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206章 狼狈为奸

第206章 狼狈为奸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唐廷真的给刘继隆发圣旨了?”

廓州广威县衙内,得知唐廷给刘继隆发圣旨收复鄯廓二州,尚婢婢立马就坐不住了。

他身体前倾,而尚摩鄢也沉着点头道:

“拓跋怀光不愿迁徙,刘继隆已经准备明年出兵攻打拓跋怀光。”

“不过他愿意出兵陪我们剿灭论恐热,让我们在后年开春迁往磨禅川,并开通互市,与我们交易牧群和粮食、铁器。”

“另外,他愿意扶持我们占据多麦,拿下维西六州。”

尚摩鄢说完,尚婢婢沉声道:“他有什么要求?”

“他说他只要我们手中三县和上万汉口。”

尚摩鄢解释过后,尚婢婢起身来回渡步道:“你这一路走过去,见到了多少兵马?”

“最少三千。”尚摩鄢说道:

“河州和临州的汉口男丁很多,以刘继隆在甘州的所作所为看,他麾下兵马肯定不会少于他们所说的一万六。”

“阿爹,我们与之合作吧,我看那拓跋怀光死期不远了。”

面对尚摩鄢的劝说,尚婢婢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道:

“我们暂时不与之为敌,等他解决拓跋怀光,帮我们剿灭论恐热再说。”

“他起势太快,远超我想象,我们若是直接南下磨禅川,手中部众最多万五。”

“若是他拿下拓跋怀光,并将拓跋怀光的部众交给我们,我们南下磨禅川后才会更加稳定。”

“他几次提起让我们做维西之主,看来是想要利用我们牵制西川兵马。”

“我年纪老了,你性子太直,容易被刘继隆利用。”

“只有我们本部部众多些,我才能放心的带你去维西。”

尚婢婢清楚尚摩鄢能力,所以他这几年都在经营廓州,谋求磨禅川和多麦。

磨禅川和多麦的吐蕃人口大约二十几万,若是本部有两万多人,足够节制他们。

可维西六州及维西之地的人口三四十万,仅凭他们这点本部人马,没有外力是很难拿下的。

除非部众上万番丁尽数披甲,才有可能节制如此广袤的地域。

以廓州的情况,肯定是制作不了那么多甲胄的,但陇右可以。

因此刘继隆若是愿意开互市,贩卖铁料给他们,他们还真有可能拿下磨禅川和多麦、维西之地。

想到自己有机会在死前成为吐蕃东境百万之主,尚婢婢那颗沉寂的心,也不免活络了起来。

虽然他担心刘继隆会在自己死后利用尚摩鄢,但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

在死前给尚摩鄢留下足够的筹码,总比将他困在廓州要好。

想到这里,尚婢婢决定坐山观虎斗,等刘继隆解决拓跋怀光,他再归附刘继隆也不迟。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距离他近千里外的凉州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簌簌……”

寒冬之间,比临州更为寒冷的凉州赤水城内,数百身披甲胄的老卒将牙门围了起来,面露凶煞,时不时目光中带着些许期待。

远处,其余赤水军兵卒则是身穿戎装,并未披甲,但仍旧眺望此处。

面对这种压力,牙门内的张直方却急得来回渡步。

“当初说了戍边三年,现在距离戍期结束只剩不到九个月,却又要我们再戍三年。”

“马监军,你也看到了牙门外的那群天平军老卒是什么模样,我若是与他们说再戍三年,今天我们两个必然受罪!”

面对张直方的着急,坐在左首位的马姓监军却道:

“至尊知道你为难,故此派我带来了三万贯钱,七千匹绢帛。”

“只要犒赏安抚下那群老卒,其余两千多兵卒就不是问题。”

马监军这般说着,张直方却有些犹豫,最后才道:“我召王守文他们进来,劳监军陪我一起安抚他们。”

“这是自然!”马监军颔首回应。

见状,张直方便派人去召王守文等天平军老卒。

不多时,一群三四旬的披甲兵卒在两名四旬牙将的带领下走入牙门。

他们一群三十余人,基本都是队正及以上的中下层将领。

张直方能控制赤水军,依赖的便是他们这群人。

“节帅!”

