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170章 鹿死谁手

第170章 鹿死谁手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窸窸窣窣……”

九月初六,在刘继隆猛攻陇西的同时,距离陇西百余里外的伏羌县俨然成了一座兵城。

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在城内外响起,粮食甲胄尽数装车,数千民夫翘首以盼。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东向西乘坐牛车、马车而来的神策军终于抵达浮桥。

自此,伏羌精骑、甲兵达到了七千之数。

“神策军虞侯高骈高千里,见过薛柱国、王都监……”

伏羌西城外,身着甲胄的高骈站在军营门前对冷脸的薛逵,笑脸的王宗会作揖行礼。

他按照约定的七日抵达了伏羌,并带来了三千神策军和四千驾车民夫。

“既然来了,那就埋锅造饭,正午过后开拔前往渭州!”

薛逵沉声开口,表情冷漠。

当然,他并不是给高骈甩脸色,而是对朝廷的安排感到不满。

高骈出身名门,其祖父更是击破吐蕃,安定西蜀,与裴度、杜黄裳、李愬同配享宪宗庭庙的名臣高崇文,薛逵自然要给他些脸面,更何况高骈之妻更是太原郭氏郭子仪的曾孙女。

因此他虽然一开始摆不出好脸色,但在语气还是松动了些。

对于他的脸色和语气,王宗会面露轻嗤,倒是高骈毕恭毕敬:“末将领命……”

“行了,既然要开拔,那本都监便去收拾东西了。”

王宗会懒得在这里看薛逵那张老脸,交代自己的去向后,转身便离开了此地。

薛逵见状冷哼,随后看向高骈:“千里,你乃名门出身,切不可辜负你高氏累世名声。”

“柱国放心,千里知道该怎么做。”高骈见王宗会走远,与薛逵交谈时,便自称表字以示亲近。

见他谦虚,薛逵也平复心情道:“你所选神策军兵马如何?”

他没挑明是什么“如何”,但高骈却十分清楚。

如今的神策军,早已不是曾经的“劲旅”。

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外出征战,军纪日益败坏,军中的军士也从当年善战的边兵,变成了工商富豪的子弟,不堪一战。

眼下神策军虽有十五万之数,可能战者却并不多,致使唐廷连小小的党项都耗费数年时间才堪堪安抚下去。

“柱国放心,这三千神策军都是我从左军之中精挑细选的兵卒,多为良家子弟和军中宿将。”

“大军从京畿开拔前,朝廷便对每名军士赐钱三十贯,以作开拔安抚之费,大军因此士气正盛!”

高骈简单介绍了自己麾下这三千神策军的成分,又将朝廷赐钱提升士气的事情给说了一遍。

这些事情看似不重要,但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却显得尤为重要。

富豪子弟不舍富贵而惜命,良家子弟家境贫寒而舍命。

开拔钱给的足够,也就不会发生战前索要安家费的事情。

这两者操办好,才能保证这所谓的神策军敢打敢拼。

“好好好……有了你这三千神策军,加上我麾下开拔的三千天雄军,不怕尚延心他们耍什么手段。”

薛逵难得高兴,因此抚须道:“你先去休息,待军士们用过饭后,我们便开拔前往渭州。”

“千里得令!”高骈依旧谦卑,这让薛逵看向他的目光更为欣赏。

不多时,高骈带着两名牙将前去寻找王宗会,而王宗会却在伏羌县城内的某处院子里,不紧不慢的看着奴仆收拾东西。

“王都监……”

高骈带着两名牙将来到正堂,三人毕恭毕敬的作揖行礼。

见状,王宗会打量了三人,其中高骈模样周正且留有短须,身材不算高大,却也算是偏上。

站在他身后的两名牙将,一人高六尺逾,一人近六尺,皆是虎背熊腰之辈。

“高虞侯竟然还记得本都监,这还真是令本都监受宠若惊啊。”

王宗会一开口,高骈便知道他是对自己留在薛逵那里太久而不高兴了。

见状,高骈面色平常,不紧不慢道:“千里刚才本想跟随都监前来,但薛柱国与千里谈了些开拔行军的事情,故此耽搁了。”

高骈为自己解释了一番,王宗会闻言也不再摆谱,而是不紧不慢道:

“我将薛逵开拔时间拖到如今,为的就是等你率神策军前来。”

“此役无须你多卖力,只要安安心心走完过程就行。”

“大兄与我说了,这次走完后,便可以上表擢升你为都虞侯了。”

