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75章 擢升果毅

第75章 擢升果毅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咚咚咚——”

日上三竿,鼓声作响。

张掖衙门内,张淮深更换一身刺史常服高坐主位,左右各有身穿不同颜色袍服的官员。

在这其中,刘继隆和索勋等从祁连城匆忙赶来的人,便只能穿着常服,依照品级站立。

李渭虽然匆匆率军赶回,但也更换好了官袍站立右首位。

通鼓声停罢,张淮深这才缓缓开口:

“此次番贼、回鹘入寇,我甘州阵没将士合计四百二十四人,遭掠粮草不低于三万石。”

“这件事情我会向沙州上报,并建议擢甘州兵额为三十团,擢山丹折冲府为上府,置军额为六团。”

“张淮溶、索勋、刘继隆三人有功,皆擢升二级……”

“刺史!”听到刘继隆擢升二级,李渭果然如预料般站出来。

“刺史,不知刘别将以何功擢二级?”

李渭说着,曹义谦见状却站出来作揖道:“李别驾不知道,刘别将昨日大破胡杂,以八百精骑逐胡杂万人,逼胡杂退兵,实乃大功。”

“加之祁连城有功,擢二级并不为过。”

刘继隆不知道曹义谦为什么要替自己说话,因此看向了张淮深。

高位之上,张淮深神色淡然:“曹长史所言属实。”

见此情况,刘继隆算是知道曹义谦为什么替自己说话了,想来是张淮深在后面推波助澜,不然自己和曹义谦没有交情,他没有必要为自己得罪李渭。

“既然如此,那便依刺史所言吧!”

李渭刚刚返回,还不知道刘继隆再立大功,听众人这般说,又见曹义谦为刘继隆说话,当下只能忍下一切,站回队中。

见他不再闹腾,张淮深继续道:

“按规矩,六品以上拔擢需要前往沙州述职,不过山丹乃我河西门户,因此需留一人驻守。”

“张淮溶、索勋二人前往沙州述职,刘继隆暂代山丹左果毅都尉,统领山丹军。”

“末将领命……”

刘继隆、索勋二人走出作揖,期间索勋不甘心的看了眼刘继隆。

虽说他也得到了拔擢二级的待遇,可这样的拔擢并非他想要的。

其实他更想要的,是建立刘继隆那样的功绩,再凭此功绩擢升,而非如此。

面对他的余光,刘继隆并未察觉,或者无心察觉。

此刻的他,只觉得自己腰杆都挺起来了。

李渭这老鸟贼天天给自己下绊子,可最后自己还是靠功绩打脸了他。

尽管这后面有张淮深为自己撑腰,可一看到这老鸟贼脸色难看,刘继隆心里就一阵舒服。

“老鸟贼,你给你阿爷我等着,日后有收拾你的时候!”

刘继隆暗自叫嚣,起身回到队中。

与此同时,张淮深又讨论了城外被污染耕地应该如何治理,以及甘州钱粮等等事情。

对于这些事情,刘继隆皆是选择性的听取。

他在意的是甘州的兵员和储粮,这两点关乎到张议潮何时东征,尤为重要。

听了半天,他大概知道了甘州如今的情况。

如今甘州有甲兵一千九百七十六人,无甲兵六百人,军马一千二百四十六匹。

此外的粮食、豆料、麻布、盐、醋等物资无算,整体可谓殷实。

这些物资,足够城内百姓吃到来年秋收,还能支付兵卒四成军饷。

虽说还有六成需要瓜、沙、肃三州填补,但压力也不算太大。

刘继隆算了算,如果加上山丹储存的粮食,基本能解决军队的军饷,就是山丹百姓的口粮没有着落。

仔细算来,其实甘州的缺口也就是四五万石的规模。

不过等到甘州扩军至三十团六千人的规模后,这缺口也会扩大到七万左右。

如果全靠甘州百姓自己开垦荒地,那最起码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自给自足,毕竟生地开荒要三年才能达到熟地的水平。

六年时间,顶多也就是四批熟地罢了。

如果有足够多的耕牛,能解放足够多的人力,那倒是能加快些时间。

想到这里,刘继隆又想起了自己劫掠凉州的计划。

“刘继隆,你明日率城中山丹军,领张掖民夫六百,押送三千石米、一千石豆,一千只羊及四百匹军马返回山丹。”

“其中二千石米及一千只羊交给尚婢婢,令张淮溶率精骑二十人护送张掖民夫返回张掖。”

“末将领命!”

