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84章 收获斐然

第84章 收获斐然

书名: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3:51:56

“唏律律……”

“驾!驾!驾!”

仲春时节,甘州草原尚未恢复绿色,但这并不妨碍各大叶护、都督竭泽而渔的驱使麾下牧民放牧。

草芽被他们的牧群啃食了一茬又一茬,这种滥牧行为给草原带来的破坏难以修复,但他们并不在乎这些。

他们唯一在乎的,就是今年的牧群是否增加,又或者是否有赚钱的买卖……

正因如此,当他们发现一切可以发财的买卖时,他们便会如疯狗般追击。

荒芜的草原上,数名身穿皮袄的牧户策马向北,在激动中冲入一处营盘内。

他们火急火燎的冲到牙帐前,狼狈下马后,其中地位较高的一人连忙对牙帐前的札八儿火者(重甲兵)行礼。

“请告诉都督,南面发现了一支庞大的牧群!”

“等着。”

札八儿火者中的十夫长交代一句,转身便走入了牙帐中,对牙帐内的一道身影行礼。

“都督,外面有人说南面发现了一支庞大牧群。”

“南面?”

坐在毡子上看书的庞特勒缓缓抬头,随后小心翼翼将书收起来:“让他进来。”

“是!”

札八儿火者转身走出牙帐,不多时便带着那名牧户走入帐内。

“都督!”

牧户跪在帐内,庞特勒颔首道:“你说南面有庞大的牧群?”

“是!南面四十里有牧群,不过他们打着唐军的旌旗,而且还有和札八儿火者一样的精骑。”

牧户连忙回答,庞特勒皱眉道:“看清是谁的人马了吗?”

“没有,他们巡哨的范围很大,我们只看到了三辰旗。”

牧户说完,他还特意描述起牧群:“他们的牧群最少有几万,比我们的还多!”

“嗯?”听到这话,庞特勒来了兴致,他抬头看向札八儿火者:

“去,点齐札八儿火者,跟我南下去看看。”

“是!”札八儿火者行礼听令,牧户也被带了出去。

庞特勒站起身来将双手举起,跪在角落的两名女子便主动起身为他更衣。

尽管这两名女子长相极具异域风情,可庞特勒却觉得有些腻了,心里不由想着让自家兄长送批新的来。

两刻钟后,三百多名身披重扎甲的札八儿火者集合在营盘南面。

在庞特勒出现后,一人双马的他们紧紧跟随着庞特勒,向南而去。

四十里路程,在他们人马不歇的情况下,仅仅不过一个时辰便越过。

不过在他们抵达后,那支唐军队伍却已经向西前进了数里。

庞特勒也没有忙于追赶,而是带着兵马休息了半个时辰,恢复好体力后,才绕到了唐军前方十余里等待。

申时三刻(15:45),经过两个时辰的追赶堵截,庞特勒终于在天边见到了这支唐军。

飘扬的三辰旗岭庞特勒眯了眯眼睛,而发现他们的塘骑也在第一时间吹响了木哨。

“哔哔——”

刺耳的哨声层层递进,塘骑分出一部分人,调转马头向着中军赶去。

至于没有离开的塘骑则是驻马原地,等待后方中军抵达。

大约半个时辰后,庞特勒终于见到了唐军的主力及跟随他们身后的庞大牧群。

事实证明那名牧户说的没错,这支唐军的牧群果然不输于他麾下的牧群。

若非眺望阵中有近千唐军精骑,庞特勒还真有抢一把的想法。

“都督,他们人这么多,我们要不要先撤……”

一名将军警惕询问庞特勒,庞特勒却不以为意:

“唐军已经和大汗议和一个多月了,这群河西唐军不可能不知道。”

“他们和我们不一样,只要我们不动手,他们绝不敢在不经沙州的情况下对我们动手。”

似乎为了验证庞特勒的话,前方的唐军确实没有动手的打算。

近千精骑的队伍中分出了百余名精骑,他们提起马速朝庞特勒他们这边快步走来。

随着双方越来越近,庞特勒也在看清帅旗的同时瞳孔一缩。

“刘”字帅旗猎猎作响,而能在这个地点出现的刘姓将领,除了山丹的刘继隆,他想不到任何人。

在他的注视下,一道高大的身影逐步逼近,引得阵中骚乱不止。

“这……是神威大将……”

“真是他……”

“都督,我们还是撤吧……”

“怕什么!”庞特勒回头怒叱:“别忘了我们现在是盟友!”

