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Z世代艺术家 > 第45章 我就是独夫

第45章 我就是独夫

书名:Z世代艺术家 作者:起酥面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1 12:08:05

把高中知识重新捡起来,比预想中更轻松。

毕竟学过一遍,再加上语文和英语方面的优势,让自学变得游刃有余。

当然,能自学是一回事,考试能考到什么程度是另外一回事,高中数学题,明显开始叫人头大了……

有那么几个瞬间,当他对着数学扩展题抓耳挠腮胸闷气短时,方哥……不,方弟实在忍不住想:妈的,要不咱投了吧?

跟他们斗个什么劲儿啊?

这破数学我自己看着都恶心!

资瓷教育改革!资瓷素质教育!快把高中数学和物理都给我删了!

当然,抽风只是一阵,过后该干嘛还得干嘛,他曾经遇到的困难比这大了去了,啥时候真怂过?

把掏裆叫过来猛踹一脚,方哥再次开拼。

结果,总共只解出来五道题,新民报的记者王桐便到了。

——别TM问我时间!

当王桐赶到小县城时,三篇和黑潮的影响力刚好扩散到了最大。

骂方星河的人能从**排到东方明珠,撑他的数量不多但是丝毫不怂,两方打得人脑子变成了狗脑子,浇点辣油就是一碗好汤。

所以不止是王桐迫不及待地赶来了,茫茫多的记者正在一股脑地涌向小城,单单昨天,刘大山就接待了三波来自不同媒体的记者。

方星河谁都没搭理,保持静默。

专访这种东西,不能多,更不能滥,采访资格同样是一种宝贵资源。

给谁不给谁,方星河心里特别有数。

所以,王桐没有埋怨为什么是北青报的记者得到了第一次专访,而是笑呵呵拉家常,转交陈丹娅的礼物,本人也给方星河带了一支英雄牌钢笔。

“你的那篇赛后采访,给我们新民报带来了接近20万份的销量增长,我本人也因此得到表彰,多亏了你啊……感谢感谢!”

“我还没来得及看。”

方星河轻笑着把话题聊死,没给对方继续拉关系的机会。

其实他看了,王桐的文笔不错,将主题写得非常引人入胜。

哦,对了,主题集中在方星河的思想深度上,算是一次带有强烈正面意义的展示,并且新民报也没忘记把好大哥拉出来对比,搞出了两大天才文学少年相爱相杀的戏码。

引战蹭流量的玩法,可从来都不是后世的专属。

总体而言,上一篇采访对于方星河有很大的助益,让高傲的沪市百姓对他有了几分正视。

别看只有几分,那可是相当不容易,这就挺好了。

采访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开始。

王桐不出意外的问起:“你为什么会写那篇《小镇做题家》?”

方星河的回答锋利而又直白:“我不喜欢现在的风气,有些人又蠢又坏,读书怎么可能没有用?”

是时候对着这种谬论真正开火了。

不再那么文雅,不再那么意象,不再那么美好,而是直接正面A上去。

王桐意识到有料,精神顿时一振,急忙追问:“但是很多人都骂你沽名钓誉,因为你不靠读书也能活得很好。

甚至他们认为你压根就没有认真读几天书,是天赋支撑你走到现在,你不管干什么都能成功,这恰恰证明了读书与否对于特殊人才根本没有决定性的意义。”

真能扯淡。

方星河不想打没意义的嘴炮,于是就把那篇《读书的附加值——从街边一碗手工面条到摩托罗拉》递了过去。

“给贵社准备的新杂文,我读书的附加值确实没有那么高,但是我相信普通人不一样。”

王桐非常诧异,他抬手中止采访:“稍等片刻,我看完咱们再继续。”

新杂文整体上有一种非常朴实的气息,讲的是后世人尽皆知、但在此时很新鲜的经济学道理。

方星河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写了一个小故事:

“暴富不想读下去了,他家有钱,可以养他一辈子。

小延边也不想读下去了,他家有祖传的冷面手艺,于是跟暴富合计:到时候咱俩合伙,开一家冷面馆,你吃过我家的冷面和辣白菜,香不香?

暴富猛猛点头,说贼踏马香,我能干三大碗,这生意肯定行!

