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189章 陇右雄主

第189章 陇右雄主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陛下,此次朝廷遣兵,唯秦州高骈出兵阻截刘继隆,臣以为,高骈实有功!”

紫宸殿上,在李忱裁定对刘继隆和白敏中二人的擢赏后,王宗实很快站了出来,并为高骈请功。

闻言,崔铉不满出声:“高骈为秦陇刺史,手下又有成武游奕军。”

“于情于理,都应该是他出兵收复成武二州。”

“若非他没有收复成武二州,朝廷何至于犒赏刘继隆?”

“没错……”闻言,四贵之一的马公儒也附和道:

“臣记得渭州没有通往成州的官道,反倒是秦州有洛门道、祁山道这两条通往成州的官道。”

“朝廷在秦陇置兵一万二千,仅精骑便有五千人,如今却让刘继隆抢了先。”

“陛下,以臣之见,高骈当论罪!”

“陛下,臣附议……”

马公儒说罢,王归长与王居方二人分别开口附和。

虽然同为四贵,但高骈主要还是依附王宗实。

高骈的权力已经很大了,若是还要论功,那平衡就打破了。

倒是趁此机会将他从秦陇调离,反倒是利于他们三人。

“陛下!”王宗实连忙作揖,而裴休见状也连忙道:

“陛下,臣以为不论是高骈还是封敖,二者确实未能建功,但也未必有错。”

“高骈接任秦陇刺史不过半年,而山南兵将跋扈,此前便闹出屠三川饥民之事,封敖不能制也不出奇。”

裴休明保高骈,实则保封敖。

若是高骈都被论罪,那封敖也逃不了。

好在李忱没有心思对谁论罪,他现在只想把局面弄得承平些。

“刘继隆亦是朕之赤子…朕之忠臣。”

“虽说其出兵收复陇南有僭越之举,然其心可鉴。”

“朕此前也是气愤,故此才派兵试图收复武、宕二州。”

“好在诸道官兵未与其发生冲突,朕心甚慰,又如何能责怪他们呢?”

“高骈、封敖二臣若是论罪,也当是阻碍忠臣收复失地,而非其它。”

“朕思虑再三,决定罚二人俸禄一年,着其好生反省。”

李忱把话题引到了刘继隆身上,毕竟刘继隆不到两月收复四州,其手中兵马恐怕不少。

眼下他收复四州已经成为定局,其实力还将增长,理应安抚才对。

虽然朝廷已经授予其陇右观察使的身份,但他两次请表陇右节度使旌节,这次朝廷又对他收复失地制造阻碍,难免心生怨念。

罚俸高骈,既能保住高骈位置,又能不牵连封敖,还能平息刘继隆心中怨念,将其安抚。

想到这里,李忱十分满意,但仔细思虑后,他又担心刘继隆威胁关中,因此他缓缓开口道:

“门下发出圣旨前,务必令刘继隆收复陇西其余五州失地,解救朕之子民。”

“臣领旨……”令狐綯不紧不慢应下,而李忱也扫视诸臣道:

“此事就此作罢,诸卿莫要再提了。”

“臣领谕……”

群臣纷纷应下,李忱见状起身朝偏殿走去,不过没走几步便又停下道:“朕这几日新写了一首诗,劳请令狐先生入偏殿指教。”

“臣领谕……”

令狐綯跟上李忱脚步,而其余人则是面色不善的离开了紫宸殿。

王宗实看着抱团的马公儒等人,眼底的寒芒几乎藏不住。

马公儒等人则是完全忽视他,只因为他们早已掌握了皇帝最喜爱的皇子李滋。

王宗实于李滋而言可有可无,等李滋即位,收拾王宗实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三人无视王宗实离去,王宗实攥紧拳头,冷脸朝另一边走去。

崔铉与裴休二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各自散去。

倒是与李忱走入偏殿的令狐綯才刚刚坐下,便见李忱走到他身旁,拿出字帖的同时低声说道:

“先生,朕欲除宦官,不知可有良策?”

