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104章 明目张胆

第104章 明目张胆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呜呜呜……”

八月的凉州,秋风送爽,草原渐渐褪去了葱茏,泛起了淡淡的金黄。

牧民们挥舞着长鞭,将牛羊驱赶,不停穿梭于稀疏的草丛间,踏出一片片飞扬的尘土。

牛羊们的叫声此起彼伏,似乎在回应着牧民们的呼唤,它们欢快地奔腾,尽可能啃食着所能见到的所有野草。

草原上,偶尔可以看到成群的飞鸟掠过低空,它们的身影在天际划过优雅的弧线,似乎在为这片土地即将到来的冬日做最后的告别。

远处,几十顶帐篷散落在苍茫的草原上,炊烟袅袅上升,与渐渐加重的暮色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卷。

牧民们脸上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沧桑,但此刻都被即将收获的喜悦所填满。

他们知道,只有在这个季节里,让牧群吃足了草,才能在漫长的冬季里存活下来。

因此,尽管草原上的风已带有丝丝寒意,但他们的心却是火热的,因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希望这个冬天,他们的牲畜能够安然无恙,希望来年的春天,草原能再次复苏,生机勃勃。

由于节度衙的禁令,许多部落只能在姑臧南北五十里的范围内放牧,因此不免会生出牧场重叠的问题。

这种矛盾,便需要远处巡哨的哨骑来解决。

不过随着时间渐渐靠近秋收,北边的哨骑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他们不仅要担心西边的汉人,还得担心北边的回鹘人、嗢末人和东边时不时前来投奔的河陇族人。

正因防务压力如此巨大,所以尚摩陵才会限制各部向北边放牧。

得益于他的安排,整个凉州的反应都变得灵敏了不少,正如眼下……

“哔哔哔——”

忽的,刺耳的哨声从北方传来,一时间所有放牧的牧民脸色大变,而牧奴们则是恢复了双眼的神采。

“北边的烽火升起来了,撤!!”

“狗汉奴,你们想干什么!!”

眨眼之间,大量牧民开始驱赶牧群向南逃去,而牧奴们却开始抢夺马匹,向北边狂奔。

刘继隆两次东略的消息,早已在各城汉奴之间传遍。

汉奴们也早就在私下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有势力入寇,那不管是西边的刘继隆,还是北边的称勒、杜噶支,汉奴们都会往西边逃跑。

正如眼下,数以百计的汉奴抢夺马匹,在没有马鞍的马背上催马逃亡。

一些牧户策马搭弓追击数百步,被射杀者十数人,而逃亡者数百人。

对此,牧户们除了谩骂外便再无手段。

他们驱赶着牧群开始南下逃亡,而汉奴们在向西北逃亡的路上,也见到了小股哨骑。

在此过程中,他们不免又遭到了哨骑箭矢的威胁,但大多都是有惊无险。

这些哨骑早已成了惊弓之鸟,点燃烽火台后便开始南下逃命。

与之相反,汉奴们却成群聚集在一起,朝着西北不断搜寻。

渐渐地,六七百名汉奴齐聚一处,而前方也出现了乌压压的一片。

汉奴们驻马眺望,直到远方三辰旗映入眼帘,他们才开始了疯狂的挥手。

“我们在这里!在这里!”

“大唐!大唐来了!!”

马背上,所有汉奴在见到三辰旗的那一刻热泪盈眶,不停挥动双臂。

一伙塘骑朝他们这边策马而来,汉奴们激动的上前。

“你们是什么人!?”

策马而来的塘骑质问这群汉奴,若不是他们身上没有甲胄兵器,塘骑可不会靠他们这么近。

“我们是南边的逃亡来的百姓,那群番狗见了烽火,全部往南边逃去了!”

“他们要逃去姑臧!”

“将军,我们能去山丹吗?”

