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41章 布衣之苦

第41章 布衣之苦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这是他写的?”

“应该是,从这字就能看出来。”

翌日清晨,刘继隆便亲自将治理山丹的章程带来了衙门,由兵卒转交给了张淮溶。

他将这章程题名为《治山丹章》,而得到这文章的张淮溶也将其带给了张议潮。

此时的衙门内堂中,一身常服的张议潮坐在主位,张淮溶坐在一旁。

张议潮看着眼前的《治山丹章》,虽然满意其中内容,但眉头却始终微皱。

无他,全因刘继隆的字有些不太好看,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

若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字只要能看懂就行,但对于官员来说,写字和文章还是有些讲究的。

刘继隆所写文章的字体大小不一,看起来很费劲。

“内容不错,就是这字得多练练,你从府库中拨二刀麻纸给他,让他好好练练字。”

“若是等张掖那边调人过来,那群吏员少说得笑话他这字几日。”

张议潮有些嫌弃的说着,同时将手中的《治山丹章》放下。

“淮深倒是给你寻了个好帮手,你令他兼任主薄也无可厚非,有他在,你这边我就放心了。”

闻言,张淮溶也轻笑道:“希望淮深知道后,莫要与我争。”

“呵呵,他那边人多,张掖城内的豪强虽然被我们收服,但他们也要争取利益。”

张议潮解释着:“山丹这边,过些日子便会安排些人过来任职。”

“他们过来后,你得把握住他们与沙州来人的平衡,切不可自乱阵脚。”

“叔父放心!”张淮溶严肃点头,见状张议潮也将目光放到了《治山丹章》上,不过这次他没有继续说什么。

倒是不等叔侄二人继续讨论其它话题,内堂外的院子却走来了一名兵卒。

“司马,刘别将想支取今年上半年的俸禄,您看……”

兵卒在内堂前作揖开口,闻言的张淮溶略皱眉头。

沙州虽然处处标榜大唐的官制,可由于物资紧张,因此施行的是年俸制,也就是一年发一次。

正常来说,除了战死将士,其余都是等到入冬前发放。

刘继隆现在来支取俸禄,还碰上了张议潮在的时候,这不免让张淮溶有些不舒服。

“支给他吧。”

张淮溶还没发话,张议潮便主动开口,并对张淮溶教育道:

“凡事不能以自己标榜他人,这刘继隆家中的情况我查询过,虽说其祖辈随军逃难至瓜州,传至如今却也不过三脉。”

“刘继隆幼年丧父,参军前又丧母,全靠充当牧奴才得以养活自己,家中积贫多年。”

“虽说他屡次获得赏赐,但他出手大方,常自掏钱财请食将士,估计那些钱粮早就被他挥霍了。”

“他来支取钱粮,给他便是,还能让他对你生出感激,何乐而不为?”

张议潮为刘继隆解释着,同时也不禁在心底对张淮溶摇了摇头。

张淮溶什么都好,就是有些豪强子弟的习性。

他们这些豪强子弟,虽说也曾因为月例花光而窘迫于钱财,但起码的衣食住行却不用担心,哪里能知晓底层将士们的难处。

今日若是自己不在,这小子即便给了刘继隆俸禄,怕是也会生出间隙,还得自己好好开导才行。

“叔父教育的是,侄儿这就让人支取钱粮给他。”

经过张议潮点拨,张淮溶也是反应了过来,同时主动建议道:

“如今山丹新立,许多将士远离家乡,不如趁此机会,将去岁十月至今岁六月的俸禄一并发放。”

“届时将士们若要寄钱粮回家,也好由大军押运返回,免得遭胡虏劫掠。”

张淮溶倒是能举一反三,这让张议潮稍微放心了不少,颔首道:“如此最好,不过还是得改进改进。”

“押送钱粮徒增耗费,你且下令告诉山丹折冲府的将士们,就说提前发放这九个月的俸禄,若是有人要寄钱财回家,便在领取军饷时交代清楚,依理减除。”

“你让直白们将这些将士的需求记录成册,我便带着册子返回沙州,让沿途的府库发放钱粮给他们的家人,省去押运的麻烦。”

“是!”张淮溶连忙称是,随后便让兵卒去告诉刘继隆,让他召集随军直白们到衙门摆案集合,同时向山丹军营传去发九个月俸禄的消息。

由于刘继隆就在正堂等着,所以当传信的兵卒走出来,坐在椅子上的他下意识便起身等着兵卒开口。

“刘别将,传张司马军令,请您召集随军直白,于衙门前摆案集合,告诉山丹折冲府的五个团弟兄们来衙门提前领九个月的俸禄。”

“此外,若是有兄弟要寄钱财回家,便直接从这次发俸中减去,由刺史令各州县发放。”

兵卒毕恭毕敬的作揖,同时递出了张淮溶交给他的鱼符。

刘继隆双手接过鱼符,仔细打量后便作揖应下:“刘继隆领命。”

说罢,他直起身子,拿着鱼符看向正堂内办事的两名随军直白。

“召集随军所有直白来衙门摆案,同时去军营调旅帅酒居延所部来衙门维持秩序。”

“待酒居延到此地,再另行通知军中弟兄前来领饷。”

直白们闻言起身作揖,刘继隆也将自己怀中的鱼符递给其中一名直白。

很快,二人作揖离去,不多时便唤来了三十余名直白。

刘继隆招呼他们在衙门外摆案,按照一人记录,一人分发军饷,一人计算的方式进行编队,各自在桌案后就坐。

随着衙门前的街上布置好,窸窸窣窣的甲片声便跟着传来。

酒居延率领十三团第一旅的上百名着甲弟兄到来,刘继隆指挥他们去府仓搬来钱粮。

虽说吐蕃禁止汉人铸钱,甚至禁止用新钱,但吐蕃对大唐的商品却十分依赖,因此府库中还是有足够多铜钱的。

当一切准备好,刘继隆一边让人去军营通知山丹五团的将士来领俸禄,一边拿起文册好好查阅起来。

不过一刻钟,长街尽头便浩浩荡荡走来了满脸激动的将士们。

刘继隆也合上文册,目光看向酒居延。

酒居延心领神会,立马让人维持起了秩序,而刘继隆则是站在直白们身后,看着他们发出军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