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196章 盛暑见雪

第196章 盛暑见雪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

时至正午,复津县衙外百姓来往热闹,可县衙内却寂静无声。

得知杨知温和封邦彦的意图后,刘继隆难得不知所措。

好在片刻后他便镇定下来,语气为难道:

“不瞒二位,某新纳侍妾三人,当下着实……”

“节帅哪里话!”

刘继隆还没说完,封邦彦就打断道:“古诸王置妾八人,而郡君、侯,妾六人。”

“节帅为本朝开国县侯,莫说置妾三人,便是六人又有何妨?”

“某家小七娘子知书达理,遵循古礼,此等道理自然知晓。”

“听闻陇西番多汉少,若是某二家结为姻亲,某家阿翁愿意以奴仆千人作为陪嫁。”

“至于笼花首饰,也不用节帅操心,某家自备有之。”

封邦彦把该说的话都说尽了,可这却让刘继隆犹豫起来了。

这封邦彦说他家妹子容貌不如自己,现在又备下厚礼,他家妹子莫不是……

刘继隆承认他对封邦彦所说的奴仆千人很动心,可如果仅凭如此,就想让他委身东施之流,那是万万不可的。

想到这里,刘继隆婉拒道:“陇西民生凋敝,某虽有心安家,却不想让小七娘子委屈。”

“此事不如延后,待某收复洮叠松等五州再议?”

刘继隆试图婉拒,封邦彦哪里看不出来,他有些着急,而杨知温则是道:

“婚事延后无不可,只是在此之前,不如请曹郎君随某走一遭,看看那小七娘子如何?”

“毕竟美成虽然对节帅满意,但节帅还未曾看过小七娘子。”

“节帅走不开,但曹郎君乃节帅贴身人,自然知道节帅喜好。”

二人着急的模样在刘继隆看来,颇有些恨嫁的感觉,这让刘继隆更加确定了所谓小七娘子是东施之流。

若不是口马贸易在即,不能得罪二人,刘继隆都想开口拒绝了。

让曹茂走一趟,先安抚好二人也好。

这般想着,刘继隆也颔首道:“如此甚好。”

他话音落下,曹茂也从外走入内堂。

见状,刘继隆与曹茂说了小七娘子的事情:“曹茂,此事便由你代我走一遭,若是小七娘子不愿,也且莫强求。”

刘继隆对他使着眼神,曹茂心领神会,连忙作揖:“末将领命。”

“既然如此,那请曹郎君明日随某等出发兴元府吧。”

封邦彦急于敲定此事,曹茂错愕看向刘继隆,那模样似乎在说怎么这么着急。

刘继隆无奈又不想破坏口马贸易,因此只能颔首道:“你明日便随杨参军他们去一趟兴元府吧。”

“是……”曹茂只能应下,而后便让人传膳。

不多时,一道道炒锅炒制的菜肴端上桌来,杨知温与封邦彦也吃得津津有味,但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刘继隆身上,不停说着所谓小七娘子的优点。

刘继隆十分无奈,好在午膳过后,曹茂见情况不对,外出找王思奉来为刘继隆解围,刘继隆这才得以逃出生天。

接下来一整日他都跟着王思奉在复津县外骑马散步,直到傍晚才返回衙门。

翌日辰时,曹茂跟随杨知温等人前往了兴元府。

至于口马贸易,杨知温还需要时间去打点各州,待各州打点好后,便会让曹茂通知山南西道的各州牙商,让他们招抚饥民为奴,带往陇西安家。

眼见事情落实了个七七八八,刘继隆便在杨知温他们离去后不久,带着李骥等百余骑往岷州赶去。

期间经过宕州时,刘继隆派人提前召来了斛斯光,留窦敬崇在怀道驻兵即可。

怀道地势险要,几乎没有平原,百姓只能开山坡为梯田,以此谋生。

如果刘继隆没有记错,后世宕州的怀道、良恭等县位置都没有县城,只有乡镇,这也说明了两地并不适合太多人口生活。

正因如此,刘继隆听过斛斯光的介绍后,便不打算对宕州迁徙人口了。

反倒是武州、成州、岷州和河临渭兰等七州有足够的沟壑平原,能开垦足够多的耕地。

只要有足够的人口,不遭遇旱情,凭借陇西的沟壑平原与物产,足够养活数百万人。

这般想着,他对于口马贸易更为热切了,而他们的队伍也在六月初抵达了岷州溢乐县。

“节帅!”