“这……”诸将面面相觑,脸色却并未恢复。

刘继隆留给他们的阴影太大了,从山丹对峙再到张掖之战,双方前后交战三场,他们就没有从刘继隆手上讨到什么便宜。

张掖之战,他们更是见证刘继隆率八百精骑追着万余轻骑打,极大震撼了他们。

正因如此,刘继隆在回鹘部帐中得了一个“神威大将”的名头,颇有昔年“神通大将”李嗣业的感觉。

“庞特勒!”

隔着数十步,刘继隆的声音便传了过来,惊得马匹倒退数步。

庞特勒也是额头冒汗,可明面上还得保持镇定。

在他的注视下,刘继隆抬手让百余精骑勒马,而他则是慢悠悠策马走来,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当着他的面,刘继隆来到他们阵前,于五六步外来回策马渡步,好似检阅自己的军队。

“我刚刚凯旋而归,你们就来祝贺……大可不用来那么多人!”

刘继隆驻马回鹘军前,目光在庞特勒身上打量。

对于能在这里看见庞特勒,刘继隆也感到十分新奇。

两个时辰前便有塘骑回禀,说是发现了回鹘人的踪迹,当时他就不以为意。

半个时辰前塘骑回禀,前方道路有数百回鹘精骑拦住去路时,刘继隆还想是谁赶着上来找死了。

现在一看,原来是老熟人了。

“将军这是去凉州了?”

庞特勒目光越过刘继隆,看向了那数万牧群。

“杀了些不长眼的番贼,缴获了些牧群。”

刘继隆上下打量庞特勒:“你还活着,这倒是让我有些意外。”

“呵呵……”庞特勒也不恼怒,而是笑着说道:

“张节度使已与我军议和,如今两部亲如兄弟,我自然要来告诉将军我活着的喜讯。”

“兄弟?”刘继隆轻嗤,表情有些倨傲:“父子倒还差不多。”

“也可以这么说,毕竟天朝为父,我们为子。”

庞特勒倒是很能忍,甚至把两方父子关系给坐实了。

见他脸皮这么厚,刘继隆也懒得和他废话,直接举起马鞭挥了挥:“好了,消息已经传到了,你们可以退下了。”

“这是自然……”

庞特勒抖动马缰,带着三百余精骑让开了道路。

见他们让开,山丹军也继续向前方进军。

刘继隆带着百余精骑与他们对峙,而庞特勒则是看着数百精骑带着近两千百姓,驱赶着数万牧群在他眼前经过。

他心里是很眼馋这支牧群,可他也确实不敢和刘继隆动手。

昔日他们率精骑千人都被刘继隆率八百精骑凿穿,如今他不过三百精骑,而刘继隆所率精骑不下千人。

双方若是真的开打,他庞特勒恐怕是看不到明日的太阳了。

这种情况下,受些言语上屈辱并无不可。

“刘将军……”

庞特勒对前方的刘继隆笑道:“我部与山丹距离最近,你我日后可是邻居了。”

“希望你这个邻居安分点。”刘继隆瞥了一眼他,并未将他放在心上。

随着时间推移,山丹军的队伍终于来到了尾巴部分。

刘继隆抖动缰绳,带着百余精骑殿后跟上,庞特勒则是待在原地,直到刘继隆他们走远才调转了马头。

“走吧。”

“都督,这事情要不要告诉大汗?”