“谢都监抬爱。”高骈闻言继续作揖,而王宗会见状也摆手道:

“行了,你远道而来也辛苦了,等会还要拔营出征,你先去休息吧。”

“千里告退……”

高骈闻言再度作揖,而后缓缓退出了院子。

不多时,他与两名牙将翻身上马,策马走出伏羌后,身材较为高大的牙将先开口道:

“这些官宦事情真多,我们是来打仗的,结果弄得和拜门一样。”

“张璘!”旁边的牙将皱眉示意他别太放肆。

见状,张璘只能闭嘴,随后又不满的撇了撇嘴。

见张璘不满,高骈这才开口道:“重任,倒也不用苛责五郎。”

“是……”闻言,被称呼为重任的牙将连忙低头,而张璘也不再撇嘴。

高骈带着他们二人返回神策军的临时驻地,并在吃饱饭后与天雄军开拔向西。

六千大军,上万民夫的队伍拉长数里,其精骑乘乘马,牵军马于身后。

其步卒乘挽马牛车,甲胄具放身旁,尤为轻松。

只可惜他们开拔时已经是正午,因此行军不过三十里,便不得不停下扎营了。

倒是在他们扎营的同时,被陇西军投石机强攻的陇西番军也得以缓了一口气,只是那城墙却变得更为残破了。

“趁着天黑,点火把上去把城墙的豁口修好!”

从城南匆匆赶回的蔺茹真将厉声下令,致使许多民夫不得不举着火把前往城头。

他们用吊篮吊起一筐筐黏土,将黏土修补在城墙的豁口处。

按照以往的经验,入夜之后陇西军就不会继续用投石机猛攻,因此他们才敢大胆的点燃火把照明。

只是随着他们点燃火把,夜幕中再度响起了投石的呼啸声。

“投石来了!快躲起来!”

“趴下!!”

“嘭嘭嘭——”

百斤巨石砸在城墙、马道上,一瞬间哀嚎声不断,显然有人被砸伤了。

只是这种场景下,没有人敢去救任何一个人,所有人都埋头往城下跑去。

“嘭嘭嘭——”

投石声接连响了一个时辰,直至把豁口处的火光砸灭,投石才停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但凡民夫敢上马道点燃火把修葺豁口,便会遭到投石的猛烈打击。

蔺茹真将试图让民夫凭感觉修复,可黑灯瞎火的马道上根本找不到豁口在哪,更别提这些民夫大多患有夜盲症了。

无奈之下,蔺茹真将只能让他们继续加筑内城墙的城墙厚度。

只是经过一个白天的猛烈打击,内城墙上往里凹陷而炸裂的裂痕太宽,根本无法修复。

蔺茹真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无可奈何。

一夜匆匆过去,随着天色渐明,城外的陇西军再度操作起了投石机。

这次,他们将投石机推进了五十步,距离城墙仅仅相隔五十步。

二百斤巨石被抛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后,便沉重砸在了城墙上。

“嘭”的沉闷声响起,但见一处豁口被砸塌,砂土倾斜城内。

“瞄准那处豁口,今日只能打出一个可以强攻的豁口,别再拖下去了!”

马背上,尚铎罗从容下令。

在他的指挥下,五十台投石机对准了刚才那个被彻底砸开的豁口,不断的往那个方向进行抛石。

沉闷的声音不断响起,那处豁口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扩大。

期间蔺茹真将不断派人修补,可他们修补的速度,远不如五十台投石机破坏的速度快。

“嘭嘭嘭——”

“额啊!!”

惨叫声从马道上传出,一些碎肉也从马道上落下,使得守城的番兵感到一阵寒意。

鲜血沿着豁口流入城内,那些被强征派上去的民夫,大多都死在了修补马道的时候。

眼看着豁口越来越大,甚至到了难以修补的程度,蔺茹真将只能攥紧腰间的刀柄,做好了固守的准备。

在他做好准备的同时,城池南边的营盘却十分热闹。

牧群、辎重及妇孺被转移到了渭河以南,所有人眼底都充满了迷茫。

这种时候,秦渭官道上突然出现了两支轻骑。

一支轻骑打着吐蕃的旌旗,一支轻骑打着大唐的三辰旗。

番骑将唐骑拱卫其中,护着他们渡过渡桥,来到了陇西城南。

“怎么回事?你们不是说可以坚守十日吗?怎么都退到了陇西?!”

天雄军的旅帅质问番骑小节儿,小节儿闻言道:“我家乞利本会给你答复的!”

