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153章 五坊西迁,丁口十万

第153章 五坊西迁,丁口十万

书名:从满眼红名开始 作者:过电过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08 07:29:38

耿煊看着面前规矩端坐,洗耳恭听的梁文英。

心中斟酌了一下用词,道:

“我至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无忧宫是根本没心思去惦记你们的。

所以,你大可不必这般惊慌。

你要信我,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你们丰泽坊该如何就如何,外间的风风雨雨,基本不会刮到你们身上。”

无忧宫在周边的力量,几乎被连根拔除。

按照常理推断,直接掺和进此事的丰泽坊,自然要承受无忧宫铺天盖地的怒火。

可偏偏,这件事是不能用常理来推断的。

别的不说,单是一个“黑运”,就足够耿煊将无忧宫的仇恨牢牢拉住。

只要他释放出的黑运足够多,足够及时,他就将成为无忧宫的心头至爱。

在没有将他解决之前,无忧宫根本没心思去关注丰泽坊这样的小虾米。

至于无忧宫能否将他解决,耿煊只能表示,自己这时候明目张胆的与无忧宫敌对,必然不是冲着找死去的。

所以,梁文英的忧虑虽然合理。

可实际情况却是,并无必要。

他跟梁文英说有八成以上把握,其实已经是保守的说法了。

按他心中真正所想,丰泽坊的安全,有九成九以上的把握,都是有保障的。

不过,这话听在梁文英耳中,却实在是太缺乏说服力。

他沉默了片刻,才一脸为难的道:

“帮主,您还有别的建议吗?”

耿煊瞥眼看向梁文英,仿佛一眼将他心思看穿。

“你别光问我的建议,你是如何想的?”

梁文英身子前倾,小心建议道:

“万平集现在唯您是从,无忧宫在周边的力量也被您扫除。

……您有没有考虑过,趁此良机,在此扎下根来?”

看着这般建议的梁文英,耿煊心中却忽然笑了。

心想,这梁文英的能力,放在里坊之主这个层面,确实非常优秀了。

可若将其放在整个月露原,甚至整个元州这个高度。

囿于既有经验和眼界的短浅,“天真浪漫”的一面就彻底暴露了出来。

看着殷殷期待的梁文英,耿煊根本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摇头道:

“现在,我没有这方面的考虑。若你是抱着这样的心思,那我只能提前说声抱歉了。”

梁文英闻言,脸上露出可见的失望神色。

耿煊见状,起身就要离开。

梁文英忽然反应了过来,赶紧道:

“帮主,您还有别的建议吗?”

起身的耿煊并没有重新坐下,而是问:

“丰泽坊有多少人?”

梁文英怔了一下,便立刻回道:

“丰泽坊现有四千一百三十四户,丁口两万一千六百七十余口。

壮男健妇约有一万七千余口,老弱约有四千余口。”

因为农业生产是里坊的头等大事,所以,是否有足够健康的体魄,参与到农业生产之中,才是里坊所关心的。

在这个核心要素面前,具体的年龄,乃至男女性别,都要往后靠。

壮男健妇,也不是根据年龄来的。

如范豪这种未成年,却有着超过普通成年人的强健体魄,自然会被归入壮男之列。

同样的道理,哪怕年过六十,只要能够正常参与农业生产的男女,都会被计入壮男健妇之列。

同理,即便二三十岁年纪,可因为先天孱弱,或者生病残疾,无法参与到高强度的农业生产之中,也会被归入老弱之列。

也正是这个原因,壮男健妇的比例才会超过里坊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而老弱全部加起来,也不足百分之二十。

在这不足百分之二十的老弱中,婴幼儿至少就占了其中一半。

乍看上去人口比例严重失衡,不是一个正常社群该有的人口结构,其实是统计方式的不同。

而在听了梁文英的介绍之后,耿煊的神色莫名和缓了一些。

因为梁文英头顶那过分醒目的红名,而对其人有着许多负面观感的内心,也稍稍往中立的方向倾斜了一些。

撇开梁文英的个人私德不谈,也将他内残外忍作风视而不见。

在他担任坊主期间,能将丰泽坊发展到月露原里坊的最顶级水准。

稳稳地扎下根来,他就已经是一个很合格的坊主了。

心中情绪的细微转变,让他说话的语气也有了细微的转变。

这种转变虽然很细微,但却足以让时刻都在察言观色的梁文英心中振奋。

耿煊想了想,看向梁文英,道:

“你要觉得丰泽坊现在的处境不安全,我可以再给你指一条路。

你现在就安排人手,组织车队,往赤乌山方向出发。

争取在三天之内,将坊内所有人丁全都迁走。

那些值钱的、方便携带的可以带走,不值钱又占地方的坛坛罐罐都不用带。”

听了耿煊的新建议,梁文英瞪大了眼睛,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这……这……”

耿煊拍了拍他的肩头,道:

“你要信我,你就听话去做。

至于你们到了赤乌山之后如何生存立足,这些都不需要你们操心,我自能给你们安排妥帖。

你要不信,那就继续待在月露原好了。”

说罢,便任由梁文英一个人在书房中发呆,耿煊自去旁边一个房间休息。

当耿煊醒来,时间已经是下午四五点左右。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重新充满电的手机,奔波一天一夜积累在身体、精神中的倦怠之感全部一扫而空,又是元气满满,精神焕发的状态。

耿煊一边吃饭,一边听洪铨的汇报。

“您休息后不久,梁文英就红着一双眼睛离开了。”

“他就没说点什么?”

“他说以后有大把的机会,这次就不向您请辞了。”

“唔,这么说,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带着整个丰泽坊迁去赤乌山?”

“嗯,他离开前还特意与我保证,必不会给我们拖后腿。

丰泽坊这些年扎根月露原,也积累了不少关系人脉,他会尽可能多的筹集车辆。

让整个西迁尽量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

耿煊放下碗筷,心中思索,嘴里道:

“既然如此,咱们的计划也需得再变一变。”

既然梁文英带着丰泽坊两万多人信了自己的话,即便这在梁文英看来,这是他们别无选择之下的唯一生路。

耿煊觉得自己也有义务,为这两万多人以后在赤乌山附近的生存立足,多一些思考绸缪。

而不是随便指一条路,说两句话就不管不顾。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自然就是这两万多人的吃饭问题。

丰泽坊自己是留了过冬粮的,因为自己的出现,让他们保住了这些粮食。

但据耿煊的了解,这些过冬粮的储备,基本都是卡着底线来的。

因为按照里坊农人的理解,没有剧烈劳动,相当于赋闲在家的冬季,是不需要吃得太饱的。

不仅将一日三餐降为两餐,而且,能多掺水就会尽可能多掺水。

吃饱吃好,那是农忙时节,以及必须大量重体力消耗之时才应有的待遇。

这在耿煊看来,这已经足以在他们脑门上大写七个惨字。

可在他们的自我认知里,事情就该是这样的。

而里坊的过冬粮,便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储备的。

现在,要进行大迁移,路途上的奔波就不提了。

等到了赤乌山以后,他们也要为建设新家园进行高强度的劳作,这些只够活命用的粮食储备,就远远不够了。

洪铨正要询问耿煊接下来的计划安排,程辉带着步履匆匆的范宏盛、魏万宗等人穿过廊院,进入房间,来到耿煊面前。

几人见礼后,耿煊问:“人都接到了?没出什么问题吧?”

范宏盛摇头道:“人都接到了,都没出什么问题。”

说着,范宏盛道:

“苏帮主,我们来万平集之前,先回了丰泽坊。

我们回到丰泽坊时,那里乱成了一锅粥,梁文英正在满里坊的组织人手,调度车马物资。

他说是听了您的建议,要将坊里两万多人全部西迁去赤乌山附近。

这事可是真的?”

耿煊点头道:

“是真的,我这边杀的无忧宫人手太多,他担心咱们走后丰泽坊会被无忧宫打击报复。

他向我求计,我就给他指了这么一条路。”

“他还说,您还会帮他们在赤乌山附近扎根立足?”范宏盛又问。

“嗯,他不听我的指点也就罢了。

既然选择相信我,那我自然要为丰泽坊这两万多人负责。”耿煊点头道。

范宏盛忽然问:

“能够再加一些人吗?”

耿煊一愣,盯着范宏盛,问:“什么意思?”