一时间,汉奴们都七嘴八舌的解释起了自己的来历,同时将情况禀告给塘骑。

见状,塘骑伙长吩咐一名塘骑回去禀告大军,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塘骑监督这群汉奴。

虽说都是同族,可防人之心不可无。

昔年吐蕃攻陷河西时,也没少有汉奸策应。

为了避免这是番贼的诱敌之策,还是得回禀大军,由折冲判断才行。

“驾!驾……”

塘骑策马返回大军阵中,不多时便来到了刘继隆身前。

“折冲,前面有六七百名逃出来的百姓,他们说各部都驱赶牧群向姑臧撤去了。”

塘骑毕恭毕敬行礼,而身负甲胄的刘继隆还没开口,此次随军出征的张昶便开口道:

“折冲,看样子白亭海的那群嗢末人失约了。”

“按照之前谈好的,他们应该已经入寇了才对。”

张昶有些生气,嗢末人的失约,代表他们先前制定的计划被打乱。

“不用着急。”

刘继隆十分冷静:“我说过,战争开打,布置便先乱了一半。”

“我本来就不指望嗢末人能牵制多少番贼,他们现在一定在某处草场,等着我们和番贼交战的消息。”

“等我们和番贼交战,他们便会毫不迟疑的入寇昌松。”

闻言,随军而来的李骥皱眉道:“可如果是这样,那昌松的番贼便会先对我们动兵。”

“无碍!”刘继隆不能慌乱,所以不论局势如何,他都得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他抬头看向天色,心里掐算起了时间。

见他不为所动,尚铎罗、张昶、李骥、马成等人纷纷露出了着急的神色。

至于酒居延、陈靖崇和郑处则是在随张淮深,走南边的焉支山道进攻番和。

刘继隆提前三天出兵,为的就是吸引除昌松以外的番兵。

原本昌松的番兵是留给嗢末人牵制的,现在嗢末人失约,也就代表他需要牵制的兵力更多了。

此时他的大脑如高速运转的计算机,不断计算各种作战方式和战术执行,就连呼吸都沉重了许多。

随着一盏茶过去,刘继隆这才开口道:“把这群汉奴编为后军。”

“折冲!”张昶等人瞪大眼睛:“他们之中说不定有番贼的探子。”

“有就更好!”刘继隆沉声道:“按我的军令办,另外你们几人各率一团精骑,抓些舌头回来!”

“是……”

见刘继隆吩咐,众人便没有争论,四人各自领着二百精骑开始向四周搜寻,而刘继隆则是扎营原地。

此次他率甘州八百精骑及鄯州一千精骑东略,虽说兵强马壮,可却依旧比不得凉州番贼。

如何对付凉州番贼,他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但具体能否实施,还得看看凉州番贼的反应如何。

从正午到黄昏,尚铎罗他们一直没有回来,而营地内的山丹精骑却已经吃起了胡饼。

他们所带军粮只够吃半个月,如今在路上便已经吃了三天的军粮,只剩十二天所用。

他们提前两天出兵,加上行军速度比张淮深快,因此张淮深所率兵马,按照约定将会在三天后率军出焉支山并包围番和。

刘继隆要做的,就是在两天时间内,将番贼尽可能吸引到自己这边。

一时间,他肩头压力变得沉重不少,而南边也渐渐有骑兵开始返回。

他们的突进速度太快,姑臧外围的塘骑根本没有时间反应,直到他们突进到姑臧以北五十里外,烽火台才将消息传递出去。

正因如此,一些速度不快的部落自然被他们所搜捕,裹挟着北上。

尚铎罗他们四个团,八百名精骑最后裹挟着两个规模不大的部落北上。

刘继隆在牙帐等待,不多时便见他们四人朝牙帐走来,身后还跟着两名四五十岁的番贼。

“折冲,就搜到了他们两个部落,人数在一二百人左右,牧群也只有七八百。”

尚铎罗先一步走入牙帐汇报,刘继隆侧目看向那两名部落头人。

“带他们进来。”

“是!”

在刘继隆吩咐下,两名头人被带入不算宽敞的牙帐内。

他们一进来就跪在了地上,身子有些发颤,目光时不时隐晦打量着刘继隆。

“你们是姑臧的小头人,还是河陇投靠而来的小头人?”

刘继隆用吐蕃话询问二人,二人闻言对视一眼,都不敢交代。

见状,刘继隆冷下脸来:“我的时间很紧张,你们拖一刻钟,我就杀一百人。”

闻言,一名头人立马交代道:“我是姑臧城内折逋都护麾下的小头人,请您不要杀我和我的亲人。”

“我也是姑臧城的人,不过我是乞利本麾下的小头人”

见身边人交代,旁边的小头人也跟着交代起来。

他们这些部落,大部分都是依附城内官员的牧户,放牧的形式也基本以亲属家族的方式放牧。

如果刘继隆真的一刻钟杀一百人,那他们整个家族都将覆灭。

“姑臧城内的情况如何?”

