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69章 功名难成

第69章 功名难成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呼呼……”

大风凛冽,吹得地上飞沙走石,遮蔽了许多人的眼睛。

祁连山范围内气候变化无常,刚才还只是阴天的祁连峡口,仅仅过了一个时辰,便刮起了山风。

这山风刮的突然,阵中的尚延心忽的觉得有些不安。

见摩禄赞率军护器械而归,他便眼看着摩禄赞策马来到自己身前,在其翻身下马后询问道:“如何了?”

“回乞利本……”摩禄赞行礼道:

“昨夜确实有汉奴的骑兵出城,末将也按照您的意思,放他们去张掖求援了。”

“嗯。”尚延心颔首:“西北道路上的塘骑都布置了吗?”

“放出十里,若有军情便会来告。”摩禄赞老实回应。

一番对话,打消了尚延心的不安,他开始吩咐道:“大军埋锅造饭,午后留三千兵马围困此地,其余人随我去抢粮!”

“末将领命!!”

诸将应下,四千余河湟骑兵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埋锅造饭。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日上三竿到午后,千余河湟骑兵整装待发,祁连城内的张淮溶却唤来了刘继隆。

刘继隆匆匆从城外返回城楼,便是见到张淮溶坐在主位,尚婢婢坐在一旁。

“张司马……”

他作揖行礼,张淮溶却面露愁容:“这番贼怕是要入寇甘州了,你有何见解?”

张淮溶的话让刘继隆心里一沉,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们已经做了所能做的一切,除了趁尚延心轻视他们,破阵夺得了尚延心的大纛,其余时候他们都无法左右战场。

面对四千余披甲骑兵,饶是他们再怎么玩出花来,也不过是鸡蛋碰石头罢了,昨日那战便是教训。

“当下之局面,唯有城门据兵,观察番贼动向。”

“倘若张刺史率援兵前来,那我军才能及时策应张刺史。”

刘继隆话音落下,一道身影便急匆匆走入城楼内。

“别将!番贼的塘骑有动静!”

酒居延的话让众人立马望向他,刘继隆更是直接走出城楼,来到女墙背后向城外看去。

只见数十名河湟塘骑从城西方向撤回,疾驰途中还不断吹响木哨。

“来了!”

刘继隆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连忙对酒居延下令:“走,出城!”

一时间,祁连城上下军民纷纷浮现喜色,刘继隆他们也急匆匆出城,严整了队伍。

同时,尚延心也见到了疾驰而归的塘骑。

他们从远处疾驰而来,沿着阵中道路策马到牙帐前,翻身下马后连忙小跑而来。

“乞利本,西北七里外出现唐军,规模不下二千人,大多都是甲兵!”

“……”闻言,尚延心脸色不免难看起来。

他故意放祁连城的骑兵出城,为的就是围点打援,可他没想到会来那么多援兵,而且都是甲兵。

要知道,昔日吐蕃治甘时,甘州也不过两千余甲兵罢了。

如今祁连城出现数百名甲兵也就算了,张掖还能派出两千甲兵驰援。

一时间,尚延心有些吃不准自己是否要继续打下去。

他不是担心打不过,而是担心伤亡太多兵马,致使自己在河陇地位下降。

这样的想法不止是他一人所想,而是全军其余五名节儿都在这么想。

他们面面相觑,最后分别看向尚延心。

“乞利本,尚婢婢这厮提前一日到来,想来甘州也有准备,说不定已经抢收完毕。”

“我军此战杀叛贼千余,又杀唐军数百,获甲数百。”

“此等功劳,便是大论知道了,也不太好苛责我们,不如先回去鄯城,与大论从长计议?”

一名节儿倒是给尚延心找了个台阶,尚延心闻言故作矜持:“这般走了,莫不是让他们汉奴嘲笑我不敢战?”

“乞利本这是哪里的话,明明是这群汉奴龟缩城内,想要把我们熬到大雪时,现在不走,反倒是中了汉奴的诡计。”

“没错!”