“节帅!节帅……”

初一,刘继隆带着斛斯光、李骥抵达了溢乐城外,而尚铎罗则是带着全城百姓在溢乐东门迎接起了他们。

百姓们高呼节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笑容。

若不是有尚铎率领甲兵守住官道,百姓们恐怕都要围上来,将刘继隆留在原地了。

“节帅!节帅!”

一名十岁出头的小娃娃手里抓着一把野花,激动的朝刘继隆打招呼。

刘继隆目光瞥见他,笑着伸出手:“小娃娃,好好读书啊。”

他与这小娃娃握住了手,片刻后又松了开来。

那小娃娃激动挥舞着野花:“节帅!我会好好读书的!”

漫天的欢呼声,几乎将刘继隆等人的耳朵给震伤。

昔日蜷缩和政县内,什么也不知道的百姓,仅仅过了大半年,便对刘继隆产生了如高山那般的尊敬。

他们穿上了新的布衣,每个人都将自己梳洗的很干净。

夏粮已经收割了,他们激动朝刘继隆展示着他们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

刘继隆笑着点头,渐渐走入城内,随后消失在了衙门的门口。

在他们消失后,衙门外面的欢呼声持续不断,刘继隆笑声爽朗:

“尚铎罗,看来你把岷州治理的很好啊。”

“节帅哪里的话,这些都是按照节帅吩咐去做的事情罢了。”

尚铎罗谦虚道:“岷州受吐蕃盘剥最重,节帅来了之后,又给他们发衣服、分田地,发粮食,他们怎么会不感激节帅您呢。”

“好了好了,这些客套话就不用说了。”刘继隆摆手笑着打断道:

“我这次来岷州,不是和你说这些事情的,而是来讨论出兵收复三州的事情。”

“我的调兵令,想来诸州已经收到了。”

“接下来三州的收复,就交给你们三人了。”

刘继隆看着尚铎罗、斛斯光、李骥三人,满意点头道:

“三州同样重要,但松州至关重要。”

“斛斯光,我派你收复松州并留驻,希望你能办到。”

“节帅放心,末将定不辱命!”斛斯光连忙作揖。

眼见他们三人各有自信,刘继隆便不再说什么,只是查询了岷州的人口户籍和耕地开荒情况,随后听了三人收复三州的计划,确认没有问题后,便策马返回了狄道。

两日后,他在返回狄道的路上,遇到了出兵前往岷州集结的狄道兵马。

四百精骑与八百甲兵的数量已然不少,此外还有两千名民夫随军。

民夫与甲兵基本乘坐挽马车,每伙人两辆车,第一辆用来轮换休息,第二辆则是驮运甲胄和口粮的。

由于粮食充足,此次出兵也就并未按照秋后出兵的常例进行,而是选在了六月。

“节帅!”

“节帅……”

官道上,经过刘继隆他们队伍的兵卒们纷纷朝刘继隆他们打招呼。

刘继隆笑着颔首,时不时开口提醒:“上了战场要小心些,我在狄道等着你们回来。”

“是!!”

他们声音洪亮,每个人都朝气蓬勃,好似初升的太阳。

瞧着他们走远,刘继隆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直到一盏茶后才重新抖动马缰,朝着狄道前进。

六月初四,刘继隆返回了狄道,而他的都护府也在过去近两个月里修建完毕。

都护府无非就是县衙的放大版,府内长道前后置正、二、三堂,左右又有长史、司马等衙。

又置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官职衙门,还有兵、户、刑、工、礼、吏等六司。

六司能够容纳三百余名官吏同时办公,膳馆可以制作近千人的饭食,吏舍能够安排近百人在内休息,寅宾馆可以接待百余人休整。

此外还有监牢、女牢、死牢等等外院,而内院则是主要置内堂、东西花厅、后花园及税库、小厨房和马厩等院。

整个都护府占地三十亩,但除了内院有人居住外,外堂还没有人进入都护府办公。

“节帅,这里是……”

正堂内,高进达、崔恕二人带着上百名直白跟随刘继隆,为其介绍都护府的各个衙门与情况。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便营造出这么大的都护府,刘继隆不免询问道:

“建造都护府,可曾耽搁农事?”