李忱这话,吓得令狐綯一激灵,连忙道:“陛下,诛杀宦官恐滥及无辜,不如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李忱皱眉,令狐綯解释道:

“诸宦自有争斗,陛下只需要在处理他们时做到有罪不杀而逐,逐其宦后有缺不补,宦官自然渐耗,以至于尽。”

李忱闻言脸上浮现笑容:“此策甚好……”

他收起了字帖,而令狐綯也连忙起身作揖:“陛下,臣告退……”

“先生慢走。”李忱颔首准许,令狐綯缓缓退出偏殿,随后疾步离去。

只是在他离去的同时,偏殿门口的柱旁缓缓走出一道身影,眯着眼睛瞧着他背影,又瞥了一眼偏殿内的李忱。

待令狐綯走远,他连忙走出紫宸殿,追上了马公儒等人的脚步。

“阿耶……”

宦官急匆匆追来,马公儒等人见状停下脚步,疑惑朝他看来。

宦官见状来不及舒缓胸中那口气,连忙在马公儒耳边将他刚才所发现的事情交代出来。

马公儒眼底闪过寒芒,目光看向不远处离去的令狐綯。

“好个南衙,竟还不老实……”

话毕,马公儒将刚才紫宸殿内事情告诉了同为四贵的王归长和王居方。

二人先是惊恐,反应过来后也与马公儒同样想法。

“这群人想法竟如此狠毒,那也莫怪我们狠辣了!”

“令狐綯深受至尊器重,动他暂且不行,可他也有门生。”

“此事便由我去做!”

令狐綯与李忱尚不知晓事情败露,三人便交谈定下了针对南衙越界的反击。

过后数日,北司麾下诸多官员不断弹劾南衙令狐綯、崔铉、裴休三人麾下官员。

哪怕无人告知,李忱也意识到事情败露了。

这位自诩效仿太宗的大中皇帝并未如太宗那般体现担当,而是如鹌鹑般在内廷研究他的长年药。

因为他的不干预,南衙北司矛盾逐渐升级,势如水火。

高骈、封敖、白敏中等人不断被弹劾,但李忱始终没有惩处三人。

当然,外界的动荡,刘继隆并不清楚,他此刻依旧在岷州围困和政。

“呼……”

营盘外,刘继隆呼出一口白雾,前方数百步外便是隔河对峙的和政城。

和政城内虽然有足够多的粮食,可柴火却没有储藏那么多。

好在城池背后倚靠山岭,可供砍伐的树木并不少。

正因如此,一个多月以来,和政县背后的山岭树木正在不断减少,光秃秃一大片。

“他们继续砍伐下去,到时候我军倒是可以走和政县后面的山坡,居高临下攻城了。”

尚铎罗笑呵呵走上前来,刘继隆则是看着四周白皑皑的一片,忍不住笑谈道:“今年如此多的积雪,想来旱情应该是结束了。”

“全赖节帅您领导有方,老天估计也看到了您的努力,这才降下了大雪。”尚铎罗连忙拍马屁道。

“你啊……”刘继隆闻言打趣:“你现在是越来越会拍马屁了,不过我有自知之明,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节帅自谦了。”尚铎罗摇了摇头,作揖说道:

“如果天下人都能把该做的事情做了,那天下就不会有这么乱。”

“正是因为所有人不做该做的事情,所以天下才会诞生节帅这样的英主!”

若是说早年的尚铎罗只觉得刘继隆不甘心在河西作为他人部将,那如今收复四州之后,他算是看出来了。

自家节帅不仅不想当他人部将,更不想当他人臣子。

此外,唐廷的软弱也让他看出了这大唐天下恐怕距离倾倒不远了。

“节帅,渭州有消息传来,朝廷派出天使前往了渭州,擢授您金紫光禄大夫,陇右观察使,检校兵部侍郎,陇西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此外,擢赏我军绢帛十二万疋,以犒将兵。”

“自古以来,不满二十二而有如此殊荣者,末将知之甚少,当朝更是只有节帅一人。”