张淮深突然点到刘继隆,刘继隆也下意识接下军令。

待他反应过来,张淮深也起身拂袖:“议事至此,都散去吧。”

他拂袖而去,背影十分潇洒。

刘继隆羡慕看了一眼,便见曹义谦朝自己笑着走来。

“刘果毅,明日辰时我会让人在东城门准备好刺史所言物资,请您明日到东城门接手。”

“劳烦曹长史了。”刘继隆作揖回礼。

曹义谦没说什么,嘴角带笑的回礼后离去。

刘继隆直起身子,跟随队伍离开了衙门,看也没看李渭一眼。

等他回到山丹,他就能潜心去执行自己的强军计划了。

至于李渭和张掖,到时候李仪中到了山丹,他就让李仪中天天山丹、张掖两头跑,他自己是不会轻易来张掖了。

有张淮深在甘州坐镇,刘继隆就不信李渭还敢在大事上给自己使绊子。

“刘继隆!”

走出衙门,刘继隆便见到了索勋站在门口,对自己抬手作揖。

“索将军。”

刘继隆倒是没有称呼他为索果毅,毕竟索勋升迁在即,不是升任折冲都尉就是长史、别驾,还是称呼将军来得妥当。

“山丹就交给你了,希望下次我们见面时,是收复凉州的时候。”

索勋眼神复杂,刘继隆倒是不以为意。

或许索勋他们都觉得收复凉州的前提是四州八城走上正轨之后,但对于刘继隆来说,时间拖得越久,收复凉州的难度就越大。

这个问题,估计等五州图籍送抵沙州后,张议潮也会反应过来。

只不过按照时间来算,张议潮此时恐怕无力顾及凉州,因此针对伊州的战事即将开启。

这场西征,刘继隆是注定无法参加了,因为他有属于自己的东征战事要准备。

从眼下到明年开春,这六个月的时间便是自己的准备时间。

六个月的时间,足够他整训山丹兵马了。

“希望如将军所说一样,收复凉州时再见!”

刘继隆抬手作揖,索勋也长呼一口气,抬手作揖后转身离去。

瞧他走了,刘继隆转身便向自己的院子走去。

待他返回时,此时时间已经是午时,而清晨返回的李骥正在院中洗漱。

“别将!”

李骥见刘继隆回来了,连忙擦了擦自己的脸,露出笑脸试图迎接。

刘继隆只得示意道:“不用急,先洗漱,然后再吃饭,吃完饭后你去召集弟兄们,就说明日卯时出东门集合。”

“诶!”李骥笑着应下,刘继隆也走回正厅坐下喝了一口水。

时间过去的很快,随着酉时到来,刘继隆的这院子也迎来了拜访。

一名穿着绢布材质袍子的四旬汉人带着两名仆人来到院门口,在被兵卒拦住的同时主动作揖。

“我家别驾得知刘果毅明日拔军返回山丹,特意让我送些饯别的礼物,劳烦通禀一下。”

他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旁仆人放下箱子,并亲自从怀中掏出一小吊钱,双手呈上。

“你等着。”

山丹兵卒见了那吊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但还是忍住了收钱的冲动,其中一名走入院内通禀。

他一路快走,来到正厅外作揖:“果毅,外面有人说是别驾送来了饯别礼,您看……”

“别驾?李渭?”

