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13章 抵达福禄

第13章 抵达福禄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噼啪……”

入夜,祁连山下早已漆黑一片,只是仰望天空,依旧能看到没有任何光污染阻挡的星空。

“嗷呜……”

“娘地,这群狼跟了俺们这么久,吵得人不得安宁。”

“俺执弓去收拾了它们!”

漆黑一片的丘陵上,火光与香味吸引了四周的野生动物。

坐在帐篷前,围着篝火坐成一团的第三伙众人骂骂咧咧,赵迁甚至要执弓去射杀野狼。

只是不待他起身,仰望星空的刘继隆便低头扫视了他:“坐下。”

遭遇呵斥,赵迁只能压下脾气,一屁股坐在了马鞍上。

刘继隆理解他们,所以才要约束他们。

在这个时代,出一趟远门无疑是渡劫,而在河西当兵出城的危险更不用多说。

白天与龙家部众发生冲突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耳边又一直传来畜生的嚎叫。

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几个人能说说笑笑,各自都沉默着,心里装着说不出的话。

在这营地里,只有经历过野外生活的张昶,以及年纪最大的马成,还有身为伙长的刘继隆能平静对待身边事物。

“今晚我和张昶、马成三人轮流值夜,你们几个吃完东西就去休息吧。”

“记住,甲胄不能脱下来,兵器不要远离身边。”

刘继隆交代一声,随后将目光放到了篝火上放烤着的一只烤全羊。

这是白天从龙家部众那得来的那只老羊,第三伙扎营休整后,刘继隆便让人将它给收拾了。

其内脏被用来炖汤,肉则是用来炙烤。

一把盐撒上去,那滋味无需言语,直让人口水飞流。

瞧着那久久没有成熟的米饭,刘继隆深吸了一口气。

虽说汉代就已经出现铁锅,但直到唐代,这玩意也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

在河西之地,一斤铁都得五十文朝上,远不如石锅和陶器来的便宜。

如果刘继隆没有记错,铁锅大规模的推广,那得到北宋年间了。

“日后得找个机会弄口大铁锅……”

刘继隆咽了咽口水,他怀念起了前世那些花样百出的炒菜。

此刻若是能吃上一盘简单的小炒,哪怕是让他一个人临阵杀十个番贼,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拔刀。

“好了好了,可以吃了。”

“羊腿就给伙长他们三个吃吧,他们今晚值夜。”

“行!”

负责烤羊的兵卒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汉子,名叫耿明,烤的一手好肉,经常吹嘘自己的手艺传自关中。

吆喝分肉的是稍大耿明几岁的李骥,老实憨厚,家中有二子,妻子早亡。

瞧着眼前众人,刘继隆接过了那只三斤多的羊腿,埋头吃了起来。

其余人见他开口,也纷纷低头吃了起来。

老羊虽然肉柴,但对于这群两天才能吃一顿肉的汉子们来说,这顿饭值得他们深藏在记忆里,直至本心更变。

在众人的围攻下,四十多斤肉的烤羊被吃了大半。

吃到这里,众人已经有些撑了,但他们的目光依旧盯着还未煮熟的米饭和羊杂。

“先去休息吧,这石锅煮得太慢,我们扎营太晚,稍许我叫你们出来吃。”

“至于剩下的肉熏一熏,明日还能吃。”

刘继隆吩咐一声,又看向张昶和马成:“你们俩也去休息。”

“是。”闻言,众人意犹未尽的走进了帐篷内休息。

在他们走后,篝火堆前只剩下了用树枝拨弄篝火的刘继隆。

他身上套着甲胄,外面系着灰白色的披风。

没过多久,帐内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而空气中的气温也开始下降。

西北的昼夜温差很大,更别提刘继隆他们扎营的地方在丘陵之中。

感受到空气中的冷意,刘继隆从众人拾来的枯枝柴火中取出一截枯木放到了篝火中。

这个时代的河西走廊依旧水草丰茂,树林虽然不多见,但走个十几里却也能碰到。

今日他们赶了五十几里路程,沿途经过了四片林子,不过其中有一片林子已经被砍伐殆尽,其余三片林子的树木也有些稀疏。

自西域和漠北的游牧部落涌入河西,河西之地的水草树林就遭到了破坏。

也不知道这样的破坏持续几十年后,河西走廊还能否找到成片的林子。

“啪啪……”

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刘继隆便盯着篝火开始了发呆。

经过吐蕃治下十七年的生活,他早已没有了当初重生时的意气风发。

河陇的尚婢婢、论恐热,甘凉二州和西域的回纥、吐蕃、嗢末……

这些势力将沙洲军民包围,而东边的大唐也不会给予他们太多支援。

刘继隆从不觉得自己是张议潮、张淮深那样的理想主义者,大唐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封建势力罢了。

他这十七年来所想的,以及他当下在做的事情,都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罢了。

至于所谓的天下大势,却不是他这个衣食都难以保障之人能妄加揣测的。

他们的敌人太多,能多活一天,对于刘继隆来说便是赚了。

他这样的想法,也是当下绝大多数沙洲将士的想法。

至于归唐,那不过是一句口号罢了。

倘若大唐真是书中那样的大唐,也不会近百年不来营救他们了。

长安的天子,恐怕早已忘记在这遥远的西北之地,还生活着数十万被奴役的子民了吧……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不知不觉中,远处的天边就翻起了鱼肚白。

这时,帐内也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刘继隆转头看去,只见马成小心翼翼的走出了帐内。

冷风迎面吹来,使得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伙长,您这是守了一夜啊?”

马成庆幸自己醒得早,刘继隆见状则是颔首道:

“你来接班,这些米饭和羊杂汤就放在篝火堆旁温热着,待他们醒了,方叫他们吃。”

“好”马成应下,然后接替刘继隆的位置坐在篝火堆前。

刘继隆观察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什么危险后,这才走进帐篷内,躺在了马成原先的位置上,裹紧了毡子。

他并没能睡很久,便被众人起床的声音给吵醒了。

尽管众人已经尽量小心,但刘继隆的感官太灵敏,些许风吹草动都会导致他从梦中惊醒。

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刘继隆强提起精神来走出帐外。

围坐一团的众人见他醒了,纷纷闭上了嘴,唯独马成开口道:“伙长,您这才睡了一个多时辰,再……”

“现在什么时辰了?”刘继隆眯着眼睛询问,尽管精神十分疲惫,但他更想要前往福禄城休息。

“大概卯时(5点)了。”张昶回答。

“吃了饭就赶路吧,争取在酉时(17点)前抵达福禄。”

说罢,刘继隆便坐下与他们一起品尝起了有些干巴的粟米饭,以及味道有些不太好的羊杂汤。

吃饱喝足后,众人收拾了一切,继续踏上了前往福禄的道路。

三十几里路,从清晨到午后,除了中途碰到一些游牧的龙家部众和回纥部众,便再没有什么人物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兴许是因为距离福禄城太近,这些部落见到了刘继隆他们一行人的旌旗,纷纷都驱赶牧群离得远了一些,降低了押送物资的难度。

最终,第三伙在刘继隆的带领下,于出发次日酉时前见到了天边的福禄城。

经过城池外围塘骑的检查后,他们押送着物资来到了福禄城下,而张淮深的身影也出现在了城池西门的门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