“虽说节度使旌节未曾赐下,但您已经有了观察使的官职。”

“待我军收复洮、叠、松三州,恐怕节度使旌节也该赐下了。”

尚铎罗倒是想的很乐观,刘继隆却摇头道:“不会。”

“陇右节度使旌节没那么容易到手,别忘了陇西还有五州不在我们手上。”

“你所说的那三州,想要收复倒是不难,可鄯廓二州却不是那么容易收复的。”

他提起了尚铎罗的前东家尚婢婢,而尚铎罗闻言也沉默下来。

刘继隆余光瞥了一眼他,语气平淡道:

“明年收复三州,我就不亲临前线了,你与斛斯光、厝本三人领兵收复便可。”

“收复三州后,我想派你去廓州和鄯州走一趟。”

尚铎罗心里咯噔,连忙作揖道:“刺史准备进攻鄯廓?”

“若是他们识相,我不会进攻鄯廓。”刘继隆回应道:

“鄯廓我是必须收复的,不然身后总有一把刀子可以随便进攻河、兰、洮三州。”

“如此前所说一般,我愿意扶持尚婢婢南下多麦,甚至争抢龚州等羁縻州。”

“至于拓跋怀光,我愿意扶持他统一吐谷浑地区。”

“他们二人若是愿意,那只需要让出鄯廓二州即可,番众可以带走,汉口要给我留下。”

刘继隆说罢,尚铎罗皱眉道:“可是他们手中毕竟有六七千甲兵及上千精骑,若是强攻,我们……”

尚铎罗迟疑再三,刘继隆却打断道:“即便他们手中兵力翻一番,我也要收复鄯廓二州!”

虽说此前他与尚婢婢是合作关系,甚至他现在还欠着尚婢婢一批粮食,但这些都不妨碍他出兵收复鄯廓。

鄯廓不收复,兰州与河州就有被人捅刀子的可能,而刘继隆不会让这种可能出现。

是做鄯廓之主,还是做安多之主,希望这两人分得清楚。

这般想着,刘继隆转身走回了营垒之中,只留下尚铎罗一人站在原地纠结。

日子过的很快,时间一晃便来到了岁末。

除夕与元日这两天,刘继隆与出征的七千多军民们是在和政县外渡过的。

河渭三州都能生长出竹子,岷州地区就更不用多说了。

这两天时间里,和政县外爆竹声不断,而和政县内的岷州吐蕃见刘继隆是铁了心要拿下岷州,于是在坚守近三个月后,于大中九年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时出城投降。

虽说他们顽抗数月之久,但刘继隆还是擢授了岷州吐蕃乞利本赞萘正五品上骑都尉的散勋,保证了他下半辈子的富贵。

城内一万七千余人口被登籍造册,二百精骑和一千二百甲兵被刘继隆裁汰七百人为民,仅仅留下五百人。

随着战事尘埃落定,刘继隆倒是没有进入和政县,只是命人接管后,便撤军返回了十余里外的溢乐县。

岷州的资源丰富,境内有露天石脂、煤炭、麸金,以及上千亩茶田和八百多亩花椒,这些紧俏的资源成为了刘继隆的囊中之物。

针对岷州丰富的资源,刘继隆当即便开始治理岷州。

户籍统一都是民户,但各户的壮劳力各有不同任务。

不过不管是开采石脂、煤炭、麸金,还是照顾茶田和花椒,这些都是有工钱拿的。

所有的工作都是按劳犒赏,哪怕就是照顾茶田和花椒,也定下了每年任务和犒赏标准。

徭役害人,但想要快速恢复生产,又离不开免费的徭役。

为此,刘继隆依旧按照老办法,虽然征发百姓干活,但干的都是利于百姓的活,并且百姓三餐也有所保证。

在刘继隆的治理下,岷州分配不均的情况很快得到了改善。

三月,随着积雪融化,刘继隆也率军返回了临州。

在他返回临州的同时,此前带着精骑前往河套贩卖麻布、绢帛的陈瑛,也总算将手中绢、布给贩卖一空。

“陈押衙,日后若是还有麻布及绢帛需要买卖,劳烦多考虑老夫啊。”