见庞特勒什么也没说,一名将军忍不住询问,结果却遭到了庞特勒的拒绝。

“不必……”

见状,诸将也闭上了嘴,与庞特勒踏上了返回的道路。

与此同时,山丹军也在刘继隆的率领下前往了龙首山互市的石堡。

相比较出发时简短的三日,凯旋而归所花费的时间要更多。

在驱赶牧群的情况下,他们每日能走的路程不过四十余里。

从二月初七返回算起,一直到二月十二他们才抵达了龙首山石堡。

“果毅!!”

作为守将的耿明率领十余名精骑出谷道十余里来迎接他们。

饶是早已做了准备,可当看见刘继隆所带回的牧群时,耿明却还是瞪大了眼睛。

“这……这这……这得是多少牧群啊!”

耿明一边说一边流出了口水,张昶策马上前拍了一下他的马屁股。

受惊的军马蹦跶两下,把耿明吓得够呛。

好不容易把军马安抚好,他还来不及找张昶报仇,便见刘继隆走上前来打量了两眼他:“你和郑处换防了?”

“是!”耿明憨笑道:“十日换防一批,我昨日刚刚到。”

“马成!”刘继隆闻言转头喊了一嗓子,队伍中的马成连忙策马上前:“果毅!”

“给这憨货留一百只羊,公母都要。”

刘继隆用马鞭指了指耿明,紧接着看向耿明吩咐道:“宰十来只犒军,剩下的你们自己放牧。”

“明年这个时候,我希望这里的牧群越来越多,而不是被你们吃光。”

“诶!这是自然!”耿明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主动为刘继隆他们带路。

哪怕这条路刘继隆十分熟悉,但却依旧满足了他的带路想法。

二十余里谷道,从正午到黄昏才驱赶着牧群顺利穿过。

刘继隆带人在石堡休息了一夜,翌日便匆忙踏上了归程。

从龙首山南部谷口返回山丹的路程并不长,因此刘继隆在午后便派出塘骑,先一步通知了崔恕他们。

待他们隔着数里眺望山丹城时,崔恕他们便已经在北门外搭起了棚子,炒出了一锅锅热乎的饭菜。

“娘嘞,终于能吃热菜了!”

“这军粮吃的嘴巴没味,石堡那边连菜都没有!”

“终于能吃口热乎的了!”

“这就是山丹吗……”

队伍之中,兵卒们在为这几日的奔波而叫苦,被解放的牧奴们则是打量着山丹城。

尚铎罗策马上前对刘继隆行礼:“果毅,这牧群……”

“等会我让崔恕他们分好,你若是放心就先带弟兄回去营盘休息。”

“若是不放心,便在城内住下,明日分好牧群后再带着你们那份回去。”

刘继隆给出了两个方案,尚铎罗闻言看向身后的牧奴。

这些天里,他们在路上就已经划分好了汉、番、回鹘等族的牧奴。

番回的牧奴有七百八十四人,除此之外还有四百二十二名女人。

按照先前说好的,这些人都归鄯州军所有。

“你先带三百精骑和那一千多人回去吧!”

刘继隆看出了尚铎罗的想法,毕竟返程的路上,鄯州军的兵卒没少对那些女人下手,只不过碍于自己的军令,没人敢突破最后一层防线,都是过过手瘾罢了。

如今既然回来了,刘继隆也不再好约束他们。

“谢果毅!”

尚铎罗见状作揖行礼,随后开始对三百鄯州精骑吩咐起来。

早有准备的牧奴们牵着那些女俘虏走出队伍,随后跟着尚铎罗向十余里外的营盘走去。

见他们离去,刘继隆没说什么,而是带着队伍慢慢靠近了山丹北门。

“果毅……”

北门前,陈靖崇、崔恕带着直白作揖行礼,而李仪中也带着几名旅帅赶了出来。

当他见到刘继隆带回那么多人口与牧群时,他与昨日的耿明一样瞪大了眼睛。

“木栅扩建好了吗?”

