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253章 阴差阳错

第253章 阴差阳错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9 14:46:22

“驾…驾……”

寒冬之中,三千精骑骑在挽马、乘马背上,旁边还牵着军马。

他们将八百步卒拱卫官道中间,八百步卒驾驭挽马车,马车上放置多余的甲胄与粮食。

三千八百人的队伍拉长数里,在京西北大地上横行无忌。

与此同时,一伙精骑从东北方向疾驰而来,不多时便与天平军的塘骑碰面。

他们驻足停下,朝着百余步外的天平军精骑挥舞旗语。

前方探哨的天平军精骑见状,当即挥舞旗语回应,同时向后禀告王守文。

前军塘骑距离队伍十里有余,所以当王守文得知消息时,已经是两刻钟以后。

“吁……”

王守文先行勒马,随后皱眉问道:“你确定是陇右的旌旗?”

“确实是陇右的旌旗,当初弟兄们在赤水军时,曾经见过陇右轻骑持旌旗入姑臧城送信。”

都将开口解释,王守文听后沉吟片刻,随后才道:“传令三军原地休息,把陇右的人带上来。”

“末将领命!”都将调转马头离去,不多时便消失在天际边。

吴煨得知三军休息,当即从后军追了上来。

“怎么回事?怎么休息了?”

他胯下马匹在原地打转,被他用手安抚几下后才老实。

王守文见他来了,当下也没有隐瞒,直接把陇右军出现此地的消息告诉了他。

吴煨听后,沉思片刻便开口道:“听闻陇右的牙商足迹广泛,会不会是陇右的牙商?”

“有可能,暂且等着看看便是。”王守文颔首附和,随后与吴煨在原地等待。

半个时辰后,随着天色渐黑,王守文干脆令大军原地扎营。

在他们扎营后不久,一队天平精骑便带着一伙陇右精骑走入营盘内,见到了坐在马札上的王守文与吴煨。

“陇右都护府兰州镇五泉军六团二旅三队队正任思汉,见过两位牙将!”

毕竟是陇右出身,尽管只是队正,但任思汉行起礼来,仍旧不卑不亢。

见状,王守文倒是有些欣赏:“听说陇右伙长及以上的武官都懂文识字,不知道是真是假?”

“自然是真!”任思汉回应道。

见状,王守文与吴煨对视,眼底都闪过诧异之色,但很快恢复正常。

“尔等为何出现在夏州?”吴煨扮做黑脸,质问众人。

任思汉不卑不亢作揖,随后解释道:“本是随陈押衙前往河东,如今返回陇右,临时在夏州歇脚。”

“今日押衙得夏州所托,特意派我等前来询问两位牙将用意。”

见问出结果,吴煨看向王守文,王守文也松了一口气。

兵临城下交谈虽然效果很好,但若是田在宾小肚鸡肠,那这八百夏绥出身的弟兄不免会被针对。

如今能先把事情谈好,这倒也方便些。

这么想着,王守文也开门见山道:

“夏绥节度使田在宾,我等并不熟悉,不过刘节帅名声在外,我等倒是信任刘节帅麾下陈押衙。”

“实不相瞒,我等哗变,只为回乡。”

“而今队伍中关内道籍贯的弟兄,大多都已经回乡落户,如今仅剩这八百多夏绥银宥四州的弟兄没有回乡。”

“弟兄们不熟悉田使君,故此想让我出面与田使君会面,请田使君莫要为难我这八百弟兄和其家眷。”

王守文说罢,任思汉闻言不免点头,暗道这王守文虽然市侩,却极讲袍泽之情。

“若是如此,那某这就返回朔方,将此事告知某家押衙,请押衙做证,为八百戍兵讨个公正。”

“那就多谢任队正了!”

任思汉说完,王守文立马看向旁边的一名都将,都将从怀里拿出一吊钱递给任思汉,笑道:“弟兄们跑一趟,买些酒喝,暖暖身子。”

“多谢!”