“乞利本,我军先返回鄯城补充箭矢粮草,待日后再来收拾这群汉奴。”

“对啊,乞利本……”

一时间,几名节儿纷纷给足了尚延心台阶。

尚延心闻言却还不放心,扫视众人询问道:

“此战我们折损甲兵三百余,如果大论怪罪下来,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面对他的问话,一名东本行礼道;

“我们虽然折损三百多甲兵,但甲胄都在我们手上,而且还从战场上缴获了几十套唐军的甲胄。”

“依靠这些甲胄,回去的时候抓些鄯州牧奴,让他们穿上甲胄冒充甲兵就行。”

“对对对……这是个办法。”

东本的建议引得众人纷纷附和,尚延心见状也放下心来。

只要回去保持五千精骑的数额,至少不用担心这五人有谁敢背刺自己,告状给论恐热了。

“既然这样,那就撤吧。”

“乞利本英明!”

他话音落下,几名节儿便纷纷赞颂起了他,随后开始指挥大军携带战利品撤退。

“撤了!撤了!”

城外,一些鄯州骑兵和山丹军的兵卒高呼,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狂喜。

此刻不论民族,他们纷纷激动对视,初次见面的隔阂也因此一战而消弭。

马背上,刘继隆松了一口气,他最担心尚延心要和他们死磕,但好在尚延心并没有那样的魄力。

他目送尚延心率兵撤退,却没有下令让将士们上前收拢昨日被折辱的将士尸体。

“尚都护,劳烦你派些马军去看看,这尚延心是真撤退还是假撤退。”

“如果是真的撤退,那估计是张掖的援军到了!”

“是!”

刘继隆沉声吩咐,尚铎罗也不假思索应下。

很快,数十名骑兵出阵尾随河湟骑兵而去,直到他们消失在天际边,刘继隆才开口吩咐将士们上前收拢昨日阵没将士的尸首。

上千具尸体经过昨日的放置,已然生出了不少味道。

他们的扎甲、皮甲都被扒光,衣服也被河湟骑兵扒光,当做毡子去了。

刘继隆驻马战场上,目光所见都是昨日战死被扒光的将士。

不管是鄯州还是山丹的将士,此刻都有一种难掩的悲伤。

一时间,气氛不免低落下来,而刘继隆没有时间哀伤,他吩咐人将所有尸体就地掩埋,以免尸体暴尸荒野而遭秃鹫啃食。

在他们收拾的同时,西北方向也忽的出现了一队手持精骑的塘骑。

“哔哔——”

“备敌!!”

哨声作响,所有人纷纷松开手中尸体,执起长枪,团结一处。

刘继隆眼尖,很快便辨别出了这队塘骑手中的旌旗面容。

“是援军!”

他开口传播,这让众人面露狂喜。

“来了!!”

“援军来了!”

随着那队塘骑靠近,不少看到三辰旗的山丹将士纷纷拥抱高呼。

“奉甘州刺史令,敢问哪位是张司马?!”

七八名塘骑持三辰旗靠近山丹军,刘继隆策马作揖:“张司马在城内,我是山丹别将刘继隆。”

“刘别将!”

塘骑闻言朝他作揖,随后才道:“张刺史已经率援军到十里外,请刘别将转告张司马,派出精骑接应我军。”

“尚延心已经撤走,我这就带精骑接应!”刘继隆颔首转告,同时吩咐自己身后的李骥将消息带去城内。

与此同时,他向尚铎罗借马百余匹,率百余名甲士上马前去接应张淮深。

他们向西北快走一刻钟有余,不多时便见到了西北方向出现尘烟。

过了半盏茶的时间,一支装备齐全的军队浩浩荡荡开拔而来。

凛冽西北山风中,大唐的三辰旗猎猎作响,张掖兵马以长蛇阵开拔而来。

在大军前进路上,数百名外放的甲兵塘骑格外显眼。

“止步!”

刘继隆率甲兵驻队,没有着急上前。

此刻,双方距离不过三四里,因此在一刻钟后,张掖军便来到了他们面前。

兵卒们好奇的仰望他们,同时脚步不停的朝祁连城赶去。

刘继隆率军驻马道路一侧,不多时便见张淮深等人从远处策马走出队伍,示意军队继续向祁连城开拔的同时,目光也看向了疾驰而来的刘继隆。

“张刺史!”