刘继隆翻身下马,首先询问栅栏的问题。

木栅栏扩建是他出发前就下的政令,如今十天时间过去,理应修建好了才对。

“回果毅,已经修好了。”

崔恕毕恭毕敬的回答,刘继隆颔首示意道:“身后这些百姓有一千一百多名,你带人为他们登记造册,安排住所,发放夏衣、麻布和粮食。”

“登记好的人放过来吃饭,牧群明日再划分。”

“是……”崔恕作揖应下,刘继隆收回目光,看向了李仪中笑道:

“李果毅,我军此战缴获如何?可曾满意?”

“这……”李仪中有些语塞,支吾片刻后才道:“刘果毅神威,我愧不如也。”

“哈哈,今日倒是能开开荤了。”刘继隆爽朗一笑,紧接着便与李仪中走向了那棚子下的临时食堂。

棚内桌椅不过十余张,能容纳的人并不多。

刘继隆和李仪中选中一处坐下后,当下便有伙头兵端来了两菜一汤和两碗米饭。

炖羊肉、炒野菜和野菜汤便是他们的晚饭。

放在以前,李仪中是不会在旷野吃这种饭食的,怎么说也要吃些家禽和野味。

不过数万牧群就在眼前,李仪中为了看看热闹,便与刘继隆坐下,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在他们的注视下,最为重要的人口被率先统计。

从申时四刻到太阳隐隐没入天边,人口与耕牛、马匹被率先统计完,剩下的羊群则是需要等到明日再统计划分。

崔恕送上文册时,刘继隆和李仪中正在品尝炒茶法所泡的茶叶。

“这茶味虽然苦涩,却隐隐有回甘,比此前所饮的茶水好太多。”

李仪中赞叹着炒茶所泡之茶水,刘继隆闻言轻笑道:

“山丹的茶树虽少,但这仲春所采之茶也有八千余斤,只可惜炒制过后,仅得茶一千八百余斤。”

“稍后我让崔恕从府库拨一百斤给李果毅,另外再送五百斤前往张掖。”

甘州自隋朝便种有茶树,虽然几次毁于战火,但后续又几次移植栽种。

山丹的茶田虽然不如张掖多,但也有近二十亩的面积,每年可产出数万斤茶叶。

铁锅制成后,由于战事繁忙,刘继隆一直没有时间完善炒茶法。

这次出发前,刘继隆特意交代了崔恕采茶,同时还教导了几名百姓如何炒茶。

正因如此,他们现在才能喝到仲春刚出的炒茶。

对于刘继隆来说,这口茶水比起前些日子喝的茶水来说,口感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当然,这也就是他喝不惯这个时代的茶,换做李仪中,只是觉得这炒茶比较新奇罢了。

“那就多谢刘果毅了。”

李仪中笑呵呵接受了茶叶,心里也想着要送些什么给刘继隆。

今日之前,他虽然觉得刘继隆本事了得,但始终不觉得刘继隆能让他仰望。

可见识了刘继隆东略的成果后,他算是看清了刘继隆的才能,心里不免升起了拉拢、亲近的想法。

在他这么想的时候,刘继隆也将崔恕递来的文册快速翻阅。

男八百四十七人,女二百六十二人,牛一千四百三十二头,马二千二百三十二匹,其中六百五十八匹可选作军马培育。

除此之外,还有山丹精骑从各部落缴获的粮食,但一路上吃了不少,带回来的仅有三百多石。

文册上的这些,便是刘继隆此次东略的成果。

那些羊群粗略一算,起码有四五万。

即便分出一半给尚婢婢,山丹也能留下两三万只。

山丹的牧群经此一役瞬间壮大,而这些牛马经过训练后,也能投入到山丹的农业生产中去。

被解救回来的一千多男女,则是将成为山丹手工业的新生力量,将山丹的手工业壮大起来。

看着文册上的内容,刘继隆脸上的笑容根本藏不住,当即对崔恕吩咐道:

“参与此战的将士,每人发米二石,羊一只!”

“是……”

崔恕作揖应下,而刘继隆也起身走出了棚子,向天上仰望:

“距离收复凉州,又近了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