闻言,天雄军派来的轻骑旅帅只能压下脾气,跟着小节儿前往牙帐。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牙帐坐落的地方,掀开帐帘便走了进去。

“乞利本,这是秦州薛刺史派来的旅帅。”

小节儿行礼过后介绍起了牙帐门前的天雄军旅帅,煎熬等待的鲁褥月听到小节儿的话,连忙起身道:“请进!”

鲁褥月、尚延心毕竟是贵族出身,自然懂得一些官话。

他们招呼旅帅走入帐内,随后问道:“薛刺史现在在哪?”

“我军距离陇西已经不足四十里,但是在此之前,我想问清楚,三位节度使为什么败的那么快?”

旅帅脸色不太好看,毕竟他们得到的消息,是渭州全境还在尚延心、鲁褥月手中。

可是现在一看,他们都被刘继隆打到陇西,而且已经安排人渡河,这局面明显是守不住陇西,已经准备逃亡了。

“这件事我会和薛刺史说,何况你也见到了,整个渭州的人口基本都在陇西,我现在就驱赶他们渡河。”

“只要人在我们手上,渭州随时都可以收复!”

鲁褥月这话,倒是有几分“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意味。

尚延心和折逋讳就达不到他这种高度,因此两人还在纠结失地,幻想着依靠大唐来击败刘继隆。

“你们要撤军?”

旅帅听出了鲁褥月话里的意思,不由愕然道:“不过四十里的路程,顶多明早清晨就能抵达,你们连这点时间都守不住?”

似乎为了验证他的话,牙帐外突然响起了马蹄声,随后一名精骑翻身下马,快步走入帐内行礼。

“乞利本,北城墙已经被打出了豁口,刘继隆恐怕要开始强攻了!”

“告诉蔺茹真将,带着所有人南撤,不用管陇西城了!”

鲁褥月要保存实力,只有手里有足够的兵,他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让薛逵为他请表。

死守陇西城,只会让他实力受损,远不如带人投靠薛逵来的实际!

想到这里,鲁褥月催促道:“还不快去?!”

“是!”精骑在片刻的错愕后连忙走出帐外,而鲁褥月也扫视众人道:

“现在全部撤往渭河南岸,等待军令斩断渡桥!”

随着他开口,尚延心和折逋讳哪怕再不情愿,却还是选择了执行。

至于天雄军的旅帅则是走出牙帐,上马向伏羌折返而去。

他要把这里的军情告诉自家柱国,方能早做准备。

“嘭嘭嘭——”

陇西城北,投石声不断,蔺茹真将手心不断冒汗。

不多时,马蹄声响起,他急忙回头去看,果然看见了自己派去的精骑折返而来。

“乞利本怎么说!”

“都护,乞利本让您率领城中军民撤往渭河南岸!”

“好!”

一应一答间,蔺茹真将便答应了下来,没有半点迟疑。

固守陇西是死路一条,不管秦州那边有没有消息,总之先突围,大不了走陇南前往多麦。

以他们手中人口和粮食、兵马,在多麦夺下一块地盘不是问题。

至于投降刘继隆,他们还要脸,绝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

“全军听令,尽数撤往渡口,渡过浮桥!”

深吸一口气,蔺茹真将沉声下来,而他的军令对于城墙根下的番军、民夫而言,无异于天籁之音。

根本不需要蔺茹真将过多安排,这群人便自发将城内剩余不多的百姓向南门驱赶,不再管被陇西军集中进攻豁口。

一个时辰后,还是从牙帐走来视察的刘继隆发现了端倪。

“怎么这么快?他们没有修葺豁口?”

刘继隆皱眉询问张昶、尚铎罗。

二人闻言这才反应过来:“好像有大半个时辰没有修葺了。”

“应该是被投石打怕了,不敢上去修葺了吧,毕竟他们上一批人死一批人。”

二人各自说着,可刘继隆却皱眉道:“我看这豁口也足够了,派一团甲兵去看看。”

“是!”二人应下,其中张昶调转马头吩咐道:

“五泉三团集结,随我攻城!”

“哔哔——”

在他的招呼声中,五泉三团的校尉吹响木哨,二百人从地上站起集结,纷纷戴上铁胄。

张昶翻身下马,率领他们前进。

本就不宽的陇西护城河,早就被投石和垮塌的城墙所填大半,河水仅仅没到甲兵大腿。

不多时,张昶他们这二百人便渡过了护城河,踩着垮塌的城墙开始进攻。

本阵前,刘继隆与尚铎罗目不转睛的盯着他们,而陇西军内的所有将士也在不知不觉中集结了起来,根本不需要二人下令,校尉们便已经开始了指挥。

“哔——”

“哔哔……”

忽的,一短两长的哨声响起,所有人脸色骤变。

“猪犬的家伙,竟然又跑了!”

