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4章 工匠踊跃,钢铁之基【求追读】

第54章 工匠踊跃,钢铁之基【求追读】

书名:带着铁路到大明 作者:灵灵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8:03:54

一片肃静之中,与会的工匠们都看向刘宽。

但已有人暗自决定,绝不加入那什么钢铁厂,要想方设法地回家乡去。

刘宽道,“钢铁厂员工,将会按月发放薪酬。这薪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底薪,另一部分则是奖金。”

“底薪、奖金有多少,视工匠级别、职务及所做之事来定。”

“以冶铁下匠为例,底薪每月一贯钱,奖金可能有数十文至数百文不等。”

才听刘宽讲了两三句,一些工匠眼睛就亮了,想法也有所改变。

无他,刘宽所述的底薪与奖金实在诱人。

洪武十几年时,物价颇低,一贯钱便可买到两石米面。

一石米面约有182斤,而一个成年青壮,即便只吃饭,一日也只需四斤米面就能饱腹。

事实上,人不可能只吃米面,有菜、油等佐饭,对饭的需求就会少些。若不干活,也不需要顿顿饱腹。

所以,通常来讲,一个青壮每天只需两斤多米面便足够,一个月也只需吃六七十斤米面而已。

一个下匠入职钢铁厂后可领一贯钱的底薪,即便将其中半贯拿去做别的花销,也有半贯可买一石米面,足够养活两三个青壮。

更别说还有奖金可拿。

另外,一个家庭中若有别的青壮,也能赚钱。便是妇孺,也会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补贴家用。

这就意味着,一个下匠若入职钢铁厂,绝对能养活一个四五个口的小家庭!

需知,如今大明一个下匠,给别人做工,每日至多**十文钱,少的甚至只有二三十文。

听着似乎不错,若平均每日有五十文,一个月便能转一贯半的铜钱。

可事实上,工匠之所以按天算工钱,便是因为不可能日日都有活儿干。

大多数活计就几天时间,一个月中能有一二十天有活儿干,便算忙的了。

所以,一个下匠一年平均下来,每月也就赚一贯钱左右,还极其不稳定。

入职钢铁厂能有差不多的稳定收入,自然会令部分工匠动心。

而接下来刘宽所讲的话,则让绝大部分工匠都对入职钢铁厂动了心。

“工匠入职钢铁厂后,等同于服役,也即是说不会再被征往别处做工服役!”

听到这句话,在场工匠几乎个个眼睛发亮,激动、惊喜!

前面说下匠一年平均每月赚一贯钱,其实只是较为理想的状态,一个重点原因便是需要服劳役。

如张七八等轮班匠,从湖广黄州被征来铁场服役,要干好几个月。

朝廷虽有补贴,却只够他们自己吃喝嚼用,即便节省,也省不下多少。

这就意味着,若家中没有其他能赚钱的青壮,妇孺、老人便只能靠往日积蓄生活。

此外,工匠在外地干活儿,还有一定可能因生病、受伤等事客死异乡。

虽然工匠往往数年一轮班,可依旧令许多工匠畏之如虎、谈之色变。

可以说,他们做梦都想免去轮班劳役之苦,如今这机会就在眼前,他们怎么可能不惊喜、激动?

本是本地的住坐匠,也同样激动。

因为住坐匠不代表不会被征去外地成为轮班匠。

况且,就算在本地服役,他们也只能领些盐、粮补贴,加入钢铁厂却有薪酬、奖金拿,怎么选择还需多想吗?

因为这事儿太美,以至于很多工匠不敢相信,忍不住出声问道“大老爷所说可是真的?”

刘宽笑道,“自然是真的。”

听刘宽给出肯定的回答,竟是本地的住坐匠们率先表态。

“大老爷,咱愿意加入钢铁厂!”

“大老爷说话算话啊,咱也愿加入!”

“···”

如张七八等轮班匠真要做决定时却犹豫了。

无他,他们是外地人,若是加入了**钢铁厂,家人怎么办?

难道就此与家人分隔两地?

