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小太阳们 > 第三章 幼稚园的小精灵

第三章 幼稚园的小精灵

书名:小太阳们 作者:林芳小太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10:46:15

1999年9月我开始上幼儿园,斜跨着二姐姐那个灰色的书包,由姐姐带我去园里。班级在一个出租房的二楼,园里有很多小朋友,而且他们几乎都有漂亮的书包。这一点我好难过,我也想要花花的书包,虽然妈妈说我这个也很漂亮。虚荣心觉醒,但是自打上次要裙子挨了打,如今要书包的勇气还没有重新鼓起来,也没有信心能从妈妈那里捞到一个新书包。折让我第一天就觉得有点挫败感。这个挫败感导致我觉得不如其他小朋友,也不敢和他们一起玩游戏。那时班里有6张桌子,大家围着坐。我到现在都不记得旁边是谁。唯一能想起来的就是班级有个翘翘板,小朋友们一下课就玩它玩的很嗨,老师还在旁边照看着。可是我不敢和他们抢着玩,等他们不玩了,我鼓起勇气坐上去。可是跷跷板不会翘来翘去,他们玩的来,我玩不来,我很伤自尊,可是我又不敢问别人这是怎么回事,挫败感大大升级。我在班上实在是默默无闻,老师也不关注我。唯一一次引起老师的主意是班上有一个人名字和我一模一样,老师给我们加了备注,叫她小林芳,叫我大林芳,这两名字一叫就叫了10年。

刚开始的每天早晨和下午跟着姐姐们去上学,爬上长长的石梯到园里。中午和傍晚放学的时候,先在园里排好队。每个村落的排在一起,石梯下完,就排小分队回家。我,慧娟,陈斌都是桐元村一组的。不过后来就不用排队上下学了。陈斌家离我一点点远,住在村头那些瓦房里,他的新家正在建,就在我隔壁。所以很快我们就会有一个平目可见的邻居。

有一天放学,爸爸妈妈还没回来,门也关着。我坐在门口等姐姐下课回来。谁知道她没有带钥匙。她要烧火热饭,吃完去学校自修,等不及爸爸妈妈回来。就和我们商量怎么进去。唯一的方法就是从一楼里间的窗户爬进去。窗户都立着铁杠,只够小狗挤进去。不过,里间窗户有一根铁杠没穿到槽里,我们使劲把铁杠掰弯了,形成个三角形,我就从溜了进去。窗户太高,我脚都跳疼了。不过门开了就好。

到了金秋九月,家里的阳台上天天晒着稻谷,每天放学姐姐就忙着收稻谷,卷稻席。我们在旁边打下手,帮她踢席子的两头,不然卷啊卷它就一边大一边小,歪的不成样,胖的不得了,绳子都不够绑。我们卷完,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会把席子扛回房间防露水。晒稻谷是辛苦,新米吃起来却很香甜。就连母鸡吃了新米生的鸡蛋也个头大起来。

母鸡生蛋真的很有意思。每天早晨坐在厨房的柴火堆里,里面铺满了稻谷壳,软软的。她要是突然毛竖起来,蛋就出来了。等她到处炫耀的时候,我们就把蛋拿起来,要么用筷子戳个小洞,凑上去吸个精光。蛋清口感比蛋黄好喝。但是加点猪油煎蛋的话,蛋黄比蛋清好吃。一般我们留一个蛋在窝里给母鸡,不然她发现窝里没有鸡蛋,她就不下了,因为她知道被人偷了。不过她算术太差,心眼很好,有一个她就满足了。妈妈说,这些鸡蛋其实都是宝宝。如果孵起来,里面的小鸡就会跑出来。有一阵子我们家鸡蛋很多,妈妈打算不拿母鸡的蛋,窝里累计了十来个,我们放柴火的时候不能惊动她,就没往柴火栏里放,让她安心孵宝宝。吃饭的时候,她特别急,妈妈心疼她,就把谷子撒在她窝边,她可以想吃就吃。真是20天的皇后啊