坐在主位的刘继隆原本还在高兴看着李骥大口吃饭,突然见兵卒跑进来,而且还说是李渭给自己送礼,不免有些好奇。

倒是李骥听到这话后,嘴也没擦的抬头骂道:“不知道那李渭针对果毅?叫他滚回去!”

“诶!”刘继隆打住了还想继续骂的李骥,笑着看向那兵卒:

“让他进来吧,我倒是看看这李氏族长的大兄能给我送来什么礼物。”

“是……”

兵卒心虚的应下,转身向外走去。

刘继隆则是饶有兴致的等待着李渭这厮派来的人。

前几日他便在精骑之中了解了李渭的情况,他虽然是沙州李氏族长李恩的长兄,可他与他亲弟弟却是庶子,李恩才是嫡子。

正因如此,李渭虽然也得到了高官厚禄,但话语权和地位并不如李恩。

这般想着,刘继隆也见到了兵卒带领三人走入院内,其中后面的两名仆人各自抬着一个不大的箱子。

“这箱子……就是放钱也放不了多少啊……”

刘继隆低声啧啧,旁边的李骥听后轻笑,但兵卒他们却听不到。

“刘果毅,我家别驾得知您明日即将开拔,特意送来礼物饯别,劳请收下。”

那掌事一张老脸笑得好似菊花,刘继隆瞥了一眼箱子,想也不想就点了头:

“劳烦老翁跑一趟,这礼物我收下了,军务繁忙,我便不去府上叨扰李别驾了。”

“果毅那里的话。”老翁见刘继隆收下礼物,笑容愈发灿烂了,估计是没想到刘继隆那么好说话。

“既然如此,那草民便不打扰果毅了,告退……”

老翁躬身行礼,刘继隆也颔首示意兵卒送他们出去。

在他的注视下,老翁他们很快被带离院子,而刘继隆也看向李骥:“把箱子抱过来吧。”

李骥没想到刘继隆那么轻易就放过了李渭他们,脸色明显有些不好看。

饶是如此,他还是放下了纨绔,走出正厅抱来了一个箱子放在刘继隆身旁桌上,不忿道:“果毅,您就这样释怀了?”

“释怀?开什么玩笑。”刘继隆轻蔑一声,抬手将箱子打开。

箱子内摆放着一层垫底的铜钱,顶部则是十根拇指粗细的金条。

“黄金?”

刘继隆两眼放光,拿起一根来观摩,同时用手划拉着其余金条,心里高兴地不行。

昔年开元,山东斗米五钱,洛阳斗米十钱,而关中斗米二十钱,河西三四十钱。

在当时,一两黄金也不过就值钱二千。

不过安史之乱后,大唐各地物价飞涨,斗米百钱已成常态。

虽说宪宗在位时,大唐粮价有所回落,但后续文、武等宗即位后,粮价又复涨至斗米数十。

这些消息,都是刘继隆在山丹库中书册查到的,关中商人走私河西并不少见,吐蕃没内乱前的记载还是有的。

吐蕃并不产铜,因此类似黄金、白银这等稀罕物,也常常用来贸易。

至少在文册上记载,唐文宗太和年间一两黄金值钱五千,而且还是被走私商人吃回扣的情况下。

这一根金条起码五两重,一个箱子内十根,起码五十两。

“看看那个箱子有没有!”

刘继隆双目放光,李骥见了黄金也愣了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连忙去把另一个箱子抱来。

在将其打开后,里面果然也放着十根黄金,加起来起码一百两。

刘继隆倒是没想到,李渭这么舍得下本钱。

这黄金加上垫底的铜钱,起码值钱千贯。

“果毅,这李渭怎么给您送了那么多钱?”