尚铎罗怒骂,随后看向刘继隆:“刺史,他们肯定跑去鄣县了!”

刘继隆并不这么以为,但此时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浮桥装车,准备渡河!”

随着他话音落下,陇西城的城门大开,吊桥也被张昶他们放了下来。

“精骑跟我大纛追击!”

“哔哔——”

一声令下,刘继隆抖动缰绳,率领六百精骑先一步冲向了陇西城门。

见状,尚铎罗也急忙道:“步卒乘挽马,护送浮桥向南行军!”

一时间,六百多步卒行动了起来。

他们纷纷折返回到营垒内,乘骑用来拉拽马车的挽马,护送着载有浮桥的三十余辆马车向南而去。

不多时,大军穿过北城门,而刘继隆已经冲过了南城门。

望着空空如也的营垒,刘继隆马不停蹄的率领六百精骑向南边的渡口追去。

与此同时,尚延心他们已经渡过浮桥,正在焦急的等待蔺茹真将所部渡过浮桥。

在他们的注视下,蔺茹真将率领精骑先一步过桥,随后是甲兵,再往后是番丁。

番丁之后,才是汉奴与他们的家眷。

“一个时辰了,刘继隆那厮恐怕已经发现了!”

“狗汉奴,平日里偷懒,现在还想磨磨蹭蹭,是不是想留下来和刘继隆对付我们?!”

鲁褥月冷静判断,尚延心则是谩骂着那些奴隶。

随着番丁走过浮桥,河对岸只剩下了负责斩断浮桥的少量番兵和五千多奴隶。

“快驱赶他们过河!”

尚延心叫骂着,那些番兵虽然听不到尚延心骂什么,可也猜出了他意思。

他们开始挥舞兵器恐吓奴隶们过桥,一些胆小的奴隶率先过桥,而少量奴隶则是脱离队伍向北逃跑。

那些番兵们怒骂着去追,可没消失多久,又着急从北边跑了过来。

不等尚延心他们弄清楚情况,便见渭河北岸扬尘四起,显然有大队骑兵在行动。

“刘继隆来了,斩断渡桥过河!!”

鲁褥月厉声开口,他身旁的旗兵连忙挥舞旌旗。

不用他交代,河北岸的番兵就牵马跑到了渡桥上,随后挥砍斧头,将北岸渡桥固定的桩子破坏。

渡桥开始随着渭水冲刷而扭曲,番兵们则是使出吃奶的劲向南岸跑来。

随着他们冲过渡口,蔺茹真将立马带人将固定的桩子破坏,三十余丈长的渡桥,就这样被渭水冲向了下游,而此时陇西精骑已经在北岸冒头。

“哈哈!刘继隆,我看你怎么渡河!!”

“吁……”

尚延心、折逋讳两人丧心病狂的笑着。

北岸,刘继隆横眉勒马,看向了那被河水冲走的渡桥,以及南岸那庞大的军民队伍。

望着不停向他挑衅的尚延心、折逋讳等人,刘继隆攥紧马缰,冷脸从旁边的精骑手中接过了强弓。

瞬息之间,他张弓搭箭,不待尚延心他们反应过来,狂笑的折逋讳应声中箭栽倒。

“折逋讳!!”

“额啊……救我!救我!!”

尚延心吓得连忙往后退,而折逋讳也抓住没入自己胸口的箭矢,躺在地上连滚带爬的往后退。

两名甲兵连忙将他拖到了队伍中去,而鲁褥月也吓得脸色惨白,不断往后退。

折逋讳胸前甲片被射穿,箭簇没入大半,鲜血不断往外渗出,而他还在惨叫。

他那身肥膘派上了用场,致使箭簇未能对他造成致命伤。

饶是如此,四周番兵还是忍不住的流出冷汗。

七十步外一箭射穿大半甲片,这刘继隆使的是什么弓?!

他们齐齐看向渭河北岸,而刘继隆也将硬弓递给了旁边的精骑。

这时,他们身后已经响起了马蹄声,这代表载有浮桥的马车即将到来。

想到这里,刘继隆拔出插在一旁的铁枪,目光看向渭河南岸尚延心的大纛:

“老狗,今日宰了你,以报祁连城之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