两名四旬牙将走入正堂,其余武将则是停在院中,目光直勾勾看着张直方和马监军。

“两位请入座,外面的弟兄也劳请听后议论议论。”

被幽州牙兵驱逐过后,张直方虽然依旧跋扈,但还是清楚谁能惹,谁不能惹的。

面对这群昔日天平军的老卒,他还算比较礼遇。

在他的招待下,王守文与吴煨两名牙将入座,而张直方也看向马监军。

马监军见状,当即开口道:“至尊派我前来凉州,除了犒军,还有一件事想与诸位商议。”

“监军请说。”王守文颔首开口,马监军见状便说道:

“朝廷希望诸位能在戍三年,为……”

“放屁!!”

吴煨暴躁起身,外面的那群老卒也纷纷把手搭在刀柄上。

仿佛只要马监军敢于对抗他们,他们就敢砍下马监军的脑袋。

面对这样的场面,张直方冷汗直流,而马监军倒是有些见识,不紧不慢道:

“诸位愿意戍边,不过是为了钱财,而今朝廷让诸位再戍三年,自然不会亏待诸位。”

“朝廷命我带来钱帛犒军,以此补偿诸位。”

“只要诸位愿意再戍三年,某此次带来的三万贯钱和七千匹绢帛,全数交由诸位。”

“某在此承诺,最迟在大中十三年七月前,诸位一定能戍满归乡,届时朝廷还将再发一笔犒赏来补偿诸位!”

随着马监军话音落下,院中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之所以愿意来凉州戍边,主要就是为了赚钱。

尽管离家两年半,他们都想着赶紧回家,可回家之后便没有这么高的俸禄了。

三万贯钱和七千匹绢,这差不多是赤水军全军半年多的军饷了。

若是能将其收下,供他们五百多人平分,那他们这五百多人差不多平白得了一年的俸禄。

想到这里,不少人心思活跃,而座位上的王守文、吴煨也对视了一眼。

“诸位若是觉得不够,某愿意回京再请犒赏!”

马监军见他们动摇,当即开口承诺。

他这句话,令院中的老卒都看向了王守文和吴煨。

对此,王守文和吴煨也对视一眼,由王守文领头道:

“钱帛太少了,最少要发一年饷来犒军才行!”

闻言,马监军有些肉疼,但想到朝堂之上算过的那一笔笔帐,他还是点头道:

“如此,我明日便启程前往长安,请朝廷增加犒赏。”

“至于这三万贯钱和七千匹绢帛,便交给两位分配了。”

马监军话音落下,张直方也打着哈哈道:“好了,既然事情已经定下,那便摆宴吧!”

说罢,张直方看向身后文官:“从我俸禄中拿出五百贯去姑墨买牛卖羊,在赤水城内设宴犒军!”

“是……”文官作揖应下,随后便向外走去。

与此同时,王守文与吴煨也起身走到院中,叫嚷道:“还看什么?带些人去帮张参军忙啊!”

“是!!”

得知有了犒赏,这群老卒也没那么大火气了,纷纷应下,转身离去。

不多时,百余名赤水军在张参军的带领下,骑马前往了姑臧城。

姑臧的哨骑提前将他们出城的消息传回,衙门内的张淮深等人不由皱眉。

“听闻昨日朝廷派来了监军,还带来了许多车钱帛,莫不是朝廷又想针对我等?”

酒居延皱眉开口,张淮涧与张淮满闻言怒声道:

“若非叔父不愿与朝廷为敌,我们何至于如此憋屈。”

“那刘继隆都任陇右观察使了,我们呢?”