等小鸡破壳而出,家里真的多了一团亮丽的风景,黄黄的一群小鸡,紧紧跟在母鸡身后。你如果追赶它们,母鸡就带着宝宝逃跑,如果有两三只落队了,母鸡又回头追过来。真是顾头不顾尾。要是我把小鸡抓走,她就追我追的很凶。其它小鸡跟着她叽叽叽叽个不停。我愈发淘气,把门一关,她在外面扑腾扑腾,小鸡在里面叫个不停,真是母女连心。我心一软就放了小鸡,抓了一把稻谷给她,表示歉意。

除了陈斌家从村头搬到我们家旁边,成了我平目可视的邻居,其他几户瓦房也都慢慢搬迁到砖房里,就在我们家土坡下,公路边。我们那一带热闹了许多,玩起来也方便了。废弃的木房就成了玩耍的好去处。

寒假最高兴的就是小林芳竟然也到了我们这个小区,加入办家家的队伍。我们几个小朋友猜拳定亲友,各占一个角落。用瓦片当锅,用树叶当钱,用野草当菜。买菜,炒菜,串门玩的不亦乐乎。闲来打珠珠,由于地面是土打的,一个一个吭,打珠珠相当需要技巧和运气。虽然对方近在咫尺,但是受地上的坑影响,珠珠还是擦身而过,这就是”坑害“。有时几家小朋友就一起去我们南面山的另一个砖厂里野餐,每个人拿上家里的水果,花生瓜子铺在白纸上共享。

过年前有人上门卖秋裤,妈妈给我买了一条。这就是我的过年衣服了。

2000年开春,幼儿园新开在宅中学校里面,是个新班级,虽然位置有点不对劲,最靠近厕所。班级了增加了 1个秋千。我真的很喜欢荡秋千,但是班上有个哑巴,阴阴轮到我,他却要抢我的秋千。有一次我不让,他踢了我一脚。我哭了,老师骂了他一顿。不料放学的时候,我和小林芳一起回去,他竟然从背后又踹了我一脚,所以这种人,即使忍痛割爱也不要惹到他。

我们的新老师姓缪,缪老师是全能的,音乐,美术,语文,数学,逮到什么教什么。她的儿子叫玉昆,也在我们班上上课。班上有台电子琴,她在上面写满了1234567,他儿子下课就摆动琴,我们在旁边看的蠢蠢欲动。

有一回缪老师要我们回家画一只鱼,我画不出来画哭了,妈妈让二姐姐替我画。她凭空画了一只红鲤鱼,弯着身子,鱼鳞一片一片,鱼尾稍稍翘起。我很喜欢,谁知玉昆也喜欢,老师让我再画一只,我只好说是二姐姐画的。姐姐帮了我一次没有好结果,我发扬她的精神,帮了玉昆一把也没有好结果。

老师天天为难玉昆,老是问他问题。有一回玉昆不知道Q怎么念,我见他目光扫向我这里,我就伸出7个手指头,他恍然大悟,念了七。我救了他一把,他老娘没有感激我,还叫我不许教他。

第一次在班里打疫苗针,很多小朋友哭了。看到我们一组的招生挨了一针,流了血。我在旁边看着好心疼,不是心疼他,而是心疼我自己。我好想拒绝,但是队伍排着又不能离开,护士一个个都好大只。最终还是硬生生挨了一针,还好还好不是很疼,而且还有点小高兴,以后我也可以和姐姐一样,手臂上有颗豆了。

不过我这胆子还是太小,有一回下午去上学,我说要迟到了,陈斌说不会,还拖着小林芳不走。我就一个人去学校。到了学校,空无一人,都在教室里了。我站在门口迟迟不敢进去。最后是老师开了门发现我站在外面。还有已回,大姐姐没吃饭,妈妈让我买馒头送到初中部给姐姐吃。我买了馒头迟到了,就先去了班上。老师见我迟到又拿着馒头,让我蹲在门口吃完再上课。我只好对着全班同学啃了2个馒头。放学回家,大姐姐说没吃到馒头,我只好乖乖承认。

这半年,爸爸妈妈忙着把后山挖空了一点,搭了个篷,围了个猪圈。姐姐说,谁不听话就让谁住这里面。哈哈,我这么听话肯定不是我。弟弟天天粘着妈妈,最烦人。不过妈妈肯定不会把他放在猪圈里。