他俩就开始劲儿劲儿的幻想未来,仿佛美好生活指日可待。

我忍不住给他们算了一笔账。

我告诉小延边:假设你把卖冷面当成翻身的机会,那么你有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

一,念完初中就辍学,借2000块钱到学校对面开个小店。

根据校门口馄饨铺子的销量来判断,最理想的情况下,每天你可以卖出去100碗,去掉所有成本之后净赚20块,一个月600,一年7000。

然后有些人不会给钱,扣500;

有些钱你必须得交,再扣500;

房东想涨租金你得忍,又扣500;

吃穿住行一年1500,算你每年能攒下来4000块钱。

忍气吞声撑到十年后,存款4万块,终于可以盘下来一家正经馆子,雇几个厨师和服务员,做大做强了。

但是,当了老板之后,你仍然要亲手做冷面。

那可是你们家的祖传秘方,酱料啊配汤啊食材啊,都得亲自经手才安心。

然后渐渐的,你发现你的大馆子开了个寂寞,本质上你仍然是一个小手工摊贩,还是在凭借祖传秘方赚那点辛苦钱,什么都没有改变。

如果厨师的手艺不好,他可能还要拖你后腿。

你开始问自己:我到底还需要干多久,才能从这种疲惫麻木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二,你从现在开始好好读书,考一所重点大学,念个食品专业。

在学校里你拼命学习,一心一意钻研祖传配方。

毕业之前,你终于破解了全部秘密,在保持口感不变的前提下形成了工业化生产的能力,恰好此时的暴富学成工商管理,你俩一拍即合,从他家里拿了点钱,搞了一家小小的食品厂。

就生产速食冷面。

那玩意和方便面一样,里面有定量的冷面,有一个配料包,还有一个真空干鲜配菜包。

暴富专门申请了品牌和商标,叫做‘小延边祖传极鲜大冷面’,然后带到广东的展会上参展。

你天生就会朝鲜语,专门盯着那些韩国客商推销,请他们试吃品尝。

你的祖传秘方让他们热泪盈眶,直呼吃到了奶奶的味道。

客商当场决定采购,你开始赚外汇。

钱越赚越多,自然而然的扩大生产,你只需要对酱料的最后一道生产工序严格保密,其余时候,想干嘛就干嘛。

同样的40岁,亲手做了二十几年冷面的那个你累倒了,而开了食品厂的你正在环游世界。

至于暴富,14岁那年他借给你2000块钱开小店,十年后哈哈笑着一摆手,说:还鸡毛还,咱哥俩的感情还不值2000块钱吗?

但是读了书的暴富和你一块儿开厂,并且用他的专业管理能力把‘小延边’发展成了一个大品牌。

当初投资了20万,好多年以后变成了20亿,比他爹还有钱。

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区别到底在哪里?

区别在于,读的书,学到的知识,给你的祖传手艺增添了额外的附加值,也给暴富的钱增添了额外的附加值。

这种价值,不是以后再也用不上的初高中物理化学,而是我们被知识填充、被逻辑扩展之后的思维。

读书不必非得用到,读书本身就能向我们赋予能量。

你们总问我,哥,你都那么帅那么牛逼了,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的学习?

因为附加值越多越好,人人都有一个基本盘,往上面叠加的有用东西越多,就能变得越强,拥有更大的力量。

所以诋毁读书的言论何其荒谬可笑?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种赋能方式,比读书的成本更低,比读书的收益更大。

那些嚷嚷着读书没用的,非蠢即坏。

别信他们,要把他们当成败类来批判,他们希望底层苦力永远沉沦在脚下,这样他们就可以拿着13000的摩托罗拉手机,指着在路边卖冷面的你们,肆意嘲笑。

1块2一碗的面?呸,狗都不吃!

而他们的美丽妻子则会语气温柔地教育孩子——

看,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和那个叔叔一样,只能在路边摆摊啦。告诉妈妈,你想摆摊吗?

你抬起头,想要辩解:我不是叔叔,我才25岁……

但最终你什么都没说,只是麻木地重新垂下头。

每天做一百碗冷面已经够累了,何必和人多废口舌呢?那家人一看就很有钱,还是莫要惹麻烦了吧……

小延边,我敢肯定,那时的你,不会再有今天随时挥出拳头的勇气。

你不相信?