任思汉作揖回礼,随后转身上马,带着十余名陇右精骑离去。

待他们离开营盘,吴煨才开口道:“他们的军马和河西差不多,甚至还要好些。”

“不止……”王守文深吸一口气道:

“你瞧他们一个个虎背熊腰,放在老天平里也是好手。”

“倘若陇右军的兵卒都是如此,那恐怕比幽州卢龙军还要骁勇善战。”

二人口中的老天平军,便是昔年淄青齐莱诸地平卢淄青节度李师道麾下的平卢、淄青军。

当初李师道与吴元济作乱,唐宪宗诏令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诸镇前往讨伐李师道。

李师道被其部将所杀,淄青齐莱诸地被一分为三。

至于幽州卢龙军,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初朱泚、朱滔可是凭借幽州卢龙军直接称帝的存在。

尽管事后失败,但朝廷也没能对朱滔如何,还是朱滔自己郁郁寡欢而死。

陇右军能得到王守文如此高的称呼,足可见其战力彪悍。

“有陇右的人出面,这八百弟兄应该能安然回乡,即便朝廷有旨意,田在宾也不会报复他们。”

王守文对吴煨交代着,吴煨闻言点头道:

“别的我不管,反正郓州的弟兄必须回郓州。”

“那是自然!”王守文点了点头。

话说回来,关内道这两千赤水军下场如何,王守文心知肚明,但他并未揭穿。

他拉上关内道的赤水军回乡,本来就是以壮声势。

如今他们已经进入夏绥境内,最多六七日,便能抵达与河中交界处。

到时候渡过河中,经过河阳与义成,他们就能返回晖州了。

朝廷虽然没有回应他们的请表,但也没有派兵来围剿,想来事情应该是尘埃落定了。

王守文乐观想着,殊不知距离夏州数百里的地方,唐廷已经开始集结军队,准备狠狠收拾他们这支叛军了。

关中北部丘陵沟壑众多,不易集结大军。

正因如此,各镇兵马的速度并不快。

直到王守文他们进入夏州境内时,夏侯孜也不过刚刚进入坊州,开始集结各镇军队。

正因如此,田在宾才会担心王守文进犯夏州。

好在随着陇右精骑返回朔方县,田在宾这才知道了王守文的意图。

“不知田使君准备如何对待这八百兵卒及其家眷?”

衙门正堂,陈瑛询问身为节度使的田在宾。

毕竟他打着自家节帅名义弄来情报,若是因为田在宾而折损自家节帅威名,那他自然不干。

田在宾也知道陈瑛的主意,因此他商量道:“不知陈押衙如何看待?”

闻言,陈瑛思考过后才道:“这八百戍兵在凉州经过三年操训,虽然不敢称精锐,但其中弓马娴熟者也不少。”

“依某所见,不如将他们编入夏绥军中,裁汰些老弱。”

“他们犯了事情,若是田使君庇护,他们自然对田使君感恩戴德。”

陈瑛没有点破,但田在宾却听得清楚。

他虽然是夏绥四州节度使,但夏绥军中关系盘根交错,不是他能插手进去的。

眼下有八百训练有素的牙兵送上门,只要他收下,他手中就有八百忠心耿耿的牙兵。

日后行政布策,也就不用看夏绥军中老军头的脸色了。

想到这里,田在宾立马笑道:“是极是极!”

“既然如此……”田在宾看向王群,随后说道:

“你派人前往叛军营盘,告诉他们明日正午接收那八百夏绥兵卒。”

“这群人回来后,将他们的家人接到朔方县居住,另分田亩给他们的家人耕种。”

“是!”王群作揖应下,田在宾接着看向陈瑛,笑着说道:

“此事若成,夏绥诸州口马,全凭陈押衙处置。”

夏绥四州的口马数量可不少,足有一两千人。

尽管田在宾不会出钱送给陈瑛,但只要能买口马带去陇右,陈瑛就心满意足了。

“如此,那便感谢使君了。”