“王押衙客气了,我军新收复陇南四州,朝廷犒赏刚刚下来,若是我家使君有意贩卖,我必然会寻您的。”

关内道夏州衙门前,消失大半年的陈瑛脸上多了些市侩和精明,而他面前的四旬牙将则更为市侩。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送了。”

“王押衙留步。”

二人寒暄几句,便准备各自离去,然而此时衙门前却停下一队车马。

数十辆马车上押运着许多铁料,粗略估算恐不下万斤。

“王押衙,夏绥军这是要扩军?”

陈瑛好奇询问,那王押衙闻言将陈瑛带到一旁,低声道:“这是前往丰州的生意……”

闻言,陈瑛马上就懂得了这些东西是与谁买卖,他颔首道:“多谢王押衙提醒。”

“嗯,陈押衙慢走,秋收后可别忘了我。”王押衙笑眯眯说着,而陈瑛也连忙摇头。

寒暄几句后,陈瑛这才带着十余名精骑离开了夏州衙门,前往了城外的营盘。

返程路上,精骑们如释重负的说笑道:

“出来大半年了,总算把绢帛和麻布都卖完了。”

“现在就等着前往灵州,然后买卖些挽马黄牛南下,我们就能回家好好休息了。”

“陈旅帅,此次生意结束,您也就擢升校尉了。”

“哈哈,现在就该改口为陈校尉了。”

面对精骑们的打趣,陈瑛没有什么心情回应。

六个月的商贩之旅,他们从临州出发,期间经过会州、灵州、丰州、胜州,然后转道南下麟州和绥、银、夏等州,这才将手中绢帛与麻布售光。

如今手中近三十万贯钱,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笔巨富。

好在陇西军在陇南连战连捷,加上陈瑛麾下精骑众多,各镇节度使也不敢得罪。

三十万贯钱虽然很多,但对于整个陇西来说并不算多。

别的不说,单说这些钱若是拿往灵州购买挽马、黄牛,便只能买三四万头罢了。

好在陇西的牧群也不少,他们只需要买几千头南下就足够。

大部分的钱财还是得带回临州,然后前往物资颇丰的剑南道买卖才行。

当然,若是仅仅只是钱货买卖的事情,陈瑛还不至于眉头紧锁,心情低落。

他之所以这般,是因为过去六个月的时间里,他见到了太多走私河西的商贾。

这些商贾的走私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大唐暗中扶持的嗢末及回鹘。

虽说大唐对他们的扶持是限量的,但架不住商道开通后,大批走私商人为了利益走私。

对于这些走私商人,朔方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因商人给的利益足够多。

陈瑛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走私商人前往河西了,他们带去的物资,都够装备数百名精骑的。

长此以往,陈瑛不敢想象河西军将会面对什么。

“这件事,得尽早回去告知使君才行。”

陈瑛暗下决定,随后率军返回了营盘。

三十万贯钱,若是用马车拉拽,最少需要数千辆马车才行,因此陈瑛将大部分钱都换成了黄金。

翌日,陈瑛率领四百精骑拱卫着三十余辆车,拉拽着朝灵州赶去。

不过这些马车中,大部分都是粮食与淡水,只有前面的五辆马车装着黄金于少量铜钱。

陈瑛一行人的生意,早就做得关内道人尽皆知了。

不过面对四百陇西精骑,大部分藩镇还是不敢明抢的。

在关内道,有能力抢陈瑛的只有夏绥军和朔方军,以及刚刚被唐廷安抚下去的党项军。

两镇各有牙商,且刘继隆整合陇西,陇西许多商货都是他们紧缺的,自然没有抢陇西军的必要。

所以陈瑛他们只需要躲避党项就足够,因此陈瑛选择的路线靠南,远离党项游牧之地。

急色匆匆赶了大半个月,他们总算安全抵达了灵州。

与此同时,刘继隆也返回了临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