恭恭敬敬的丁勇忽然悄悄伸出了手,摸到了王襞手中的小木桶上,想要将其取走。

“啪!”

反应过来的王襞立刻一掌将其拍开。

而后,在丁勇即将挥手再次来夺时,王襞抱着小木桶快速后退,嘴里一边低声喝道:“姓丁的,你抢我木桶干什么?”

“什么你的?这就是帮主给你用用,什么时候就变成你的了?

你这人做事毛手毛脚,一不小心就要给弄坏,得由我来保管!”

“到底谁毛手毛脚了……别乱来啊,这东西可经不起折腾,到时候弄坏了你找帮主解释去!”

“……”最后,丁勇只能悻悻然作罢。

这出小插曲,只是他俩都隐隐觉得这东西很重要,但现在的他俩,依然远远无法理解其价值。

就连耿煊本人,也对这个随手拣选的小木桶于此世的意义有所低估。

一件全新的九州圣器,就在这样一个平静的午后开始了漫长的孕育。

……

耿煊还发现,经过精心处理之后的药材,其内部的药性,基本都已处于彻底激发的状态。

这可以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大批量补血丸的熬制工作。

下午,将近傍晚时分,耿煊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八百八十五颗补血丸的熬制。

所有熬制过后剩余的药渣,都被单独存放在一口口大缸里。

待耿煊彻底停止这一次的熬制之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但那些万福坊的制药人依旧没有离去,他们还在继续进行着枯燥而单调的工作。

魏家大院在那一堆堆、一簇簇的火焰照耀下,亮的宛如白昼。

直到耿煊于深夜十分,第三次开炉熬制,将那些处理之后无法久存的药材全部用完,四十二位制药人才领着罗青逐一发放到每人手中的二两银子离去。

待耿煊将炉中所有“补血膏”全部舀出,压制成九百三十二颗补血丸之后,这一天的忙碌才终于结束。

回到房间,稍微歇息了一阵,耿煊给自己泡了一壶热茶,一边饮茶消乏,一边取出刚才罗青呈上来的账簿随意翻看起来。

这本账簿中,记录了今日全部的支出。

略过那一项项繁琐的记录,耿煊翻到最后一页的汇总上。

【人工:八十四两

木炭:三十二两二百四十文

水:三两八十三文

食材:二十两七百二十五文

器具使用:二十五两四百三十文

房屋使用:十八两六百七十文

合计:一百八十四两一百四十八文】

这个精确到文的统计看得耿煊一愣一愣的,让他最感无语的,是那从井里随取随用的水居然都算了三两八十三文的银钱。

虽然用水确实多了点,可那水井中的水位,从用前到用后,几乎就没怎么变过。

对方连这都算,是耿煊没有想到的。

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对方的态度。

合作归合作,但咱俩的交情,那真的是“一文钱都没有”。

这不巧了么,耿煊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这点小小的支出,相比于今日收获的两千四百零四颗补血丸,真的是洒洒水啦。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三大锅大规模的补血丸熬制,“药石术”晋入大师境之后收获的那些经验、心得、技法全被掰碎了嚼烂了消化得干干净净。

原本还停留在大成境界的补血丸技艺,再次提升,达到大师境界。

这是一项没有消耗一点红运,完全凭借自身越来越妖孽的制药天赋提升上来的技能。

耿煊感觉到了其与消耗红运提升技能层次的差异。

没有那么明显的感悟、心得如流水般注入心中的感觉,更加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见识和感悟,如同水上之船,随着水位悄无声息的提升,这一切都顺带着一起提升。

他自己若是不留神,都很难把握到其准确的变化。

耿煊没有犹豫,再次燃烧六十四点红运,将“药石术”从大师境提升到宗师境。

更多的,更高深的感悟和心得如决堤洪水一般涌入耿煊心头。

耿煊取过基本有关药酒酿造和调配制作的笔记,认真看了起来。

直到确信足够应对明天的事务,他这才闭眼休息。

……

次日。

十月十四。

魏万宗一大早就将昨日那四十二人领进了魏家大院,与此同时,还有人将一袋袋用于酿酒的粮食从外面搬进来堆放在大门口。

更多的燃料,更多的器具,都被搬进了院中。

于是,这有限的四十二人,在如昨日那般继续处理那十一味药材的同时,还分出了一些人做起了酿酒的种种准备。

让耿煊有些意外的是,魏万宗今日将人带过来之后,并没有径直离开,而是留了下来,就在一旁静静地观摩。

耿煊也趁机向他抱怨,“你这四十二人,还是不太够啊,以他们现在这效率,要将这些药材处理完,那得一两个月之后去了。

真到那时,很多药材都要腐烂变臭了!”