“节帅放心,未曾耽搁。”

高进达作揖回应,随后为刘继隆引往了内院的路。

外堂与内院被高墙和内堂门割开,门口有一伙兵卒驻守。

他们见刘继隆来了,连忙作揖行礼,而刘继隆也将领头的伙长扶起,说着他们的不容易。

“节帅,内院里除了三位如夫人(如同夫人),还有十二名婢女和六名健妇,都是照顾您起居的人,可以信得过。”

高进达与刘继隆说着,没有进入内院的打算。

刘继隆见状颔首,吩咐道:“若有事情,记得通禀我,我先去休息去了。”

风尘仆仆赶了一路,刘继隆早就累坏了。

现在他只想休息,但在休息之前,他还得见见那三位侍妾才行。

他倒是要看看,花了七百多贯买三女子,到底能有多好看。

这般想着,他走入内院之中,来到内堂坐下。

早就得了吩咐的婢女与健妇来到他面前,纷纷行礼:“节帅……”

“都不是奴籍吧?”刘继隆询问众人,毕竟他早就废了唐代那种“奴婢贱人、律比畜产”的奴隶制度。

陇西虽然有奴婢,但都是雇佣制,按照签订的契约在某家干几年活,契约结束后便可选择走人或续约。

若是打死奴婢,则以杀人论处,因此在陇西,奴婢就是百姓。

“回节帅,都是按《陇律》行事,没有不规矩的事情。”

六名健妇中,年纪在四旬左右的一名健妇连忙解释,而刘继隆见他说话有礼,不免问道:

“你们都是陇西的百姓?”

“回节帅,除了老妇之外,其余的女子都是陇西的百姓,只有老妇是陈押衙从关内道带回的人。”

健妇连忙解释,而刘继隆也询问道:“不知如何称呼,瞧你也是读过书的,怎会落得这般田地。”

“回节帅,老妇唤王氏,早年家中也算有些田产,因此读过些如《女诫》、《内训》和《女范捷录》等书籍。”

“只是朝廷与党项动兵,家乡遭官兵劫掠,只能外逃前往灵州。”

王氏老老实实说着,刘继隆听后唏嘘,只道:“兵过如匪,只是苦了你们这些百姓。”

“这倒不是,至少节帅麾下的兵将在老妇看来,比官兵强了太多太多。”

“若是天下官兵都如节帅麾下官兵一样,那百姓也就能享受太平了。”

王氏解释着,刘继隆苦笑几声。

陇右军可是他耗费大力气带出来的军队,哪怕就是他都不敢保证随着陇右军不断扩张,军中兵将能否保证眼下军纪。

对于王氏,刘继隆想了想后询问道:“单称呼你为王氏,未免不好,具体姓名可有?”

王氏没想到刘继隆竟然如此平易近人,不免有些感动道:“幼时父母唤我三娘子,旁人唤我张三娘子,嫁做他人妇后,便只称呼我为王氏了。”

妻冠夫姓大致在汉魏之际构成雏形,到南朝末期蔚成风气,到唐代已经稳定下来。

大部分女子在官府的簿籍上,往往是没有什么名字的,只有嫁做他人妇,才能冠以李氏、王氏,阿李、阿王……等称谓。

这种称谓只有在依附丈夫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被认定,如果丈夫已故,或因其它原因需要她们以法人资格或独立人身份出现于公共场合、官私文件中时,才能被记录在纸张上。

刘继隆记得不错的话,妻冠夫姓将会在五代达到巅峰,各种张李氏、王张氏等等称谓会接踵而至的出现。

“衙门既然给你们记载了姓名,便可不用夫姓来称呼自己。”

“日后在这内院中,你们姑且称呼自己的姓名即可。”