面对三人的满腔怨言,张淮深心里也十分不舒服。

刘继隆已经收复除鄯廓外陇西全境,还把手伸到了剑南道去。

这些事情他都有所耳闻,而索勋、李仪中二人对他的军令也渐渐阳奉阴违了起来,这让他心中怒意不浅,却没有什么办法。

他连张直方都没有收拾,何谈收拾索勋与李仪中?

想到此处,他对酒居延开口道:“找人花些钱,打探打探消息。”

“是!”酒居延应下,转身便去吩咐人去了。

一刻钟后,百余名赤水军在张参军的率领下来到姑臧城北,可城池门口却聚集了二百余名姑臧军。

老卒们不想生事,便说明了来意,希望派人入城采买。

北门的守将得了酒居延的军令,当即点头道:“你们之中选十个人进入城内采买,其余人安心等待便是!”

因为与姑臧军闹了几次矛盾,并没有占据上风,故此老卒们还是听从北门守将的话,派出了十名老卒去采买牛羊蔬菜。

十个人是分开行动的,因此酒居延所派的人便找上了较为市侩的一名老卒,花了几贯钱,便得到了想要的情报。

与此同时,十名老卒也采买了牛羊后,规规矩矩的走出了姑臧城。

“延长戍期?”

衙门内,得知昨日朝廷的来意竟然是延长赤水军戍期,张淮深他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不免有些憋屈。

松口气是因为朝廷没再挑拨河西军,憋屈是觉得又要与这群畜牲共处三年。

“将消息送往敦煌,让叔父决断。”

“此外……”

张淮深沉默片刻,随后看向酒居延:“酒居延,你走一趟临州,看看能否让刘继隆与我们开辟商道。”

“是!”酒居延应下的很快,他早就觉得河西应该和陇右开辟商道了。

张淮涧也支持道:“开辟商道后,若是能从刘继隆手中弄些人过来,对付张直方也能轻松些!”

“没错……”张淮满颔首表示认同。

不过就在张淮深做出决定的同时,衙门外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防御使!”

急切地叫嚷声传来,待众人向外看去,只见都万孟着急闯入内堂,急声道:“甘州急报!”

众人脸色一变,张淮深更是起身向外走去:“甘州怎么了?”

“称勒带回鹘数万兵马南下叩关,三日前已经越过龙首山,朝山丹而去!”

都万孟急忙回应,张淮深闻言立马看向张淮涧:“点齐各城精骑,随我驰援甘州。”

话音未落,他继续看向张淮满和酒居延:“暂缓去陇西,你二人率马军守住凉州,以防嗢末南下!”

“是!”众人作揖应下,而张淮深则急匆匆返回了卧房。

不多时,他着甲带兵驰出姑臧,向甘州驰援而去。

此时赤水军的老卒们并未离开,因此他们也得知了甘州被入寇的消息。

所有人脸色一变,毕竟上次回鹘入寇凉州,是伴随着嗢末南下凉州而出现的行动。

他们急忙返回赤水城,将此事告诉了马监军与张直方。

张直方得知消息怒骂道:“这群胡虏,若是我父尚在,定要将他们尽数诛灭!”

张直方的父亲张仲武曾率领幽州镇及奚族、契丹族、室韦族等兵马北征回鹘,将回鹘乌介可汗击败,使其远遁金山(阿尔泰山)。

尽管张直方跋扈且顽固,但他还是十分敬仰自家阿耶功绩的。

当然,相比较他,其他人对于回鹘入寇便是不同看法了。

马监军气定神闲,瞥了眼生气的张直方,当即说道:

“不必理会胡虏入寇,我等只需要守好赤水城即可。”

“是极!”王守文与吴煨也颔首认可,毕竟他们戍边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军功。

再说了,上次嗢末人与回鹘人联合南下的气势他们也看到了。

即便他们能出城击退回鹘与嗢末入侵,自身也会损失惨重。

一年才几贯钱,哪里值得这么玩命?