魏万宗看了看场中局面,道:

“我最多再给你调来十名懂酿酒的,可以确保制作药酒的同时,不耽误其他药材的制备。

再多,我就没办法了。”

耿煊点头,“就这么说定了,你现在就去找人。”

很快,随着十名懂酿酒之人的到来,制备药材的人数恢复到四十二人。

而经过昨日一整天的观摩,一些简单的工序巨熊帮的帮众也都能够上手。

于是,在留出部分必要的人手后,二十名巨熊帮众也加入到制备药材的行列中。

虽因刚开始上手,效率还有些慢,但这许多人的加入,也足以让今日制药备药的效率大大超过了昨日。

而且,经过昨日的适应,即便耿煊再次开炉准备熬制补血丸,也没有人停下来好奇观望。

嗯,还是有一个好奇者。

那就是从早上过来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的魏万宗。

等他看到耿煊亲手将一勺勺“补血膏”舀入排板,变成一颗颗标准的补血丸,魏万宗沉默了。

待确认这一锅就出了足足一千零三十五颗,魏万宗的沉默更是震耳欲聋。

耿煊对几乎快要将脑袋凑到铜炉边的魏万宗道:

“我还需要大量的瓷瓶,还有可以用来密封的蜜或者蜡。”

“……好,我马上就去安排。”魏万宗愣了一下,赶紧道。

耿煊点点头,转身就要往屋里走去。

“等等!”魏万宗的声音忽然在后面响起。

耿煊顿住脚步,却没有转身。

“咱们可以再谈一笔合作!”魏万宗沉声道。

耿煊头也没回,径直往屋里走去,道:“不要打扰他们做事,魏坊主有话进来说吧。”

耿煊才进入房间,魏万宗就紧跟在他后面走了进来。

耿煊看着魏万宗,笑吟吟的问:“魏坊主似乎很急啊?”

魏坊主为何这么急,他当然知道原因。

任谁看了他短短两个小时,就将一堆价值不过千两左右的药材变成数以千计的补血丸,也会按捺不住的。

那铜炉哪里还是铜炉,简直就是一口能源源不断往外面吐金币的聚宝盆!

魏坊主很心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为他为了尽量撇清与耿煊这个“不明不白”的合作者之间的瓜葛,主动将双方的合作模式变得简单化。

这样的合作方式,优点是简单明晰,即便耿煊胡乱折腾出一大堆烂摊子,该给他的钱,一文都不能少。

可反过来,如现在这种情况,他也不能从中多分得一文。

若只是一两倍的涨幅,魏坊主或许还能强忍着不动心。

可现在这情况,是个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啊。

再多的顾虑,都可以暂时放一边。

反倒是眼前这机会,对万福坊来说,说是百年难遇也根本不夸张。

要是还不知道应该,也必须抓住,那魏万宗简直枉为一坊之主!

不过嘛,既然他急,那耿煊自然就不急了。

魏万宗也意识到自己刚才失态的表现露了底,站在原地稳了稳心神,这才在耿煊对面坐下,道:

“你这么多补血丸,不可能全部压在手里吧?我可以给你找到销路!”

耿煊笑吟吟的道:“我为何不能压在手中?”

补血丸的保质期可比药材强多了,而且,体积又小,并不比同等分量的银条大多少。

很多时候,补血丸甚至可以直接当银子使,既如此,将补血丸多多的囤在手中,也未尝不可。

“呃——”

魏万宗被耿煊的回答噎了一下,过了一阵,才再次开口,继续说服道:

“现在因为安乐集的操作,周边集市的补血丸以及其他修炼资源都在涨价,现在已经涨到了以往的三倍左右。

但这价格其实是有些不合理的。

一方面,是各地受了安乐集这次行动的刺激,表现都有些过度。

有的人甚至是越贵越买,自己手里甚至已经囤了数月甚至一年的用量。

这造成了短时间内所有集市的补血丸以及其他修炼资源都很稀缺,价格自然应声而涨。

但随着大家情绪逐渐回归理智,这种情况就不会持续,甚至有可能还会有一部分囤积的补血丸重新流回集市。

另一方面,赤乌山药材产出,秋猎这段时间固然占了大头,可并不意味着其他时候就一点产出都没有。

现在各药行对药材的收购价格也在上涨,还会刺激更多采药人进山。

再加上赤乌山周边修炼资源价格变高,自会将其他地方的修炼资源吸过来。

这多番因素之下,补血丸以及其他修炼资源的价格必会慢慢回落,最终稳定在以往价格一点五倍到两倍之间。

等到明年秋猎,这价格会彻底落回原位。

所以,你趁着现在将手中补血丸售出是最划算的!

捏得越久,越不划算。”

耿煊好奇道:“这都是你分析的?”