猪圈建好后,有个周末,妈妈托大姐姐带弟弟,她去外婆住的村子卖猪。弟弟要跟妈妈出门,妈妈只好诓他说,不去了,就去邻居家拿个东西马上回来。姐姐去楼上晒衣服,我和弟弟玩着车车。他一直念叨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就打算去邻居家看一眼。走到邻居门前,看到公路边妈妈在等车,正巧车来了,妈妈连忙上了车,车就发动了。弟弟狂追,跑下坡,追着车,一边跑一边哭喊”妈妈妈妈“。妈妈太心软,叫人家赶紧停车,抱了弟弟一起去买猪。

傍晚回来的时候,弟弟坐着运猪车回来,臭烘烘他还乐呵呵。运猪车运来3头小猪,合住在猪圈里。

暑假来了,我们继续办家家,翻鼠妇,或者抓一只蜘蛛把腿拔下来,看看它还能抽多少下,就算出我们能活多少岁。或者去砖厂里玩。烧砖是件大工程,全村的男人几乎都是干这行的,大家的爸爸几乎都在厂里干活。挖土的,开车的,烧窑的,搬砖的好几个岗位。相比之前烧瓦,爸爸们不用累死累活到处去薅枯干的蕨类植物做草料了,他们直接买煤炭粉就可以。

先从挖土开始,商定挖土的地方,或是买土,或是人家建房子正好要挖土,开着拖拉机去运土。没有推土机的年代,人们都是一锄头一锄头把土聚到簸箕里,然后,一担一担挑到车里。这个活就要好多人做。

到了厂里,把土倒在一个大坑里,机器运转,把煤粉和图混合均匀,加了水,到一定程度就从挤压机寄出一个长条,像巧克力一样,从很多条子上滚到板子上,切割机一切就成了15块一版的砖坯。师傅们拉倒一旁,列在台子上晒太阳。先第一层歇着像排多米诺骨牌一样。第二层与第一层呈x形排列,也斜着排,大概排个4层就可以了。不能经雨,晒个2天,工人们拉着大板车,将砖坯小心地拉上坡,到离地面二楼高的窑口边。

窑口边总是冒着煤烟味道,因为窑底在烧,温度1000度,一个砖窑可以上下烧3大堆。最底下的一堆已经红透,最顶上刚刚搬来的还是生的。最底下热的要命,往外搬砖十分辛苦,眼睛也烧的干。最顶上的只有煤烟味,一点也不热,但是通风条件要好。搬砖的人手上套着黄色手套,将砖放到窑里面的架子上。砖不能躺着,要短的一边立起来放,若是先放四块南北方向,右侧四块就是东西方向,南侧也是东西方向,这样反着放稳固。上一层和下一层也要”互反“。放8层左右为一堆。

最底的一堆烧熟了的时候,就要换位,窑底前后各一个口,前面的人拉,后面的后推。最底的一堆挪出来后,上面的砖堆就被放下来,放的时候要稳稳的,左边和右边一起放,否则砖就要掉出来,阵列就歪了。工人们把砖堆运到近处的场地,等稍稍凉了点,就把砖夹到地上,摆列成堆。夹子正好可以夹4块砖,没带手套夹一次两次不要紧,夹个四五十次估计就要起泡,因为一直夹4块砖也不是轻省的活。场地上放了好多堆,大人们叮嘱我们离砖堆远一点。刚烧的会烫人,凉了的虽然不烫人,但是砖头随时有可能掉下来,毕竟他们是自然堆放,没有加护栏,若是掉下来,砸我们脑袋就要砸个大包。爬上去更是不被允许的,砖堆站上去,摇摇晃晃,从上面跳高的话,有可能砖头一送,连人带砖一块摔下来了。我们试过一次,从一堆砖跳到另一堆,后来被大人们看到,狠狠训斥了一顿。

其实我们不是喜欢砖头堆里玩,这玩意硬邦邦,稍稍一磕都要擦破皮。我们只不过是贪图烤地瓜的美味。前后两个口的左右上方各有一个小口,正好放一根地瓜。不经火,温度还高,拷出来的地瓜只有香嫩,没有焦味。而且到了下午三点左右,他们下午三点左右,每家都有女人轮流着负责送点心,我们可以蹭吃一碗。

长这么大,除了哑巴和陈斌欺负过我,满怀喜悦上了一年级。谁知道,第一天就遭人耳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