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18章 先登者赏

第18章 先登者赏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校尉怎么突然召集这么多人?”

“不知道,应该有大事。”

“也对,明天估计就能包围张掖,估计刺史有布置。”

穿过数十顶帐篷,随着刘继隆走进团里的牙帐,此刻帐内已经聚集了十三团的大小武官。

两名旅帅为帐内左右第一排第一位,其次便是四名队正。

类似刘继隆这种伙长,只能在内里第二排排队。

由于身材高大,六尺逾的刘继隆在五尺六七寸的诸多武官中格外显眼。

听着前排旅帅与队正们的交谈,刘继隆一言不发,只是安静等待张淮深出现。

大约过了一刻钟,身穿戎装的张淮深从帐外率两名甲兵走入帐内,在主位坐下。

“校尉……”

帐内众人躬身作揖,张淮深抬手道:“传弟兄们来,主要是商讨过几日的战事。”

张淮深目光扫视众人,在与刘继隆对视的时候停留片刻,随后挪开。

“刚才刺史已经示下,攻取甘州立功最大者,授甘州刺史之位。”

“攻城掠地,功劳最大无非就是斩将夺旗、先登破阵。”

“因此,攻取张掖与山丹二城,我们十三团必须先登!”

张淮深是一个很少把话说绝的人,如今他既然这么说,那就说明他对甘州刺史之职势在必得。

对此,众人也纷纷作揖:“遵命!!”

十三团是张淮深的嫡系,倘若张淮深能成为甘州刺史,那以甘州的人口耕地,帐内之人,每个人都起码能升一级。

若是能在此战中表现出众,平升二级也并非不可能。

故此,所有人的内心都十分火热,包括刘继隆。

现在的他没有太多崇高的理想,他只想往上爬,让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

不过他也清楚第三伙的实力,所以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坐在主位,张淮深扫视了一眼众人,十分满意。

“先登者,我个人赏其钱千贯!”

张淮深再度放出重磅消息,按照沙州军内部的封赏制度,这一千贯由团长张淮深开口,那就是从旅一级开始瓜分。

比如刘继隆在战事中夺得先登功劳,那一千贯会在旅一级分走一半,队一级分走一半,最后到他手上还有二百五十贯。

这二百五十贯,由第三伙平分,但正常情况下,伙长都能多分。

不过即便是平分,第三伙的普通兵卒也能到手二十多贯。

这笔钱放在河西,足够一家五口一年的花销,不是笔小数目。

如果刘继隆到手二百五十贯,即便分给张昶他们每人二十贯,他还能留下五十贯来练兵。

想到这里,刘继隆抓紧了腰间的革带。

“好了,都下去好好休息吧!”

张淮深将事情说完,随后便示意众人离去。

没有片刻耽搁,众人纷纷作揖告退。

不过在众人离去后,刘继隆又被叫去旅、队先后议事,这繁琐的议事让他有些无奈。

好在这些议事没有耽搁太长时间,刘继隆返回第三伙时,张昶他们也不过刚刚把米饭煮熟。

刘继隆返回后,他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张昶他们牙帐议事的内容,而是示意他们先吃饭。

等吃完了饭,他这才把牙帐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闻言,马成沉默不语,张昶和赵迁这几个年轻气盛的,反而激动了起来。

“若是先登,我们岂不是每人都能有二十多贯?”

“这有什么的,最重要的是先登后可以论功擢升!”

“对!伙长能力那么大,我们得帮伙长坐上队正、旅帅的位置才行!”

张昶他们倒是没有忘记刘继隆对他们的好,这让刘继隆有些欣慰。

不过面对众人的乐观,刘继隆还是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

“先登不是那么好拿的,张掖是河西重镇之一,城池高大不说,又有甘州河作为护城引水之河,番贼守军更是不会少。”

“先登功劳虽大,却不能被功劳冲昏头脑,盲目攻城。”

刘继隆深吸一口气,随后继续道:“我把你们从酒泉带出来,也想把你们带回去。”

“过几日攻城,你们不用管其它,只管盯着我就行。”

“若是要登城,我第一个上,若是要先登,也是我先先登。”

刘继隆说罢便躺下了,不给众人反驳的机会。

瞧着他的举动,众人面面相觑,忍不住小声议论了起来。

他们的议论声都是针对攻城的一些问题,这些刘继隆都教过他们,也在训练中教导过,因此刘继隆并没有打断。

兴许是白天太疲惫,迷迷糊糊中刘继隆便睡了过去。

似乎是为了让十三团养精蓄锐,张淮深调走了团内的军马给其它团充当塘骑,让十三团不必承担塘骑的任务,得以好好休息。

次日一早,刘继隆清醒后便被队正通知轻装简行。

穿着长衫裤子,腰间系着革带与长刀,这便是行军路上的轻装。

至于甲胄与长兵、钝兵,则是都放在了民夫的挽马车上。

一伙兵卒有民夫一人驾驭挽马车,挽马车上除了一伙人的甲胄,还有一伙人及民夫的口粮。

仔细算下来,挽马车起码拉拽着近千斤的重量。

由于后方耕种需要大量挽马、耕牛,因此沙州军队挽马不算充足,每辆挽马车仅有挽马一匹。

这样的配置使得马车的速度快不起来,时不时还需要停下休息。

“怪不得每天走那么慢,拉这么重的货物,哪里快得起来。”

大军行至甘州河西畔,张昶看着被解开缰绳的挽马,不由得啧啧几声。

马成他们倒是不在意这些,毕竟人都累成这鸟样了,谁还在意马累不累。

倒是刘继隆轻笑一声,对众人安抚着:

“庆幸吧,这也就是在河西不缺马匹,若是放在中原和河北,两伙人都未必能分到一匹挽马。”

他一边解释,一边看着甘州河四周的景色,感受着此地的壮阔,同时也感叹着此地的丰茂。

也难怪回纥南下后会在甘州游牧,就甘州的这水草,又有那个游牧民族会不贪恋呢?

“十三团,负甲渡河!”

伴随着张淮深下令,刘继隆等十三团的兵卒纷纷将马车上自己的甲胄背负身上,手持长枪下水。

在五月中旬这种燥热的季节下水,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

甘州河的河水不算深,张议潮选定的渡河地点更是近十里最浅的地方,河水仅仅没过成人腰间,河床也比较坚硬。

随着时间流逝,渡河成功的人也越来越多,第三伙也跟随其中,安然渡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