“……嗯,主要还是樊大馆主提供了一些思路。”魏万宗沉默了一下,还是做出了回答。

耿煊点头,表示受教,却又问:

“你要如何出手?凭你的坐馆身份,直接在康乐集找买家吗?”

魏万宗摇头道:

“这样的资源,不能一次在一个地方释放太多。

不然,不仅容易惹来关注,也会影响到价格。”

补血丸固然珍贵,可使用的人群也很固定,一个区域内,一段时间中消耗的数量是有其上限的。

必须控制好出货量,才能保证价格不受干扰。

“那你要如何做?”

魏万宗道:“我可以让车行将它们分散带去赤乌山周边各处集市。”

“车行?”耿煊惊讶道:

“康乐集也有车行了吗?……而且,你不觉得,忽然引入一个车行参与进来,是很不明智的吗?”

魏万宗没有回答,沉默了片刻之后,才看向耿煊,道:

“我告诉你一些康乐集的情况,你能不外泄吗?”

耿煊点头,道:“你说。”

魏万宗于是将康乐集一众坐馆对未来赤乌山周边集市的悲观前景大概讲了一下,最后道:

“大馆主为了应对此变,提议增加几个坐馆。”

“车行便是这个时候被他提出来的。”

“和其他行会不同,车行并不存在什么进入门槛。

咱们康乐集的车行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危险性大,收益又不高,没有哪个炼髓境看得上。”

耿煊轻轻点头,眼中若有所思。

一个集市的行会发展,是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制约的。

比如药行,在大量产出药材的赤乌山周边集市,发展基本都很好。

而车行,按照耿煊的理解,就是物流运输行业。

这是足够孕育出巨无霸的行业,它不仅涵盖了客运与货运,也囊括了陆运与水运。

可它同样受地理制约极大。

与周边集市的道路远近,是否有着四通八达的地理特征,是否有着便利的陆运或者水运条件,都是决定某个集市能否发展车行的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无论是安乐集,还是百源集,都比康乐集更有优势。

相对来说,更加偏远的康乐集要发展车行,难度远在安乐集和百源集之上。

低回报,高风险。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没有哪位炼髓境愿意投入。

可现在,康乐集却看上了车行可合情合理的行走在其他集市,可定期将其他集市信息传回这个特征。

凭着车行定期传回的各集市情况,康乐集高层能够更准确的把握到周边集市的变化。

名为车行,实则是康乐集撒出去的眼线耳目。

因为这个需求,康乐集愿意按月给付费用,以此吸纳愿意跳这个坑的炼髓境。

“现在有人愿意跳这个坑吗?”耿煊问。

魏万宗轻咳一声,道:“此事现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不过,有个提议却是让永安坊的范坊主来任这个车行坐馆。”

耿煊问:“范坊主也是炼髓境?”

耿煊想起当日因为永安坊妇人丢子一事风波,与李逡一起坐在樊大馆主身边的那位范坊主。

魏万宗点头道:“是啊,除我之外,康乐集周边八家里坊,还有两位坊主有着炼髓境修为,范坊主就是其中之一。”

魏万宗看向耿煊,道:

“你不是嫌我给你的人手不足吗?要是范坊主也加入进来,这个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掉!”

“可这也还只是一个提议吧,他就当真愿意跳这个坑?”

“若只是康乐集开出的那些条件,吸引力自然有限,他同意与否,都在两可之间。

可若你愿意将这些药材制成的各种药物全都交由他销往其他集市,他一定会立刻同意康乐集开出的条件!”

耿煊低头想了想,忽然道:

“你若能将周边所有里坊都拉进来,我可以将这次炼制出来的所有药物全部交给你们出手。

若只一个永安坊,那就算了。”

魏万宗惊讶挑眉道:“你这是为何?”

耿煊淡淡道:

“我需要更多的人手。”

这个解释,显然不能令魏万宗完全信服。

不过,耿煊也不在意,给出一个理由之后,他就静静的看着魏万宗,等他回话。

他是有心想要帮常平坊一下,此前没有合适的契机,现在魏万宗既然想要再拉一个里坊进来,那他干脆就来个扩大化,把其他所有里坊全都拉进来好了。

魏万宗想了想,虽然这会令到手的利益更进一步摊薄,但有更多里坊参与进来,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有好处一起拿,那将来有坏处那自然也一个别想跑,都要一起扛。

魏万宗觉得,这压力忽然就小了许多。

于是他点头道:“可以……那咱们来谈谈具体如何操作吧。”

耿煊道:“这事等你承诺之事都做好之后,再召集大家一起聊吧。”

魏万宗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他就是想要趁着还没有其他里坊参与进来,便彻底与耿煊敲定此事。

那样一来,八家里坊内部如何协调分配,他就有着绝对话语权了。

可现在,这心思却被耿煊直接挑破。

不过,他也不尴尬,很快就起身离去。

“等我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