刘继隆抬手作揖,目光也看到了跟在张淮深身后的索勋。

“塘骑回禀尚延心撤退了,果否?”

张淮深如昔日一样冷静,刘继隆也郑重点头:“末将派出塘骑随尚延心东走未归,想来是撤了。”

“嗯……”张淮深颔首,并未说什么,反倒是他身旁一人策马上前。

“刘别将,你见番贼撤去,为何不阻拦?”

“嗯?”刘继隆疑惑看向面前这出声质问自己之人。

他对这人一点印象也没有,故此可以肯定自己和对方没有什么矛盾。

不等他开口询问,张淮深也同样皱眉向这人看去。

“李别驾,我军的目的是击退尚延心,阻止他们入寇甘州,同时保护五州图籍的安全。”

张淮深开口提醒李渭,希望他别忘了此行目的。

只是李渭闻言冷哼,目光打量刘继隆,厉声道:“刺史,这刘继隆未曾请示便放走尚延心,我质问他有何不对?”

“李别驾,刘别将备敌有功,你别太过了!”

出声的不是张淮深,而是看不下去的索勋。

诚然,索勋十分嫉妒刘继隆昨日的战果,可他也清楚如果没有刘继隆昨日行为,那祁连城兵马就只能困守城中,何来今日解围一说。

正因如此,他才会主动为刘继隆辩解。

“可我听说,刘别将似乎在昨日阵上抗命不遵!”

“荒谬!”

李渭拔高声音,这让索勋脸色难看,辩驳的同时,下意识看向了刘继隆。

刘继隆也隐晦看了一眼索勋,但他没有觉得这件事是索勋说出来的。

和索勋共事快两个月了,他也十分了解索勋的脾气。

索勋极好面子,自然是不可能将自己在阵上抗命的事情说给张淮深他们听的。

山丹军中,出身李氏的将领并不少,索勋带去的那三百人中便有好几人。

不用多想,刘继隆都能猜到是这群人把事情说出去的。

“既然索果毅说没有,那便不存在什么阵上抗命的事情。”

张淮深冷着脸和稀泥,同时看向刘继隆:“五州图籍和尚婢婢何在?”

“皆在城内!”刘继隆作揖回应,张淮深也颔首道:“进城!”

在张淮深和稀泥的手段下,李渭只能无奈咽下这口气。

索勋路过他身旁时,恶狠狠将他瞪了一眼,而李渭只能将目光投向刘继隆。

对此,刘继隆只感觉莫名其妙。

两千张掖兵马在城外驻跸,警惕着尚婢婢所部的鄯州骑兵,而鄯州骑兵也十分紧张。

不过在刘继隆的号令下,他们渐渐平静了下来。

这一幕为张淮深等人所见,不过他们并未说什么,只是率三百山丹骑兵入了城。

在他们进城的第一时间,张淮溶便与尚婢婢走下城楼迎接。

“刺史!”

外人面前,张淮溶还是称呼张淮深官职的,哪怕他是张淮深的族兄。

“这就是尚节度使了吧?”

张淮深颔首示意,目光最终落在了尚婢婢身上。

“不过是一个西逃之人罢了,张刺史客气。”

尚婢婢倒是清楚自己的位置,这让张掖而来的众多官员脸色好看了些。

“刘别将,你负责大军扎营吧。”

张淮深转身看向刘继隆,刘继隆自然没有反驳,乖乖作揖。

他站在城门口看着张淮深等人远去,随后便与城外的三名留驻校尉交涉,开始安排大军扎营。

与此同时,前往牙帐议事的众人也在半盏茶后抵达牙帐,针对祁连城之战讨论了起来。

“祁连城此战,张司马、索果毅指挥有功,我会在战后向沙州为你二人邀功的。”

“谢刺史……”

众人刚刚坐下,张淮深便将击退尚延心的功劳给定了调。

他的做法令山丹诸将面面相觑,哪怕张淮溶和索勋也一脸的欲言又止。

张淮溶是主将,而索勋是副将,他们两人有功劳实属正常,但能阻击尚延心,主要功劳还是刘继隆。

张淮深没有提及刘继隆,这让张淮溶面露难色,反倒是索勋隐晦看了一眼李渭,心里大概想到了什么,可这依旧让他脸色难看。

“刺史,我部别将刘继隆昨日率军击退尚延心,还斩获尚延心大纛,理应获功。”

张淮溶以为张淮深等人不知道刘继隆的功绩,故此连忙解释起来。

“据我所闻,斩获尚延心大纛的确实是他,可他阵上违抗军令也是事实吧。”

“李别驾!!”

