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87章 狗屁文治武功,宗藩问题【求追读】

第87章 狗屁文治武功,宗藩问题【求追读】

书名:带着铁路到大明 作者:灵灵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8:03:54

龙椅上,朱元璋也听得直摇头。

“照你这么说,这朱瞻基哪里有什么武功?南北皆丢失大片领土,也就平了两场叛乱。还好圣孙、六边形战士,真是徒惹人笑话!”

“文治呢?文臣如此吹捧于他,这朱瞻基文治方面总有点成绩吧?”

文治?

刘宽不得不再次搜刮脑海中的记忆。

别说,让朱元璋这么一提醒,他确实想起更多关于朱瞻基的事。

“文治方面微臣只记得四件事,其一是完善内阁,授予阁臣票拟之权,使内阁初步成为大明国事决策机构。”

“其二设立内学堂培养宦官,又授予司礼监太监批红之权,以辖制内阁、六部。”

“其三,改革吏治,增加督察院御史权柄,完善督抚制度。”

“其四,进一步削藩,确立了后来大明朝安置藩王的制度···”

说到这里,刘宽神色逐渐变得古怪,话语也停了下来。

朱元璋注意到刘宽的异样,问:“怎么了?莫非是身体不舒服?”

刘宽摇头,“并非身体不适,而是微臣忽然觉得,方才所列朱瞻基文治四事中,培养宦官干政以及削藩一项上其实颇受后世诟病,甚至可以说为大明埋下了祸根。”

朱元璋听了,哼道:“培养宦官用以辅政本就是取乱之道——历代宦官干政之祸史书写得清清楚楚,咱看朱瞻基那小子是昏了头,才行此策。”

“至于削藩之事···听你先前所讲,不仅允炆即位后削藩,老四夺位后也继续削藩,后来朱瞻基在位时又有藩王叛乱。”

“也不怕跟你说实话,知道这些事后,咱心里已经在反思,这封藩之策是否不对。”

其实早年朱元璋定下分封诸子为藩王的政策时,便有不少朝臣以汉代“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为例,进行劝谏。

他不听。

这几年随着秦、晋、燕三大塞王相继就藩,各掌握三支护卫军队,兵马数量具在一两万间,于是又有文臣进谏,劝他“减其卫兵、限其疆土、节其都邑”。

他表面没听,却从另一方面制定了诸多措施,以减少藩王叛乱的可能。

如藩王之间不得私下来往,一王入京之后另一王才可来,等等。

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不曾想,他故去之后竟还是发生了靖难之役,老四一脉更是发生毒害父亲、谋反叛乱、炙杀亲叔这般不孝不仁的丑事!

他朱元璋是有一股子牛脾气,是很执拗,却不傻。

既知道了分封诸子之策会带来那般不忍言的祸事,他如何还会固执己见?

也正因此,他此时才觉得朱瞻基那小子继续削藩不算有错。

刘宽很惊讶。

他没想到老朱竟会当场认错、反思。

回过神后,他便道:“陛下,在后世人看来,如陛下现在这般分封诸子于国内,授予军权乃至节制周边兵马的权利,确实不可取。”

“但是经由永乐、洪熙、宣德三朝连续削藩最终形成的大明藩王安置政策,却更加被后人诟病——陛下可知后世人是如何评价的?”

反正殿内没别人,话又讲到了这里,刘宽忍不住想给老朱来点刺激的。

朱元璋意识到不是什么好评价,但还是板着脸道:“尽管说。”

刘宽本想直言“把大明宗藩当猪养”,可注意到老朱的脸色,他到底怂了下。

改口道:“经朱瞻基之手最终成型的宗藩政策,在后世人看来,完全是将大明的宗藩当做废物、国之蠹虫去养。”

“首先,藩王三支护卫军队削减道一支,宣德之后的藩王护卫很多甚至只有一千多人。”

“并且护卫军只负责保护藩王,不得插手地方军事。”

“藩王只能呆在封地内,即便是出城,也得向地方官府报备,得到允许后方可,王府护卫同样如此。”

“另外,藩王子女婚假、爵位继承都需要奏报朝廷,经过允许方可。”

“再加上朝廷又不许藩王、宗室直接从军、从政、从商,陛下认为,这般情况下,藩王、宗室们会做什么?”

刘宽这么一说,朱元璋已经感觉到藩王被限制得太过分,却还是猜不到刘宽接下来想说什么。

他不耐烦道:“直说,别卖关子!”

刘宽笑了笑,“宗藩们什么都做不了,就只能一个劲儿的生孩子。”

朱元璋皱眉道:“生孩子有什么不好?咱家可不嫌人口多!”

刘宽叹息:老朱见识终究是受到了时代限制啊。

随即道:“生孩子确实没什么不好,人口增加也是好事。但陛下莫非忘了,这些宗室什么也不能干,还需要朝廷发给俸禄养着。”

老朱更加不悦,考虑到殿中没外人,他索性道:“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朝廷养着咱的子孙又怎么了?”

刘宽忍不住笑了,道:“那陛下可曾算过账?从今年算起,百年之后大明会有多少宗室?两百年、三百年后又会有多少?”

“按陛下定下的各级宗藩俸禄,百年之后朝廷每年又需要花费多少钱粮去养着这群什么都不能做的宗藩?”

听了刘宽的话,朱元璋不由一呆。

作为一个打天下的皇帝,曾统帅数万乃至十数万大军,他虽不懂高深算术,但大概估算还是会的。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到今年为止,后妃们给他生了二十一个儿子,目前只有一个夭折。

就算他后面不再有儿子出生,这二十个儿子按他一半生育能力去开枝散叶,每人给他带来十个孙子,每个孙子再给他带来十个曾孙···如此几代之后他老朱家人口便多达数万!

百年之后可能超过十万!

两三百年后则可能超百万!

就算只考虑百年之后的事,那时朝廷供养宗室需要花费的钱粮也将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刘宽见朱元璋神色发呆,还以为老朱算不清楚,便道:“陛下若算不清,可让人拿一袋米来,微臣可在殿内演示宗室一代代繁衍的人口变化。”

“不必了!”朱元璋回过神,羞恼地瞪了刘宽一眼,“还拿米演算,真当咱一点不识数?”

刘宽嘿嘿一笑,“微臣只是觉得用米演算会更加直观。”

朱元璋一时沉默。

因为他想想老朱家两百年后可能有几十万口人要养,就一阵头大。

稍顷,他道:“照你这么说,朱瞻基那小子确实是目光短浅、愚蠢,削藩都削不好,给咱大明留下这么大个难题。”

“不过,后世人既觉得他做得不对,总有人提出对的做法吧?”

这场谈话到这里,其实已经偏离最初话题很远了。

但君臣本就是随性而谈,倒也没人在意。

听老朱问及后世人对大明封藩的建议,刘宽来劲儿了。

“回陛下,后世人对大明封藩之事确实有不少建议,但微臣分不清哪些对,哪些不对,也不可能都记下来。”

“微臣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最主流,也是最大胆的建议。”

朱元璋听此也来了兴趣,催问:“什么建议?”

刘宽道:“封藩海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