刘继隆沉声询问,随后又缓和了语气:“只要你们老实交代,我可以留你们一条生路。”

“姑臧城内……”两名头人对视,刘继隆却直接示意尚铎罗:“把左边这个带下去等着。”

“是!”尚铎罗上前就抓起左边小头人的衣领,作势将他提出去。

“我交代!我交代!!”

那小头人还以为刘继隆只需要一个人提供情报,连忙叫嚷着把情报说出来。

只可惜他已经被提远了,刘继隆根本没听清他说什么。

他将目光放在牙帐内这唯一一名小头人身上:“说说吧。”

“是……”小头人艰难咽了咽口水,随后开始交代起来。

“姑臧城有五千多名穿着重甲的勇士,还有两万多可以随时参与守城的男丁。”

“城外有大小二十六个部落,不过现在他们应该都往姑臧南边的山谷逃去了。”

“乞利本交代过我们清理痕迹,如果有人被抓了,其他人就会转移到其它山谷。”

“南边的祁连山有六个山谷,足够容纳上万人和十几万牧群。”

小头人交代后,刘继隆颔首道:“你先去外面等着。”

说罢他示意牙帐门口的张昶:“把刚才那家伙带过来。”

“是!”

分批审讯这种手段可以说再正常不过,刘继隆可不会把那人杀了。

当着他的面,张昶将这小头人带走,不多时便带回了先前被尚铎罗提走的那小头人。

“说吧。”

刘继隆看着开口,那小头人也连忙将自己知道的情报都交代了出来。

两人知道的情报差不多,因此刘继隆便直接开口道:

“带着你的人走回姑臧,告诉尚摩陵,我明日将会进攻昌松。”

“走?”小头人精神恍惚,他不敢相信刘继隆竟然会放走自己整个家族的人。

“对,记得告诉尚摩陵,明日我会去进攻昌松,就和他说是我让你说的。”

刘继隆说罢摆手,那小头人小心翼翼站起身来,一步三回头的走出了营盘。

不多时,他便带着自己整个家族的人步行南下。

从此地到姑臧有五十里路,饶是他们脚力再怎么充足,也要走到天亮才能把消息带回。

瞧着他远去的背影,张昶等人均是不解,纷纷来到牙帐内询问。

“折冲,昌松在姑臧东南六十里外,我们为什么要去打昌松?”

“莫不是折冲觉得嗢末人不会南下,所以由我们去昌松吸引尚摩陵和姑臧守军注意?”

“原来如此,折冲的办法果然多!”

几人询问着刘继隆,期间也会自行试探猜测,末了称赞刘继隆。

对此,刘继隆扫视众人:“那嗢末必然会南下,不过是在我们南下后才会南下。”

“既然他们不守约,那我们也就不用守约了。”

“明日进攻昌松,割昌松粟麦以济军粮!”

他话音落下,李骥便试探道:“可就凭军中这两千余人,即便收割粮食,也收割不了多少。”

“一旦尚摩陵率军来逐,我军恐怕会被粮食拖累。”

“这你们不用管。”刘继隆目光灼灼:“明日你们就知道我到底想干什么了!”

说罢,众人面面相觑,不多时便各自退下去休息去了。

与此同时,身处姑臧城的尚摩陵也通过塘骑和不断南下的部落,知晓了刘继隆再次入寇的消息。

姑臧衙门内,尚摩陵召集折逋罗等豪强将领齐聚一堂。

他目光扫视众人,沉声说道:“这刘继隆一年入寇两次,真当我凉州无人?”

尚摩陵还不知道这已经是刘继隆第三次入寇,因此他只当是刘继隆想在秋收前抢一波。

“整顿城中精骑,明日我亲率精骑驱逐这刘继隆。”

“折逋罗你率领三千步卒守城,另外派人把刘继隆入寇的消息送给昌松的悉多虞、番和的摩离、嘉麟的莽隆化三人!”

“是!”折逋罗作揖应下,其余番将也先后开口。

“这刘继隆入寇,无非就是想要削弱我们的实力,这次他抢不到牧群,恐怕会对城外的粮食下手。”

“秋收在即,不如命百姓抢收,以免便宜了刘继隆。”

“没错,番和、嘉麟、姑臧的粮食都得抢收才行。”

众人都没有提到昌松,因为昌松位置在最东边,面对西边的汉人,位置最为安全。

“哼,明日我率军往西北搜寻,不信找不到他。”

尚摩陵冷哼一声,随后遣散众人,唯独折逋罗被留下。

眼见众人离去,尚摩陵这才对折逋罗道:“看好那群投靠来的人。”

“乞利本放心,我会看好他们的!”