陈瑛作揖行礼,田在宾见状也急忙让庖厨上菜。

一场宴席展开,两个时辰后才渐渐散去。

翌日,田在宾带着王群、陈瑛及陇右兵卒来到朔方县城南门楼前等待。

从正午等到午后,南边渐渐出现数百近千的队伍。

他们身穿布衣,赤手空拳而来,将甲胄军械尽数交给了王守文。

见状,田在宾眼神示意,王群连忙派轻骑出城探查。

轻骑向南探查四里,便在朔水河畔见到了向东行军的三千天平军。

没了八百兵卒驾车,他们只能让一千人下马驾车,其余人以及披甲在马上行军,警惕十足。

轻骑尾随他们走了十余里,眼见他们没有设伏的意思,这才派人返回朔方,将消息告诉了田在宾。

田在宾得知消息,当即派人送出帐篷和粮食给这八百老卒,安置他们先在城外休息,等天平军抵达一百里外儒林县后,才能放他们入城休息。

关内道的老卒们也不闹事,而是安安静静的听从田在宾吩咐,这令田在宾十分满意。

尽管这八百老卒有哗变的案底,可态度却比夏绥军那些军头好太多了。

自己拥有了这八百老卒,那些军头也不敢对自己张牙舞爪了。

想到这里,田在宾又在衙门设宴,与陈瑛摆宴数日。

在他们摆宴之余,脱离了关内道兵卒的天平军也速度飞快,所有兵卒归乡似箭。

两日后,他们抵达百里开外的儒林县,并沿着朔水继续向南进军。

与此同时,他们的动向也在经过夏绥军的汇报,摆上了夏侯孜的案头。

由于地形问题,诸镇兵马集结缓慢,直到十一月十七日,夏侯孜才堪堪集结到了邠宁镇的六千甲兵。

十八日,随着王守文他们进入地形复杂的绥州,他们的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而夏侯孜也在派人打探他们渡河的目标。

二十日,泾原、凤翔两镇一万四千兵马,抵达延州治所的肤施县,距离王守文等叛军不足三百里路程。

“窸窸窣窣……”

肤施县外,营帐在河谷中延绵数里,火光冲天,沟壑间的树木被砍伐大半,光秃秃的,十分难看。

值夜的甲兵还在巡逻,远道而来的泾原等镇兵马则是早早睡下。

牙帐内,作为围剿叛军的主帅,宰相夏侯孜坐在主位,其麾下左右则是凤翔节度使蒋系,泾原节度使陆耽,邠宁节度使郑助及监军马明光。

“天雄军何时抵达?”

帐内,夏侯孜一边根据地图来判断叛军位置,一边询问帐内其余兵马使。

“半日前传来消息,已经抵达奉先县,起码还有三日才能抵达此地。”

“平夏部可曾传来消息?”夏侯孜闻言继续询问,兵马使见状继续回应。

“平夏部已经接下圣旨,其部少头领拓跋思恭已经率军南下至儒林县,三千平夏精骑可随时从后方对叛军发起进攻。”

闻言,夏侯孜吐出一口浊气,随后安排道:

“告诉李使君,命他率两千天雄军精骑往集结延水县集结。”

“命平夏部拓跋思恭率军尾随叛军,等待我军军令从后方发起突袭。”

“传令三军,明日拔营前往延水县!”

夏侯孜有条不紊的安排,可这时凤翔节度使蒋系却质疑道:

“我军从这里前往延水县,最少需要三日时间。”

“叛军每日行军五十余里,同样只需要三日就能渡过黄河。”

“敢问相公,若是如此,那届时叛军逃入河中,我军是否要入境河中?”

蒋系的问题把夏侯孜问住了,不过夏侯孜也没有慌乱,而是直接开口道:

“此事是老夫考虑不周,不知诸位如何看待?”

他倒是开门见山,但三人听后脸色为难,最后还是蒋系开口道:“可派骑兵今夜先行,北上阻击叛军于朔水汇入黄河处。”

“我三军骑兵有一千五百,足够阻击叛军!”

他倒是十分自信,陆耽闻言却道:“我部骑兵几日奔波,尚未休息,眼下恐怕无法疾驰延水。”

蒋系闻言皱眉,不满道:“泾原比之我凤翔还要遥远乎?”

