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36章 河陇局势

第36章 河陇局势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十三团校尉刘继隆,携山丹小节儿没卢延,参见刺史!”

七月初,呼声焦躁的山丹西城外,随着刘继隆唱声行礼,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横亘在城外,三辰旗猎猎作响。

千余名沙州将士与近千名民夫组成的队伍,使得刘继隆身旁的没卢延乖顺了不少。

马背上,身穿扎甲与文武袍的张议潮翻身下马,走上前扶起刘继隆,而后走到没卢延面前扶起他。

他脸上露出和善笑意,轻拍着没卢延手背,好似一名长者。

“小节儿能归顺我大唐,这是山丹军民的幸事。”

“即日起,我愿请封小节儿你为瓜州别驾,不知道小节儿怎么看?”

张议潮这般说着,可没卢延也知道自己没得选择。

他已经投靠了张议潮,哪怕官职不如意,可现在反悔也来不及了。

“谢谢刺史请封……”

没卢延这般说着,张议潮也看向刘继隆。

他目光深邃,似乎知道没卢延肯定搞了不少事情,但最终还是被刘继隆给收拾了,因此他对刘继隆安抚道:“你也辛苦了。”

“皆末将分内之事,不敢言苦!”

刘继隆作揖回应,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模样。

相比较豪强们动不动就谈利益,刘继隆在张议潮眼中的形象,无疑是非常好的。

换做豪强子弟,恐怕已经挟功请封了。

“先去节儿府吧。”

张议潮满意点头,刘继隆也侧身让出道路。

跟在张议潮身后的张淮溶牵马上前,在张议潮上马后,其余人才纷纷上马。

西北风中,沙州将士涌入了山丹城内,将其余三门及街道彻底接管。

一千名吐蕃兵卒卸甲回家,等待安排。

张议潮率领诸将来到小节儿府前,翻身下马,走入府内。

他打量了这充满吐蕃风格的节儿府,站在院中许久,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不多时,他走入正厅,坐在了主位之上,同时招呼没卢延坐在副首位。

待他们二人入座,张淮溶、李恩等人才先后入座。

刘继隆得到了一个左首的末尾位置,面色如常。

这一切都被张议潮看在眼里,他暗自赞喜,但表面并未夸赞,只是在诸将面前,与没卢延聊起了对方过去的往事。

作为没卢家族出身的人,没卢延的统战价值不言而喻,更何况他和鄯州的尚婢婢还是同族。

倘若能通过他来策反尚婢婢,那对于收复河陇,无疑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张议潮的心思,众人都心知肚明。

没卢延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也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尽数交代。

通过他的交代,众人也知道了山丹以东十八州的情况。

自会昌二年(842),达磨赞普死后,吐蕃王室内分离成两派,两位王后各自支持两位年幼王子来继承赞普位。

其中,吐蕃国相尚思罗及鄯州节度使尚婢婢支持乞离胡,而落门川讨击使的论恐热则是自号国相。

只是自号国相不久,眼看吐蕃内部依旧动乱,论恐热自然就升起了自立的念头,同时反对立乞离胡为赞普。

他的做法,自然遭到吐蕃国相尚思罗及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反对。

面对反对,论恐热则是集结四万兵马,号称二十万大军,进攻尚思罗及尚婢婢,略地至渭州,于洮河擒杀吐蕃国相尚思罗。

随后因为轻敌,于河州为尚婢婢所败,单骑逃脱。

面对不利于自己的局势,论恐热希望借助大唐的认可来以壮声势,并要求大唐承认他为赞普。

好在唐宣宗也不傻,知道这样做会在河湟之地养出一头豺狼,所以将其拒绝,而论恐热遭拒后又举兵反唐。

去年二月,被吐蕃占领多年的秦州、原州、安乐等三州及石门等七关守将因为河湟战乱而叩塞请降。

唐宣宗倒是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命太仆卿陆耽为宣慰使,诏泾原、灵武、凤翔、邠宁、振武出兵应接。

六月,泾原节度使康季荣收复原州及石门等六关。

七月,唐军先后接管投降的安乐州、萧关、秦州、宁州。

“如今尚婢婢盘踞鄯州,论恐热则是盘踞河州,而凉州则是由诸位节儿统治,没有一个统一的头人。”

没卢延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交代了清楚,厅内沙州诸将听得十分振奋。

“为何大唐没有继续出兵收复河陇诸州?”

“应该是不知道我们已经收复瓜、沙、甘、肃四州之地,若是知道,一定会西进响应我们的!”

“对!没错!”

“哈哈,归唐在即了!”

一时间,厅内被欢声笑语充斥,张议潮脸上的表情都不由舒展。

只是相比较他们的乐观,刘继隆却清楚一切。

唐宣宗虽然信赖张议潮这群义士,可却没有主动出兵河陇的打算。

另外刘继隆如果记得没错,大中年间的河朔和两淮藩镇也不安稳,几次作乱。

相比较白手起家,还有着理想主义者张议潮作为头领的沙州军民,河朔与两淮的藩镇才能真正代表着中晚唐的风气。

尽管大唐境内还有着许许多多理想主义者,可大唐距离落幕已经不远了。

刘继隆应该庆幸自己加入的是张议潮的部队,而不是河朔和两淮的藩镇,不然他现在恐怕就得知道知道,什么叫做“长安天子,魏府牙军”。

只是可惜,历史上的归义军也在唐懿宗和唐僖宗的手段下分崩离析,最后闹出了杀死张淮深这个归义军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事情。

对于刘继隆来说,归义军的历史从张淮深被杀开始就断开了。

张淮深死后的归义军,已经和河朔、两淮的那些藩镇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归义军的底层武夫没有魏博牙兵那么凶猛罢了。

不过也不奇怪,不是每个藩镇的牙兵都能有魏博牙兵那么疯狂。

刘继隆想了想,如果他是魏博牙兵的头子,估计他睡觉、入厕都得戴头盔,更别提变法改革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想到了自己的十三团,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教育他们。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诸位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待膳食上桌。”

在刘继隆神游天外的时候,张议潮与没卢延不知聊了多久,最后还是因为天色渐晚才结束了话题。

张议潮已经令人去烹煮饭食,而他也站起身来,目光先是看了一眼张淮溶,随后扫视一圈,最后停在刘继隆身上。

“淮溶,刘校尉,你们二人随我来。”

“是!”

张淮溶下意识应下,刘继隆则是反应过来后连忙应下,起身跟着二人走向衙门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