这时刘宽做了个双手下压的手势,待工匠们安静,他道:“诸位别急,还是听我说完再做决定。”

“加入钢铁厂后,相较于你们以往,也不只是有好处。其中一点便是,非休沐日,钢铁厂工人不得给人干私活。”

“另外,轮班匠若要入职钢铁厂,家口也将迁徙到**县落户。”

“最后,相较于铁场,钢铁厂的规矩会更加森严,有不按规矩办事、犯了错误的,轻则罚扣薪酬,重则革除。”

“入职钢铁厂的具体章程,以及钢铁厂将会有哪些规矩,稍后铁冶所衙门会出一份告示,诸位听人念了便知。”

“不过,诸位回去后可以先将本官所讲之事,告知其他工匠,并尽力解释清楚,然后静待铁场正式改组为钢铁厂的消息即可。”

这次会议开到这里便算是结束了。

随着与会的工头、大匠、上匠回到各自的工地上,铁场将改组为钢铁厂的事情也传开。

许多工匠听了都分外惊喜。

窑场,四号砖窑前。

张大牛兴奋地道:“二叔,这么好的事还用考虑?我们必须加入啊!”

“加入后不仅有稳定的薪酬,也不用再去别处服役。至于说从黄州迁来此处,更是好事——这里是天子脚下,可比黄州好多了!”

张七八其实也打定主意加入,但他年长稳重些,道:“我知道该加入,但你先别急,如副郎老爷讲的,耐心等着正式消息公布。”

同时张七八又有些担心。

这事虽好,却似乎也是天大的事,那位年轻的副郎老爷真能做得了主?

可莫要有别的变故啊。

···

铁冶所衙门。

刘宽道,“铁场改为钢铁厂后,便由王主事暂时兼任厂督,由龚大使暂任厂长,至于副厂长···”

说到这里,刘宽看了张义一眼,“后面会由吏部委派一位,我们可以再从原加入钢铁厂的工匠中举荐一位。”

张义虽有心理准备,可见刘宽不提他的名字,仍很失望。

可以预见,**钢铁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必然格外收到朝廷重视,若能在这里担任官职,干出成绩,说不定就能打破桎梏,进入青袍官员之列。

可惜啊,他之前徇私安排了外甥管公厨,还闹出贪墨之事,把这机会直接断送了。

便是他这铁冶所副使的官儿,怕是也做不久了···

又过一日。

**铁场正式改名为**钢铁厂。

原铁场住坐匠几乎都愿入职钢铁厂,倒是轮班匠们,有一小部分因故土难离等各种原因,并不愿加入。

对于这一小部分轮班匠,刘宽便让他们提前结束役期,遣返回乡了。

同时,原来在铁场做苦役的数十罪囚,刘宽也让人送去了别处——他就算再受老朱信重,也不可能免除这些罪囚的苦役,让他们如正常人般入职钢铁厂。

这之后,钢铁厂工匠相较于之前的铁场反倒少了一两百人。

但问题不大,以钢铁厂对工匠的吸引力,缺少的人手可以再招。

在钢铁厂改组完成的当日,又一个好消息传来——水泥烧制成功!

虽然刘宽给出了具体的配方和工艺流程,可能几日就烧制成功,足见那些烧石灰的工匠干劲儿颇足,经验、智慧也不错。

刘宽亲自试验了水泥性能后,见没什么问题,便如约下发了三十贯钱的奖金···

钢铁厂改组完成的次日。

**县城外,码头。

刘宽带着沈璘、郑智良等随行人员,和仪鸾司、飞熊卫的将士,将要登上水师战船。

秋风猎猎,滁水涛涛。

上船前,刘宽仍忍不对前来送行的王不群一番叮嘱。

“钢铁厂既改组完成,耐火砖、水泥也烧制成了,你接下来的工作便是督造炼焦炉、高炉,顺带建造钢铁厂附属的砖场、水泥厂。”

“至于炼制焦炭,高炉炼铁、炼钢之事,倒也不必太着急,事情总要一步步的来。”

“待本官完婚后,会再抽时间来此处视察的。不过,钢铁厂若出现什么问题,你也可以写信告知于我。”

过去几日,刘宽不惧脏、累,在**铁场各个工地上几乎与工匠们打成一片,让工匠们个个敬服。

王不群跟随了刘宽这几日,也学了不少东西,同时也明白了,刘宽是个有真本事的,绝非幸进之辈。

在见识了水泥的神奇之后,他更是对科技司的事业充满信心,对刘宽这位上司自然也更加的敬服。

此时听了刘宽一番嘱咐,王不群发自肺腑地道:“刘副郎放心,下官定竭力办好钢铁厂之事。”

“可惜副郎大婚之日下官怕是不能到场了,只能提前祝贺刘副郎与三公主琴瑟和鸣、永结同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