李渭一开口便是阴阳怪气,这让索勋都坐不住了,他怒目瞪着李渭。

“末将刚才已经说过,不存在阵上抗命的事情!”

“那就是索果毅下的军令咯?”李渭轻笑,随后对张淮深作揖:

“索果毅下令破阵,斩获尚延心大纛,按照军中规矩,可拔擢二级!”

“你……”索勋愣住了,他不明白李渭为什么为自己争功。

“理应如此”张淮深语气平淡,随后看向张淮溶与索勋,

“按照军中规矩,此战你二人理应拔擢二级,至于山丹别将刘继隆……”

张淮深顿了顿,似乎在等待什么信号。

过了几个呼吸,眼看无人开口阻拦,张淮深这才开口道:“拔擢一级为上府别将,依旧就职山丹,暂代右果毅都尉,日后累功再授实职。”

“刺史!”

眼见立功最大的刘继隆竟然只拔擢一级,并且依旧在山丹任职,酒居延忍不住站了出来,站在他身后的李骥更是隐晦看向了李渭。

“放肆!你一旅帅,谁准许你谏言的!”

李渭呵斥酒居延,酒居延脸色难看,李骥眼底更是露出凶光。

“我……”酒居延攥紧拳头准备再次开口,张淮深却抬手道:“酒居延,坐下吧。”

“末将……”酒居延不愿意就此坐下,可看到张淮深眉头渐皱,他还是无奈坐下了。

见他坐下,张淮深也舒缓了眉头,而队伍最末的李骥却咬牙退出了牙帐。

众人并未注意他这个小小旅帅,而是继续商议着封赏事宜。

“山丹之功,便如此定下了,改日我会向沙州请功。”

话音落下,他又将目光看向尚婢婢:“不知尚节度使有何安排,是准备如约定般前往甘、肃驻牧,亦或者另有打算。”

“这厮……不简单。”听着张淮深的话,尚婢婢心里一紧。

只要不是傻子,那都能在刚才大军出现的时候,看到刘继隆指挥鄯州骑兵驻扎。

张淮深对自己的部众有想法,这让尚婢婢不知应该如何回答。

过了半响,他这才讪笑道:“如今尚延心被击退,短时间恐怕不会来了。”

“我想我暂时不用前往甘州西陲,在张掖与山丹之间驻牧便可。”

“荒……”李渭试图拒绝,但张淮深的回答更果决:“好!”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说定了……”

张淮深举起陶碗,对众人示意一圈:“以水代酒,饮下这碗水后,此约定便成了!”

在他的目光下,众人先后拿起陶碗,将碗中清水一饮而尽。

饮水过后,张淮深又讨论了如何追击尚延心的事情,直到两刻钟后才遣散了众人。

酒居延无奈走出牙帐,却正好碰上了朝牙帐走来的李骥。

“李骥?”

酒居延愣了愣,他记得李骥明明在帐内,怎么突然出现在帐外了?

“你……”

他想和李骥说点什么,但张淮深却走了出来,目光盯着酒居延:“酒居延,你去传刘继隆过来。”

“是!”酒居延作揖应下,张淮深见状颔首走回帐内。

见张淮深离去,被打断询问的酒居延这才与李骥安慰道:“放心,刺史不会亏待别将的。”

“嗯……”相比较刚才,此刻李骥的表现十分平淡。

见他没有生出什么怨气,酒居延拍了拍他便往刘继隆的牙帐走去了。

李骥望着他的背影,又转身看了看张淮深的牙帐,什么也没说,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