折逋罗行礼应下,如此之后尚摩陵才彻底放心。

不多时,整座姑臧城便行动了起来。

刘继隆入寇的消息被送往西边的番和、嘉麟,与东南方向的昌松。

番和、嘉麟吃过大亏,因此立马开始戒严,同时准备连夜抢收粮食。

姑臧的两千精骑经过一夜准备,即将于明日一早出城,在尚摩陵率领下搜寻刘继隆踪迹。

尚摩陵身宽体胖,这一夜休息得很好。

只是不等他睡醒,便有人敲响了他的屋门。

“笃笃……”

“乞利本,内堂有急事禀报。”

“笃笃……”

敲门声没有叫醒尚摩陵,但却叫醒了他的两名暖床奴婢和怀中的胡姬。

胡姬小心翼翼叫醒尚摩陵,在尚摩陵迷糊时开口道:“乞利本,门外有急报。”

“急报……”

尚摩陵迷糊着起身,随后在胡姬和两名奴婢的伺候下穿衣。

随着屋门打开,恢复精神的尚摩陵也面色不善的看向面前百户长。

“什么急事?”

他黑着脸询问,百户长见状连忙行礼道:“赞东部的小头人被刘继隆俘虏释放,整个家族的人都被放回来了,他说有要事禀告。”

“赞东部的小头人?”

尚摩陵想了想,不多时脑中便浮现出一张老脸。

他抬腿走向内堂,很快就在内堂见到了坐立难安的小头人。

“赞东钦,听说你被汉奴俘虏了,还整个家族都被放回来了?”

“乞利本!”

走入内堂,尚摩陵脸色难看开口:“我的牧群呢?”

“牧群被那刘继隆抢夺去了。”

赞东钦有些害怕,同时说道:“那刘继隆俘虏了我后,什么也没说,就让我带着家族的人南下,让我转告乞利本您,说明日他要入寇昌松……”

“放屁!”尚摩陵黑着脸骂道:“昌松在最东南,他不去劫掠番和与嘉麟,去昌松干嘛?!”

“我……我……我也不知道,是他让我这么说的,请乞利本饶恕我!”

赞东钦跪下磕头,尚摩陵缓了缓脾气后才道:“你被抓到刘继隆的大营了,有没有看到他有多少人?”

“天色太黑,看不清楚,但以营盘的情况来看,不少于两千人。”

赞东钦解释着,而尚摩陵闻言松了一口气,心想这赞东钦总算说出了条真消息。

至于刘继隆让赞东钦所传的消息,则是被他当成了假消息。

“滚下去吧,记住你欠着我两千头牧群!”

“两千?”赞东钦愕然,他明明只帮着尚摩陵放牧七百,现在怎么欠两千了?

“怎么?你不满意?”

尚摩陵目露凶光,赞东钦见状只能磕头:“我会还的!谢乞利本大恩!”

“滚吧!”尚摩陵摆手将他驱赶。

在他退下去的时候,得知有情报送来的折逋罗也披着披风连夜赶来。

当他见到尚摩陵时,他连忙询问道:“听说刘继隆放了一批人,让他们带回消息,不知道是什么消息?”

“哼!”尚摩陵冷哼一声:“他说他要去打昌松。”

“昌松?”折逋罗脸上也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怎么会是昌松?昌松在最东边,距离甘州最远。”

“他即便前往了昌松,哪怕掠得牧群和粮食,路上也很容易被我们截击,他想干嘛?”

折逋罗不断询问,尚摩陵也冷笑道:“又是声东击西之计,这个刘继隆只会这种把戏。”

“我看打昌松是假,进攻番和是真。”

“他把我们骗到昌松,然后自己去打番和,等我们反应过来,起码要三天才能赶到番和。”

“嗯!”折逋罗也点头表示认可,毕竟打昌松并不符合常理。

“你下去好好休息吧,明日我率军直抵番和,我要看看这刘继隆见到我时是什么表情。”

尚摩陵起身向屋内走去,折逋罗见状也行礼后退出衙门。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翌日清晨,尚摩鄢率领姑臧两千精骑穿戴甲胄,走西门前往番和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