只要嗢末和回鹘不入侵赤水城,其它事情与他们一概无关。

“好了,你们下去让兵将们加固城防,以免嗢末入侵。”

马监军示意王守文和吴煨退下,二人看在马监军带来朝廷犒赏的面子上,欣然作揖离去。

不过等他们走出衙门后,二人便召集了军中校尉前往王守文的院子。

不多时,赤水军的十余位校尉齐聚小院中,而王守文与吴煨站在主屋门口,与众人交谈道:

“刚才那个宦官说的犒赏,大伙也都听到了。”

“我们从郓州来戍边,为的就是钱财,现在既然得了犒赏,加之那宦官说朝廷还会增加犒赏,那我们再戍三年也无妨。”

“召大伙来,除了要大伙安抚下面的人外,其次便是商讨如何犒赏。”

王守文朗声将召集他们的目的说了出来,随后与吴煨对视一眼道:

“我和吴牙将决定了,我们二人各领一千贯和五百匹绢帛。”

“校尉每人领五百贯和二百匹绢帛,旅帅领二百贯和五十匹绢帛,队正领五十贯和十匹绢帛,伙长领十五贯和三匹绢帛,没有官职的老兄弟们,各领十五贯。”

“其余剩下的,便分给下面的兵卒吧。”

三千赤水军中,老卒占五百多人,基本占据了伙长及以上官职。

因此王守文将绢帛和大头赏钱都给了伙长及以上官职的将领,至于没有官职的百余人,也各自领了十五贯钱。

经王守文和吴煨这么分配,五百多人瓜分了两万四千多贯,剩下五千多贯则是均分两千四百多后募的兵卒。

闻言,在场的校尉们都纷纷满意点头,而王守文见众人认可,也开**代道:

“让老弟兄们在散席后去牙门分钱,然后再把分剩下的带去军营分给后募的兵卒。”

“别忘了,事后长安还有另一笔犒赏,若是还想分后面的犒赏,就让他们嘴巴闭紧些。”

“若是让那些后募的兵卒知晓了我们分到的钱帛多少,不免要闹事!”

王守文想的倒是周到,校尉们也并非傻子,连忙作揖:“牙将放心,我们知道怎么做!”

“好!都退下吧。”王守文当即吩咐众人散去。

在众人离去不久后,赤水城内便肉香四溢,三头老牛与二百多只羊被宰杀烹煮,三千赤水军在校场上摆宴分食牛羊肉。

宴席散后,后募的新卒都各自返回住所,而老卒们则是以打扫的名义留下。

待后募新卒离去,老卒们便关上校场营门,将牙门中的钱帛都抬了出来,按照官职高低均分。

得知要增长戍期,老卒们虽然有些怨言,但看到手里沉甸甸的铜钱与绢帛时,他们还是闭上了抱怨的嘴。

绢帛不易隐藏,故此被王守文等将领们平价买走,队正及伙长等人则是把绢帛卖了,将钱带走。

待所有人都得到想要的钱帛,王守文将他们召集起来,认真交代道:

“今日的事情若是走漏了,那别怪某不讲情面!”

“诸位别忘了,长安还有后续的犒赏!”

王守文话音落下,目光瞥向不远处的马监军。

马监军眉头微皱,但最后还是没说什么。

王守文见马监军没有反驳,当即也得意的收回目光,对众人交代道:

“得了好处,便不要贪小便宜,把剩下的钱都发给其它弟兄们!”

交代之后,王守文便让五百多名兵卒带着剩余五千多贯犒赏离去,将其发给了两千四百多名后募兵卒。

得知延长戍期,每人所获犒赏却只有两贯多钱后,军营之中抱怨声不断。

不过面对后募兵卒的抱怨,老卒们却安抚他们说后续还有不少犒赏。

在老卒们的安抚下,新卒们只能无奈接受事实,将这两贯多的犒赏收了起来。

眼见新卒们得到安抚,这些老卒纷纷露出满意的目光,手不自觉摸向了放置犒赏的箱子中。

感受着箱子的份量,这些老卒心中无不在想:

“三年就三年,这次戍期结束后,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要回郓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