李骥也没想到李渭出手那么大方,倒是刘继隆高兴的抓起金条:

“他儿子已经调任山丹,估计这一两个月就会就任。”

“人言县官不如现管,我如今成了山丹的左果毅和主薄,他若是不想儿子被我欺辱,便只能花钱买平安了。”

“只是我也不曾想到,这鸟贼竟然这么舍得。”

刘继隆脸上笑意藏不住,要知道山丹此次阵亡将士二百余人,虽说各州县会有抚恤,但刘继隆却不能吝啬。

况且死了的人得抚恤,活着的人也得犒赏。

这两箱子金钱不算多,但也绝不算少,至少加上山丹府库的那些,足够刘继隆解决这个问题了。

“李骥,把这些东西收好,弟兄们的抚恤和犒赏有着落了!”

刘继隆恋恋不舍的将黄金放回箱内,合上后还拍了拍。

李骥闻言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自家果毅的脾气他早就知晓,因此他见到这批钱的时候,他便知道了这批钱的用处。

他利落的将两箱钱放到了刘继隆的卧房内,返回后饭菜虽然凉了,可他依旧吃的津津有味。

刘继隆也坐回了位置上,心里期待着后续还有没有别人送礼。

不过事实证明是他想多了,后续他枯坐大半个时辰都未见一人上门。

倒是那李家的老翁在这期间返回了李家,将刘继隆收礼的事情告诉了李渭。

他回来时,李渭正在与一少年人下棋。

待他将事情说罢,李渭这才缓缓开口:“布衣之辈独爱钱财,这刘继隆也不过如此。”

“伯父认为,他收了钱就不会为难大兄吗?”

坐在李渭对面的少年人开口,李渭听后举棋不定,半响过后才落子道:

“我会交代伯玉,让他事事小心,不与刘继隆外出的。”

“只要在山丹城内和我李氏军中,我就不担心他会对伯玉下手。”

话音落下,他看向了眼前少年人:“也就是明振你年纪太小,不然以你和张节度使的姻亲关系,收拾这刘继隆轻松至极。”

“伯父夸奖了。”李明振轻笑摇头,同时解释道:

“这刘继隆在张刺史那很受重用,张刺史几次都出面拔擢、庇护他,就连张节度使也几次和张刺史提过他。”

“至少在侄儿看来,张节度使不太可能因为侄儿的关系去针对他。”

“哼,看出来了!”李渭冷哼一声:“为保这刘继隆,张淮深竟拉拢了曹义谦。”

“还有那索勋,身为索氏未来族长,竟然连个刘继隆都压不下去,还被人在阵上夺走兵权,我看他也没有众人口中那般才干。”

“不……”李明振摇头打断了李渭的话,他笃定道:

“索勋还是有一番将才的,他未能压倒刘继隆,无非是才干不如刘继隆罢了。”

“若是刘继隆连索勋都对付不了,张节度使也不至于选他去辅佐张淮溶。”

“不然以张淮溶的能力,如何能轻松逼退回鹘,阻退尚延心?”

“怪就怪我们看人不准,未能先一步出手拉拢他。”

“现在要拉拢他,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我们拿不出来。”

李明振的话引起了李渭的认可,但他还是有些心痛那两箱送出去的钱。

虽说李氏是沙州豪强,又在东进路上拿到了不少好处,可千贯财富于他而言也算是割肉了。

“此役过后,除非收复凉州,不然这刘继隆也很难再建功绩了。”

李明振旁若无人的说着,李渭闻言也询问道:“张节度使从瓜州抽调了兵卒,想来应该会在开春后对伊州动兵吧?”

“不……”李明振摇摇头:“只会更早,所以几日后我便会随张淮溶、索勋他们返回沙州。”

“索勋这次白捡了一次功劳,调回沙州后,估计会在索忠顗的运作下担任西征兵马的重要职位。”

“伊州人口上万,其中大半都是汉口,收复伊州后,张节度使估计就要派出使者前往长安了。”

“不过在前往长安前,还是得和甘州回鹘议和才行。”

“唉……”听到长安,李渭叹了一口气。

“我们先后派出十余队人走漠南前往丰州,至今还未有消息传回。”

“此次收复四州之地,不知道节度使会派出谁前往长安,能否到达……”

闻言,李明振也抬头看向了屋外的黄昏。

“尽人事,听天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