范宏盛道:

“我们去另四处里坊接到人之后,那四家里坊的坊主都跟着我们一起去了丰泽坊。

本意是想趁机多聚一聚,加强联络。

他们看到梁文英要将丰泽坊两万多人迁走,甚至已经行动了起来,就非常的震惊,忙问究竟。

被逼无奈,梁文英就将这两日发生之事,以及他心中顾虑和盘托出。

那四家坊主听了之后,凑一起嘀咕了一阵,就表示他们也想要跟着丰泽坊一起西迁。

求我们在您面前带个话,他们不敢有别的奢望,只要能和丰泽坊一样,能在赤乌山平安立足就可以了。”

听到范宏盛最后这段话,耿煊都忍不住乐了,直接笑出了声。

如果这都不叫奢望,那还有什么才有资格称之为奢望?

允诺上万人,乃至数万人在一个新地方平安立足,这个承诺难道很廉价吗?

对于他们为何能如此果断地做出决定,倒是并不难猜。

看看百源集那些原本中立骑墙的坐馆,在以冯煜大馆主为首的“反吴家势力”离开后做出的选择,就不难理解这四家里坊的坊主为何如此选择了。

若是丰泽坊不离开,顶在最前面。

无论无忧宫对于自家势力在月露原遭遇耻辱性的惨败有何反应,后面这四家里坊都可以静观其变。

可现在,丰泽坊要走了。

这不就把他们四家给暴露出来了么。

而且,丰泽坊两万多人离开这个动作本身,对周边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惊扰。

到那时,他们四家受到的关注,会远超当下。

他们的处境,甚至有可能比现在的丰泽坊更加艰难。

这个时候,跟着丰泽坊一起果断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若也能与丰泽坊一样,得到一位能与无忧宫正面为敌的强者的亲口允诺,那就最好不过。

虽然还没有见面,耿煊却已经将这四家里坊之主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

对于他们“不敢有更多奢望”,虽然觉得有点好笑,心中却并不着恼。

想到因指点丰泽坊两万多人西迁去赤乌山之时,才在心中滋生出来的一个念头。

对于更多人跟着西迁,耿煊也不觉得是一个纯粹的负担。

耿煊想了想,问:

“这四家里坊都有多少人?”

范宏盛道:

“这得他们自己才清楚……这四家里坊的坊主现在就等在外面。

要不,我去将他们都唤进来,您亲自问问?”

耿煊点头,道:

“好。”

范宏盛忽然转身,快步出门。

很快,他便领着四人重新返回。

经范宏盛介绍,他们分别是中和坊的坊主成嘉,一个筋骨强健,看上去是四人中最能打的中年人。

敬顺坊的坊主常思道,一个看上去有些文弱书生气的男子。

灵宝坊的坊主彭柯,一个有着憨憨的相貌,以及一个明显的大肚腩的胖子。

不过,只要看看他明亮有神的双眼,就能知道,这便是所谓“面带猪相心中嘹亮”的那种人。

最后一个是万寿坊的坊主伍若海,一个有着一副灰白络腮胡,年纪五六十岁之间,应是四人中最年长,只比梁文英略小一些的男子。

四人毕恭毕敬的拜见完毕。

耿煊便直接问道:“你们四坊,都有多少人?”

对于这个问题,四人明显早有准备,立刻就给出了答案。

中和坊的成嘉率先道:

“我坊现有三千六百零八户,共有一万八千四百五十余人。

其中,壮男健妇有一万四千七百八十余人。”

敬顺坊的常思道接着就道:

“我坊现有三千七百五十户,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余人。

其中,壮男健妇有一万五千六百余人。”

灵宝坊的彭柯道:“我坊有四千零七十二户,两万八百六十余人。

壮男健妇的数量超过一万六千人。”

这也是四坊之中,人口数量最多的里坊,仅比丰泽坊的人口略少一些。

万寿坊的伍若海最后道:

“我坊有三千五百六十四户,一万六千三百五十余人。

壮男健妇超过一万三千人。”

听完四人汇报,耿煊心中默算了一番。

如此一来,四坊人口加起来,总人口大约在七万五千三百人左右。

若是算上丰泽坊,总人口已有九万七千人左右,基本可以当成十万人看待。

而男女劳动力则有五万九千四百人左右,若是将丰泽坊算上,则有七万六千四百人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