在生产力没有达标的时代下,所谓解放妇女就是一句空话。

刘继隆不认为自己能把生产力提升到近代的程度,也没想过什么解放妇女,不过该有的姓名还是得有的。

妻冠夫姓这种事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晋室南渡,汉人势衰,百姓不得不同宗聚居求得生存和发展,以此将妻冠夫姓作为增进家族成员凝聚力的办法。

南北朝的陋习,本该在汉人重拾山河后废除,却不想一口气传了上千年。

让它在自己手中废除,倒也不错。

这般想着,刘继隆对张三娘子道:“日后我便称呼你为张嫂了。”

“节帅!这不行啊!”张三娘子吓了一跳,刘继隆却笑道:

“你比我大,我称呼你做嫂嫂才是正常的,你既然知道《陇律》,也该知道《陇律》乃我撰写。”

“我既然写了婢民平等,那又为何宽以百姓而苛刻你们呢?”

“你若是不想我称呼张嫂,难不成想让我称呼你为张姑母?”

“节帅!您别折煞老妇了。”张三娘子被吓了一跳,刘继隆却乐得哈哈大笑。

“既然如此,便称呼为张嫂了!”

刘继隆拍案决定,张三娘子也不得不点头称是。

毕竟是照顾自己起居的人,刘继隆对他们还是比较宽松的。

若是虐待了哪一人,使得他在饭菜里对自己下毒,亦或者在自己放松时给自己来一刀,那刘继隆可真是无处喊冤。

虽然具体的人名说不出来,但刘继隆记得历史上被厨子和婢女干掉,或者差点干掉的人可不少。

他可不想步这些人的后尘,因此还是礼遇点比较好。

想到这里,刘继隆对张三娘子道:“对了张嫂,院内是不是有三位娘子在院里?”

“回节帅,三位娘子已经在院里住了大半个月了。”张三娘子连忙回答,同时询问道:

“节帅如今回来了,可要寻她们过来?”

“寻过来吧。”刘继隆颔首,而张三娘子也恭敬回礼,随后转身吩咐起了婢女、健妇们:

“去请陈娘子、郭娘子、胡娘子过来吧。”

“另外为浴堂倒满热水,节帅稍后要沐浴。”

“是……”

张三娘子对于管人倒是很有一套,也难怪高进达会选她为自己管事。

这般想着,刘继隆便见张三娘子带着两名婢女留下,上前对刘继隆行礼道:“节帅,老妇为您更衣。”

“好。”刘继隆起身平举双手,随后看着张三娘子带着两名婢女为自己更衣。

更衣结束后,内堂外也传来了脚步声,三名婢女带着三位梳着高髻,肩披红帛,上着窄袖短衫、下着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小娘子前来。

“三位小娘子,这便是刘节帅。”

张三娘子为三人介绍着刘继隆,三人闻言,缓缓抬头朝刘继隆看去,不免惊艳。

本以为服侍的是什么大腹便便的老汉,却不想是这般身长俊朗之人。

“参见节帅……”

三人对刘继隆行礼,刘继隆也觉得呼吸有些燥热。

诚然,三女着实好看,但他刘继隆也不是好色之徒,只是三女穿着露胸半臂的襦裙,行礼时不免袒露半胸,这才让刘继隆有些燥热。

有道是“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人生二十二年,刘继隆第一次觉得来到大唐也不错。

“咳咳!日后唤我郎君就行。”

刘继隆咳嗽两声,交代两句后便站了起来,目光看向张三娘子。

“张嫂,带我去浴堂吧。”

“郎君这边走。”张嫂为刘继隆带路,同时目光看向那三名小娘子。

三名小娘子心领神会,跟在刘继隆与张三娘子身后走向了浴堂……

《赠美人四首》

唐·方干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

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

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

严冬忽作看花日,盛暑翻为见雪时。

坐上弄娇声不转,尊前掩笑意难知。

含歌媚盼如桃叶,妙舞轻盈似柳枝。

年几未多犹怯在,些些私语怕人疑。

酒蕴天然自性灵,人间有艺总关情。

剥葱十指转筹疾,舞柳细腰随拍轻。

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

若教梅尉无仙骨,争得仙娥驻玉京。

昔日仙人今玉人,深冬相见亦如春。

倍酬金价微含笑,才发歌声早动尘。

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

百年别后知谁在,须遣丹青画取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