回去仔细观察你的父亲,然后猜猜他为什么每次一喝酒就爱絮叨从前。

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候,他的眼里才有光。

我的朋友们,千万不要最该读书的年纪里去做那些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看似赚了一些钱,有了一些自由,但却失去了人生最大的可能,失去了给自己叠加价值的机会,失去了深刻思考的精力和本能。

当某一天你从麻痹困顿的梦里彻底醒来,毫无征兆的流下眼泪,那绝不是因为过得好或者不好,而是你忽然开始心疼自己这些年来吃了那么多没有必要的苦头。

现在,让我们重新再来审视这个问题:读书到底能够赋予我们什么?

答案很简单,是心底的光。”

王桐一口气将全文读完,久久不能言语,心里堵得厉害。

他虽然念了大学,现在的工作也挺好,但是他在最该努力的时候并没有全力以赴,而且还做错了好多选择。

此刻,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不由狠狠破了防。

王桐下意识摸了摸早已不再光洁的脸,一个想法油然而起挥之不去:如果能够回到原点,我会再叛逆一次,还是好好用功读书?

答案猛烈地跳了出来,一秒都没有迟疑,于是他意识到,方星河的这篇文章,将会获得又一次轰动性的成功……

王桐久久不能平静。

心态上的波澜,导致他问出了一个很没有水平的问题。

“方星河,这篇文章太正确了,不像你以前的那么叛逆,能讲讲为什么吗?”

当然是因为我写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战略目标了,不然呢?

方星河感到好笑,于是就真的笑了笑。

作为一个水军头子,他在生活中相当随性,但在工作中极有目的性和规划性。

这篇文章,本质上就不是用来吸粉的。

粉丝向文章要酷、要潮、要有强烈情绪,但是最好不要讲那些陈词滥调的大道理。

年轻孩子不爱看。

可《附加值》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声号角,一面旗帜。

它是写给成年人看的。

——你们瞧,我也不是只会耍酷,关键时刻,小爷我立场坚定大脑清醒,是心怀正义的好青年。

时代需要我的时候,我自然会冲锋在前。

立场和行动,于此刻完美相合。

所以,尽管方星河明明有很多种骂人的方式,有更激烈的写法,但他最终只是很朴实的讲了讲道理,不像《知而不顺》和《我跟命运干过仗》那样悍勇犀利。

目的不同,文字当然要进行微调,这不是作家需要具备的素质,而是水军头子特有的巧思。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看待叛逆的。”

方星河平静展开陈述,将正气摆在王桐面前。

“在我看来,叛逆是一种对于不公、谬误、霸权的反抗。

尽管我们年轻人在很多时候因为不能正确分辨对错,从而导致某些叛逆行为显得幼稚可笑,但在读书与否的问题上,我们不需要费力分辨,对错显而易见。

面对一种如此明显的谬误,我反对它,怎么就不叛逆了?”

王桐没有申请到采访设备,因此唰唰唰的提笔速记,写着写着,忽然发现一个盲点。

他急忙问:“但是在北青报的采访中,你讲过:你们爱是不是。我注意到,你对别人的命运有一种旁观者心态,可现在又写了这样一篇劝学的文章,你不觉得你很矛盾吗?”

“不矛盾。”

方星河摇了摇头,耐心区分。

“面对看不顺眼的事情,骂不骂是一回事,取决于我的心情;结果如何是另外一回事,取决于读者的心情。

我会因为不爽而写文章,但不强求读者一定听,这才是‘你们爱是不是’的本意。

哪怕是对于我的朋友,我也只会提醒,而不是强求他们一定要如何如何。

我没有那个资格,更没有那种义务。

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这就是我的知行合一。”

王桐眼睛一亮,激动而又仓促的追问:“其实这种思想并不符合咱们的传统价值观,我们华夏古代哲学讲究济世救人,心怀天下,但你格外不一样。

因此,有一些专家教授批评你自私自利,独夫思想,你怎么看待这些批评?”

方星河笑了,然后轻轻扬起下巴,傲然斜睨王桐。

“我就是独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