“凤翔地势平坦,而我泾原沟壑众多,自然遥远。”陆耽义正言辞。

见状,夏侯孜打断道:“既然如此,明日卯时三军精骑先行。”

“是……”陆耽没敢和夏侯孜闹事,而是老实应下了。

夏侯孜见他同意,当下对座下兵马使道:“既然如此,那便催促平夏部拓跋思恭,请他在我军精骑截断叛军前路时从后方杀出。”

“末将领命!”兵马使作揖应下,随后很快吩咐下去。

夏侯孜见安排妥当,当即便示意三名节度使退下休息。

四个时辰后,军中一千五百精骑在兵马使来崇的率领下,往朔水汇入黄河口疾驰而去。

同时,驻扎肤施县的一万八千五百甲兵与三万民夫开始向延水县进军。

消息传至长安,李忱只是让令狐綯等人多加注意,而他则是在紫宸殿内服用常年药,以此来治疗自己的头痛及咳嗽之症。

时间流逝,两日时间一晃而过,王守文及吴煨等三千精骑带着甲胄与钱粮沿着朔水南下。

不过当他们行军至平城境内的时候,王守文也是隐隐察觉到了不对劲。

当大军来到平城与南下的岔口时,王守文勒马皱眉道:“先停下!”

“怎么了?”吴煨因为这几日的太平而放松了警惕,可王守文却指向前方道:

“从这里沿着朔水南下,大概三十余里就能抵达河口,但现在时节太早,黄河恐怕还没上冻。”

“那又如何?”吴煨不解道:“大不了造个浮桥过河便是!”

黄河并不算宽,加上如今冬季,只要造出浮桥,想要渡河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对此,王守文摇头道:

“前面那个河口我问过关内道的弟兄,他们说地势险要狭长,极易被埋伏。”

“我仔细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告诉兄弟们改道平城县,走平城县南下延川、延水,走永和关进入河中!”

“好,听你的!”吴煨点了点头,随后便传令三军。

毕竟都是郓州六年的老弟兄了,三千天平军对于王守文临时改道的举动并未表露意见,只是改道向平城县走去。

他们渡过十余丈宽的朔水,随后向着西南方向的平城县进军。

正因如此,他们与兵马使来崇的一千五百精骑错过。

待他们抵达平城县时,平城县紧闭城门,不明叛军为何绕道进入平城。

眼见他们在平城县城外扎营,县令王俊臣派人往延川送去消息,而他则是继续在城内观望。

只是可惜,他派出的那人骑着骡子出城没多久,就被城外的天平军塘骑抓住,送到了营盘内的王守文面前。

“牙将,这田舍郎鬼鬼祟祟的连夜出城,身上还有烫着火漆的书信!”

两名天平军押着一名直白进入牙帐,还递上了一封烫着火漆的书信。

王守文见状,当即拔出腰间的短刀,把火漆拆开后拿出书信。

一目十行间,他这才知道朝廷已经将他们视作叛军,准备在延州境内围剿他们。

“娘贼的,朝廷这群狗官竟然把我们打成了叛军!”

“什么?!”

王守文话音落下,牙帐内外的兵卒纷纷惊愕。

“去请吴牙将过来!!”

王守文开口,当下就有人跑去找吴煨,而吴煨得知消息,连靴都顾不得穿上,赤着脚便跑了过来。

“怎么回事?!”

吴煨狼狈跑来,王守文见状递过书信:“朝廷把我们打作叛军,今日准备在黄河口对我们动手。”

“若不是我临时改变主意来到这平城县,还不知道这群狗官竟然如此歹毒!”

“那怎么办?”吴煨顿时没了主意,甚至有些慌乱。

反倒是王守文看向吴煨及后续跟来的几名都将,咬牙道:

“娘贼的,他们不让我们活,我们就让他们死!”

“官兵的精骑都在朔水,我们现在连夜杀去延川,教狗朝廷知晓我天平弟兄的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